资源描述
单元备课: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材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2、用直观的图画来呈现知识。在引出1时=60分的过程中,学生过1小时里时针和分针转动转动的范围进行比较,就能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在练习十五中,除了安排看钟表读时间的巩固练习以外,还安排了学生用不同表示法记录时间以及按要求在钟表上拨出时间的相关练习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分清“一段时间”和“一个时刻”两个概念的实际含义。四、单元课时安排认识时间 3课时实践课:小小商店1课时五、单元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课题:认识时间(一)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教具学具的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同学们,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你们能说说自己的一些作息时间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有关的时间)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用过的整时或用几点半表示时间,还有的同学用像7:20这样的时间来表示。你能从表面上正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吗?请同学们看这是小红同学的午饭时间。你知道是多少吗? 同学们对这一时间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的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好吗?(板书:认识时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钟面: 要认识这样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表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相互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 (小组观察汇报: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有12个数。) 2、认识几分: 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几?为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后各是几分? 也就是说走一圈是多少分针?(60分)你能很快记住每个数表示几分吗? 3、认识1时=60分: 下面请同学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走一圈,时针就走了一个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1时)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 板书:1时=60分 小结: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知道了时针和分针从12走到每个数字各表示几时或几分。 4、学习读时间: 现在你知道小红午饭时间是几时几分了吗?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样看出来的? 5、介绍方法: 我们方法是: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分针指着2就是10分,所以就是12时10分,这位同学的方法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谁还想说一说你的方法? 6、小结: 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教师学会了读时间的方法,这就是先看时针,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对吗?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师: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和写出时间,下面我们就来做练习,看谁学得最棒?1、你能用这个方法读出小红的这些作息时间各是多少吗?2、钟面上的时间。3、连线4、拨表练习。 5、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你能在表上拨出些时间吗?试一试我是早上7时45分上第一节课,11时5分下班。下午2时40分上课,5时30分下班。 6、同桌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师: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1时=60分 教学反思: 课题:认识时间 (二)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2-84页)教学目标:1、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教具学具的准备:钟表模型、手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课件出示(钟面图)2、动态演示:指着时针,画外音:我是谁?(时针):指着分针,我是谁?(分针)。画外音:小朋友们,你们能读出我身上所表示的时刻吗?(4:10,5:30,7:40,11:55)3、小朋友都读的很好,下面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上的钟,上面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拨出4:15)老师再往下拨4个小格,那么,现在是几时几分呢?有的同学说还是4时15分,有的可能说是4时20分。4、看来同学们对这个时间有不同的读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读出这样的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时间:几时几分(1)、请小朋友把学具钟拿出来,拨到4时15分,如再往下拨一小格是几时几分呢?再依次往下拨一格,拨两格,它们各是几时几分呢?小组观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分组汇报讨论结果。(2)、分针分别走到了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3)、媒体动态演示,分针从4时15分开始,把分针一分一分地往下拨,让学生跟着读出所经过的时间,4时16分,4时7分,4时18分,4时19分。(4)、小朋友们,你们还有不同的读法吗?我们还可以先读出4时20分,然后再从20分里去掉一分,就是4时19分。2、感受一分钟(1)、电脑及时,学生分组活动,第一组,口算(预先打印好);第二组,说词语;第三组,数数;第四组,写字(统一抄字)。一分钟结束后,提问: 一分钟进行多少口算?一分钟读多少词语?一分钟数多少数?一分钟写多少字?每组两人汇报。(2)、电脑计时,自己测量脉搏。指名说出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3、动手操作 完成84页第3题。(1)、同桌之间互相练习,如甲说出某个时间,乙动手操作。(2)、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3)、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先看时针走进,数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走到几就是几分,特别注意不是整5分、从10分时要看准对应的小格,然后读准。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完成第82页第1、2题(1)、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都能正确的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动手操作拨一拨82页做一做的第1、2题,并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学生填好后,教师讲评2、完成练习15第4题(1)、通过刚才的练习,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下面老师想看看哪些小朋友愿意和时间赛跑,看谁以最短时间把练习15第4题完成。(教师统计前十名同学)(2)、学生填好,教师讲评,表扬又对又快的小朋友,鼓励其他小朋友。3、完成练习15第5题老师报时间,学生用学具钟动手操作。同桌之间互相活动。9:05 2:13 4:27 11:09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这节课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使用随记(记录教师的个性化修改,使用中的问题、个人见解等)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几时几分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教学反思: 课题:认识时间(三)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十五第6.7.8三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钟表的读法和写法,能比较熟练的说出钟表上是几时几分,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地记录时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体现快乐学习。 正确辨认火车票上相关内容。难点:读准钟面所表示的各个时刻。教具学具的准备:卡片、火车票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6题1、在黑板上贴出9时9分、5:39、2时50分、3:48的钟表图。逐张出示画有牛羊鸡鸭的动物卡片,举起牛卡片问小朋友九时九分的钟表是小牛的家,那位小朋友能给找到。请小朋友把卡片贴在9时9分的图下注意赞扬做得好的学生。在四位小朋友完成后,再请四位小朋友做一遍。2、请学生在课本上连线,订正。二、学习第7题1、出示7题 四张图片2、教师谈话 第一张过5分是多少时间,第二张过5分是多少时间,第三张过5分是多少时间,第四张过5分是多少时间,请小朋友认真看认真想。想好了把时间写在下边得横线上。3、检查订正 三、学习生活中的数学1、师:知道北京吗,知道天安门的升旗吗?你是怎样知道的?2、生:3、学习观察课本画面,谁能告诉我们天安门的升旗时间?谁告诉我们降旗时间?4、请数名学生说一说。注意赞美学生。5、自己给同桌读一读升降旗时间,齐读。6、到北京去可以坐火车去,要买火车票。给各小组出示火车票。7、小组讨论火车票上的内容。8、各小组汇报。四、课堂小结: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数学 北京 升旗时间4:48 降旗时间7:37 火车票上的数学 教学反思: 课题:小小商店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687页小小商店。)教学目标:1、 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人民币。2、在活动活动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小小商店里的买与卖进一步让学生训练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找零教具学具的准备:小黑板、挂图、有关的物品等。教学过程: 一、 调查分析1、 教师提出活动内容:开办小小商店,并谈活动的设想。2、 学生说说自己对商店及购物有关的知识。3、 交流自备物品的价格,并介绍价格是怎么知道的。4、 学生制作价格标签在自备的物品上。(教师加以指导)5、 指导将自备物品分类,如:书包、文具盒、卷笔刀、铅笔、橡皮、练习本等属于学习用品;如:变形金刚、布娃娃、皮球、魔方等属于玩具;牙刷、牙膏、毛巾、香皂、杯子等属于生活用品。一、 模拟购物1、 布置“商店”(1) 制作招牌“小小商店”(2) 把课桌作柜台,仿教科书上的样子。师生共同将课桌靠教室另三面墙排列作货架,并设立回收站。(3) 学生将自备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分类陈设在柜台上,以美观方便将物品摆放到位。2、 活动分工(1)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2人扮售货员,其余扮顾客,视组数多少安排柜台,教师把学具纸币发给各组学生。(2) 选1-2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及时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3、 示范指导(1) 让一个小组的学生示范购物活动,其余学生观察,师生共同点评。如玩具柜台:顾客:叔叔我想买一个机器人,还想买一辆小汽车,一共多少钱?售货员:小朋友,一个机器人68元。一辆小汽车5元,一共是73元。顾客:给你80元。售货员:小朋友。找你7元。(并把机器人和小汽车递给顾客)顾客:谢谢!叔叔再见!售货员:小朋友再见!(2) 请学生说一说:购物时要注意什么?如要讲文明礼貌,购物时顾客应该怎样做?售货员应该怎样做?(3) 教师有针对性地加以提示。4、 学生活动。小组一个阶段购物活动结束,各柜台的小组调换,小组内各成员的角色互换。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碰到了什么问题,碰到问题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5、 活动交流各小组派一名学生说说在购物活动中的一件事,主要是碰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可以让几名“顾客”汇报一下原来有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还剩多少钱;或让几名“售货员”汇报一下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让废品回收员数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和多少个矿泉水瓶,收入多少钱等。6、 活动深化 阅读课文,说说图意,解答课本中的问题,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答。问题解答后,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以解答。7、 活动总结 学生自由说说活动的感受与收获,教师对活动全过程加以总结。三、课后小结: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1、我想买一个机器人,还想买一辆小汽车,一共多少钱?给80元,找回多少元?68+5=73(元)80-73=7(元)问题1:原来有多少钱?问题2:一共花了多少钱?问题3:买了哪些东西,还剩多少钱?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找规律”一、单元教材分析: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的独立的单元,找规律作为新单元的第一课非常重要,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颜色交替规律慢慢抽像到数列的规律,本单元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试验等活动发现规律,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例7是在例6的基础上教学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与例6不同的是:无论是图形还是数字的排列,不再研究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而是重点研究数量的变化,图形的变化也要通过计算相邻两项数量的差来找出规律。这种变化规律不是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而是相邻两项等差的规律。例8比例7的抽象程度更高,没有图形进行对照,不摆图片,而是通过观察,计算找规律。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三、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找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四、单元教学时数:4课时五、教学反思:课题:找规律(一)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88页-89页。)教学目标:1、 以生活中有关“规律”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的规律。 3、 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往下涂色,培养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则。教具学具的准备:1、涂色卡(每生一份)。 2、三角形 、正方形、圆形各五个(两人一套)。 3、立体图形片卡(正方体、圆柱体)两人一套,每套各6个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认识规律)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哥哥姐姐们把自己的教室装扮得漂漂亮亮的,他们高兴的唱起歌、跳起舞来.你看漂亮吗?(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然后把你观察到的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 师:谁愿意把你观察到的告诉我呢?(学生回答一种图案,教师课件显示一种)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彩花是一朵红色,一朵绿色;再一红色一朵绿色这样一组一组地重复排列下去的。像这样,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顺序排列,它就有了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 请看屏幕,你能说出彩花,灯笼,彩旗,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吗? (彩花的排列规律是:.这里该是什么颜色的花? 灯笼的排列规律是:这里是什么颜色的灯笼? 彩旗的排列规律是:这里是什么颜色的彩旗? 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男、女;男、女;.) 二、找规律 1、找生活、学习中的规律。 师:我们认识了事物排列的规律,你能说一说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学生发言,师注意倾听,并引导学生列举。 如:(1)马路上的斑马线一道白色一道黑色, (2)教室里的地面图案:一块黄色,一块灰色,一块红色;再一块黄色,一块灰色,一块红色的规律排列。 (3)教室里的桌椅,从前往后一排桌子,一排椅子桌子、椅子、桌子、椅子的规律排列。 (4)太阳每一天的东升西落,每天都这样重复出现。 (5)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年复一年重复出现。 这些都是有规律的! 2、找立体图形的规律。 师:认识了规律,就应该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了。老师这儿有一组图形,你能接着往下摆吗?(课件显示) 请看屏幕,请你按老师摆的顺序(正方体、圆柱体;正方体、圆柱体;.) 接着摆,后面一个该是什么图形呢?请小朋友们从学具袋中拿出正方体和圆柱体卡片,同桌互相轻声商量一下,然后再摆。 要求:两个小朋友先小声的商量,然后再摆。动手吧!比一比,看哪两个小朋友合作得最好! 师:我请一个小朋友上讲台来摆。 师:摆完了吗?这里该是什么?( ) 拓展:你会用这些图形摆出和老师不一样的规律吗?试试吧! 要求:两人一组,一边商量,一边摆。 师:请看,老师也把这些图形重新摆放了,(课件出示) 它的规律是: (正方体、圆柱体; 正方体、圆柱体; .) (再点击拓展)它的规律是: (圆柱体、圆柱体、正方体;圆柱体、圆柱体、正方体; .) 3、找动作的规律 师:今天,小朋友们又聪明又能干!我们常常用掌声鼓励大家,你能找到掌声的规律吗?(老师拍,学生听)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做,快来吧!(一、二、三三三)(师生同做两次) 师:生活中,有些时候的声音,动作也是能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4、找平面图形的规律 师:我们找到了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老师这儿还有一组图形,你能猜出它的后面该摆什么图形吗?(课件显示) ? 指名回答,上台板演,看看和老师摆的一样吗?(课件显示) 师: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都想争着排第一,请看,有变化吗? 请说出它们的规律? 师:老师被一道题给难住了,请你帮帮我找找看,下面的图形有没有规律。)(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回答:这组图形共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圆形、几个正方形?有规律吗?(没有)能不能把它们排得有规律? 学生回答,(如能说出它们是没有按规律排列的地方就给予表扬) 师:原来它还没有表示出一定的规律,难怪老师怎么也找不到。小朋友们能用这些图形重新摆一摆,摆出规律来吗?(请从学具袋中拿出你们的、的卡片摆出它们的规律来。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学生:2人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有代表性的作品。 三、用规律: 1、师:物体、图形的摆放可以有规律,涂颜色也可以有规律。请小朋友们拿出图形卡和需要的彩色笔。,请你仔细观察,涂出有规律的颜色!(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涂得最认真,又漂亮。老师要展示最好的作业。) 2、学生完成涂色条上的第一、二题。 四、总结 刚才小朋友们涂得真漂亮,正是因为物体的排列有了这些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我相信,只要小朋友们多注意观察,多动脑筋,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新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找规律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 课题:找规律(二)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8990页例4、5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 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 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正确地掌握规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在形状、颜色、数量上的变化规律。难点:教学学生把图形从“形”向“数”转变,增强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教具学具的准备:正方体、三角形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非常爱动脑筋。今天老师要带你 们去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 5 图。小朋友摆的图形。 (1) (2) (3) 让学生观察、思考、找出规律。2、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班级交流:第(1)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 师:用数字表示是:4、3、4、3、4、3、如果让我们接着排,应该排什么数呢? 第(2) 、第(3)学法如上。 4、同桌交流,说出每组图形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每组有多少 个?每组中每在有多少个?是怎样变化的? 如果让你按规律接下去怎样接? 三、巩固练习 1、 2、 3、独立设计有规律的图案 四、作业 1、做一做 2、用书 P46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找规律 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例4例5 教学反思: 课题:找规律(三)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91页例6。)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或图片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2、培养学生 观察、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说出图形的变化和数字变化规律。难点:掌握图形变化的规律。教具学具的准备:小棒、图片、投影仪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继续探讨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吗?(学 生回答) 师: (1)摆小棒:依次为 1 根、2 根、3 根、4 根、5 根等等 摆小正方形:依次为 1 个、2 个、3 个、4 个、5 个、6 个等等。 师: 上面的图形有什么变化?数字有什么变化?每两个图形之间呢? 小组讨论进行,然后汇报。 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 6 第(2)(3)图,问:以上的图形让学生在观察中找出 、 规律,并用数字的变化说出来。 数字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小结:图形和数字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如上面有的是几个几个加, 有的是几个几个减,在填一填、算一算时,要认真观察,用心推理, 找出规律。 三、巩固练习 1、 2、 3、 4、用书 P47。 5、6、同桌摆图形,相互找规律,看谁说得对又快。四、作业:1、书 P92 第 1、2、3 题。按要求做。五、课堂小结: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找规律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例6 教学反思: 课题:找规律(四)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91例7)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能准确地掌握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2、能说出变化的方法和规律。教具学具的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图片,让学生找出有哪些规律?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 7:找规律,填数。 (1)5、10、15、20、25、( )( )( ) ( )、( )、 师:谁来告诉大家,以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你能接下去吗? (2)出示第(2) :3、6、 、9、12、15、 )( )( )( ) ( 、 、 、 后面的数让学生接下去写,看谁接得对又快。 同桌交流个人所接的数是否正确。 汇报,为什么这样接,按什么规律。 2、你们能创造出一些像这样的规律吗?(学生在本子上画或写)3、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说出自己的创造规律。 4、小结:没有图形时的规律怎样找? 三、巩固练习 :1、谁能创造一些规律来考考大家。 学生说出自己创造的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一起找规律。 2、想一想,下一个数是多少?你怎样想的? (1)1、5、9、13、(2)2、12、22、32、(3)11、13、15、17、(4)20、18、16、14、(5)5、7、9、 )( ) ( 、 、15、17、19(6)19、28、37、 (7)1、5、2、10、3、15、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找规律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例7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统计一、单元教材分析:统计是新课标加强的一个内容,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将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注重借住日常生活的例子让学生经历数据统计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了统计的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体验到统计确实在生活中很有用。二、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的性。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学习数据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据收集、难点:数据收集、四、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五、单元教后反思课题:统计(一)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93例1)教学目标:1经历并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整理成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能根据所描述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2初步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3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并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具学具的准备:一套水果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出示奖卡,你想知道什么?(哪种颜色的奖卡最多?)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数一数、排一排)指名演示小结:像这样分分类再排排队的方法在我们数学上叫“统计”(揭示课题)二、体验1、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2、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每种花各有多少朵?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同桌讨论3、进行活动体会过程红花、黄花、兰花、紫花各有多少朵呢?请自己动手把结果涂在方格里。4、反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涂方格的?比较两种涂法:从上往下,从下往上5、出示涂好的统计图:你可以知道什么?完成93页三、应用拓展1师:这是老师根据大家的学籍卡整理的每位同学出生的月份,从表中找到你的名字,看看你出生的月份有没有写错的。请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完成课本P951题。教师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分析原始数据,要把本班每个月出生的人数用涂方格的方式画在图里,数清各月的人数填在相应的表格内,根据图或表回答图表下面的三个问题。四、小结师:今天我们用分类数数的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了整理,这个过程就是统计。统计的结果通常反映在统计表或统计图里,便于我们分析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经常要用到统计,我们也可以留心观察一下周围的事物,搜集一些数据,分类整理出来,作个统计分析。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统计的方法?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统计 1、( )色的花最多,( )色的花最少。2、红花比蓝花多( )盆。教学反思:课题:统计(二)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94例2)教学目标:1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体验随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3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体验随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难点: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具学具的准备: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设置矛盾。课前播放一段动画片蓝猫的主题曲,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哼唱起来。师:同学们这么熟悉刚才的音乐,老师猜你们一定特别喜欢蓝猫。想知道它最近的消息吗?(课件出示场景1配画外音)“蓝猫我改行做花店老板了。”课前播放动画片蓝猫的主题曲,学生还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哼唱着。师:同学们一定记得蓝猫改行做什么啦? 生:花店老板。师:蓝猫刚开张,生意就火暴。看来喜欢花的人很多,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生:喜欢。师: 哪,这四种颜色的花,你喜欢哪种呢?生: 1、2、3、二、体验:师:看来每个人喜欢的颜色还都不一样。老师想知道到底哪种颜色喜欢的人最多,你有什么好办法?预设:生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师:怎么举手啊?生:喜欢红的举手,再数一数。然后喜欢黄的举手,数一数师:哦你们听明白了吗? 还有别的办法吗?新课标第一网预设:生2:可以喜欢每种的人为一组排队,再数一数。 师:恩,排队也可以啊,让喜欢红色的小朋友排排队,再数一数有几人就可以了。预设:生3:还可以用投票的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师:怎么投呢? 生:给每人一张纸,每个人把喜欢的写下来放在一起,最后只要数一数票就行了。 师:你觉得这种办法可以吗?那它有什么好处呢? 生:不用排队,数人数这么麻烦,人多的时候也可以用。师:是啊,但是投票这种办法可以不用点人数那么麻烦,只要数一数大家交上来的选票就可以了。那我们就来试试看!师: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投票”我们一起来统计吧。学生写选票,上交师报,生记师:你想怎么记?(划、画、写数、正字)介绍“正”字统计法记录展示师:你能把我们统计出来的数据写到统计表中吗?生:师:统计图上的数有什么用?根据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师:同学们太棒了,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今后可要多努力吆。三、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统计的方法? 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统计(二)统计图统计表教学反思: 课题:统计(三)备课人:林贵芹使用人: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十七的23题。)教学目标:1、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2、通过调查、探究和展示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观察、分析、实践、合作等能力及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教具学具的准备:学生收集的信息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1、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2、展示几份。二、练习:练习十七1、第2题。(1) 看图,明确题意。(2)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3) 完成统计表及问题。(4) 集体订正。2、第3题:计算。21+30= 36+3= 848= 5420=(1)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2) 集体订正答案。3、第4题: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4、思考题: 1、 学生独立思考。2、 小组讨论3、汇报交流 三、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使用随记 板书设计: 40+32= 9+25= 45+7=728= 466= 5420=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