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及课本出处.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48665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及课本出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小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及课本出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小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及课本出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古诗词背诵篇目及课本出处: 1、江南(江南可采莲)(第一册第3课)2、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第一册练习4)3、咏鹅(鹅鹅鹅)骆宾王(第二册练习4)4、锄禾(锄禾日当午)(第二册第21课)5、悯农(春种一粒粟)(第二册第21课)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第二册练习7)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这里的江指的是松江。7、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第三册第3课)据史料记载,安史之乱时,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就被放了,后来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8、长歌行(百川到东海)(第三册练习6)9、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焕(第三册第17课)故地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 ,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10、青松(大雪压青松)陈毅 (第三册第18课)11、春雨(好雨知时节)杜甫(第四册第1课)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12、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第四册第1课)13、江南好(江南好)白居易(第四册练习7)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14、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第五册第3课)湖南长沙的岳麓山15、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第五册第3课)“江枫”是离寒山寺不远处两座桥名的连缀和压缩。一座是诗题中的“枫桥”,不远处,还有一座“江村桥”。江村桥、枫桥自古有名,距今已有1100年的历史,清咸丰十年毁于兵乱,同治六年重建。这两座石桥都建于运河支流之上。千载以来,桥名中的“江”字,一直被人误当作京杭大运河的代称。16、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叶绍翁(第五册练习1)1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第五册练习6)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第五册第23课)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19、梅花(墙角数枝梅)王安石(第五册练习8)20、夏日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夏绩麻)范成大(第六册练习1)2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第六册练习2)“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在:安徽省池州市西门大转盘杏花村.遗址山西杏花村在汾阳县东部,自北朝以来,就以产“汾酒”著名。山东杏花村位于水浒英雄故地的梁山脚下,此处杏、桃、柿、梨间植,绵延十余里,村民散居其中,这便是水浒传中的“十里杏花村”。徐州杏花村在江苏徐州丰县,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有朱陈村嫁娶图诗作一首,诗云:“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湖北杏花村历史上也以产酒闻名。有人认为“杜诗”中的“杏花村”,就是指湖北麻城杏花村,理由是杜牧曾任黄州刺史,亦有可能到麻城饮酒。南京杏花村位于南京城西南隅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一带,此处岗峦叠翠,绿色环绕,前临大江,下为秦淮,历来是风景名胜之地,又称“金陵杏花村”。安徽杏花村位于贵池县城之西,素以产酒闻名。据传,杜牧任池州刺史时,常来饮酒。而且,“清明时节雨纷纷”写的是江南景色,与安徽贵池天气相符,所以此处最有可能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22、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卢纶(第六册第8课)23、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第六册第13课)24、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第六册第13课)诗圣杜甫杜老先生落难到成都的时候,某一天抬头西望,看到锦官城西的雪山然后写下的。诗已然成了名句绝唱,这座山却还是在的。这就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成都西岭雪山。当时诗人在四川,周围有秦岭和长江,从诗人居住的草堂窗口就可以望见秦岭,而长江有船只贯通东西。25、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第六册练习4)“滁州西涧”是滁州人的骄傲。滁州有无西涧,在什么地方,众说纷纭,是自宋代以来就争论不休而至今尚无定论的千年话题。明万历李之茂纂修的滁阳志,他力指“西涧”就是“州西北五里”的“乌土河”。“西涧,俗号乌土河,在州西北五里。唐韦应物所咏即此地也。仪真志载其诗,以为韦应物过六合宿永定寺留题。欧阳公诵此诗谓非滁州作,滁州西涧春潮不到,特六合芳草涧耳。不知芳草涧不名西涧。今滁州西涧,每春雨连作,则溪流暴涨,何谓春潮不到乎?二说非是。又,应物有西涧即事示卢陟诗见艺文。王明清挥尘录记宋太祖入滁事云:以兵浮西涧,入自北门。则知西涧旧亦潴水,以为备御云。水即沙河之上流”。”此后,滁人沿用此论述。26、明日歌(明日复明日)(第六册练习8)27、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第七册第3课)28、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第七册第3课)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29、风(解落三秋叶)李峤(第七册练习1)30、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第七册第24课)31、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第七册第24课)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永州地处湘南,据柳宗元自述,元和二年(807)永州下了一场大雪,“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3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第八册第4课)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33、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程颢(第八册第4课)34、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第八册第20课)35、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第八册第20课)36、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第八册练习6)37、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第九册第3课)终南山38、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第九册第3课)39、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王士稹(第九册练习1)4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第九册第25课)41、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 辛弃疾(第九册第26课)42、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第十册第4课)43、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杨万里(第十册第4课)44、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第十册第20课)45、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第十册练习6)4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第十册第23课)4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第十册第23课)4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第十一第4课)49、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第十一册第4课)50、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遣力) 陆游(第十一册第22课)51、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朱熹(第十一册第22课)52、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第十二册练习2)5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第十二册第9课)54、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第十二册第9课)西塞山在哪里,历来有两类说法:一说在湖北(大冶县),一说在浙江(吴兴等)。一说湖北黄石西塞山。55、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于谦(第十二册第20课)56、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王冕(第十二册第20课)57、马诗(大漠沙如雪)李贺(第十二册练习6)描写唐朝时塞外的风景,那时的塞外指的是今天的陕西以西以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