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答题规范提高考试能力.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4062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答题规范提高考试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重视答题规范提高考试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重视答题规范提高考试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生物课堂提问初探摘要:当前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课程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生物课堂提问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当前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使用以来,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新课标对生物课堂的要求,探讨优化课堂提问,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生物 课堂提问 当前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课程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可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的生物课堂提问还存在许多问题。1问题的提出。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实验教材在许多实验区使用以来,由于新课程改革明显提出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课堂的提问在生物课堂中,普遍存在着表面“繁荣”的提问现象,这些现象引发了我对新课标下对课堂提问的新一轮思考。11一节高中生物课课堂提问的实录分析。下表是我校某一高中生物教师在一节课中提问情况的记录。表1 某老师课堂提问的部分内容及方式(课题: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问题提问方式回答情况1细胞器有哪些?个别学生读课本概念2细胞器有什么功能?设问教师自答3线粒体有什么功能?集体部分学生照教材念4叶绿体有什么功能?集体部分学生照教材念5内质网有什么功能?集体部分学生照教材念6高尔基体有什么功能?集体部分学生照教材念7核糖体有什么功能?集体部分学生照教材念8 溶酶体有什么功能?集体部分学生照教材念9高倍镜观察到叶绿体是什么颜色的?集体学生随口回答10高倍镜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是什么颜色的?集体学生随口回答,部分有误11、分泌蛋白在哪里合成?个别回答困难,教师自答12、分泌蛋白合成需不需要能量?集体学生几乎齐答13、分泌蛋白合成需要的能量是不是由线粒体提供的呀?集体学生几乎随口就答14、分泌蛋白是如何分泌到细胞外的?经过了哪些细胞结构?个别提问多个同学,补充完整15、什么是生物膜系统?个别学生照教材念16、生物膜系统有什么重要作用?个别学生照教材念以上这位教师所提的16个问题有两个特点。第一,大部分问题是事实性的,学生通过记忆或者阅读教材后就可以回答。第二,所提问题与其说是在努力引发同学进行思考或进行一场有意义的讨论,到不如说是一场口头测试。提问中几乎没有可能引起讨论和争议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吗?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智力提高吗?这样的课堂,表面似乎落实了课堂提问,课堂也显得比较热闹,但认真分析,这些提问却无法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要求。12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为进一步了解我校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参考陶志琼等翻译的透视课堂一书中的问题类型检测表,改编出以下课堂提问编码表,以观察记录教师提问的行为。表2: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提问编码表项目类 型主 要 特 征编码A问题类型识记型学生回答的是事实型知识,要求具体、正确的回答。1理解型学生回答的是对生物学原理和观点的认识,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评价型学生回答问题带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自己的想法,答案是开放多样的。3无关型要求回答发表与课堂纪律等有关的问题,而不是与课程有关的问题。4B学生回答类型思考型要求学生必须推理得出结论或详细解释某一点。1记忆型要求学生从记忆中或从阅读材料中搜寻事实性答案。2选择型只要求学生作出“是”与“否”的回答,或者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3C回答者提问后点名让举手的学生回答。1提问后点名让不举手的学生回答。2提问前点名要回答的学生。3D提问后的停顿学生回答问题前有停顿留出思考的时间。1学生回答问题前几乎没有停顿时间。2不采用提问后停顿的办法,而是提问前点名要回答的学生。3E提问方式具有挑战性和鼓励性。1实事求是,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2带有测试性或威胁性。3听课后根据课堂实录,按照表2的编码对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分类,并将编码填写在记录表3中。表3:中学生物学课堂提问观察记录表 问题序号 项目 12345678910ABCDE据表2和3,对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所听63节课的课堂提问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如下:表4:42节课中课堂提问统计表听课节数提问总数每节课平均提问次数636129.7表5:课堂提问的编码分析表 编码项目 1234A数量4381135012比例71.5%18.5%8%2%B数量117428116无比例19%62%19%C数量44613530比例73%22%5%D数量39718430比例65%30%5%E数量79318212比例13%52%35%根据调查数据,当前我校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以下问题:(1)从提问的问题分类看,重视识记型的问题,轻视理解与评价型的问题。还有一些课堂提问与课程内容无关,仅仅是为了维持课堂秩序或提醒那些精力不集中的学生,例如“你为什么没有听课?”(2)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思维来看,绝大多数问题学生仅凭记忆或照教材读就可以回答, 20%的问题是让学生回答“是”与“否”、“有”与“无”等封闭性的问题。(3)不能关注所有的学生。要么让举手的同学回答,要么故意让不举手或者是让那些没有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回答,更有甚者有5%的问题是教师先叫起一个同学然后再提问题。(4)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普遍不足。有些老师能够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是由于师生地位不平等、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原因,使学生无法思考、讨论充分。(5)教师所提问题具有挑战性和鼓励性的少,相反带有测试性或威胁性的比例过高。(6)教师的提问主要是根据教材中本节聚集所列的问题和教材中带讨论性质的问题进行提问,根据教学目的有层次地将问题细化,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较少。2问题的分析及对策21问题的分析对上述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归纳,发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1)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识不足。(2)教师对新课标下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足,大部分停留在测试基础知识或维持课堂纪律方面。(3)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效度不高,与新课标要求不大相符,课堂提问流于形式。(4)教师的提问方式没有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过于单调。(5)课堂提问的反馈评价单一,也不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22解决问题的对策221重新认识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提问的功能对于学科教学来说,利用课堂提问对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的测试是必要的,但如果强调过分,就可能使学生认为,老师的兴趣只在于找出谁知道一个具体问题的答案,学生就只会记住一些事实型的答案。使得课堂教学中思维启迪就会变得空洞无物。这跟新课标的要求是不大相符的。要解决这些问题,生物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学习现代教学论,分析好现用教材,重新认识新课改形势的课堂提问的功能。新课标提倡的提问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记忆理解程度,更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学习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以前所学知识联系起来,然后探究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构建自己的生物知识结构。换句话说,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主要手段,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思考其意义和含义,通过这种方式把学习的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提问的出发点是建构一定的知识网络,不是促使学生死记硬背各种信息。因此说,新课标下的课堂提问不仅仅是检测方式,还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论指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课堂上师生交往,相互传递着有关当前学习活动和彼此的观点、期望、态度和情感的大量信息。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个人或集体讨论后回答都是分享信息的交往活动,通过课堂提问和回答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同分享、共同进步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真谛。222提高问题的效度有些教师单纯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备课时将教材内容分解为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识记型的,需要学生回答的是事实型知识,上课时就是让学生看书或听讲后回答这些问题,有些学生甚至照着教材读以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的课听起来很热闹,似乎有学生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其实冷静地思考一下:学生是否愿意回答这些问题、学生的回答与教材叙述一致就表明学生理解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如何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这样的问题充斥课堂,必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所谓的主体参与主动学习就会落空,这些问题就是效度很低的问题。例如前面列举的某生物老师课上“细胞器有哪些?”、“叶绿体是什么颜色?”等提问。那些纯粹为维持课堂秩序,与学生学习课程内容没有关系的问题对促进学生发展更是毫无益处,教学中应该彻底摒弃。教师应该靠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和高超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而不是上课时挖苦式的反问或为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而提问。所谓问题设置的效度,是指问题的内容能否促进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标准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理解型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发表对生物学原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的问题不是单纯地背或照书读能回答的;例如前面列举的某生物老师课上“分泌蛋白是如何分泌到细胞外的,经过哪些结构?”的提问,需要学生观察后归纳总结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效度,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明确地写在书上,学生又是看书后回答的话,这个问题的效度也会大大降低。要提高问题设置的效度,生物教师就要优化问题的内容,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回绕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提问,而不是随口就问“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问题。因此提问时应巧设疑难,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诱导思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不仅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且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这样提出问题:“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 (2)、提问内容要有全面性。素质教育提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课堂提问也应该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课堂上有些教师提问时往往面向熟悉的学生、好学生、尖子生,有的甚至一节课被提问34次,而很少叫到中等生、差生。心理学家认为:不公平使人的心理产生紧张和不安的状态,会影响人的行为动机,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与工作效率降低。生物课堂教学同样需要运用公平理论激励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决不允许厚此薄彼,重此轻彼。(3)、提问内容要有难易区分度。赞可夫认为,对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应具有适中的复杂程序和难度。提问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提问内容太难,使学生无从下手,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提问时最好的程度是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使学生求知欲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信心。(4)、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高中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学习主体本身,或者学习活动本身。也就是说学习是由内在心理因素所引起。例如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等。而且内在动机作用比较持久,并且有主动性,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如果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保持长期稳定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得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223优化提问的方式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设置了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有些可以直问,有些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进一步的设置,这就涉及到提问的方式了。目前新课标倡导的提问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式发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是教师进行叙述性谈话中的提问。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等等。(2)、“引趣” 式发问:常用于新课开始,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DNA分子复制”前,可先设问:“你母亲是双眼皮,你也是双眼皮,为什么你与你母亲如此相似呢?”(3)、“比较”式发问: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等进行比较,分别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帮助学生清晰掌握各自的本质。例如:“无籽西瓜”与“无籽番茄”、“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光反应”与“暗反应”等有何异同?(4)、“连环”式发问:例如:在小结“X隐性遗传”时,可设计一系列问题提问:什么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哪些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什么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为何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源来自于外婆家?为什么是交叉遗传?(5)、“质疑”式发问:鼓励学生对教材或资料中的内容进行质疑,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发问:“转基因技术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朊病毒的发现,对哪些传统生命理论提出了挑战。”(6)、“诱发”式发问:教师先提出问题,接着便告诉学生答案,但问题与答案之间无显而易见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习“基因工程”中,教师先提问:“将来会不会出现在如西瓜的西红柿?”等。224优化课堂提问的评价新课标注重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的评价。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贝蒙认为:通过评定人们的行为,能改变自我知觉,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他认为强调肯定的评价能更有效地改变人们的行为。因此,在生物教学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的回答一个评价,但评价学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以表扬为主,批评也要体现爱心,不能出现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字眼。(2)、鼓励求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要轻易下“不正确”“错误的”等结论。(3)、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评价,使学生感到“自己在学” 而不是教师“要我学”,从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3总结总而言之,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这是无庸置疑的。教师教学的特色和教学理念也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之中,每个生物学教师都以自己的教学行为诠释着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因此,在进行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实验教材的教学时,教师要在深入认识和理解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认识课堂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色,提出能促进有效教学的问题,同时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在鼓励和支持的气氛中提出问题,做到提问后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尽可能地引导更多的学生思考、参与讨论,发展提高学生的交流技能,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最后对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确的同学予以中肯的表扬,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有效运用课堂提问,不仅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真正得到改革,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参考文献:1王文辉.设问的艺术.生物学通报.1995年第4期.2徐良永.谈生物课堂提问的技巧.生物学通报.1997年第7期.3陶志琼等译. 透视课堂 looking in classrooms.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罗静等译.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和技巧.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5、鲁献蓉. 对新的课程改革背景课堂提问技能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10: 24.6、段志贵. 优化课堂提问的六个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3.8: 48.7、郑和均、邓京华等. 高中生心理学.M. 第1版.杭州:浙江教育版.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在教学时适时的穿插一些趣味性话题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1】在进行细胞呼吸教学时,教师讲述:我们知道,水果储存太久后就没有甜美的滋味了;萝卜放久后会空心;过了冬的蒜瓣会变轻,这是为什么?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会对这些问题作出一定的反应,在此基础上,顺势也将学生引导到本节的教学内容上。这种由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的问题情境,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接下来学生的学习便会兴趣盎然。 【案例2】在遗传规律的教学时,开始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英国近代有一大文豪,名叫肖伯纳。有一位女演员读了他的作品,便生爱慕之情,向肖翁写信求爱。信中写到:“你是如此的聪明,我是这般的美貌,倘若我与你结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聪慧,同时又具我的美貌,岂不是很好吗?”肖翁幽默地回信说:“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岂不糟了吗?”对于这种针锋相对的说法,到底孰是孰非?学生开始争论不休。我就利用学生们的“知新”欲望引导思考,进入遗传规律新知识的探索。 二、创设求异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应注意问题创设的角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发现、寻找与此中心有密切联系的尽可能多的知识。这样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案例3】在复习细胞的化学成分这一内容时,可问:“组成生物界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均能找到,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那么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从以前学过的多方面知识中去寻找与此问题有联系的内容。从一个信息原导出不同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创新和开拓作用。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三、创设递进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能力。要上好一节生物课,单靠一两个设问是不够的,它需要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样的问题创设,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案例4】在复习渗透吸水原理时,可设计这样一组问题:(1)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成熟的植物细胞哪些地方具有类似渗透装置的特点?(2)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若把洋葱表皮细胞先用盐酸处理,再做实验,能否出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3)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若用KNO3溶液代替30%的蔗糖溶液,则镜检时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但过一段时间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这是为什么?(4)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置于与细胞液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能发生渗透现象。人体细胞没有液泡,所以人体细胞不会发生渗透作用,这句话对吗?由于这些问题逐个深入,步步提高,体现出与学生认识规律的一致性,有效地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自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创设这种“阶梯式”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有重要的意义。 四、创设矛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难点。针对某些特殊的生物问题,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心灵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 【案例5】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后,我在课堂中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精细胞?”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信口而答:“4种”。显然,学生学习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所以得到了这样的一个错误答案。当时我没有评价他们的答案正确与否,而是接着又问:“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精细胞过程中,由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2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尽管对我这样的设问感到意外,但大多数学生开始回忆相关的知识。有反应快的学生回答:“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相同的。”“假如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产生4种精细胞,那么按照上面的理论,这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就能产生8个精细胞了。”至此,学生才幡然醒悟刚才的结论错了,正确结论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满足,趁热打铁,继续顺势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卵细胞?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精细胞?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几种卵细胞?”可见,抓住契机,富有技巧的问题创设,会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问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总之,通过科学、合理、有效、丰富并充满乐趣的问题情境创设来完成整个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教学,是新课标理论指导下的新一轮教学创业。学以致用,教以树人,新课标理论的科学内涵正是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唯有充分地进行科学的问题情境创设,知识的有效传播才能得到更好地实行。高中生物教学论文:教学科研一体化 加快学科综合步伐 摘 要 从教学实践,世界潮流,终生教育,适应竞争等方面看学科综合化势在必行,教师在岗提高刻不容缓。在钻研大纲教材,研究与激励学生,研讨相关渗入内容,研究学科综合的序、度和方法等方面全面推进,以教学科研一体化实验提高自身学科综合意识,综合能力等综合素质,努力追求成果,精心总结交流,全力提高科研与教学质量。 关键词 更新理念 全面推进 积累成果 面对100多个国家先期开设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课程,我国近年加大了学科综合化的步伐,促我们感受到学科综合化势在必行,教师在岗提高刻不容缓。为了尽快走出综合科教师极度匮乏的窘境,尽快适应高初中开设综合课程的需要,本文着重总结了实施学科综合研究的一些情况,供大家参考。 1 深化认识 更新理念 增强学科综合意识既是实验的出发点,又是实验的归宿,分别标志着实验的起点档次和成果的大小,增强的努力贯穿于课题论证立项、全面实施与研究总结全过程。 1.1 从教学实践得体会 1978年 中学恢复生物学教学以来,大纲教材已更新多次,每次都增加一些新知识新进展,如蛋白质结构功能及合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化学过程、基因工程等,多是现代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成果,要让学生理解掌握也必须学科内外交叉渗透。探究生物学史,孟德尔是将生物学,统计学等综合于科研实验,创新思维与科学方法相结合,总结出两大遗传定律,为遗传学奠了基,并领先世界水平至少35年。沃森、克里克通过多途径收集生物、化学、物理乃至数学的最新科研成果与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创新思维,一举阐明了DNA的分子结构,开创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也开创了生物知识经济时代,并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独领风骚。现阶段生命科学“总体特征是精细分析和广阔综合的统一”,为数理化地与信息、工程等科学敞开了大门,越接近生命本质,越将为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等提供鲜活的事实。又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统一”,不断把医学、农学、环境科学等提出的挑战转化为研究课题,更迅速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技术与经济部门的生产力。展望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等危机,吸毒、色情、恐怖活动、艾滋病等世界难题被彻底根除的前景,离不开生物、理化等自然科学,也离不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 1.2世界潮流获启迪 纵观历史,科技发展、知识创新与学科的分化、综合都是互相促进的,19世纪工业革命使知识分化加剧,同时,从19世纪萌芽到20世纪80年代,学科综合化乃至课程综合化也日益成为重要的学科、课程理论,推动集理化生地内容为一体的综合理科和集历地哲为一体的综合文科应运而生,发展至今已有100多个国家的中小学开设了综合课程。正是凭借对20多年来知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及时把握,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的优势,并抢占制高点,试图制订新的游戏规则,主导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再次敲响落后就要挨打的警钟。而从若贝尔奖来看,理化生的获奖者都是学科综合的高手,特别是2003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给研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化学博士与物理学博士,而若贝尔化学奖则奖给研究细胞膜的水通道与离子通道的两位医学博士,显示出当代科学跨领域研究的趋势,并且揭示我国与若贝尔奖的距离,不仅是科研器材与设施等的落后,更重要的是科研人才是否从小就形成综合的意识,培养起相关能力,亦即中小学教育是否有相宜的教育理念与措施。 1.3 从终生教育看必然 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促成知识大爆炸,科技大发展的态势,并且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健康、学习、就业、工作等等,呼唤尽早普及终身教育,形成学习化社会。而终身教育对学习者的要求主要体现为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这两方面都需要在中学奠好基,需要教师授人以渔,特别是育人自育,促学生形成一定的综合意识、获取多途径学习方法和一定的自学、整合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完成学业、成就事业,更好地适应快节奏、高科技、烈竞争、高压力的现代社会。同时人类社会的复杂,也使科学技术成为双刃剑,既能造福于人类,又可能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如农药与抗生素在杀灭害虫和病菌的同时,也选择出抗药性更强的害虫和病菌,转基因技术已经培育了许多优良品种,但也极可能生产出特别危险的基因武器,从而呼唤科学教育的综合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1.4 从适应竞争行反思 我国在浙江等地进行多年综合课程试点之后,从2001年开始在初中试行综合课程,并将于2004年在数省高中试验科学社会两综合课程;从2001年在高考中进行理科综合与文科综合等能力测试,从而形成新课程计划,新课程标准和高考同时指挥中学加快步伐进行学科综合的态势。其原因正如专家所说:“现代科技发展的特征之一是学科综合化”,“向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能使学生的认识符合科学整体化的本来面目,也有助于创造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至“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人物”。鉴于目前师范院校基本上还没有培养综合课程教师,可以说,谁先形成巩固学科综合的意识,发展学科综合的能力,实施学科内外综合的深入实验并取得成绩,谁就把握了新世纪教育竞争的先机。 2 实施实验 全面推进 如果说提高认识,更新理念主要是增强综合意识,已远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么提高综合能力就更需设计出教学实验方案,像抓教学那样,经常思考综合化实验的目的、措施和效果追求,又像抓实验那样精心设计教学综合化的顺序,程度和具体方法,使教学与实验一体化设计实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同时通过教师的学习研究运用于实验教学全面研究学生反馈信息的不断循环,实现教师的教学相长,师生的互动提高。 2.1 钻研大纲教材 今年是全国使用高中生物新大纲新教材送毕业生的第一年,已经感受到新大纲新教材与新考纲内容的大幅度更新。如果快速进行新课程新课标的实验,由于在科学课程中必修课时将与理化等同,同时实施一纲多本既一个新课标多个版本教材,将再次感受内容体例要求的大幅更新。去年网上研讨大纲、教材与高考时曾有“如果说探讨教学问题、钻研教材是埋头拉车,则钻研教学大纲或新课标、钻研高考大纲就是抬头看路”的比喻,凸显钻研大纲或新课标、钻研教材、成为抓好教学实验的基础而关键的环节,需要个人钻研与备课组钻研相结合,学习专家教授的相关辅导文章与网上深入研讨相结合,以期深入理解把握。对本实验来说,这也是逐步逐点确定学科内、外综合的交叉渗透点,初步考虑综合的序、度和方法的重要环节。 2.2 研究与激励学生 现行高中生物是初二学习两年后再学习的,却并未留什么时间进行衔接。初中要求低且不中考,许多学生即使认真学了,也遗忘多多,何况迫于升学压力和生物是豆芽学科的传统认识,有些学校并未认真教学,有的学生连教材都当废品卖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使学生形成漠视生物学的意识。抓好教学与实验,这是首先应了解、面对并大力促进改变的。通过座谈、问卷等多种形式调查反馈学生原来的情况、对教学实验的感受、建议和意见,有利于显示教学实验的起点、进步与成果。激励学生是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是选择近年引起全社会注目的克隆技术、人类与水稻基因组研究、战胜非典、抗击艾滋病等重大事件,促学生感悟生物学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繁荣的不可替代作用。二是介绍美国1990年就有51%的博士研究生命科学,使2000年进入世界企业前50强的制药企业就有13家,同时邓小平1988年就预言“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而10多年来我国一批批最优秀高中毕业生争先报考北大、清华、复旦、川大等生命科学学院,促进学生理解国内外发展趋势。三是精选发展有特色的师哥师姐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学习追赶的目标。四是介绍相关的生物教学网与个人专辑、主页,适度推销自己,介绍教学与科研成绩等。总之,千方百计让学生感到学习生物学有趣、有用、有得,激励出自信、积极性、主动性和对教师的亲和、信任。 2.3 研讨渗入内容 学科内综合的内容,主要由自己深入钻研,清理出互相联系的章、节内容,深挖内部隐含的内容,而跨学科综合的渗入内容,属于理科综合的,一般较易进行的找该科教师个别研讨,或直接听该部分内容课。较难进行的则在理综备课组上提出研讨,甚至在相关学科同时开出研讨课。属于与数学综合或文理大综合的,主要是与相关教师个别研讨。中学学科内外综合的内容,有许多在大学教材中有阐述或涉及,认真研读把握,按学生接受水平,启发思维或适当讲解,常常取得好效果。找学生尖子讨论也是可行方法,有时还能获得或受启发设计出极佳综合方法。查找相关刊、报、网站也是常用方法。 2.4 研究综合的序 学科内外综合都应循序渐进,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看,存在着多样化的综合序,如从综合的范围看存在着章节综合跨章综合跨学科综合的序;从综合的时机看存在着新课综合复习I综合复习II的序;从综合的内容看存在着知识综合方法综合能力综合的序;从综合方式看存在着拼盘式综合融合式综合的序;从综合的教学看存在培养综合意识指导综合实践提高综合素质的序。各序总体上应遵循,但一定条件下也可调整交错,如新课绪论就涉及到理化地哲等的渗透综合与世界观形成等内容。同时许多章节和知识点需要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进行学科内外的综合,故此每章节甚至每知识点备课时,考虑好是否需知识、方法、能力的综合,如需则涉及到哪些章节或者学科 ,学生是否已知或掌握情况怎样?怎样切入到读讲议练评哪些环节,选用什么典型事例等。 2.5 研究综合的度 影响综合度的要素,首先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相关能力,包括本学科相关知识是否掌握,将渗入学科的学科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新信息领悟、加工、贮存与迅速提取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第二是当前教学是否需要,如绪论多学科综合;先于化学所学氨基酸结构;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综合凸显生活状态等,不综合不能后续教学或影响整体认知。另有的内容大纲未明确要求,但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相关,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也应适当综合。遵循的原则一是当前必需原则,需要综合到什么程度就综合到该程度,二是难综分步原则,如新课光合作用先于物理学习部分光知识,当前必需的主要是植物吸收与反射的主要色光,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大等,而其物理性质,光照时间等则可延至生态环境再渗入。三是多综分散原则,如新陈代谢一章需综合的化学、物理、数学、哲学等相对集中,则宜分散到新课与复习I等。 2.6 研究综合方法 学科内外综合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综合意识,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因此,针对性探索设计多样化综合方法十分必要。一是引导迁移法,如对氨基酸结构,先后引导学生写出甲烷、氨的电子式,以“一”替代电子对,各少一个H称为甲基、氨基、分别用NH2、COOH、R替换甲烷中三个H即为氨基酸通式。二是信息给予法,如教材给出葡萄糖、麦芽糖、淀粉的分子式,启发学生分析得出由前者合成后者产生水,由前者分解为后者需加入水,称糖的水解。三是典例引入法,将学科 内外需交叉综合的内容编为典例,激励学生思考训练,师生互动予以解答。四是启思感悟法,特别有利从科学技术正负面影响感悟人文精神。五是主动尝试法,创造一定情景、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科 内外综合。此外还有开放训练法,实验设计法,对抗竞赛法等。多种综合方法常常结合运用,视当前需要、学生水平与综合难度等决定。 从实施效果看提供包含可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典型事例十分有效。一是在学科知识的易混点上设计例,以夯实学科内综合的基础。二是在学科内外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设计例,以训练、展示和评价学生知识能力综合情况。三是在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自然、社会的融合点上设计例,同样训练、展示和评价学生综合意识和综合素质。四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联系点设计例,促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五是在国内外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上设计例,以激发学生强烈兴趣与探究精神,关注科技与社会重大问题,主动进行多学科综合。 3 交流提高 积累成果 本课题着眼于学科综合型教师的自主培养,并且采取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方式,这在难以解决合格师资来源的农村中学有着必要性与紧迫性;经过搜索查询,在国内还没有同类成果发表,因而也具一定的新颖性与开创性,于是得以在内江市教育局立项实施。由于有了2001年获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的心理教育课题的经验总结,十分注重抓好交流,企盼获得肯定而增强自信,找出差距而改进实验,进而提高实验研究水平,使积累成果能够实现。 3.1 增强成果意识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教师的学科 综合意识,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其成果以反映教师教育理念、备课、教学、科研水平提高的各种作品,特别是具有理论价值的论文和研究报告来展示和评价。同时教学科研一体化研究,必然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相应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意识,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成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业水平等的提高,当然这也是教师提高的直接反映。如同教学成功需要很强的成果意识,科研成功同样需要很强成果意识,包括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果,激励自己攻克遇到的难关,经常性追求成果,并善抓机遇不懈努力付诸实现。 3.2 精心总结交流 持续三年多的教学研究,必然遇到经常性的总结交流机会,如校、县、市、省论文评奖,县市复习研讨会等。特别是K12等教育网,尽可上传论文、教案、课件、试题等。只要在研究实施中注重思考与学习,做到有感必发,或不放弃任何一个获得成果的机会,就能年年有新进展新成果,反过来更增强成果意识。几年来,在内江市生物年会、研讨会上先后发言交流遗传、环境、调节、生殖发育、生物工程等章的综合复习设想,发言交流学习研究新大纲的体会、建议和谏言。在市教学与课题评奖中聚焦学科综合化、关注高中生物新大纲、生物学教学须把握好综合的序 度 例等相关论文4篇获奖,后者作为本课题中期成果,发表于生物学教学2002年6期,今年经市教育局评选推荐,被省教育厅评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另外在多个刊报中发表5篇相关文章。在K12教育网生物论坛发起研讨关注高中生物新大纲历时14天,73帖参与讨论,更受到生物论坛合作刊物中学生物教学全力支持,于04年4期在卷首发表李银整理的摘要。以上及发表获奖的发展性心理辅导论文等上传K12教育网个人专辑、中国基础教育网个人主页,一年多来受大量点击,其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综合复习点击数超2800次,遗传物质基础专题综合复习点击数超1100次。环境保护专题综合复习的教学设计点击数超880次,自编改编的渗透综合意识的2004年生物高考模拟题一、二、三套被K12生物论坛选入新精华区。 3.3 提高教学质量 作为课题研究,既注重个人钻研出成果,又注重集体研究出成果,交流首先在课题组内进行,实行资源,成果共享。三年多来,4个年级的理科综合课题组坚持了这一原则,合署办公,随时研讨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前后年级通力合作,积累经验,积累人才,积累成果,通过促进教师学科内外综合意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优化理化生各科教学,推动学生质量的提高、应对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水平提高。我校理科综合历年保持全校最好水平,在内江市1215个省市重点校中,我校作为三个农村重点校之一,高考理综排名0103年依次是8名、8名、6名,受到市教委、教科所嘉奖,2003年以进口成绩人平全县第三的基础培养出全县理科状元。前三个年级的理科综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都获得学校校内课题研究一等奖。 主要参考资料: 陈竺。新世纪初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生物学教学,2003,(2):13 。许建领。高校课程综合化的渊源及实质。教育研究。2000,(3): 李银。网络互动:关注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和高考。中学生物教学,2004,(4):46 余广琪。生物学教学须把握好综合的序 度 例。生物学教学,2002,(6):3031高考阅卷对高三生物总复习的启示 全国高考卷普遍采取了在局域网上阅卷的形式。把学生的试卷扫描到电脑里,评卷人只能从显示器中看到所评题目的答案部分,除此外皆不能看到。同时也实行双评制度,即一份卷要在电脑中出现两次,由两位评卷人来给分,若给的两次分数相差不超一定分数(不同分数的题目限制不同),则取两者平均分为该试卷分数。若超过这个值,则再由第三个人(仲裁)评,若给分同其中一个给分相近则取相近两者分平均值;若三者都有很大差异,提交由专家来定。可见现在改卷真正的体现了公平、公正性。在(理综)第30题、31题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答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只要平时训练稍加注意就可避免或减少。现就一些主要的问题做出总结和分析,以供教师和学生参考。1.题目、答案和答题情况1.1.题目:(理综I)30回答下列小题、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 被染成 ,被染色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玉米属于 植物,小麦属于 植物。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 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 种,即 。答案:30. (11分) 叶肉细胞(1分) 蓝色(1分) 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与碘液发生反应(1分) C4(1分) C3(1分) C3和C4(2分) 2 (2分) 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2分)1.2. 第30题,全省平均分10.52。各空情况:1.2.1 第1空: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错误主要是答成“维管束细胞”1.2.2 第2空: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错误主要是答成“紫色、砖红”体现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1.2.3 第3空:在评分标准中强调只要在陈述中有“淀粉”,就可得分。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错误主要表现在:1没有细致审题,题中问的是染色的原因,学生误解是玉米和小麦染色部位不同的原因,从而回答没有出现“淀粉”而失分; 2答成“呼吸作用产生淀粉”或“叶绿体、染色体、蛋白质、有机物、葡萄糖、糖类被染色”;3错别字:淀粉沉粉。1.2.4 第4空: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C4”或“碳四”均可得分1.2.5 第5空: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C3”或“碳三”均可得分1.2.6 第6空: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C3与C4”或“碳三与碳四”均可得分,两者顺序可以颠倒1.2.7 第7空: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2”或“二”或“两” 均可得分1.2.8 第8空: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C3与C4”或“三碳化合物与四碳化合物”均可得分,两者顺序可以颠倒错误主要是答成“C5”1.3.题目:(理综I)(理综I)30回答下列小题、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 ,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 ,避免扦插枝条干枯。答案:30. (15分)(1)在该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和高于高浓度的范围的增加一系列的浓度梯度以及在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取消蒸馏水的对照组。(9分) 原因是生长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可以促进扦插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起到促进作用。(4分)(2)扦插枝条的蒸腾作用 (1分) 湿度(1分)1.4具体情况 该题在所有主观题中得分率最低,学生失分最多。1.4.1在评分标准中要求 陈述中分别有:“设高于高浓度一组”(3分) “设低于低浓度一组”(3分)“设两浓度一组”或“设高浓度与低浓度之间一组”(3分) 陈述中有“设计更多浓度梯度”的含义得6分,再描述出标准答案中的三个范围,共得9分。学生的错误表现为:1从题干中“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学生答题时有两种误解1.从曲线上,理解为可能适宜浓度处于两浓度之间,只设了两浓度之间的实验,只能得3分或是6分。2.两浓度差异不大,只是加大两浓度之间的差距而已。2对生长素浓度值理解不透。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是高效能物质,浓度极低,学生选用了0.2mol/L3审题不细,“参考该同学的实验”。自行设置实验。4变量不清。该实验的变量是外界生长素浓度,可能受第2问第1空的影响,学生对实验的改进仅只是去掉扦插枝条的顶芽和叶片,避免枝条自身产生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殊不知,成熟叶片分生组织很少,几乎不产生生长素。5.没有抓住重点,过分去强调等量因素,如:温度、湿度等,而忽视了本实验的存在问题。6对“扦插”的实际不理解。用含有生长素的完全培养液培养,营养不足,从而导致没有生根,使用完全培养液。或是用琼脂块培养。7没有明确实验目的,“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而直接配制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或是从其它途径查阅。1.4.2理论依据:陈述中有:“生长素促进生根的浓度范围是一定的”含义、“适宜的生长素浓度促进生根”含义或“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促进生根”含义均得分(4分)学生错答成:1只是答出生长素生理功能的二重性,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没有结合本题实际分析作答。2浓度过高或过低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1.4.3 在(2)中的第1空:只要有“失水”的含义就得分(1分)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学生的错误表现为“蒸腾作用的消耗有机物”;“呼吸作用”;“避免枝条自身产生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蒸发失水”;“蒸馏失水”。1.4.4 在(2)中的第2空:只要有“水分”的含义均得分(1分)如:“湿度”、“水”、“水分条件”、“ 水分”。学生答的很好,得分率较高。本题侧重对学生信息摄取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的考查,学生首先必须对实验目的、实验材料与用具、以及已有的步骤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明确后面的实验思路。有了实验思路,还必须有很强的语言表述能力,需要考生能用恰当的词语准确、清晰、流畅地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述出来,才能将实验步骤的改进方法和理论依据表述清楚。1.5.题目(理综I)31回答下列、小题、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 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中的 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 色体上, 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第二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 ,雌性的基因型是 ,最终获得的后代中,截毛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刚毛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答案:31. (4分) 雌 雌 X Y(12分)(1)(6分)XbYb XBXB XBYb XbXb XbYb XBXb(2)(6分) XbXbXBYB 截毛雌蝇刚毛雄蝇 XbYBXbXb F1 刚毛雄蝇 截毛雌蝇 XbX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