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标准-李琼(修改).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131340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标准-李琼(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标准-李琼(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标准-李琼(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徽商职业学院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B适用专业软件技术授课单位电子信息系学 分4学 时60编写执笔人李琼审定负责人王艳兵编写日期2012.9.20审定日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项目管理。(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面向岗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软件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语言编程和数据库术技术知识,以项目为驱动,通过“老师命题-学生实践”的的方式在“知识-实践-项目”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采用分段实施的教学过程:知识讲授阶段-实践阶段-强化指导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实践为主体”,通过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既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又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课程内容突出高职教育特点,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工具;了解当今软件企业的工作规范。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并能够把软件工程的思想应用于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中小型软件项目进行可行性和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的能力及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为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3、素质目标使学生具备团队精神及软件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为就业和将来的发展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初步形成编制程序的意识和科学精神。三、课程内容标准软件工程及项目管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应包含目前软件企业在软件开发及管理中所应用的主要方法技术,这些技能是从事软件职业岗位所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之一,课程主体结构是以职业功能为主线划分的,将课程教学按照软件开发路线图,分为软件工程概述、四个项目,即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共九个模块。 软件工程概述参考学时:4学时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程体系的学习特点,了解什么是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软件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源,了解软件工程是从何种角度切入到软件开发中去,如何解决软件危机,掌握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软件生命周期的组成。模块一 软件工程概述参考学时4学时学习目标1、了解本课程体系的学习特点;2、了解什么是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软件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根,;3、了解软件工程是从何种角度切入到软件开发中去,如何解决软件危机;4、掌握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基本任务;5、熟悉软件生命周期的组成。工作任务1、 概念、背景介绍2、 案例分析相关知识软件的概念、特点和分类、软件的发展和软件危机、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工程的目标。拓展知识软件错误案例分析、常用的CASE工具。项目一 软件定义参考学时:14学时学习目标:了解软件定义时期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的定义及任务,能够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制定初步的项目开发计划、能够经需求分析调查编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模块一 可行性分析参考学时6学时学习目标1、 了解可行性研究任务和可行性分析步骤;2、 理解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可行性研究的分类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之间的关系;3、 掌握成本/效益分析工作任务1、市场调查方法2、软件开发计划制定3、问题定义4、撰写可行性报告相关知识市场调查方法、可行性分析报告撰写、成本/效益分析。拓展知识ISO软件工程标准-可行性分析报告;软件项目团队的建立。模块二 需求分析参考学时8学时学习目标了解需求分析的任务以及分析过程,掌握概念模型和规范化,图形工具以及验证软件要求。掌握需求获取的过程,熟悉需求获取过程中与客户交流、沟通的技巧,掌握各种需求分析工具。工作任务1、需求分析概述2、需求分析方法3、撰写需求说明书相关知识需求分析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目标和任务;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各对象的分析方法在需求分析中的应用;需求规格文档格式要求。拓展知识ISO软件工程标准-需求说明书;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二 软件开发参考学时:32学时学习目标:了解与掌握软件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工具。模块一 总体设计参考学时8学时学习目标了解总体设计的过程以及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启发式规则,图形工具以及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掌握主流的软件架构和软件设计工具。工作任务1、 总体设计的基本内容2、 结构化的软件设计3、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4、 数据库设计相关知识软件项目总体设计的任务和目标;总体设计的准则以及软件设计原理;结构化的软件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数据设计方法;E-R图;概念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的设计方法。拓展知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目前市场上流行的DBMS:oracle/DB2/SQL Server等。介绍UML。模块二 详细设计参考学时8学时学习目标了解结构程序设计,设计的详细工具工作任务1、 详细设计的基本内容2、 详细设计方案3、 用户界面设计相关知识详细设计的概念、方法;详细设计过程;详细设计规格文档拓展知识介绍分析设计工具Rose ; 模块三 编码实现参考学时8学时学习目标了解程序设计语言,掌握程序设计途径。工作任务1、 结构化程序设计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程序设计语言4、程序复杂度相关知识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和特点;面向对象语言的概念以及特点;程序设计基本目标。拓展知识介绍VB程序设计语言模块四 软件测试参考学时8学时学习目标了解基本概念,掌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验收测试,能够设计测试方案并进行测试,掌握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基本概念和适用环境,了解主要的测试工具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工作任务1、软件测试的目的2、软件测试方法和步骤3、调试4、测试报告相关知识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方法;对于测试的问题和调试;测试报告拓展知识介绍常用测试工具项目三 软件维护参考学时:6学时学习目标:了解软件维护定义,掌握并熟悉维护的特点,维护过程以及可维护性。了解软件可靠性的概念,掌握平均无故障时间的估算方法。了解软件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的依赖关系,时间分配。模块一 软件维护参考学时6学时学习目标了解软件维护定义,掌握并熟悉维护的特点,维护过程以及可维护性。了解软件可靠性的概念,掌握平均无故障时间的估算方法。了解软件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的依赖关系,时间分配。工作任务1、软件维护的目的2、软件维护的成本3、软件维护的方法4、软件可维护性相关知识软件维护的目的;软件维护的成本;软件维护的方法;软件项目维护过程;软件维护过程文档。拓展知识软件维护的副作用;软件重用项目四 软件项目管理参考学时:4学时学习目标:了解软件开发管理过程中的概念,掌握项目计划、成本估计、进度计划、人员组织、质量保证的各个环节。熟悉软件生命周期中管理和开发的分工。了解软件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了解软件过程改进CMM和能力成熟度模型。模块一 件项目管理参考学时4学时学习目标了解软件开发管理过程中的概念,掌握项目计划、成本估计、进度计划、人员组织、质量保证的各个环节。熟悉软件生命周期中管理和开发的分工。了解软件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了解软件过程改进CMM和能力成熟度模型。工作任务1、软件项目管理2、进度管理3、风险管理4、国际标准相关知识软件项目管理过程;进度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拓展知识介绍项目管理工具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建议本课程的教学以“知识-实践-项目”形式开展教学,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学生项目小组讨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二)评价建议本课程以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与平时实训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课程实训成绩以综合作业(小型系统开发)的形式完成,与课堂出勤率一同纳入平时成绩进行考核。1、按教务处关于课程的统一规定,该课程为:考试课。2、考试的评分标准: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 60%。(三)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争取组织软件技术教研室教师编写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的校本教材,以项目为驱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手能力。目前建议选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教材,主要参考教材如下:1、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第一版),王素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软件工程导论(第三版),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郑人杰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备配现代化的机房,利用VB 6.0进行实训。(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建议建立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的资源共享平台,将任课教师的PPT、讲稿、习题等资料进行共享;组织教师参加企业的实际开发培训,将实际项目进行案例分解,学生可进行模仿实践。相关教师不定时的进行指导和答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