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4479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I )卷 一、 填空题 (共4题;共19分)1. (4分)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能源,化石燃料的逐渐短缺使得能源问题成为化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石油的综合利用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 (3)利用玉米杆等农业废料进行发酵,可以制造酒精,酒精的化学式为_; (4)煤燃烧排放的_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最终形成酸雨。 2. (5分)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氧原子_(2)两个硝酸根离子_(3)银单质_(4)食盐的主要成分_(5)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_3. (4分)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_来区分软水和硬水。 (2)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 (3)二氧化氯 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它属于_ 填字母符号 A.混合物 氧化物 化合物(4)水常用于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 写一点即可 。 4. (6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_; (2)t3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 (3)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现要提纯丙并得到丙的固体,可以采用的操作方法是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 将甲、乙、丙的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质质量分数可能都不变B . t2时,向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溶质质量分数为10%C . 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最多的是丙D . t2时,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二、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5. (2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 铁生锈B . 冰雪融化C . 湿衣服晒干D . 木材制成桌椅6. (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 . 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C . 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D .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7. (2分)如图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B . 配制NaCl溶液C . 测定溶液的pHD .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8. (2分)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B . 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C . 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D . 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9. (2分)下列做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制取氢氧化铜Cu(OH)2B .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把NaCl 和NaOH分开C . 清洗试管中附着的铜:向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振荡D .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两种氮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闻气味10. (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 .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C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就是溶液D .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11. (2分)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pHB . 配制溶液C . 称量固体D . 稀释浓硫酸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34分)12. (15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_(填字母序号)。欲用装置F收集氧气,收集的最佳时刻是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此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 。 (3)如果小红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装置组合是 _(填字母序号),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填“a”或“b”)端通入。 (4)将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G),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_ ,该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 (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和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该选用图中装置_(填字母序号)。 (6)已知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具有可燃性,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实验室中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制取氢气。微粒控制反应速率,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应选择_(填字母)。为了验证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点燃之前应先_,写出氢气的一种用途_。 13. (9分)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装有50mL水,250mL量筒内装有200mL水。 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I. 用强光手电照射,引燃足量红磷;II. 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读取量筒中的水的体积;III. 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 (2)红磷的作用是_。 (3)集气瓶内水的主要作用是_。 (4)实验中观察到集气瓶内的液面先下降后上升,原因是_。 (5)此实验得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得出此结论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 (6)步骤II中,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取,会使读取的量筒中水的体积数值_ (填“偏高”、“偏低”、“相等”)。 (7)步骤中,读取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时,仰视,会使氧气含量的测量值_(填“偏高”、“偏低”、“相等”)。 (8)步骤结束后,集气瓶中气体为_(填“纯净物”、“混合物”)。 (9)此实验原理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 14. (10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_,b_。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b中应加入(填写试剂名称)_,若改用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_。 (3)已知硫化氢气体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且密度比空气大,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则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通常用E装置,则收集硫化氢气体时,应把硫化氢气体从_(选填“c”或“d”)端通入。 (4)小红同学用F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制取氧气,导管口有气泡就开始收集,思考后发现有一明显的操作错误会造成收集气体不纯,请同学指出_。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4分)15. (4分)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来改善地表水质、治理赤潮,过氧化钙产品中常含有氧化钙杂质,以下是某学习小组为测定过氧化钙产品纯度设计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已知:CaO2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盐酸,且发生反应:CaO2+2HClCaCl2+H2O2 实验步骤:实验前称取产品及二氧化锰共12克,先缓慢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加热铜网至红热,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盐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C中铜网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将锥形瓶中的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20克。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A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2)样品完全反应后,继续缓慢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3)装置B的作用有,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_(4)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8克,该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五、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6. (7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图中的收集装置,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_(填字母编号)上述实验气体收集完毕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的原因是_ (4)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小虹同学认为可用E或F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但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认为E和F都有不合理之处,请你从既能收集硫化氢气体又能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改进的措施_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共4题;共19分)1-1、1-2、1-3、1-4、2-1、2-2、2-3、2-4、2-5、3-1、3-2、3-3、3-4、4-1、4-2、4-3、4-4、二、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5-1、6-1、7-1、8-1、9-1、10-1、11-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34分)12-1、12-2、12-3、12-4、12-5、12-6、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1、14-2、14-3、14-4、四、 计算题 (共1题;共4分)15-1、15-2、15-3、15-4、五、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16-1、16-2、16-3、1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