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有关练习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1567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的有关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马说》的有关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马说》的有关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说的有关练习题 扶余县三井子镇职业中学 王新我一、填空1、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作者韩愈,字退之,河北昌黎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气势雄健有力,语言精练。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代表作品昌黎先生集。2、用原文语句填空。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主要结论或主旨句)交代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最悲惨的遭遇的句子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起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文中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本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第一段正面写世有伯乐的重要性,第二段反面写世无伯乐的危害性,第三段是为世上无人识马的慨叹。4、第二段的写作意图在于谴责:食马者。5、第二段连用四个“不”字,源出于食马者的无知。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及含义。答:食马者 食通饲,喂养。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显现。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 ,表示疑问语气。2、马说一文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答: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4、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什么特点?答:托物寓意。5、“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本文中有怎样的寓意?答: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6、 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关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说明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7、“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者表面是在说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实则是借题发挥,试分析作者实际要表现的内容。答:在作者看来,世上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如果不能发现人才,爱护人才,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8、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就其根本原因谈谈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答: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揭示了统治者昏庸无道,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9、如何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与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因为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所以遇到不懂马的“食马者”,千里马只能有如此遭遇。10、文章结尾处为什么直接引用食马者所说的“天下无马”这句话?答:其目的在于表现封建统治者的“愚妄无知”。11、第三段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排比;增强语势,刻画食马者愚妄无知的形象,表达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12、请就本文第三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答:本段文字先以一组排比句刻画了“食马者”浅薄、愚妄、无知的丑态,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作者对“食马者”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最后用“不知马”点明主旨,总结全文。13、本文描述了“千里马”怎样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答:“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揭示人才终生被埋没,才能不得施展的命运。“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人才因“饥饿”而无法展现才能的无可奈何的痛苦。14、分析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本文通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人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抨击。15、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张?答: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16、文章结尾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作者对不知马的食马者的嘲讽与愤慨之情。17、文中最具有讽刺性的情景是什么?为什么?答: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边折磨千里马,一边慨叹天下没有千里马,真是绝妙的讽刺,作者生动地刻画出统治者愚妄无知的形象。18、这篇文章有什么现实意义?答:告诉人们要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人才,不能压制、埋没人才。19、千百年来,怀才不遇之士常常感慨万千,如果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人才,也不被重用,你将怎么做?答: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遇到伯乐,我也要抓住时机,展示自己的才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为社会做出贡献,让自己的人生充盈美好。20、请写出古往今来,曾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的名人及这些人发出了无尽的感慨。答: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1、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概括他的事迹。答: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齐桓公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刘邦重用张良、韩信等人,终于消灭秦国,打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22、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答:无才难做千里马,有志可成万里驹。23、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答:马到成功、一马当先、老马识途、天马行空、人困马乏、蛛丝马迹、指鹿为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