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义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十)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1361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义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十)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义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十)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义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十)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义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十)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5分)1. (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 . 以粮食为原料酿酒2. (2分)“低碳生活”是现代社会的主流,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 节约使用纸张B .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 . 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D . 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3. (2分)下列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 . AB . BC . CD . D4. (2分)下列元素属于金属的是( ) A . 硅B . 溴C . 钙D . 氦5. (2分)加“硒”食盐中添加有亚硒酸钠(Na2SeO3),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Na2SeO3中钠、硒、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3B . Na2SeO3属于盐类C . 硒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尽可能多吃含硒的营养补剂D . Na2SeO3中Se显+2价6. (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得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A . 23.8 gB . 27.4 gC . 32.3 gD . 32.6 g7. (2分)2016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 . 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B . 社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C . 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D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8. (2分)除汞外金属常温下为固体,清华大学刘静教授制造的镓铟这两种金属的合金即使在室温下也能保持液态,而且具有很多神奇特性。下图为镓、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镓原子的核电核数比铟原子少18B . 铟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C . 镓原子的中子数为31D . 合金的溶点比组成合金的金属低9.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 豆浆B . 牛奶C . 稀饭D . 糖水10. (3分)(2016宝应县一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bcB . t2时,将a物质50g(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 . 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 . 升温可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11.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 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B . 可用适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C . 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方法D .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12. (2分)下列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 . 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B . 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 . 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8分)13. (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酸_; (2)3个铁离子_; (3)2个过氧化氢分子_; (4)标出CaO中Ca元素的化合价_; 14. (6分) (1)历史上,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个个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现在你认为该观点_(选填“正确”或“错误”)。(2)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1H氢2He氦3Li锂4Be铍5B硼6C碳7N氮8O氧9F氟10Ne氖llNa钠12Mg镁13A1铝14Si硅15P磷16S硫17C1氯18Ar氩19K钾20Ca钙认真分析信息,回答:表示的是(填名称)_;(3)上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_。 (4)上表中硫元素的每个原子需要得到_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该离子与N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 15. (4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_;P点表示的含义是_。 16. (4分)氢气燃烧的热值_,产物是_,是理想的_和_燃料。三、 实验题 (共1题;共11分)17. (11分)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I分别写出仪器A、B的名称;A_、B_。(2)小东用装置甲制取氧气,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中,刚开始看到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原因是_。 (3)小明同学要制取二氧化碳,则他应该选择的装置是_ (填“甲”或“乙”),实验进行较长时间后,小明发现集气瓶中的气体仍然没有收集满,可能原因是_。 (4)II.现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小雪: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一支玻璃导管插入水中吹气,结果未发现明显的现象。小宁:在试管中加入2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试管中的溶液吹气,产生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解释与结论】根据他们的方案和实验,小宁的实验结论是_。 (6)【评价与反思】小雪的方案若继续实验,也能得到小宁同样的结论。请你设计方案:主要操作预期现象_四、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8. (3分)实验室有一瓶浓盐酸,瓶上的标签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标签上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问:(计算结果精确到0.1)(1)盐酸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 (2)其中溶质的质量是_; (3)从瓶中取出50g,其质量分数为 _。 五、 解答题 (共3题;共23分)19. (9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8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B_ (2)若要收集一瓶氧气时,收集装置只能选择图1中的_(填标号)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仪器是_,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实验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填“a”或“b”)端导入 (4)要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可选择_(任写一种,合理即可) 20. (8分) (1)为了探究金属活动性,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铜不反应而锌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老师告诉学生,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反应且产生气体。 (2)【提出问题】铜与浓硫酸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其中气体是什么?【猜想假设】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作出了猜想。猜想一:氢气;猜想二:二氧化硫;猜想三: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查阅资料】a.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和碱性溶液反应b.H2+CuO Cu+H2O【实验探究】师生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部分仪器省略),请完成下列表格。主要实验步骤主要现象解释或结论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装置B中的现象是_有二氧化硫生成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装置D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猜想_正确停止加热,将铜丝上提,向装置A中玻璃管鼓入空气/冷却,将A中液体用水稀释A中液体变为_色有硫酸铜生成(3)【表达交流】在步骤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请完成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 CuSO4+SO2+_(4)【反思拓展】若将装置A中铜丝换成锌片,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装置D玻璃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下列各组药品能够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的是_(填序号)。锌、铜、稀盐酸锌、硫酸铜溶液锌、铜、氯化镁溶液21. (6分)(2013内江)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有_(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通过计算回答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2题;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8分)13-1、13-2、13-3、13-4、14-1、14-2、14-3、14-4、14-5、15-1、15-2、15-3、16-1、三、 实验题 (共1题;共11分)17-1、17-2、17-3、17-4、17-5、17-6、四、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8-1、18-2、18-3、五、 解答题 (共3题;共23分)19-1、19-2、19-3、19-4、20-1、20-2、20-3、20-4、21-1、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