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1176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赤壁赋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2、 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熟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3、 掌握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学习文言句式。2、了解情感基调在 主客问答之间的跌宕起伏。一、课前预习:文学常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方面列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元丰5年写的“两赋一词”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文有东坡七集等。作品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到汉代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铺陈文采,描写事物,以抒写情志,重视辞藻和押韵,以铺陈、排比、对偶、夸张等传统技法为主,文章显得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具有磅礴的气势。写作背景:关于乌台诗案1、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 元丰二年,( 1079 )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 ( d n ),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 4 次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不得不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2、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所以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文章主旨:这篇赋通过对黄州赤壁江山水月的描写,歌辞的唱和,主客的对话,展示了作者自已的追求、失望以至旷达乐观的思想历程;另一方面又通过游记,反映了作者对宇宙的看法,表达了旷达乐观的态度二、基础知识梳理1、熟记字音 壬戌( )( ) 酾酒( ) 桂棹( ) 横槊( ) 余音袅袅( ) 渔樵( ) 幽壑( ) 扁舟( ) 嫠妇( ) 匏樽( )( ) 愀然( ) 蜉蝣( )( ) 山川相缪( ) 无尽藏( )舳舻千里( ) 江渚( ) 旌旗( ) 枕藉( ) 窈窕( )2、通假字举酒属客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山川相缪 举匏尊以相属 杯盘狼籍 3、古今异义词徘徊: 古义: 今义: 白露: 古义: 今义: 茫然: 古义: 今义: 美人: 古义: 今义:4、指出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歌窈窕之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正襟危坐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不知东方之既白5、一词多义 歌 扣舷而歌之。( ) 歌曰。( ) 倚歌而和之。( )望 七月既望。( ) 望美人兮天一方。( ) 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纵一苇之所如。( ) 哀吾生之须臾。( )之 惟江上之清风。( ) 耳得之而为声。( ) 月出于东山之上。(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相与枕藉乎舟中。( )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6、指出句式或修辞(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 ) (3)月出于东山之上(句式: ) (4)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 ) (5)渺渺兮予怀(句式: )(6)客有吹洞萧者(句式: )(7)“何为其然也?”(句式: )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 )(9)固一世之雄也(句式: )(10)而今安在哉?(句式: ) (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 ) (12)而又何羡乎?(句式: )(13)相与枕藉乎舟中(句式: )(14)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 ) (1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修辞: )(1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修辞: )(1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修辞: )(1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修辞: ) (1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修辞: ) (2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修辞: ) (2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修辞: )(2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修辞: ) 7、成语(1)如泣如诉: (2)不绝如缕: (3)沧海一粟: (4) 明月清风: (5)正襟危坐: (6)杯盘狼籍:(7)余音袅袅:8、名句默写:纵一苇之所如, 舞幽壑之潜蛟, 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惟江上之清风, , , , , , , 。二、课堂学习: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每段段意。2、第1段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情?3、.第2段怎样描写箫声的?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4、从第3段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生悲的原因有那些?5.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6、概括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7.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识记重要文言现象。2、课外阅读作家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分析“东坡境界” 三、课后拓展:1、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正襟危坐 杯盘狼藉 苍海一粟 孤苦零丁B.一叶扁舟 不绝如缕 凄侧动人 形单影只C.乐观旷达 余音袅袅 感人肺腑 抑扬顿挫D.潜移墨化 肝胆照人 犀角烛怪 如泣如诉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既白(已经) 凌万顷之茫然(越过)B.倚歌而和之(依靠) 愀然(容色由忧变喜的样子)C.正襟危坐(端正) 山川相缪(通“缭”,盘绕)D.杯盘狼藉(凌乱) 相与枕藉(枕着垫着)3.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托遗响于悲风 B.则物与我皆无尽也C.君欲何往 D.奈何取之尽锱姝,用之如泥沙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画线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赤壁赋。(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C岁赋其二。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赵尝五战于秦。C寄蜉蝣于天地。 D其势弱于秦。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C任意东西。 D顺流而东也。侣鱼虾而友麋鹿。( )A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 B扣舷而歌之。C羽化而登仙。 D抱明月而长终。5从词性的活用来看,下列不同类的一项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举匏樽以相属。C顺流而东也。 D东犬西吠。6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画线句句式相同的句子。何为其然也?(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何以战?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何为其然也?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而今安在哉?7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 )A而又何羡乎? B而今安在哉? C何为其然也? D故凡愚者莫我若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