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1076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总 目 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回答,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上述课程目标内含在以下三个层面的表述中。(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2、 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3、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4、 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5、 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艺术的习惯。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 (二) 过程与方法1、 体验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2、模仿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3、探究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4、合作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5、综合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极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三) 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2、 音乐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3、 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4、 音乐与相关文化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知识,认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学段目标(一)12年级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几心直观几心。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二)36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起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几心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学生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一、感受与鉴赏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内容:音乐表现要素标准 12年级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聆听歌声时能作出相应的情绪或体态反应。能听辨童声、女声和男声。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36年级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内容:音乐情绪与情感标准 12年级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36年级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内容:音乐体裁与形式标准 12年级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能够区别独唱、独奏、齐唱、齐奏。36年级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曲名,每学年 24首。内容:音乐风格与流派标准 12年级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36年级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二、表现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 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内容:演唱标准 12年级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36年级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内容:演奏标准 12年级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36年级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内容:综合性艺术表演标准 12年级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能够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歌表演等活动中与他人合格。36年级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内容:识读乐谱标准 12年级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唱乐谱。36年级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三、创造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造包括两类学习内容:其一是与音乐有关的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其二是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其中第二类内容与音乐创作有关,但区别于专业创作学习。内容:探索音响与音乐标准 12年级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36年级能够自制简易乐器。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内容:即兴创造标准 12年级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能够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能够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36年级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内容:创作实践标准 12年级能够运用线条、色块、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36年级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四、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它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又蕴涵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之中。为此,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内容:音乐与社会生活标准 12年级感受生活中的音乐,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听赏音乐。能够参加社区或乡村的音乐活动。36年级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内容:音乐与姊妹艺术标准 12年级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能够用色彩或线条表现音乐的相同与不同。36年级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内容: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标准 12年级能够了解声音与日常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的联系。能够用简单的韵律操动作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36年级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 翻印2010年5月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设计和课堂操作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 田宪芳教学目标等:(参考教师用书来制定)教学建议: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生用音乐学科特点来进行。“起立”、“坐下”,教师弹琴(音的上行、下行),“师生问好”也用唱歌的形式。(如:1 2 3 4 | 5 | 5 4 3 2 | 1), (师)同 学 们 好(生)老 师你 好 教师也可用这个形式来作为唱歌课的发声练习。二、发声练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音域(C-G)或者本课歌曲的音域来设计一些相对固定(圆润、流畅)或与本课有关(如节奏、音准)的练习曲,或者复习已学过的演唱歌曲.三、节奏练习:可结合本课歌曲的节奏来设计。特别是难点节奏。(如第册第六课采山,板书)四、学习歌曲:(重点部分)1、引入。教师可通过朗读儿歌、讲故事、“游玩”等来进入。(如:第册第一课郊游,通过春天来了,我们去野外春游为主题来进入这一课的学习)。2、聆听歌曲。可以是放范唱教学磁带也可以是教师自弹自唱歌曲。聆听歌曲时,注意初听的完整性,一定要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对歌曲有完整的感受,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听后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还应注意:初听要让学生安静地、认真地听音乐。(歌曲:郊游)3、教师简介歌曲。教师可以参考教师用书。如:歌曲的拍号(2/4)、情绪(欢快等)、速度(中速、稍慢),词、曲作家、什么民族的歌曲等等。4、学生再听范唱。与“2”环节相同。可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教学时教师可安排几次范唱,听录音范唱带或教师自弹自唱,要注意给学生完整地歌曲感受。学生听范唱时轻轻地拍着手、踏着脚合上歌曲的节拍(强弱规律等),在心里默唱。边唱边自编动作为歌表演做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在多次完整聆听的基础上分句听唱或纠正错误,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5、按节奏型朗读歌词。以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用手划拍(一拍划 )。先慢后回到原速,难点地方重点练习,同时可讲授有关乐理知识。(如:(歌曲郊游,难点节奏是八分附点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6、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歌词,并划拍。要培养学生划拍、拍节拍的习惯。(歌曲郊游)7、学生随琴或者伴奏带唱歌词。(注意:如果学生演唱歌曲时调高了,应立即降到学生可以演唱的调,保护学生的嗓子。)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师也可以弹琴教唱歌词,对低年级或者听唱能力不太好的学生尤其重要,并教会他们用手按照强弱规律拍节拍,掌握技能。中高年级可分乐句用琴教唱,基础好些的学生就可以随琴演唱歌曲了。总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方法。8、学生拍节拍(强弱规律)随琴完整地唱歌词,注意引导学生演唱好歌曲的情绪。老师也可以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做引导。有不准确的地方(如节奏、音准等),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并练习,先慢后回原速,根据熟练程度反复进行此环节(也可以分小组、男、女生唱等等,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9、学生随琴唱旋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于低年级,老师可以弹琴教唱旋律。教唱、随琴唱、独立唱,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注意:“双基”(识谱能力)训练要贯穿整个小学教学阶段,完成教学目标。(唱歌曲郊游旋律)10、处理歌曲:(1)低年级歌表演:可根据歌曲内容,在游戏中有感情地演唱并进行歌表演。此环节教师应当设计好方法,学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时候。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即有表演,有伴奏。表演,即从出场到退场的全部展示过程,要给人美的感受(歌表演:第4册第四课假如幸福的话就拍拍手吧);伴奏,由于是低年级,多以打击乐伴奏为主,又因我区各个学校条件限制,根本也没有配套的打击乐器,因此,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设计较好的方法为你的教学服务,如自制打击乐器(竹制的木鱼、双响筒、响板等。我区属农业区,也盛产竹子,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和家长,让他们提供原料,老师再加工就有了双响筒、响板、沙球等打击乐器,铁制的文具盒、学生随身携带的钥匙可作三角铁,吃饭用的碗、筷,还有现成的桌、凳,最不能忘记的是随时可以利用的学生的手和脚,这些都是我们身边最容易找到的“打击乐”资源。有了这些最简单的“乐器”,加上学生的歌表演,我们的课堂也一定非常活跃了(伴奏:第册第四课哈里罗)。(2)中高年级演唱歌曲:可根据歌曲情绪、演唱形式(轮唱、领唱、合唱等)、伴奏类型(用各种打击乐器伴奏)来表现等。(轮唱:第册第五课两只老虎)。五、有关练习:每一课中都有相关的练习。如:小耳机听音乐;小书本学知识;孔雀开屏跳舞;对拍手做游戏;乐徽演奏;小电脑动脑思考。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来安排。这个环节很多教师都忽视不讲不练习,这样不好。我们应该根据教材要求,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教学任务。六、拓展延伸:1、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如:第1册洗手绢、第3册龟兔赛跑等等,并让学生说一说感受,鼓励学生多参与,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德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等等。2、创编歌词。如:第1册动物说话,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然后由教师引导学习更多的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特点,做一做,唱一唱,在歌表演中,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创编歌曲:动物说话,并唱一唱。)3、朗诵与歌曲有关的儿歌。如:第1册法国民歌闪烁的小星(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教师可先进做示范:按2/4 强弱规律边拍节拍边朗诵:“太阳 慢慢 向西 沉,乌鸦 画家 一群 群,星星 张着 小眼 睛,闪闪 烁烁 到天 明。”再让学生朗诵自己知道的与“星星”有关的儿歌。教师要鼓励为主。如果学生不会,教师可按照示范儿歌的形式教会学生即可。4、与学科(体育)综合。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如:第册小青蛙找家,教师可设计大、小“池塘”(教室的过道、讲台相连而成),用彩色粉笔画出大小不同(四分和八分节奏)的荷叶,让孩子们在“荷叶“上按节奏时值进行歌表演小青蛙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家”(歌表演小青蛙找家,跳节奏。);第册第六课只怕不抵抗,也可以让学生在座位上原地或者在教室过道行进中踏步,随着音乐演唱歌曲(歌表演:只怕不抵抗,列队。)等等。在音乐课的教学中,作为音乐教师,不仅要认真钻研教材,还要积极动脑(设计既简单又容易让孩子们接受的方法)、动手(多练习对歌曲的弹唱、简笔画、自制头饰等等),让课堂给孩子们美的感受,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了,在游戏、活动中,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也就更容易,教学目标也就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中,评价应贯穿始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更应该给学生准确的知识讲授和技能培养.谢谢 !2010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