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14届高三期末检测(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8484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长宁区2014届高三期末检测(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4届高三期末检测(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4届高三期末检测(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宁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全部写在(或涂在)答题纸上。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等信息。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文学作品中在古代两河流域得以流传的是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C罗摩衍那 D荷马史诗2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帝国 D英国3下列选项中属于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形成背景的是A. 罗马统治下不同民族之间矛盾突出B. 罗马垄断了地中海区域的商业贸易C. 罗马境内奴隶进行激烈的反抗斗争D. 罗马贵族和平民间的矛盾日益尖锐4英国的等级君主制度基本形成于A11世纪 B12世纪 C13世纪 D14世纪5“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 B商朝的发展C西周的强盛 D夏朝的建立6周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器犁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7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它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 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C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D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8汉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各项治国措施,其中动机与效果发生了明显矛盾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 B沿用秦朝的郡县制C对匈奴的政策 D分封同姓子弟为王9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源。从春秋、史记以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A考据、求真 B求真、鉴戒C鉴戒、陶冶 D陶冶、考据101775年一位英国作者写的中国旅行者中对某制度的优越性有这样的描述:“年轻人总是毁于游手好闲、懒懒散散,而持续不断的工作可使他们避免误入歧途;第三,能人为官;第四,既然官职是授予的,皇帝就可以十分公正的黜退那些无能之辈。”他所描述的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三公九卿制C科举制 D内阁制11程朱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吸取其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性恶理论 D唯物思想 12右图为元朝疆域图,图中在管理方式上有明显差异的是ABCD13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皇宫建筑布局趋向合理 B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C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14“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站在民族灾难的风口浪尖,奋起搏击力挽狂澜的人;他是受过严格儒家思想教育的传统士大夫,但历史却又把他造就成了一个目光敏锐见识超群敢于超越自我向外学习的思想家、实干家。”诗歌所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廷桢 D魏源1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A建立殖民地 B设立租界 C抢占租借地 D划分势力范围16 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经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办民用工业的意图带有A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倾向 B限制民族资本的倾向C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的倾向 D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倾向17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 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8早在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一个广东人北上天津,希望拜见清政府的重臣李鸿章,表达自己“倡行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失望的他远赴海外,开始用革命的方式探索救国之路。这个人就是A容闳 B陈启源 C康有为 D孙中山19下列中国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最后一个被开放的是A上海 B天津 C重庆 D广州20“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21. 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中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有电话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广泛应用当时新式学堂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当时中国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电话的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ABCD22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 实业救国的思潮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3主张通过契约产生统治者,否定“君权神授”;又反对推翻契约方式产生的暴君,支持君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A霍布斯 B洛克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24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密切了,促进其紧密联系的重要因素是A价廉物美的商品 B先进的政治制度C先进的生产技术 D先进的生产方式2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26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某国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该国指的是 A法国 B俄国 C德国 D日本27“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由此而发动的战争指的是A中日甲午战争 B克里米亚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281870年代中期,一位德国医生向他的一个外国朋友问起他们国家历史的问题,他的朋友这样回答:“我们没有历史。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据此判断这个朋友最有可能是A法国人 B俄国人 C美国人 D日本人29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完成后,英、法、美、德各国先后建立了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30右侧漫画的“?”处如要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A凡尔赛B凡尔登C列克星敦D萨拉热窝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在周代,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而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秦国墓葬情况与地方县制的设立相关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均遵守分封制下的等级制度32资产阶级和贵族政权的确立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这主要是因为A国王权力受到一定限制 B议会权力大为增强C议会至上有了法律保障 D议会制度正式形成3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展民众的运动34大公报1907年2月3日报道:“本月十四日(指1907年1月27日)下午5时,有陆军部某大臣自天津乘火车晋京,在东站下车后,有铁路巡警某,见该大臣莅止,而一种媚气自生,身不觉其俯,腿不觉其弯,乃上前一步曰:请大人安。某大臣以其为巡警兵也,似不甚介意,但颔之而已。旁观者无不窃笑该巡警之旧习难改。”此段材料描述的现象说明了A新政在礼仪方面的某些变革开始影响了社会风气B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一时半会难以革除C陆军大臣和巡警遵守上下等级要求,符合礼仪规范D新政促进社会革新,但观念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35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从中解读最正确的是A.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B. 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番风顺,法国是各种政治体制的实验场C. 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不可阻挡D.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臣从仪式1127年,封臣们宣誓效忠弗朗德勒新伯爵威廉。4月7日,星期四,另外一些人向伯爵宣誓。一开始,都是按这种形式行臣服礼。伯爵问(他面前的人)是否愿意完全成为他的人,这个人便回答说:我愿意。然后把合拢的两手放到伯爵的两手中,两人互吻以表示巩固联盟。接下来,表示了敬意的臣从向伯爵进行宣誓效忠,誓词是:“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威廉伯爵。”最后,这个人还要在圣徒的圣物上宣誓。这时伯爵用手持的权杖,向所有根据这种盟约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选自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p.212.问题:(12分)(1)举行这种臣从仪式的目的是什么?(3分)(2)仪式中双方的关系是否平等?请说明理由。(3分)(3)类似仪式的出现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37观“商鞅变法”材料一 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苏轼问题:(14分)(1)材料一中董仲舒对商鞅变法的态度是什么?你如何看待?(8分)(2)你是否赞同材料二的说法?请说明理由。(6分)38凡尔赛和约材料一 5月7日,克里孟梭在代表战胜国交付和约草案时宣称:“清算的时候到了。你们向我们请求和平。我们同意给你们和平。现在我们就把这项和约的文本交给你们。”唐晋大国崛起材料二 基于德国及其盟国之侵略行为,协约国之政府及其国民因战争因而受害。协约国之政府,确认德国必须就她及其盟国引致的一切损失与破坏而负责。凡尔赛和约第231条材料三 我们不愿伤害德国,或以任何方式遏制德国的合法影响或权力。我们不愿意用武力或敌对性的贸易措施来对付德国,如果她愿意在合乎正义和法律以及公平交易的公约中与我们及世界上其它爱好和平的国家联合一致的话。我们希望德国在全世界我们现在所生存的新世界的国家中占一平等席位,而不是统治地位。威尔逊 十四点原则问题:(12分)(1)材料一中,克里孟梭要“清算”什么?你觉得德国能否接受凡尔赛和约中第231条的内容?为什么?(6分)(2)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威尔逊与克里孟梭的分歧是什么?这一分歧说明了什么?(6分)39. 一个“南方丽人”的经历 戴安娜摩根是一位富有的棉花商之女。她曾经是名副其实的“南方丽人”,衣食无虑、养尊处优。大萧条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那时她还在念大学三年级,圣诞节回家却发现家里已经一无所有了。戴安娜如今要自谋生路了,她被迫加入了就业大军的行列,四处讨生活。最后,她在一个新政机构土木工程署(CWA)求得一职,主要负责向申请救助者询问一些令人感到羞辱的问题,来确认申请救助者处于穷困状态之中。为新政机构工作的经历改变了戴安娜的生活和处事的态度;并使她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她的大萧条经历使其对旨在解决国家的贫穷和不幸的种种努力心存感激。节选自美加里纳什等编著美国人民,p.777.问题:(12分)(1)以戴安娜的经历说明土木工程署这一机构的建立有何意义?(4分)(2)对于美国历史发展来说,戴安娜的个人经历可以说明什么?(8分)40.“中国人和外国人彼此看对方”下面是1858年的一个例子。我们的商人想要在这个广阔国家内河中来往航行,要想在他们的城市做买卖和在乡村布道而又不在中国人顽固怀疑的硬壳上消磨自己,那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整个制度是一个有着坚硬而易碎外皮的壳。什么时候给它适当的一击,它就会完全消失。夷人自身缺点如此严重,竟然奢谈改善我天朝子民,真是荒谬之至。如,运来毒品以害人利己,此乃缺乏仁爱。派来舰队和军队掠夺他国,此乃侈谈正义。他们怎能指望改善他人?他们让富贵者当官受爵而不经过任何考试。他们不向他们国内低微穷人打开晋升之门。以此观之,外国人实劣于中国人,故不堪加以教化。选自罗兹墨菲亚洲史,p.455.问题:(25分)(1)上述观点的形成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有关?(2分)(2)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他们认识的差异。(8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如此看待对方?(15分)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质量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75分)12345678910ABDCDCADBC11121314151617181920BDDABCADCA21222324252627282930BBAAACCDBD311031CBDA32CABD33ACDB34DABC35CABD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1)封君和封臣结成联盟。封君通过封臣向其宣誓效忠而获得保护和支持;封臣通过向封君宣誓效忠并承诺履行一定的义务,可以获得封君的保护和一定的封地。(3分)(2)不平等。封臣必须对封君表示效忠并承担一定的义务。双方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3分)(3)促进了封建等级制度产生和封建制度发展;(2分)采邑连同居住在土地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2分)源于国王个人的国家权力削弱,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而在内部,领主和封臣的关系紧密。(2分)37(1)董仲舒对商鞅变法基本持否定态度。虽然商鞅变法允许开垦私田、买卖土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不循礼制;(2分)土地兼并导致贫富差异加大,社会矛盾突出。(2分)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为了国家富强而急功近利,也提倡严刑峻法。而董仲舒是儒家的继承者,自然排斥法家功利主义思想。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民本思想。(2分)董仲舒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汉初因无为而治带来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民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日益严重,不利于大一统帝国的巩固。为了阻止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为汉武帝提供治国主张,借商鞅变法的弊端提出“限田”建议。(2分)(2)不赞同。商鞅不顾旧贵族、旧势力的反对,厉行变法使秦国富强,并统一六国,终“得天下”,功不可没。(2分)商鞅变法也有利于平民晋升,并不是天下皆怨。(2分)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利益,招致旧贵族的怨恨这是事实,但材料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作用。秦的灭亡是由于秦的暴政所致,并非由于商鞅变法。(2分)38(1)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德国皇帝在凡尔赛宫称帝。法国人要把48年来所受的屈辱加倍送还给德国。(2分)不能接受。大战并非只是由德国引起,而战争责任亦不应由德国独力承担。(2分)世界大战的爆发源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2分)(2)克里孟梭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在领土上肢解、经济上榨取、外交上孤立、军事上限制;(2分)威尔逊并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制裁德国军国主义方面显得过于宽容和纵容。(2分)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法国欲称霸欧洲大陆;美国想凭借经济实力称霸世界。(2分)39. (1)解决了戴安娜个人的生存问题,甚至有可能帮助她完成学业;也改变了她的人生态度,使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国家心存感激,努力回报社会。(2分)土木工程署这一机构的建立,实施“以工代赈”,不仅解决了失业,扩大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还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美国逐步走出经济危机。(2分)(2)经济危机发生后,戴安娜面临一无所有和失业的困境;在工程署的工作经历又使戴安娜成为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并对国家所做的努力心存感激,给美国历史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说明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发展改变个人命运,个人活动创造着国家历史的新发展。(4分)改变命运并非个人的事情,也无法完全依赖于市场运作;在动荡的现代经济中人类个体应该受到某种保护;面对经济危机,国家不能采取放任主义政策,而应干预和调控经济;除调控经济之外还需提供社会保障,国家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4分)40.(1)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2)“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顽固怀疑;中国整个制度坚硬而易碎;中国不堪一击。(4分)“中国人”认为:外国人缺乏仁爱;不给穷人以晋升机会;外国人不堪教化。(4分)(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4分)水平1:能够从双方对对方看法的比较诠释中提出观点。(4分) “外国人”基于坚船利炮,基于满足通商、传教等需求;看到了中国制度中腐朽落后与闭关锁国带来的危害;外国人依据的是丛林法则。“中国人”基于正义和道德教化;看到了外国制度的缺陷;面对变化中的世界,中国人还存有天朝上国的思想。水平2:能依据材料提出观点。(2分)都看到对方的缺点;都基于自己的立场。基于认识的局限,没有看到对方的优点。背景:两次鸦片战争。水平3: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1分)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0分)评分项二:史实(4分)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4分)水平2: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3分)水平3: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2分)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评分项三:论述(5分)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水平4:回避问题(0分)评分项四:组织(2分)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0分)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