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案文件.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1554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教案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传播学教案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传播学教案文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传播学总论教学课时:3考核知识点及要求:识记:1.传播学 2.“三论”理解:1.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 的美国兴起? 2.传播学 的四大奠基者创始人对传播学 的贡献3.传播学研究在中国传播和发展 的四个时期应用:目前中国传播学研究 的主要问题主要授课内容:一什么是传播学?二传播学 的起源与发展三如何学习传播学?一什么是传播学?“传播” “船舶”在传播学传入我国之初,外国某传播学研究团体到我国沿海某城市访问,受到当地领导接见,下面是该领导与学者们 的对话 领导:请问你们是学什么专业 的? 学者:传播学 领导:船舶学? 学者:是啊,我们这个专业主要研究 领导:这个我知道,不就是造船 的么?!传播是?“传播没有只属于它自己 的土地传播是基本 的社会过程”“人既不完全像上帝,也不完全像野兽,他 的传播行为,证明他 的确是人”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 的类型 非人类传播传播 非社会传播 自我传播 人类传播 人际传播 社会传播: 群体(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传播 的四种基本类型 传播 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communicator/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information媒介/渠道channel接受者(受众)audience/信宿destination 效果effect /反馈feed back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传播 的科学传播学发源于20世纪初期 的美国传播学 的任务: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传播学 的两大学派: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传播学 的研究对象1.人类传播 的产生与发展传播思想传播实践传播技术 的发展2.人类传播 的形态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基本类型,跨文化传播发展传播新闻舆论宣传广告公关营销等;3.人类传播 的过程与结构宏观层面:传播与社会;微观层面:传播内部过程传播产业传媒机构;二传播学 的起源与发展 任何涉入一条新 的河流 的人都想知道这里 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传播学这条新鲜 的河流自20世纪中叶诞生算起,已经畅游了大半个世纪欧洲渊源1.孔德 Augusta Comte实证主义2.塔尔德 Gabriel Tarde模仿理论舆论公众public报刊“精神纽带”“理性舆论”3.涂尔干 Emile Durkheim实证主义:社会有机体4.西默尔/齐莫尔 G. Simmel社会互动传播网络理论美国孕育1.杜威 John Dewey 实用主义社会有机体工具主义思想新闻2.库利 Charles Cooley系统研究传播第一人: social organization初级群体 primary group镜中我理论 looking-glass self3.帕克 Robert Park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社会互动人 的社会性传播媒介:议题设定4.米德 George Mead象征性互动理论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主我”(i)和“客我”(me)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于20世纪20至40年代 的美国:1.政治:美国 的政治生活竞选;两次世界大战2.经济:广告 的发展;大众传播业 的发展3.社会:正面影响;负面影响4.学术: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政治学符号学语言学等;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5.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以后,大批欧洲学者为躲避法西斯迫害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 的发展和繁荣;传播学史:传播学 的源头追溯其源头,19世纪中叶查尔斯达尔文 的进化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卡尔马克思 的马克思主义是它 的欧洲上游,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也曾为它注入小 的支流,芝加哥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耶鲁学派麦克卢汉等人也给了它新 的营养在这些年月里,先后有66名有影响 的人物对它做过卓越 的贡献其中,有这样五位杰出 的学者对传播学做出了不可磨灭 的贡献他们分别是:哈罗德拉斯维尔库尔特卢因卡尔霍夫兰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威尔伯施拉姆威尔伯施拉姆1981年确认了传播学 的四位奠基人:“正是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四位真正 的大师从社会科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人类传播学方面 的专家,并为新闻学留下了永久 的印记阿道夫希特勒不是感谢他,这纯属偶然给我们送来了他们之中 的两位: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库尔特卢因罗伯特哈钦斯也不是感谢他,因为他没有打算作这样 的贡献给我们送来了第三位:哈罗德拉斯维尔美国军事集团或多或少令它自己吃惊地给我们送来了第四位,因为它接受了美国最有前途 的年轻 的实验心理学家,并在战争时期委以重任,从而使之能够在其一生中 的其他时间从事传播研究,他就是卡尔霍夫兰” 1.政治学家拉斯维尔(1902-1978)Harold Lasswell一句话(5W)三功能:宣传:Propaganda Technique in The World War2.社会心理学家卢因(1890-1947)Kurt Lewin群体动力群体传播 communication in groups“把关人”/“守门人” gatekeeper3. 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 (1912-1961) Carl Hovland心理学实验方法态度改变与劝服效果: 信源可信度communicator credibility 休眠效果 sleeper effect 一面提示或两面提示 one or two sided message4.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1901-1976)Paul Lazarsfeld有限效果:意见领袖 opinion leader 两级传播 two 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抽样调查量化研究“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 (1907-1987) Wilbur Schramm 对前人 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立了传播学一生写了30多部传播学论著,贡献了众多 的理论成果报刊 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人类传播概览(中译为传播学概论)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形成了“施拉姆学派”三 如何学习传播学(一)中国传播学?(二)学习传播学 的方法西方传播学? 中国传播学?特征:舶来品快速引进新闻学框架1.萌芽期:50年代,复旦大学世界新闻译丛2.中断期:60-70年代3.引进国外理论 的兴起期:1978.74.自主化和本土化尝试下 的展开期:1985年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1992年后较快发展; 1997年 升格为二级学科; 2000年 建立国家重点研究基地; 2001年 创办中国传播学论坛; 2002年 成立中国传播学会CAC; 2002年 设立传播学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1.物质生产物质交往与精神生产精神交往 的辩证关系2.马恩精神交往理论与西方行为主义传播学 的本质区别传播不是孤立 的精神或心理现象;精神交往 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精神生产 的产品:信息努力涉猎传播学 的边缘学科1.社会学心理学宣传学人类学新闻学符号学语义学信息学2.传播学 的理论框架传播科学论传播历史论传播过程论传播主体论传播客体论传播载体论传播对象论传播方法论传播环境论传播效果论 将传播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业1:1.传播学为何在20世纪初 的美国兴起? 2.传播学 的四大奠基者创始人对传播学 的贡献3.目前中国传播学研究 的主要问题Thanks!第二章 人类信息传播概述教学课时:3考核知识点及要求:识记:传播口语传播网络传播音讯体外化符号系统理解:动物传播 的局限性人类传播活动 的发展阶段及每个发展阶段 的特点应用:联系实际,对人类史上历次传播革命 的反思和总结主要讲授内容:第一节:传播 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传播类型和外延范畴第三节:人类信息传播历史与发展第一节:传播 的概念和特征说文解字“传播”“传”表示纵横传播,“功名传于后世” “播”表示广泛传播,“人美于中,必播于外” “布”表示伸展传播,“流”表示连续传播,“宣”表示庄重传播,“扬”表示宏大传播 “传播”合为一词最早见于 北史突厥传:“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传播” 的基本含义:某种事物 的传递散播Communication源于拉丁语communicatus和communis,14世纪在英语中写作commynycation,15世纪以后逐渐演变成现代词形 dissemination:传播扩散宣传;transmission:传输传送播送遗传传导;spread:传播传送宣传;propaganda:(政治政党)宣传传播communication:交往交流通讯传播交通,“共有(传递)”+“交换(交流交往)”你有一个 ,我有一个 ,我们相互交换,结果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相互交流,结果是? 传播 的定义分类信息共享说“当我们从事传播 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念或某个态度” 施拉姆互动关系说“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 的社会 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目 的影响说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 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 的过程” 霍夫兰刺激反应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 的各不相同 的反应” 史蒂文斯 过程说“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 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 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 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 德弗勒丹尼斯传播 Communication郭庆光-传播:社会信息 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 的运行邵培仁-传播: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 的活动周庆山-传播:人类运用符号并借助媒介来交流信息 的 行为与过程传播 的本质基本特征1.传播是人类自然精神与社会文化行为 的统一2.传播是人类信息表达分享和利用行为 的统一3.传播是人类技术媒介材料和社会信息系统 的统一第二节:传播类型和外延范畴传播 的主要类型 非人类传播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类传播 人际传播 社会传播: 群体(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传播 的四种基本类型 第三节:人类信息传播历史与发展人类 的新闻传播活动依据形式 的演进,大致上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新媒体传播五个发展阶段动物传播活动及其信号施拉姆:“说传播学是从原始单细胞生物开始 的,也许太夸张了,但是这些生物也能处理某种信息,这就是传播学 的实质” “我们之中谁也不会怀疑狗能传播就我们所知,狗并不知道在它生前有过狗和它死后还会有狗狗在追逐猫时肯定是传播讯息 的” 动物传播活动 的信号: 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声音动物传播 的局限动物 的信息行为是一种先天 的本能行为,能力多取决于体内 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不是后天 的系统学习;动物传递和接收信息 的过程是基于反射原理 的过程,并不伴随复杂 的精神和思维活动;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发展历史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新媒体传播时代对五次传播革命 的反思与总结口语传播时代 Age of Or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口语传播(主要)以口头语言述说来表达思想消息与态度 的传播方式人类语言 的本质特征: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 的能力;具有无限灵活性;具有发音 的经济性;具有巨大 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口语传播 的局限性:人体 的能量 的限制,只能在很近 的距离和范围内交流;信息流传 的精确性不够;记录性差,难于保存和积累占主导地位 的口语传播外,也有使用如岩画结绳烽火和甲骨等传播信息 的方式 口语传播时代 的辅助传播方式 口语传播(主要)标记传播(辅助)指借助一定 的物体或符号为载体来传递或保存信息 的传播方式声光传播(辅助)指借助声光信号来传递信息 的传播方式图式传播(辅助)指用简单 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信息记载事实 的传播方式文字传播时代Age of Characters Communication文字传播:文字约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但也有学者认为约6000年左右,汉字 的形成和发展据推算至少有5000年历史中国文字“书画同源”象形文字载体:兽骨石头木块竹简(竹片)纸等;传递方式:信鸽驿马等;记录手段:手抄;文字传播 的贡献:克服了音声 的即逝性,可以保存信息,促进了知识 的积累,不再单纯依赖人脑记忆;突破空间局限;使文化传承不再依赖神话或传说,产生了文献印刷传播时代Age of Print Communication印刷传播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发明纸张,7世纪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1045年,宋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工匠古登堡在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 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1456年用手摇印刷机印刷了200本圣经,带来书籍和报刊 的产生和发展西方传播学界常把古登堡将机械技术运用于印刷 的1456年,称为大众传播开始 的年代印刷术普及 的意义恩格斯:“印刷术 的发明以及商业发展 的迫切需要,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写字 的状况,而且也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 的教育 的状况在知识领域中也出现劳动分工了新出现 的法学家把僧侣们从一系列很有势力 的职位中排挤出去了僧侣从此也就多半变成了多余 的人”马克思:“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 的工具,总 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 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 的最强大 的杠杆”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便士报”此后,大众型 的廉价报纸发展迅速,很快在西方其他国家普及此外,书籍杂志广告也得以发展19C末,黄色新闻20世纪80年代以来,激光照排电脑编辑和网络传输广泛应用在新闻编辑出版领域印刷传播 的贡献电子传播时代Age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电子传播电子传播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系统有线:1837年莫里斯发明了电报机,1844年发出第一份电报1858年,大西洋海底电缆完成贝尔等人19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电视系统无线:地上波传输和卫星传输意大利人马克尼1895年 的无线电通信实验成功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标志人类进入卫星传播时代广播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 的KDKA电台是世界第一家正式电台1926年美国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网NBC成立,1927年CBS成立,1943年 ABC成立 1926年中国第一个官办电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电视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1月2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1958年9月2日正式开播 的北京电视台,现CCTV20世纪40年代末,世界电视事业 的发展进入了彩色电视 的新阶段1962年,开始运用通讯卫星越洋转播电视节目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进行实况播映,当时47个国家约7.23亿观众收看到了这些图像电影1894年,美国爱迪生和托马斯阿麦特研究 的放映系统维太放映机1895年3月法国卢米埃尔发明了具有现代意义电影机1926年,美国 的电影业与汽车业罐头业石油业钢铁业烟酒业并驾齐驱,为六大产业之一l927年,艾尔乔尔森主演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乐歌手1905年,中国人自己尝试性地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几种电子媒介 的发展对比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家调查中心曾调查,在二战中,报纸杂志电影及广播,哪一种媒介对公众影响最大结果表明,有67% 的人认为广播 的影响最大,报纸电影杂志分别只有17% 4%3%随着二战后经济 的发展,电视 的影响日益增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人 的消息来源主要是依靠电视,其次是报刊和广播Internet上提供 的广播电视服务也在飞速发展21世纪,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最终将连成一体,家庭里 的电话电视电脑也将逐渐合并新媒体传播时代 Age of New Media Communication2500年前,人们飞鸽传书170年前,莫尔斯发明了电报“上帝啊,你究竟创造了什么?”39年前,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新媒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较热门 的新媒体话题不下30种,如: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IPTV网络电视电线上网列车电视楼宇视屏移动多媒体(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电台手机报纸等)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虚拟社区博客播客搜索引擎简易信息聚合等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的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 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 的各种媒体形式,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 的优点“新”最根本体现在技术上,也同时会体现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 的,比如互联网;有些是在旧媒体 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 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网络一种媒体使用 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 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 的界限标准 的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分别用了38年13年10年,而因特网只用了5年因此,因特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 的第四大传播媒体 彭兰 的定义:网络传播?什么是网络传播?数字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数字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 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 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 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 的技术数字电视:指节目从摄制编辑播出发射到接收 的整个过程都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 的电视类型对五次传播革命 的反思与总结施拉姆 的“最后7分钟”比喻如果把人类 的历史共有100万年,假设这等于一天1天=100万年1小时=41666.67年1秒钟=11.57年那么这一天中?晚上9点33分,出现了原始语言(10万年前)晚上11点,出现了正式语言(4万年前)晚上11点53分,出现了文字(3500年前)午夜前46秒,古登堡发明了近代印刷术(1450年)午夜前5秒,电视首次公开展出(1926年)午夜前3秒,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人造卫星问世(分别为1946年1947年1957年)因此,施拉姆说: “这一天 的前23个小时,在人类传播史上几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 的发展都集中在这一天 的最后7分钟”托夫勒 的“第800代人”比喻如果从人类最近 的祖先开始算起,人类历史只有5万年如果62年为一代人,那么人类迄今共800代人前面 的整整650代人都生活在山洞中第730代人才开始使用文字第794代人才掌握了印刷术第798代人才发明了电动机如今人类使用 的绝大多数物品,都是第800代人创造 的1.从五次传播革命 的历程所呈现 的形态看:人类传播革命 的步伐一直呈加速度状态发展;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呈叠加性状态发展;叠加性状态又导致了整合性状态 信息和知识 的增长与积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 2.从五次传播革命所形成 的结果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将人类带进一个新 的境界新 的时代3.从五次传播革命与社会进步 的互动关系来看,传播革命对社会进步有巨大 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严峻 的考验思考:1.结合实际,理解每一次传播技术 的变革给我们带来 的影响2.试析我国社会转型与传媒转型 的互动关系3.分析目前我国媒介融合 的问题与对策作业2:1.结合实际理解“什么是传播”,并表达出来2.请用“传播”造十个句子或者找十个包含“传播” 的句子,分析其含义3.挑选一种你最喜欢或最熟悉 的媒介,描述它 的特点4.结合实际,理解每一次传播技术 的变革给我们带来 的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Thanks!第三章:人类传播结构与模式教学课时:3考核知识点及要求:识记:1.信息 2.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3.反馈 4.拉斯韦尔 的5W模式 5.申农-韦弗 的数学模式 6.奥斯古德和施拉姆 的循环模式理解:1.传播过程 的基本构成要素2.传播过程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 的区别3.简评赖利夫妇 的传播系统模式 应用:1.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 的符号有哪些种类?我们未来从事 的工作使用 的符号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2.联系实际,谈谈对“品牌消费文化” 的理解主要授课内容:第一节:人类传播 的要素结构第二节:人类传播 的过程结构第三节:人类传播 的过程和结构模式第一节:人类传播 的要素结构信息:传播 的内容传播 的内容就是信息information信息科学认为,一切反映事物 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 的东西都是信息 申农: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的东西传播角度:信息是物质载体(符号和媒介)和精神内容(意义) 的统一整体 物质 客观世界 的组成要素: 能量 信息一般信息 的特征客观性信息是宇宙间 的普遍现象,是一种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的客观存在抽象性信息作为物质存在和运动 的反映,具有物质 的属性,但它不同于物质,是一个既没有大小也没有重量 的非实体 的抽象 的内容 感知性信息是能够通过人 的感官被接受与识别 的传递性信息作为事物运动状态 的情况,只有经过传递交流,才能为人们所感知和接收,才能转化为知识并发挥作用信息传递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和符号来实现存贮性信息可以借助物质载体长期累积存放,以便随时提取信息存贮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 的大脑进行记忆存贮;二是利用各种物质载体进行记录存贮共享性大众媒介信息 的特征新闻性信息传播即告诉人们不知道 的已经或正在发生 的事情 娱悦性 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消遣娱悦 的信息所占 的比例正呈日益上升趋势它适应了世界各国工作时间日益缩短闲暇时间日益增长后对娱乐性信息 的需求知识性信息社会也是知识社会,传播知识,交流经验,传继文化遗产,介绍最新科技,历来是大众媒介 的主要任务 价值性大众媒介中 的信息都应该是有意义 的和有价值 的,否则,它就没有加工传播存贮再创 的必要 真实性时效性 信息 的分类1.两大类: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2.根据属性来分:即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3.根据在社会传播渠道中 的传播范围,分为:公开信息半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4.按时间分为过去信息现在信息和未来信息符号及其功能1.符号 的含义2.信号与象征符3.符号 的分类4.符号 的特性5.符号 的功能什么是符号?+ - = 1 2 3 4 5 6, ;:?! 凤姐周星驰囧给力神马符号 的含义1.永井成男 的符号定义只要在事物X与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X就是Y 的符号,Y就是X指代 的事物或表述 的意义2.符号 sign符号是信息 的外在形式或物质属性,用来指代或表述其他事物 的代码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 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 的信息符号 的结构符号 的结构如下:1能指:符号 的物质形式,能表示者如:人human 玫瑰2所指:符号所指代和表示 的意义,被表示者如: 代表着黑布黑板黑夜棺材死亡神秘力量爱严肃高贵恐怖信号与象征符1.信号 signal2.象征符 symbol3.区别信号 的特点:与表示 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因果性,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与表示 的事物一一对应关系象征符 的特点:人工符号;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后天习得;与事物关系随意,不具必然联系如语言符号: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分为口头语言符号(语音符号)和书面语言符号(文字符号)语音符号中语音是符号 的形式,语义是符号 的内容文字符号具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方面 的统一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 的特性语言是静态 的,真实是动态 的;语言是有限 的,真实是无限 的;语言是抽象 的,真实是具体 的;语言 的静态性“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希腊赫拉克里特“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李益“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记语言 的有限性问题1:假如有人在你面前 的桌子上放了12个橘子,并且从橘子中随机取出其中之一,让你用文字来形容它前提:12个橘子颜色大小重量差不多目 的:你 的描述必须能够让一个不在现场 的人待会儿从那12个橘子中选出正确 的那个橘子问题2:怎样洗头发?语言 的抽象性符号: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物体非语言符号体态非语言符号伴随非语言符号时空非语言符号物体非语言符号指人们运用物体语言符号 的行为,包括衣服穿着化妆打扮和器物使用等麦克卢汉:衣服是皮肤 的延伸服饰在我国古代 的社会作用:明尊卑,别等级;体现文化修养,个人品性;反映民俗风习,风俗变迁;标识职业身份器物使用,如古代手帕传情鸡毛信等体态非语言符号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身体器官 的运动变化表达信息 的符号,也叫体态语动作一样,意义不一样意义相同,动作有异伴随非语言符号人类传播活动中伴随言语行为而发出 的具有一定语言功能 的符号,包括类语言和副语言类语言是表现一定身心状态 的功能发声,如笑声哭泣或叹息等;副语言是词汇读音之外 的“声音因素”,如音调音色轻重节奏停顿等时空非语言符号也称位置语言时间 的利用表达出行为主体自身方面 的信息,空间 的利用显示传授双方彼此之间 的交流关系霍尔 的沉默 的语言,交流 的距离分为:亲密距离(45),个人距离(45-120 ),社交距离(120-360 ),公众距离(360 以上);1970年巴克斯特研究 的距离排序(从远至近):英裔美国人黑人墨裔美国人实际上,人类 的传播符号经常是混合使用 的例如:沟通双方相互理解=声音(38%)+表情(55%)+语言(7 %)爱伯特梅拉宾符号 的特性1.任意性2.约定性3.组合性4.传授性5.跨越性6.指代性符号 的基本功能1.表达和理解功能:编码与解码2.传达功能;3.思考功能;第二节:人类传播 的过程结构一信息传达中 的符号系统结构二传播过程中 的信息接受三信息传播过程中 的信息反馈信息传播过程中 的信息反馈反馈:受传者接受信息后,运用符码将自己 的感受评价以及愿望和态度等向传播者所作出 的反应1.正反馈和负反馈2.并时反馈和延时反馈第三节:人类传播 的过程和结构模式一传播 的基本过程模式二社会传播 的系统结构三其他人类传播模式传播 的五个基本要素传播者communicator/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媒介channel受传者(受众接受者)audience/信宿destination 反馈feed back什么是模式?模式:对规律 的直观而简洁 的论述它是理论 的简化形式模式可以表示:要素关系和结构过程功能模式包括:文字模式图表模式数学模式亚里士多德 的传播模式一传统 的线性传播模式1.拉斯韦尔 的5W模式2.申农-韦弗 的线性模式拉斯维尔 的“五W”模式这五个要素 的特点:“谁”-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 的收集加工和传递 的任务 “说什么”-传播 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 的符号组成 的信息组合 “渠道”-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 的中介或借助 的物质载体 “对谁”-接受者或受众,信息 的接收者和反应者 “效果”-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 的反应5W模式提出 的意义第一次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 的过程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参数或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传播学研究 的五个参数:申农和韦弗 的“数学模式”“数学模式” 的特点这个通信模式由四个正功能单元和一个负功能单元组成: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再加上噪音来源申农和韦弗 的“数学模式” 的贡献在于发现了传播 的负功能噪音对信号 的干扰所造成 的不稳定和所传信息与所受信息之间 的差别噪音熵和冗余噪音(noise):即干扰,任何非属信息来源愿意而加之于其信号上 的附加物熵(entropy):即不确定性克服噪音 的办法是? 冗余(redundancy):重复 的某些重要 的信息 奥斯古德认为,香农和韦弗 的这个技术性传播模式,只适用于机械方面,而不适用于人类传播;若要应用于人类传播,则必须加以改造和修正单向传播模式最大 的缺陷:将传播者和接受者 的角色固定化,忽视了两者 的双向互动性;忽略了反馈,把传播理解为单向 的过程;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孤立而不是系统 的过程;二双向循环传播模式1.德福勒模式2.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3.施拉姆 的大众传播模式4.丹斯模式德弗勒 的互动过程模式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 的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 的特点与单向传播模式划清界限,是双向 的循环模式;没有传播者和接受者之分,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 的主体强调在传者与受者之间,只有在其共同 的经验范围之内才真正有所谓传通;传受双方在编码解释译码和传递接收讯息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的;传播 的过程是往复循环持续不断 的,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不足: 比较适用于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而不太适合于大众传播模式所暗示 的传受两者平等 的等量 的传播观念,与现实社会传播情况不符施拉姆 的大众传播模式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的特点:大批媒介组织;大量复制 的信息内容;广大 的不定向 的受众;推测性 的可能 的反馈;该模式反映了美国传播学传统学派 的“传播工具中心论”丹斯模式三社会系统模式1.赖利夫妇 的系统模式2.马莱兹克 的系统模式3.邵培仁 的整体互动模式赖利夫妇 的系统模式赖利夫妇 的系统模式 的特点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于1959年从社会学 的角度提出,将传播过程看作是庞杂 的社会系统 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对传播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 的互动关系也进行了考察该模式 的基本观点是,传播过程是处于社会系统中并受其影响 的一个子系统,所有 的传播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 的活动传播系统既与社会中其它系统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相对 的独立性赖利夫妇系统模式 的意义以前 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探讨 的都是传播过程系统内部 的微观环节和要素,而赖利夫妇 的系统模式着眼于传播过程 的宏观环境,并更多地对社会系统 的整体环境加以研究,将传播过程放到整个社会系统运行 的大框架中去把握因此,这一模式开启了传播研究 的新面貌马莱兹克 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系统模式 的特点在赖利夫妇模式 的基础上,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这一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切入,将社会系统与传播系统中各因素及其间 的关系进一步细化,在一个包含了社会心理因素 的各种社会作用力相互集结相互作用 的“场”中,对那些可能对传播各环节构成影响 的因素进行了考察马莱兹克系统模式 的意义马莱兹克 的这一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种复杂 的社会行为,是一个变量众多 的社会互动过程这种互动并不仅仅是有形 的变量社会作用力之间 的互动,而且也是无形 的变量社会心理因素之间 的互动邵培仁 的整体互动模式其他人类传播 的模式大众传播模式论,麦奎尔等著,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3月版1.基本模式2.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 的影响之模式3.大众传播对宏观社会 的影响之模式4.以受众为中心 的模式作业3:1.评析奥斯古德和施拉姆 的循环模式 的特点 2.评析施拉姆 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的特点3.评析赖利夫妇和马莱兹克 的系统模式 的特点4.分析比较单向传播模式和双向传播模式Thanks!第四章:内向传播与人际传播教学课时:6考核知识点及要求:识记:1.传播 的五种基本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2.库利 的“镜中我”理论米德 的“主我客我”理论理解:1.传播学从心理学领域研究人 的自我形成 的观点应用:1.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形成良好 的人际传播传播 的类型:从传播层次划分(传统分类):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从在传播中所运用 的符号分为: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从传播媒介划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从行为主体分: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国际传播主要授课内容:第一节:人内传播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第二节:人际传播 Personal Communication有一次,作家大仲马到德国一家餐馆吃饭,他想尝尝有名 的德国蘑菇,可是餐馆服务员听不懂法语怎么办?大仲马灵机一动,就在纸上画了一只蘑菇,交给服务员服务员一看,恍然大悟,马上飞奔而去大仲马拈须微笑,心里很得意过了一刻钟,服务员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拿着一把雨伞第一节:人内传播内向传播 的定义和特点内向传播 的形式从心理学角度把握内向传播内向传播 的定义内向传播 又称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 在传播指 的是个人接收外部信息, 在 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 的过程内向传播 的特点隐蔽性;内动性;短途性;思维性;自由性;内向传播 的形式1.正常形式感觉 知觉 记忆思维:内省式思考 reflective thinking想象 情绪和感情2.非正常形式做梦 酒精中毒和毒品服务 催眠从心理学角度把握内向传播内向传播是人类最基本 的传播活动,是其他各种传播活动 的基础1.库利 的“镜中我”理论 the looking-glass self 2.米德 的“主我”和“客我”理论 i and me 3.布鲁诺 的“自我互动”理论 self interaction 4.弗洛伊德 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论库利 的“镜中我”理论库利认为,人 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 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 的交往(社会互动)形成 的,从他人 的认识和反应中获得自我概念即他人对自己 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 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自我包括:关于自己 的行为给他人造成 的印象 的知觉;对他人对自己行为评价 的知觉;自己对他人“认识”或“评价” 的知觉米德 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主我(I)作为意愿和行为 的主体;客我(me)作为他人 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 的代表,是自我意识 的社会关系性 的体现米德认为,人 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 的辩证互动 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 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方方面面 的影响)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 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两者 的互动通过有意义 的象征符介质(信息)不断形成新 的自我布鲁默 的“自我互动”理论布鲁默认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 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 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 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 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在人内传播 的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 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 的意义进行能动 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经过这个过程 的他人期待已不是原来意义上 的他人期待,它所形成 的自我也不是原来意义上 的自我,而是一个新 的行为主体“本我自我超我”Sigmund Freuds notion is that human behavior is the product of conflict between individuals Id , Ego and Superego .Id : the egocentric , pleasure-seeking part of the mind . Ego : the rational mind .Superego : the internalized set of cultural rules .讨论:案例1:熊猫烧香案例2:福建南平323惨案郑民生第二节:人际传播人际传播 的定义人际传播 的特点人际传播 的社会功能人际传播 的含义人际传播 在两者之间进行 的面对面 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互联网Email等 的信息交流活动也称为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广义 的人际传播:两人间传播小群体传播和公众传播人际传播 的形式:多样性人际传播 的特点多渠道,方法灵活,意义更丰富复杂;双向交流,反馈及时;互动性强,直接性,保密性;情境性强,存在干扰;非制度化,自发自主性;人际传播 的限制瞬间即逝性;覆盖面小,复制信息能力不强;适应面不广;人际传播 的功能首要目 的是获得信息,求得生存与发展实现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约哈里之窗建立与他人 的社会协作关系;交流获得人生经验;满足情感沟通需求精神和心理需求;约哈里之窗心理学家马斯洛 的人 的5个需要人际传播 的符号两大类: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分为口头语言符号(语音符号)和书面语言符号(文字符号)非语言符号:物体非语言符号体态非语言符号伴随非语言符号时空非语言符号影响人际传播 的主要因素个人因素 情感因素时空因素人际传播与个人社会化“镜中我” 理论 “主我”和“客我”理论塔尔德“社会模仿”理论他用发明和模仿这两个因素 的作用来解释一切社会生活现象,宣称一切社会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 模仿是通过人与人 的接触和传播发生 的,既然模仿是“最基本 的社会现象”,那么人与人之间 的传播也就是最基本 的互动渠道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 的影响“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1. 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 的规模化延伸,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 的重要补充2.大众传播主要传递基本信息,而人际传播 的劝服能力更强3.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 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良好 的人际传播?废话是人际关系 的第一步影响人际关系发展 的某些因素:一情境因素接近性熟悉性二当事人 的个人特质三两个人之间特质 的配合相似性互补性个人特质介绍真诚温暖能力外表吸引力其它令人愉快 的人格特质哪些个性特征会产生人际吸引?个人特质受到喜欢 的程度如何进行良好 的人际传播?1.掌握符号及其意义,熟练进行编码解码2.注意生活经验 的不同3.注意传播情境 的制约作业4:1.结合实际,探讨怎样形成正确 的自我?2.列举你所知道 的人际传播活动,并指出在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符号?Thanks!第五章:组织传播教学课时:2考核知识点及要求:识记:1.组织 2.组织传播3.下行传播 4.上行传播5.横向传播 6.斜向传播7.CIS 8.4S策略理解:1.组织 的内部传播和外部传播2.CIS活动对一个组织 的重要意义主要授课内容第一节:组织传播概述第二节:组织内传播网络第三节:组织 的外部传播第一节:组织传播概述一组织 的概念分类与结构特点二组织传播 的概念与类型三组织传播 的作用组织 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 的要素按照一定 的原理或秩序相组合而形成 的统一整体,都可以称为组织如细胞组织肌肉组织人体组织等在狭义上,组织指 的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 的角色分工,在统一 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而组成 的一个有层次有结构 的社会系统” 如政党军队政府机构企业社团等,都属于组织 的范畴组织和群体 的区别形成 的途径;成员 的互动;结构和层次;组织网络组织 的分类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综合性组织组织 的结构特点专业化 的部门分工;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组织系统 的阶层制或等级制;组织传播 的定义戈德哈伯认为,组织传播 “系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 的网络,为应付环境 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 的活动”郭庆光:以组织为主体所从事 的信息传播活动组织传播,即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外部社会之间 的信息交流活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一是组织外传播组织传播 的类型1.按照传播功能,可分为:政治传播教学传播保健传播娱乐传播管理传播广告传播等;2.按照传播范围,可分为: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