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卷B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883279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卷B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前冲刺试卷B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条件是( )。A.社会精神文化B.社会经济关系C.社会上层建筑D.社会经济基础2、筱筱喜欢唱歌跳舞,孙老师对她说:“成天蹦蹦跳跳的,没有学生样,学生得老老实实学习才行!”孙老师的说法忽视了( )。A.学生的心理发展B.学生的全面发展C.学生的主动发展D.学生的主体发展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必须由具有我国国籍、在我国境内定居、并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我国学校的( )。A. 教师 B. 校长C. 行政人员 D. 教辅人员4、苏州园林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造园艺术的典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苏州园林的是( )。A.豫园B.拙政园C.留园D.网师园5、以下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B且庸人尚羞之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晋侯饮赵盾酒6、学生刘某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按规定完成义务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刘某的受教育权利,具有保障责任的是( )。A.刘某的监护人B.当地教育机构C.儿童福利机构D.当地人民政府7、小学生杨某在放学途中,在人行道上被电动车撞伤,对杨某所受伤害,应程丹赔偿责任的是( )。A学校B车主C杨某的监护人D车主和学校8、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属于下列哪一种现象?( ) A.汽化 B.升华 C.凝化 D.液化 9、下列各项中对修辞手法所作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这里运用了比拟的手法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里运用了双关的手法D.“突然,从海底传来一声轰响,右前方的海面上冲起几十米高的水柱,像宝塔一样兀立在海面上。”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10、簧乐器是用片状振动体发音而成的乐器,发音簧可以由苇,木,竹,金属等做成,下列乐器中,不属于簧乐器的是( )。A.风筝 B.口琴 C.唢呐 D.小号11、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12、印象派绘画代表作之一日出印象的作者是( )。A.雷诺阿B.高更C.必杀罗D.莫奈1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各自的标志为(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14、偷看学生的日记、信件,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荣誉权 D隐私权15、针对“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蒋老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成教学。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A.诲人不倦B.教学相长C.循循善诱D.因材施教16、一位身穿警服的人从某公安局走出来。根据这一陈述,可作出的断定是( )。 A.这个人一定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B.这个人可能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C.这个人一定不是该公安局的警察 D.这个人是来该公安局办事的警察 17、“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这副对联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A诸葛亮B文天祥C林则徐D岳飞18、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总趋势是( )。A.西高东低 B.西低东高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19、某小学女生小丽在放学的路上被数名同校的女生扇耳光,施暴者宣称打人的目的是教育小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B、学校应承担小丽所受伤害的赔偿责任C、不会自我保护的小丽也要承担部分责任D、施暴者的监护人应对小丽承担赔偿责任20、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A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B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21、下列乐器中,不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是( )。A横笛 B风笛 C箫 D埙22、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23、对某一数学题,小卫和小波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答案。周老师没有简单判断孰优孰劣,而是请他们上台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这一做法体现了周老师具有( )。A关注过程的教学理念B关注结果的教学理念C关注知识的教学理念D关注情感的教学理念24、虽然很多员工觉得很难控制工作中的压力,但是至少当他们回到家时,是( )的,然而,随着工作本质的改变,家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避难所了。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愉快B.清闲C.悠闲D.轻松25、下面的笔顺分析,正确的是( )。A.乃(第二笔为撇)B.母(第一笔为横折钩)C.肺(第八笔为点)D.比(第四笔为竖弯钩)26、对古代汉语基本概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书”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B.“六书”是古人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C.东汉的刘歆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D.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27、( )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A布鲁纳B波斯纳C布鲁巴奇D科顿28、相对于基因,人为构件对人类的演化有着更强有力的干预。无论从火的有控制的利用到马镫乃至超级计算机等的发明;从粗糙的器皿到艺文的种种创作,从祈佑的原始崇拜到“涅粲”境界的认同;从果腹之物的采集狩猎到对宇宙命运的探索文化构件改变了人的行为和思维,甚至改变了人类基因延续的“自然轨迹”。下列叙述符合文义的是( )。A人类基因的“自然轨迹”B人类演化的过程C人为构件对人类演化的影响D人类基因与人为构件的关系29、孙校长切实抓好了地震消防应急演练工作,地震发生时,全校师生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这说明孙校长注重( )。A促进教师发展B校园硬件建设C校园文化建设D保护学生安全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这是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北大荒的秋天。当学到“北大荒的小河”这一段时,突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明镜一样的小河能换成明净的小河吗?”我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多少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我没有直接说不能。于是,我给了大家一个“提示”,在黑板上写了“明镜”和“明净”。果然,一个学生说:“不能,因为两个词虽然读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我为顺利解决难题而沾沾自喜。 下课了,一位有丰富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对我说:“现在,你看这两个词可不可以换呢?”我仔细一想,真的能换!“其实,这两个词的确可以换,但你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当明镜一样的换成明净的,才读得通。当然,用明镜更形象一些。”我惭愧极了,原来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误的地方! 这位年轻教师的失误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2、运动会结束后,小华在周记中写下了周记的感受:这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非比寻常,因为有一个特殊的项目,那就是班级的律操比赛。我们班余老师是一位比较要强的老师,听同学们讲,每次比赛,她都力争好成绩。大家熟悉的班级律操对我这个刚转来的新手来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有班干部向余老师建议,不让我参加比赛。我本想余老师会同意,反正学校并没有要求必须 全班参加,再说我刚刚转来。但是余老师没有同意,在班上说:“咱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班上一个同学都不能少!”我感觉余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眼见比赛日益临近,我很是着急,看得出与我们一同训练的余老师也很着急,余老师找到我,一边鼓励我一定行,一边亲自手把手教我律操的每一个动作。余老师腰不好,我看到余老师每次讲解示范动作弯腰时,总咬着牙,我更是认真的操练。在余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班级的律操。问题:评析余老师的教育行为3、某校小学五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常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这位班主任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写一篇。塾师便从古本里规规矩矩地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丈的祭文。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塾师解释说:“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根据上面材料给你的启示,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D2、 答案:B3、B4、A5、B6、B7、B8、【答案】D 9、D10、参考答案: D11、A12、答案D解析莫奈是日出印象的作者13、C14、D15、答案D16、B17、B18、A19、D20、C21、答案:B22、C23、A24、D25、D26、C27、B28、C29、D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启示:一方面,这位教师潜意识里犯了简单武断的错误。要知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冷静、理智、思维缜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并恰当地处理这些信息。另一方面,要想真正讲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机,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辩论,从而也给自己赢得思考的空间。 2、余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体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材料中,余老师让班级的每位同学都参与,并且亲自手把手地教,不断鼓励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体现了关爱学生。 其次,体现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要求老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余老师以身作则,克服自己腰不好的情况,每次讲解示范动作,给学生做了很好地榜样,帮助学生短期内学会了班级韵律操。 再次,体现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求对工作高度负责,勤恳敬业。材料中,余老师是一个比较要强的老师,每次比赛都要力争好成绩,面对有困难的学生,余老师没有敷衍塞责,而是认真辅导,体现了爱岗敬业的相关要求。最后,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老师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余老师面对特殊的情况亲自示范不断鼓励,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比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相关要求。总之,余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3、教师应做到依法执教。该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自动退学,停止学生费某上课的做法是错误的,其做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的课程,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要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不得随意禁止学生上课,处理教学活动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进步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用生活丰富教材 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教师“以教材为中心”的意识十分顽固。正如材料中的私塾先生,把教材当“圣经”来使用,认为“书上有什么,我就讲什么;书上怎么写,我就怎么讲;写进书本的都是正确的。”不会把书本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处理,合理运用到生活中,以致于在殡葬的时候出现这场闹剧。我们现在有些教师把自己束缚在教材中,对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掰开揉碎,繁讲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认为只要把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即可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单调、沉闷。 现代课程论强调课程是“教科书与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因此教材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材料之一而不是全部材料。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精神告诉我们: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探究、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等,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这些新的课程理念使我们重新认识教材的“法定”性质,只强调“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必须突破教材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仅仅是教教材,应做教材的主人而不能沦落为教材的奴隶,既要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又要凭借教材又不依赖教材。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听到朋友的夫人打骂拆责孩子之后,连连摇头说:“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他亲自到朋友家里把小孩领出来,带到修表店看师傅修表。陶行知对那位夫人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工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由此看出,只有将“生活”这本教材灵活地运用好,并将书本知识融汇贯通,才能更形象直观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生活,善于用生活的内容、时代的“活水”来充实、丰富教材。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教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就应具备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其实课程资源丰富多彩,包括学生的经验、生活的环境、教学设备设施、自然和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只要我们留意生活、敏锐观察,丰富的生活经验将成为我们教学信手拈来的生动课程资源。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作为教师,我们灵活运用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思想,只要我们摒弃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就一定能“化平庸为神奇”,使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的价值得到“超水平”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