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原理》笔记.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2234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原理》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金融学原理》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金融学原理》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第一节 货币的产生一、货币的产生1.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一样东西等于一样东西。(2)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样东西等于很多东西。(3) 一般价值形式:出现质的飞跃,由直接物物交换转变为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很多东西等于一样东西。(4) 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贵金属(黄金与白银等)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二、货币的本质1.概念:货币是商品,但不是普通的商品,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2.要点1)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本质特征,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其次,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因为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是它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原料是它具有直接与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3) 最后,货币还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三 货币形式的发展1 本质特征不变2 形式不断演变 具有内在价值,信用货币发展的具体过程:实物货币足值的金属货币足值的代用货币(纸币)不可兑现的信用货币(具有内在价值的普通商品;特征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信用货币是法偿货币) 3.信用货币的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的价值是不同的。 4.信用货币法偿货币四 货币层次划分(一)概念: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大小进行相应的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二) 目的: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定有效的货币政策。(不同层次货币的购买力不一样)(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1)划分依据流动性(变现能力)的划分;流动性划分的意义:现实性:实际;可测性:预算、测算;(2)划分层次指标(考大题)M0:现金M1:M0 + 企业结算账户存款 + 机关团体活期存款 + 部队活期存款M2:M1 +城乡储蓄存款 +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重点)M3: M0 + 全部银行存款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一 货币职能的含义: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二 货币的具体职能(考大题):(一)价值尺度:1)以价格形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2)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具有以下特点:A 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B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 C 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独占性。D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要通过价格标准这个中间环节来完成。3)价格标准是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是两个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流通手段:1)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2)具有以下特点:可以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需要有足值的货币本体,即它可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但不需要是足值手段3)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过去商品交换的运动形式4) 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反作用于商品流通 (三)储藏手段:货币购买力的暂歇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财富保存时所发挥的职能。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纸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取决于纸币币值是否稳定(四)支付手段的职能 1.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 (借贷) 2.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 3.发展过程:开始:主要是为商品流通服务 后来:超出了商品流通的范围 4.导致信用货币的产生(五)世界货币的职能(考大题)1.走出国门,货币在世界市场(走出国门)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目前的充当世界货币职能的货币2.只能是重量计算的贵金属(理论和现实有差异)3职能的三个内容:1)作为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最后支付手段,用于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2)作为国际普遍的购买手段 3)社会财富的转移手段第三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一 形成: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改过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二 构成要素: 1、 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2、 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货币金属重量,也称价格标准。3、 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本位币:一国的的基本通货.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供日常零星的交易和找零之用。纸币 三 货币制度的演变 演变过程:银本位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几个重要的知识点:纸币:是一个国家强制发行代替金属货币使用的价值符号。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能够跨越国境,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有利有弊)(体现: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四 国际货币制度与体系(一)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2)汇率制定的确定;(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确定。(三)制度类型:1.金本位货币下的国际货币制度 2金兑汇本位 3.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 4. 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加美体系 5.区域货币制度-欧洲货币体系 6.我国的货币制度: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是信用货币,没有设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单位为“元”,元是本位币 即主币。辅币的名称为“角”和“分”; 有无限法偿能力;发行权力由国家掌握,中国人民银行具体掌管货币发行工作。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对内:国家实行宏观调节和管理 对外: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7.中国港澳台:(1)港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发行权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为港币发行的指定银行;港元实行与美元联系的汇率制度;港元不实行外汇管制,可自由兑换,金融市场完全开放。(2)澳元为澳门的法定货币;澳元与港元直接挂钩,间接地与美元挂钩;(3)台湾的货币制度比较完整,有中央银行。第二章 信用一信用1. 概念: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使不同所有者之间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2. 信用特征: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价值单方面转移2. 信用的产生1、信用关系产生的三要素:有债权债务关系的双方 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有信用工具的存在2、信用关系存在过程中资金的运动特征暂时闲置 临时需求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第二节 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一 信用的基本形式(一)商业信用(赊购、赊销)含义: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赊购(预付)基础:商业信用是现代商品货币经济信用制度的基础作用:因为余缺的调剂和商业资本的存在与发展特征: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分散性/盲目性局限性:1)规模有限 2)方向受限 3)不稳定性(二)银行信用(借贷)含义:是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主体),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经济中的重要形式:在个国家的信用体系中据核心地位,其主导作用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客服了商业信用受制于产业资本规模的局限。 2)银行信用在数量,范围,期限和资金使用的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 3)银行信用的风险一般低于商业信用。(三)国家信用含义:是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语句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工具)发行国债公债:就某个大型的经济工程,如三峡国库债:用于弥补赤字国家信用的用途:伴随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国家信用的债权人:银行,企业与居民赤字:收入支付顺差:收入支出(四)消费信用含义:是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消费信用的提供形式1) 赊销方式,即零售商直接以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比如信 用卡消费2) 分期付款方式,即消费者先支付一部分货币(首期付款),然后按合同分期摊还 本息,或分期摊还本金,利息一次计付。3) 消费贷款方式,即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直接贷款给消费者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 住房以及支付旅游费用等。(五)国际信用含义: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类型 1)出口信贷,分为卖方信贷,买方信贷。2) 国际间的银行信贷3) 国际银团贷款4) 国际租赁5) 补偿贸易,分为回购方式,互购方式,劳务补偿6)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二 信用的职能:(大题考)1)集中和积累社会资金 2)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资金3)促进社会资金利润率平均化 4)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5)提供和创造信用工具6)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三 信用风险及其防范(一)信用风险的概念含义: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是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使经济风险的集中体现。信息不对称的定义:是指授信主体与受信的主体掌握的信息量不同,一般受信主体比授信主体更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信誉程度,即受信主体拥有私人信息或隐藏信息。所谓定向选择贷前:即授信主体因私人信息的存在而无法甄别受信主体的真实类型所谓道德风险(贷后):是指受信主体做出有害于授信主体的行为。(二)信用风险的特征:客观性 传染性 可控性 周期性(三)信用风险的防范主要集中在银行的信贷风险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和信用风险约束机制:首先:建立和完善金融信用法律体系,使防范银行信用风险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政府金融监管机构需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监管。最后:提升银行自身防控能力,完善信贷风险防控机制4. 信用工具(一)关于资产,实质资产与金融资产 1)资产:任何一个经济单位的财富存量,即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控制的经济资源 2)实质资产: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实物资产 3)金融资产:以信用工具形式存在的(二)信用工具的概念:信用活动以信用工具为载体。信用工具使信用契约关系的法律证明,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通融时所签发的,证明债权或所有权的各种具有法律效用的凭证,亦称融资工具。(三)工具种类按融资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融资信用工具和间接融资信用工具 按接受性不同:分为无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和有限可接受性的信用工具 按偿还期限不同:分为短期,长期,不定期信用工具(四)信用工具特征1)偿还性 2)收益性 3)流动性 4)安全性 5)风险性(五)主要信用工具1.票据:是在市场交换和流通中发生的,反映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是代表一定数量货币请求权的有价证券。汇票: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 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支票:是银行的存款人签发的,委托存款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2.信用证:是银行根据其存款客户的请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发出,在一定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3.信用卡:是银行或专业公司对具有一定信用的客户(消费者)发行的一种赋予信用的证书。4.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给投资人的入股凭证。分为:按有无票面金额可分为票面金额股票和无票面金额股票 按是否记名分为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 按盈利的不同分配方式可分为优先股票和普通股票。5.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分为: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1)国库券与公债相比的三个显著特点:发行目的不同发行程序不同发行期限不同(公债券3年以上,国库券一年以内)2)公司债券与股票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风险小持有人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也不能承担公司亏损的责任。3)金融债券:是银行或者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为筹集中长期资金而向社会发行的借款凭证。五 金融衍生工具1. 概念:是在货币、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化和派生的,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 特征的金融工具。2. 种类:(三种)根据产品形态,可以分为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掉期合约和期权合约四大类。1) 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都是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 卖某一特定数量额质量资产的交易形式。2) 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制定的标准化合约,对合约到期日及其买卖的资产的种类,数量,质量作出统一规定。3) 掉期合约是一种由交易双方签订的,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合约。4) 期权交易是买卖权力的交易,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间,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 一种特定种类,数量,质量原生资产的权利。根据原生资产大致可以分为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四类衍生工具。根据交易方法,可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1) 场内交易又称交易所交易,指所有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进行竞价交易的方式。2) 场外交易又称柜台交易,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3. 功能转移价格风险形成权威性价格提高资产管理质量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一 利息和利息率的概念 (一)利息的来源和本质1.利息的概念: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信用关系存在,利息就必须存在。利息存在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利息是连接金融市场与商品的中间变量之一,是调节资金供求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杠杆。3.利息的来源 1)西方学者的观点:利息是贷者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利润 2)马克思的观点:利息直接来源于利润 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二)利息率及其种类 1、概念:简称利率,是指借贷期满这一定时间内利息额同本金额的利率,即 利率=利息/本金2、种类:按计算日期不同,利率分为年利率(%),月利率(%0),和日利率(%00)按计算方式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1)单利是指不论期限长短,只按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计入本金重新计算利息。2)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的期限,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俗称利滚利。按管理方式不同:固定,浮动利率。 按形成方式不同:官方,市场利率。二 利率的功能(作业)宏观调节功能1) 积累资金2) 调节宏观经济a) 促使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b) 促使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的平衡c) 调节国民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更加协调,健康地发展d) 调节收入分配微观调节能力1) 激励功能2) 约束功能三 利率的决定于影响因素1) 平均利润率2) 资金的供求状况3) 经济周期4) 通货膨胀预期5) 货币政策6) 国际利率水平四 利率的结构(差异: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利率)(一)利率的期限结构:是影响利率结构(导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也就是期限与利率的关系 原因:人们对将来短期利率的预期(二) 利率的风险结构 (期限不同,品种不同,发行主体不同风险不同利率不同)1.概念:指利率的使用过程与存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2,主要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变现能力)风险;税收风险(例如国债和股票)。五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含义: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和影响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二)利率市场化是对原来利率管制的改革第三章 金融市场第一节 概述一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一).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工具以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二).金融市场的类型 1.按融资期限分:短期金融市场(一年内)和长期金融市场(一年以上) 2.按融资方式: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在直接金融市场上,筹资者发行债务凭证或所有权凭证,投资者出资购买这些凭证,资金就从投资者手中直接转到筹资者手中,如股票市场。在间接金融市场上,是有资金供给者首先把资金以存款等形式借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二者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再由银行等机构把资金提供给需求者,又与需求者形成债权债务关系,通过银行这种信用中介的传递,资金供给者的资金间接的转到需求者手中,间接金融市场往往特指银行贷款市场 3.按交易层次:以一级市场(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次级市场或流通市场) 4.按资金对象: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 5.按交易方式: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6.按交易场所:有形市场(场内市场)和无形市场(场外市场)7.按功能:综合市场和单一市场8.按区域分: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三).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家人及居民个人。二.金融市场的特点 (一)交易的对象具有特殊性-金融商品 (二)交易的价格是利率或者收益率 (三)交易商品的价值具有同一性 (四)交易活动具有终结性 (五)交易双方具有可变性三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一) 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的参与者1按交易行为:供应主体(资金盈余者)和需求主体(资金短缺者)2 按专业化程度:专业主体(专门从事金融活动)和非专业主体(非专门从事金融活动)3 按空间结构:居民主体(国内的交易主体)和非居民主体(国外的交易主体) (二)交易对象(客体)-货币资金 (三)交易工具-信用(金融)工具 (四)交易价格(资金/证券/外汇/黄金)四 金融市场的功能 101 1资本积累:指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贷款汇聚成可以投入再生产的资金集合的功能。金融市场起着“蓄水池”的作用,可以调剂缺,裨补阙漏。 2资源配置:资源通过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新的配置 3调节经济:1)宏观调控方面,政府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离不开金融市场。(存款准备金、利率调节、公开市场业务、增减国债方式实施的财政政策) 2)经济结构方面: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投融资方向的选择,必然发生优胜劣汰的效应,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4反映经济: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反映了微观经济运行状况(股票价格涨跌)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经济政策)反映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向。五 金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1. 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2. 金融体制、银行制度健全,机构齐全3. 业务种类多,专业人才强,有一定的规模4. 软硬条件好,如交通、通讯、法律、服务等5. 管理规范,管制较少第二节 货币市场 一 货币市场概述 1 概念:是一年以下期限的短期金融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以便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2 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者1) 政府(主要是需求)2) 企业(供给/需求)3) 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供给者)4) 其他金融机构5) 证券商 二 具体市场介绍(一) 短期借贷市场(主要是确保短期流动性的特点)1 种类 1)临时贷款(3个月以内)2)季节性贷款(3个月以上至1年以内)3)周转市场 (1年以上到3年以内)2 期限:确保短期流动性的特点 3 风险程度:低于长期贷款(二) 同业拆迁市场1概念及由来: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临时性资金头寸调剂的市场。同业拆迁市场的形成于中央银行实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关。2 特点:1)进入市场的主体有严格的限制,即必须都是金融机构或指定的某类金融该机构,非金融机构(包括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和个人)和非指定的金融机构均不能进入此市场。 2)融资期限较短。 3)交易手段比较先进。 4)交易额较大,一般不需要担保或抵押。 5)利率由供求双议定。(议价成交)3 参与者1) 资金需求者 2) 资金供给者 3) 中介机构 4 种类 1071) 按媒介形式:有媒介市场和无媒介市场(有无专门的拆介中介机构)2) 按资金拆借的保障方式:有担保市场和无担保市场 5 利率和确定:同业拆借利率是货币市场的核心利率,其确定和变化要受限于银根松紧、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货币市场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水平、拆借期限、拆入方的资信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较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同业拆借利率有三种: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利率),新加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香港同业拆借利率。 6 具体做法 1.通过中介 2.不通过中介(三) 商业票据市场 1081 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汇票本身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只有远期汇票需要承兑。汇票承兑是指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证明事项,在票据上作出承诺付款的文字记载、签章的一种手续。2 商业票据的贴现市场:票据贴息是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商业汇票转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扣除利息后将余款付给持票人的行为。1) 贴现:银行与客户2) 转贴现:银行与银行3) 再贴现: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3 我国票据市场的情况特点 109 1)商业票据没有成为货币市场的主要融资工具 2)商业票据结构失衡严重 (四) 短期债券市场 1 国库券市场1) 概念:指发行和交易有国家财政部发行、政府提供信用担保、期限为1年内的短期债券的市场。2) 世界上最早的国库券 1877英国(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国库券 1995年)3) 受欢迎的原因:安全性高,收益较高,收益无税4) 发行市场的情况 发行动机:为政府筹措短期资金以弥补季节性、临时性财政赤字、或应付其他短期资金需求,如偿还到期国库券。 发行方式:一般采用招投标方式。投标分为竞争性投标和非竞争性投标5) 流通市场的额情况:购买途径2种 通过银行购买 通过证券交易购买 2 企业的短期融资市场1) 概念:源于商品交易,是买房由于资金一时短缺为开给卖方的付款凭证。2) 特点:获取资金的成本低 筹集资金的灵活性高 对利率变动反应灵敏 有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信誉3) 发行主体:名义上,各类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及银行控股公司等,实际上 只有资金雄厚、信誉卓越,经过评级被称作主要公司的才是。4) 发行需要考虑的因素(成本/数量/方式/时机/承销机构/发行条件/评级)(五)回购市场 1概念:指按照交易双方的协议,由卖方将一定数额的证券卖给买方,同时承诺与日后按约定价格将该种证券如数买回的而一种交易方式。 2 实质:一种以证券为质押品的短期融资 3 主要回购对像-国债 4 期限(隔夜/定期/连续性) 5 参与者: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交易商、非金融机构(主要是企业) 6 运行 1)券商与投资者之间的回购交易,分为自主回购委托回购 2)银行同业之间的回购交易 一般通过同业拆借市场 3)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中的回购市场(六) 大额金额转让定期存单市场(CDs市场) 1.概念:是商业银行改善负债结构的融资工具,其流动性为它的发行和流通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与普通定期存款的不同 1)不记名,可转让流通 2)金额固定,起点较高 3)必须到期课提供本息 4)期限短 5)利率有固定利率,也有浮动利率 第三节 资本市场 一 股票市场(一) 股票的发行市场1 股票发行审核制度的两种模式 注册制 核准制2 股票的发行方式-竞价发行3 股票的发行价格 1)平价发行:发行人以票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 2)溢价发行:发行人按高于面额的价格发行股票 3)折价发行:按面额打一定折扣后发行股票4 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每股净资产/盈利水平/发展潜力/发行数量/行业特点/当时的股市状态)(二) 股票的流通市场1 场外市场:在股票交易所交易大厅意外进行的各种股票交易活动的总称 1)店头市场 2)第三市场 4)第四市场 5)中国的场外市场2 场内市场专1) 概念:指股票(证券)交易所2) 进入场内交易的程序3) 进入场内交易必须符合条件4) 场内交易的5种方式5) 影响场内市场股价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 经济周期 利率 货币供给量公司的盈利状况公司收购与兼并 股票的供求 操纵市盈率 公众心理二 长期债券市场/债券市场(一) 品种结构 1 长期中央政府债券。中央政府为发行主体,也称国债 2 长期地方政府债券 3 长期公司(企业)债券 4 长期金融(银行)债券(二) 发行1 发行方式:集团认购,招标发行,非招标发行。私募发行2 影响发行价格的方式 市场利率 市场供求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财政收支状况 货币政策 国际利差和汇率的影响 (三) 交易1 交易方式:现货交易、回购交易、远期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信用交易2 价格的确定(决定理论价值3个变量) (四) 债券的偿还 1 定期偿还 2任意偿还 (五) 评级 1)原则 客观性原则 对事不对人原则(事:债券 人:发行债券的公司) 2) 内容:三等九级,两道类(两大类是投资类和投机类,投资类包括一等的AAA级、AA级、A级和二等的BBB级投机类包括二等的BB级、B级和三等的CCC级、CC级、C级)第四节 其他金融市场一 黄金市场 121(一) 交易主体:金融机构,金商与经纪人,其他主体(二) 分类 1 现货:实物黄金实仓,黄金买卖成交即期交割的的市场2 期货:成交后在未来规定日期交割的市场3 期权:买权和卖权(三) 影响黄金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1. 黄金的货币属性2. 黄金的一般商品属性3. 黄金的存量与储量的情况4. 黄金市场金融关系二 外汇市场(一) 概念:以外汇表示,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二) 结构:1 柜台市场与交易所市场 2 零售市场与批发市场 3 官方外汇市场与自由外贸市场 4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三) 交易方式 1即期交易(顺汇买卖和逆汇买卖) 交割:成交之后的收付行为 2 远期交易(固定交割日/选择交割日) 3 套汇交易(时间套汇/地点套汇) 4 套利交易:也称利息套汇方式,指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有利率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利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放,从中获取利息差额收益。 5 掉期交易:在买进或卖出某种货币的同时,卖出或买进同时的一种外汇交易 6 套期保值交易 7 投机交易三 保险市场(一) 概念:狭义,固定的而保险交易场所 广义,所有实现保险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的总和。(二) 要素 1主体: 供应商/需求者/中介 2 客体: 保险双方交易的对象,即保险保障(三) 特征 1 直接的风险市场 2 非即时,清结的市场 3 特殊的期货交易市场(四) 模式 1.完全竞争 2.垄断竞争 3寡头垄断4 完全垄断(五) 供求1供给 1)含义: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下,各家保险企业原有并且能够提供 的保险商品的数量。承保能力之和2) 影响因素 (1)保险费率 (2)偿付能力 (3)保险技术 (4)市场规范程度 (5)政府的监管2 需求 1)含义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下,保险消费者从保险市场上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保险商品数量。保险金额总量。2) 影响因素:(1)风险因素 (2)保险费率 (3)保险消费者的货币收入 (4)互补品和替代品价格 (5)传统文化 四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一) 金融期货市场:1)主要有外汇期货市场、利率期货市场和股票期货市场组成。 2)征是交易场所限于交易所,交易很少以事物交割,交易合约系标准化合约,交易每天进行结算 3)功能: 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 价格发现功能 4)金融期货保证金:客户在其买卖金融期货合约时,只需按照合约价值的一定比例缴纳资金,而无需全额支付。分为结算保证金和客户保证金 (二) 金融期权市场:1)赋予其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 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合约。 2)金融期权合约可分为:利率期权、货币期权、股价指数期权、股票期权和金融期货期权 3)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三) 金融互换市场:1)互换或者掉期,双重含义,在外汇市场上,它是掉期,即双方同时进行两笔金额相等、期限相同、方向相反的外汇交易;在资金市场上,它是互换,即双方按预定的条件进行一定时期的债务交换。互换交易涉计利息支付,这是它与电气的基本区别 五 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一) 风险投资市场:1)广义,投资人将资本投向高风险领域,一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行为 2)狭义,投资人将资本投向创业时间短、资产规模小、成长性高和竞争潜力大的企业,以获得高收益的投资行为(二)创业板市场:给创业型企业手感是融资的股票市场。第四章 金融机构1 概述(1) 概念包括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金融组织,如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金融公司、储蓄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保险公司等,而且包括金融市场的监管者,如中央银行和相应的一些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等。(2) 功能1在市场上筹资从而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这类业务形成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资产。(基本功能 接受存款)2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经纪和交易)3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经纪和交易)4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承销)5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咨询和信托)(3) 基本类型1. 按照金融机构的管理地位分类1金融监管机构2接受监管的金融企业2. 按照能否接受公众存款分类1存款性金融机构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3. 按照是否担负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分类1政策性金融机构(事业单位)2非政策性金融机构(企业)4. 按照是否属于银行系统分类1银行金融机构2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2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1) 中央银行1. 产生:银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成.2. 地位:是金融体系的中心和主导环节,对内代表国家对整个金融体系实行领导和管理,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实施宏观金融调控,是统制正果货币金融的最高机构;对外是一国货币主权的象征.3. 主要形式:(1)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2) 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3)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4) 准中央银行制度(2)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经营个人储蓄和工商企业的存、贷款,并为顾客办理汇兑结算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主要功能与作用:通过办理支付结算,商业银行实现了国民经济中的绝大部分货币周转,同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以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而成为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和中坚,具有其他金融机构不能代替的重要作用。(3) 各类专业银行1. 概念:专门经营指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2. 特点:(1)专门性(2)政策性(3)行政性3. 主要的专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银行、进出口银行、储蓄银行、农业银行、住房信贷银行(4) 非银行金融机构1. 保险公司(最重要的)2. 退休养老基金会3. 投资基金机构4. 邮政储蓄机构5. 信用合作社6. 外资银行三中国的金融机构(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1.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有银行性质的机构出现2.但是在中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则是在1845年,而且是由英国人设立的东方银行3.国民党时期的金融体系有所谓的“四行两局一库”4.中国民族资本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是在1897年的中国通商银行(二)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与演变1.1931年,中央苏区就已经在瑞金建立了最早的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2.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的石家庄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发行了人民币,人民银行的建立是新中国金融体系诞生的标志。3.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1)第一阶段:19531978年金融机构由分分合合走向大一统的阶段(2)第二阶段:1979年以来金融金融机构恢复,发展和完善的阶段(3)改革的主要措施4.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1)表述: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为领导,以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以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为补充,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2)介绍: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3)商业银行: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4)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国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种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制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的存贷款利率或条件,直接或间接地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行为或活动.其特征:政策性/优惠性/有偿性和融资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的机构,它是各国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三家: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商业银行(5)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机构,信托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6)外资金融机构(7)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三)国际金融机构第五章 商业银行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商业银行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二.产生于发展1.产生于货币兑换业2.最早发源地是意大利威尼斯,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产生于英格兰3.现代商业银行产生的两个途径(1)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化而来(2)按资本主义组织原则,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组建而成三.商业银行的两种经营模式1.以1999年之前的美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专营)2.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型商业银行(混业)四.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存款/贷款)2.支付中介(结算)3.信用创造4.信息中介5.金融服务五.商业银行的性质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自有资本,依法经营,自负盈亏,法人资格)2.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经营对象为货币,交易方式为借贷)3.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六.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1.业务全能化2.资本集中化3.服务流程电子化4.发展网络化5.趋势全球化七.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单元制(美国)/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制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作业)一.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表内业务)(一) 概念: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二) 具有的负债业务有:1. 自有资本(至少达8%)1) 含义:是开展各项业活动的初始资金2) 在商业银行全部负债中所占的比重很小3) 具体包括:股本/银行盈余/债务资本/其他来源(储备金)2. 各类存款(交易账户,非交易账户)1) 活期存款及其特点:很强的派生能力/流动性大,存取频繁,手续复杂,风险较大/活期存款中相对稳定部分可以用于发放贷款/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与客户建立密切关系的桥梁2) 定期存款及其特点:定期存款带有投资性/定期存款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低于活期存款/手续简单,费用较低,风险性小3) 储蓄存款及其特点:储蓄存款多数是个人为了积蓄购买力而进行的存款/经营监管当局对经营储蓄业务的商业银行有严格的规定.3. 各项借款1) 短期借款含义:期限为一年以内的债务包括: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和再贷款)/其他短期渠道借款特征:对时间上和金额上的流动性需要十分明确对流动性的需要相对集中存在较高的利率风险主要用于短期寸头不足的需要2) 长期借款含义:期限为一年以上的借款,主要是发行金融债券种类: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特点:特定的目的和用途发行金融债券金额明确,期限明确较好地流通市场,高转让性二.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表内业务)(一) 概念:是其资金运用业务(二) 具体的资产业务有:1. 贷款业务1) 含义: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2) 是商业银行最大的资产业务3) 种类: 活期贷款/定期贷款/透支(按照贷款期限划分)4) 根据风险程度,可以将全部的贷款分为5级贷款: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5) 贷款的程序与定价2. 证券投资业务(主要投资于国债)1) 指商业银行将资金用于购买有价证券的活动,包括股票和债券(股票不用了解)2) 作用: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和合理避税,提高收益等.三.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一) 概念狭义:指那些没有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资产负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资产负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广义:除了狭义的中间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所以广义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应的业务.(二) 快速发展及其原因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来源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转移和分散风险适应客户对商业银行服务多样化的要求商业银行自身的有利条件促使其发展中间业务科技进步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三) 种类1. 或有资产或者负债的中间业务1)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特点:承担风险2) 贷款承诺:有可撤销和不可撤销之分3) 金融衍生工具类2. 金融服务类的中间业务1) 结算业务2) 代理业务3) 咨询业务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一.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作业)(一) 盈利性原则1. 概念: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2. 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因素主要有存贷款规模,资产结构(包括自有资产,现金资产,各类贷款,各项借款),自有资金比例和资金自给率水平,以及资金管理体系和经营效率等.3. 商业银行的盈利指的是业务收入减去业务支出的净额.4. 衡量商业银行银行盈利水平的指标有:利差收益率银行利润率资产收益率资本盈利率(二) 流动性原则1. 概念: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借贷的能力.2. 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客户的平均存款规模,资金自给率水平,清算资金的变化规律,贷款经营方针,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以及资金管理体制等.3. 银行保持资金流动性的必要性作为资金来源的客户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其他借入资金要求商业银行能够保证随时提取和按期归还,这主要靠流动性资产的变现能力来保证.企业,家庭和政府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多种贷款需求,也需要及时组织资金来源加以满足.商业银行资金运动的不规则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来保证在银行激烈的竞争中,投资风险难以预料,经营目标并非能完全实现,需要一定的流动性作为预防措施.4. 在银行业务经营过程中,流动性并不是越高越好.5. 衡量银行资金流动性的指标有:现金资产率贷款对存款的比率流动性资产对全部负债的比率超额存款准备金流动性资产减易变性负债资产结构比率存款增长率减贷款增长率(三) 安全性原则1. 概念: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2. 影响商业银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有:客户的平均贷款规模,贷款的平均期限,贷款方式,贷款对象的行业和地区分布以及贷款管理体制等.3. 安全性原则的意义: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永恒课题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决定其是否存在潜伏的危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必须坚持稳定经营的方针4. 衡量商业银行安全性的指标有:贷款对存款的比率资产对资本的比率负债对流动资产的比率有问题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5. 提高贷款安全性应该注意的问题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的比重,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四) 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盈利性和安全性及流动性呈负相关二.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不考)三. 关于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 基本含义是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达成的若干重要协议的总称,是监管银行经营发展方面的国际准则.(二) 产生的历史背景成立的时间,地点1975年瑞士巴塞尔签署的目的,内容目的:鼓励银行实行谨慎的流动性管理,加强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全性和稳定性逐步消除当时国际银行业不公平竞争的基础,统一各国银行监管的标准,建立公正国际性银行管理体制.内容:资本的组成风险加权制设计目标标准比率过渡期及实施安排签署后的修改,补充协议的彻底修改-的修订四.中国的商业银行改革(一)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改革(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三)关于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情况1.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是指国家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商业银行缴纳保费,一旦某商业银行面临危机或破产,就由保险机构为存款人支付一定额度的赔偿,从而使存款人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2.主要内容:包括存款保险机构,存款保险基金,承保限额,问题银行的处置等内容.3.作用:保护存款人,监管银行,稳定金融体系(四)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问题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第六章 中央银行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 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 3.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要求 1.政府对货币财富和银行的控制 2.统一货币发行 3.集中银行信用 4.建立票据清算中心 5.统一金融管理三、中央银行的发展过程 1.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从1656年最早成立中央银行的瑞典银行算起) 1)英格兰银行成立于1694年,是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它在中央银行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1844年英国的银行法案比尔条例为英格兰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奠定了基础。 3)初创时期的特点 普通银行的自然演算 货币发行的逐步集中 政府控制机动的推进 对商业银行提供服务 与法律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