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38384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编号:*-001应急预案版本号:*-001*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 *年*月*日*化工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批准:*审核:*编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年*月*日*化工有限公司综 合 应 急 预 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生产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综合处置重特大事件的能力,预防和控制此生灾害的发生,保障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化工有限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本应急预案说明了,企业应急救援组织具有的资源和运作的方法,有利于工厂各级领导做出及时、有效、有序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损失;有利于应急准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33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经营单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50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号)、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方案(辽安监办【】号)、鞍山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方案(鞍安监发【】号)、台安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文件(台安监发【】号),关于台安县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审、备案工作的通知。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范围:*化工有限公司。类型:火灾、爆炸、触电、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烫伤害、中毒等。级别:一、二、三级危害。1.4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由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危险性分析,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和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理,保障措施,培训和演练等几部分组成。1.5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 大力宣传普及预防突发性事故的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组织开展对农药的生产、贮存、运输等各单位的教育,要求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新建项目凡涉及有毒有害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加工的在环评阶段要提交相应的风险评估及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基础工作,增强预警分析,做好预案演练,将预防与应急处置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落实各项预防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的预防、事故报告、控制和应急处理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与实施,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与有关政策相一致。(3)分级控制 根据事故影响程度,将事故应急处理分为几个等级进行预警,并实施分级控制。发生不同等级污染事故时,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 (4)快速反应 建立预警和污染控制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储备,增强应急能力。(5)以人为本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企业员工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和动员员工参与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 (6)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厂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各部门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7)依靠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研究,规范防控措施和应急程序,实现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采用先进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提高预防和应对事件的科技水平。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处置的装备、设施和手段,切实加强应急救援的科学指挥和人员的安全防护。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务储备,增强应急能力。保证预警、响应、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险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对事件信息进行准确判断,建立科学决策体系,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采取果断措施。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化工有限公司是以石油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储运为一体的民营高科技精细化工企业。现公司总投资*万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公司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腹地,辽河油田所在地。距营口港*公里,大连港*公里,沈阳桃仙机场*公里。境内有京沈高速公路和电气化铁路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公司现有员工19人,化工工程专家1人(石油化工专业的硕士生导师,我公司的独立董事)。专业技术人员9人。同时企业积极到各大高校,科研单位招收人才,充实队伍,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并以高校、科研单位为依托,从事新的研制和开发。企业现已和*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公司以轻质油为原料、主要产品有*、*、*以及副产品*。采用最新的连续式的生产工艺和一流的生产装置,可年产:*1500吨,*500吨,*500吨,副产品*2470吨。厂内有重大危险源两处:分别是罐区和装置区。厂内重要设施有:精馏塔2座、卧式储罐16个、立式储罐6个。周边布局情况:厂区东侧为农田,南侧为*有限公司,西侧紧邻双沙线公路,隔路为农田和临时养殖户,北侧围墙外15米范围内为空地,在往北侧为堤坝,隔堤坝45米为地表水-*河。距离厂区最近的双岔村居民区,位于厂区东北侧1公里。均符合安全距离,地形极为开阔,交通便利。(厂区平面图见附件)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2.1危险源根据*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本公司的专项安全评价报告:本公司所生产的原料、产品未构成重大危险源。但结合本公司实际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重大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2个危险源场所(设备):1号危险源:罐区2号危险源:生产装置区2.2.2危险分析2.2.2.1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1)生产火灾危险分类在生产过程中,主发危险与有害因素为火灾、爆炸、灼烫、中毒。综合考虑该生产过程中物料的火灾危险特性(原料及产品的闪点小于28)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的规定,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B类。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过程随着原料、产品、工艺流程、控制参数等的变化而变化,其危险性也呈现不同水平。本生产工艺所涉及的*、*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属于闪点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B类,因此该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2)储罐的危险性分析据中国石油总公司1983-1993年“石油化工典型事故汇编”中统计,总公司事故47起,其中油罐事故15起,约占事故总数的32%。据炼油系统事件统计,在237起事故中,储运系统发生事故率约为25%。因此可见,油品储运系统发生事故率较高。罐区内储存大量易燃液体,如果发生火灾,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且可能危及周围地区的安全。储罐中存储的物料,在输磅和储存过程中的可能发生冒罐跑料的火灾、爆炸事故。储罐和工艺管线等设备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作进一点的分析。1) 原料按受作业中,如果储罐液位计控制不好,失灵或发生误操作有可能发生跑料引发事故的危险。2) 由于罐底板焊接质量不合格,搭接焊缝焊肉薄,罐底基础出现较大的不均匀下沉时,罐底板凹凸变形严重,焊缝薄弱处断裂也可能造成大量物料漏失事故,进而引发着火爆炸事故。3) 储罐安全附件失灵或防护不好,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操作人员在罐上进行的作业属于高处作业,存在发生坠落、跌伤的伤害。4) 储罐一般有防雷、防静电的安全保护措施,但是由于防雷电设施有缺陷或失效,也会遭雷击而引发着火事故。5) 由于管道使用的时间较长,管线沿线介质的腐蚀性、防腐结构的缺陷、施质量不过关、管线的疲劳破坏等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引起管道泄漏,遇火源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同时,管道承受着所输物料的压力与温度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泄漏或断裂事故。管道事故不仅因漏失物料而影响输送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储罐带来不安全隐患。6) 由于易燃液体进出储罐流速时高或其他原因而产生静电火花、操作检修人员身体产生静电及金属工具或金属构件相互撞击产生火花均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3)装卸车泵区的危险性分析卸车泵区火灾主要是由违章作业、动火=安装质量差、材料缺陷以及因振动、腐蚀等原因而造成的泄漏引起的,特别是所输送物料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即可爆炸。泵区容易发生火灾的主要部位有:泵端而密封、压力表接头、法兰、阀门及管道弯头处。1) 物料在输送过程中,泵压过高、造成前段管道的憋压,超过管道承压能力,管道爆裂,使管道发生泄漏事故,物料泄漏到地面,一旦遇火源,达到其燃点,就可能发生火灾事故。2) 操作过程中涉及机泵等转动设备,如果超温超压运转,泵体、轴封泄漏、防护等级不够、操作失误等原因引起着火燃烧、跑油、机泵损坏等故事。3) 布置的泵类设备,运转后不排空,泵壳内积水可能发生冻裂事故。4) 操作过程中还存在机械伤害、噪声及漏电、触电事故发生的可能。(4)变配电的危险性分析变配电系统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线路短路;易燃液体串入或渗入,遇电火花火灾爆炸;负荷超载引起火灾;由于设备自身故障导致过热而引起火灾;设备接地不良引起雷电火灾等。(5)灌装、储存及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 灌装流速过快、灌装过程物料泄漏,遇点火源均可能发生火灾;任何设备由于使用不慎 ,都会造成物品泄漏;此外,还可能发生物体打击、车辆伤害。(6)生产装置的危险性分析 塔、换热器、泵的各种泄漏引起的爆炸着火应为主要危险。*、*、*及*等泄漏扩散遇火源会闪爆起火。油品泄漏后易积聚在低洼处,遇明火即闪爆着火,因此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机泵输送高温热油时,若端面密封裂开,热油将会自然起火。装置工艺介质和部分设备温度较高,作业人员一旦接触会可能被烫伤。使用的蒸汽一旦泄漏喷出也会烫伤在场的作业人员。在维修机泵和冷换设备时要有规程并按规程将设备冷却和隔断,排除其中物料后才能拆卸设备维修。人员进入塔、罐作业时,有可能发生人员缺氧事故。装置的塔、罐、冷换设备及大部分管线均属于高架结构或离地面较高,作业人员在进行巡检、采样、检测及维修、检修等活动时,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装置进行检修或大检修时,在场人员立体交叉作业,起吊频繁。机泵大修较多,都存在着机械伤害危险。噪声普遍存在于装置之中,机泵、空冷器进行中都会产生噪声,此外调节阀的节流会产生高频噪声。人员在外巡检时,要注意加强对噪声的防范。2.2.2.2主要危险因素分析(1)火灾和爆炸危险生分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源主要是生装置、储罐、管道等。从人-机系统来考虑因泄漏造成的火灾、爆炸事故主要有以下3种原因:1) 设备原因加工不符合要求,或未经检验擅自采用代用材料;加工质量差,特别是不具备操作证的焊工焊接质量差;施工和安装精度不高,如泵和电机不同轴、机械设备不平衡、管道连接不严密等;选用的标准定型产品质量不合格;设备长期使用后未按规定检修进行检修,或检修质量差造成泄漏;阀门损坏或开关泄漏,又未及时更换;设备附件质量差,或长期使用后材料变质、腐蚀或破裂等。2) 管理原因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严格执行监督检查制度;指挥错误,甚至违章指挥;让未经培训的工人上岗,知识不足,不能判断错误;检修制度不严,没有及时检修已出现故障的设备,使设备带病运转。3) 人为失误误操作或违反操作规程;判断错误,如记错阀门位置而开错阀门;擅自脱岗;思想不集中,发生异常现象不知如何处理等。(2)灼烫在表面温度超过60的设备、设施、管道,如果隔热保护不当或作业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易造成人员灼烫伤害。2.2.2.3触电触是电气伤害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故事,装置区内设有配电间以及与生产设施配套的各类电气设备、电气开关和电气线路。如果高低区变电柜(盘)及与生产设施配套的各类电气设备、电气开关、电缆敷设的接地或接零及屏护措施不完善、耐压强度低、耐腐蚀性能差、绝缘性能损坏,将会造成设备、开关或电缆漏电,导致触电伤人故事。2.2.2.4防雷装置区内生产设备布置集中,且大多为露天布置。各种塔类设备高度均在10米以上; 同时装置区内有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换热器、储罐等。露天布置在生产设备框架,在雷雨天存在被雷击的危险。由于雷电具电流大、电压高、冲击性强的特点,一旦被雷击中,不但可能损坏生产设备和设施,造大规模停电,而且还会导致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如发生断裂、松脱、将影响雷电的通路,或土壤电阻增大,影响雷电流散,在雷雨季节则可能遭受雷击,引起着火爆炸事故。2.2.2.5静电静电是爆炸或火灾事故的引发源之一,在生产设备、物料输送管线以及设备内部都有产生静电的可能。尤其在液体物料的输送管线中,在注入、喷入和流出时,容易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和爆炸。带静电的人体接近接地导体或其他导体,以及接地的人体接近带电的物体时,均可能产生放电火花,导致火灾和爆炸。2.2.2.6机械伤害机泵的传动部位存在着机械伤害的危险,操作中误接触运行的机械传动部位则可能受到伤害。2.2.2.7锅炉、容器爆炸由于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或(和)承压无件的失效,使容器内的工作介质失控,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2.2.2.8车辆伤害生产区内各种原料及成品卸作业都可能导致车辆对工作人员造成车辆伤害。2.2.2.9高处坠落根据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凡是坠落高度于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由于装置中的各种设置、各类储罐以及部分仪表、阀门、管线为立式安装或高位卧式安装,操作工人需要定时巡视检查,或者进行操作、维修等,处于高处作业状态,存在着高处坠落伤害的危险性。2.2.2.10物体打击从高处有可能会掉下有关物体或零部件等,可造成物体打击。高处平台上的物体有可能掉落面使下部人员受到伤害,装置内的灯具掉落、高处工具掉落等都有可能造成物体打击伤害。2.2.3主要有害因素分析2.2.3.1中毒该项目中可能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有正已烷、正庚烷、异已烷、石脑油,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的规定,其中石脑油为级(中度),异已烷、正已烷、正庚烷为级(轻度)。因此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中毒的危险性。在生产、输送和贮存过程中若发生泄漏、就会引发中毒事故,生产中应特别加以重视。2.2.3.2噪声该项目的噪声主要是由设备引起的,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有:泵类电机等机械设备,生产岗位的操作工人,在进行现场操作、巡视过程中均接解不同程度的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引起头晕、恶心、失眠、心悸、听力减退及神衰弱等症状。在高噪声环境中工作极易引起心情烦躁、反应迟钝,严重的会引起噪声性耳聋,给生产和工作带来不安全隐患。另外噪声干扰报警信号,引发事故,影响安全生产。由于这此岗位的人员每天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噪声危害不大。2.2.3.3高温危害根据高温作业分级对高温作业的界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也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即为高温作业。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从事生产劳动,主要体现在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等。如当热调节发生障碍时,轻者影响劳动能力,重者可引起中署。高温还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工伤事故。本装置属于生产性热源的设备主要有:换热器、塔、冷凝器及高压蒸汽管线等。在上述设备附近作业的工人会受到热辐射的危害。2.2.3.4低温该地区冬季温度较低、巡检工、维修工、取样工等露天作业的人员,在冬季有可能受到低温危害。作业人员的操作功能随温度的下降而明显下降。手部皮肤温度降到15.5时,操作功能开始受影响,降到1020时,触觉明显减弱;降到45时,几乎完全失去触觉的鉴别能力和知觉;手部温度降到8,即使业糙作业也会感到困难;冷暴露时,对脑功能也有一定影响,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业失误率增多,甚至产生幻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2.2.4危险与有害因素分析小结2.2.4.1主要危险因素从上述物料、生产过程及工艺设备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可以得出:1) 火灾、爆炸是该项目的主要危险因素。2) 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的规定,该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B类。2.2.4.2主要有害因素按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石脑油为中度(级),正已烷、正庚烷、异已烷为轻度(级),因此操作人员需要做好防护工作,避免长期反复接触。2.2.4.3火灾、爆炸、泄漏的监测系统及生产区火灾、爆炸、防雷、防静电措施的落实情况是本次安全评价的重点,在着重预防上述危险有害因素的同时,应同时考虑其它危险有害因素的预防措施。2.2.4.4危险部位及危险因素根据以上分析,该建设项目危险部位及危险因素如表 主要危险部位及危险因素单元危险部位主要危险因素工艺装置精馏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触电灌装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储存系统罐区火灾、爆炸、中毒、公用系统消防系统火灾、触电变、配电间火灾、爆炸、触电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指挥中心,设立有通讯联络组、治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组、警戒疏散组、人员救护组、环境监测评估组、污染处置抢险组。应急指挥部:公司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法人任总指挥,分管经理任副总指挥。指挥部设在单位调度室,值班调度员为指挥部常务执勤,协调、指挥全公司统一行动。日常工作由公司安环部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名单:指挥长: * 副指挥: * 通讯联络组: * 治安保卫组: * 后勤保障组: * 警戒疏散组: * 人员救护组: * 环境监测评估组: * 污染处置抢险组: * 成 员:*应急指挥部中心通讯联络组治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组警戒疏导组人员救护组环境监测评估组污染处置抢险组3.2应急救援机构职责通讯联络组:在事故应急处理期间,保持指挥部的指令和对外联络的畅通。治安保卫组:由单位保安负责,承担现场保卫、维护现场秩序。后勤保障组:负责伤员的车辆准备与物资和经费的供应。警戒疏导组:负责危险区警戒、交通疏导、公众疏散、撤离等项工作。人员救护组:由卫生局负责,承担现场伤员救护、转运以及指定医院救治和疫情处理等项工作。环境监测评估组:由环保局负责,承担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的环境监测,跟踪污染动态情况,对建立和解除污染警报的时间、区域提出建议。污染处置抢险组:由环保局、安监局负责,根据专家意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危害,制止污染的扩大和蔓延,避免事态发展。4预防和预警4.1危险源监控建立健全生产经营中重大危险源信息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使用可燃气体报警仪进行监测,罐区储罐采用液位上线报警监测。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危险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4.2预警行动1、报警。事故发生后员工要尽快将情况汇报到上一级的领导,并且逐级上报,以确保有关领导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2、接警。各级应急救援领导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应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接警人员要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判断报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处警。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接警后,应初步拟定救援的专业队伍、专家组成人员名单、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同时将以上情况报告区专项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专项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报告领导小组组长。需要启动区级应急预案的,由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启动命令,启动应急程序。4、预警预防行动。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要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和群众,设立警戒范围;必要时使用检测仪器对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和浓度进行检测,对警情进行评估;有重大警情的,应通知所在地政府,统一对外发布险情;影响面较大的可以局部中断电视节目,向公众发布险情。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并妥善安置,公安部门要做好现场治安维护工作。相邻兄弟区县边境地区发生重大警情的,应立即告知相邻区县地方政府。4.3信息报告及处置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必须遵循报告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尽可能详细地报告事故的起因及当前状况。应急办公室接到预警后,立即作出响应。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公司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三级:、一级响应条件非关键生产装置发生波动或环境变化,未构成停工停产威胁;、二级响应条件停电,影响到生产装置正常生产,仪表、设备出现故障;物料管线泄漏、误操作-可能发生的火灾;造成装置停工;一般火灾;有感地震;、三级响应条件重大、特大火灾或爆炸事故;重大伤亡或群死群伤;破坏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5.2响应程序(1)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立即上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启动本预案,并立即通知指挥中心全体成员进入应急状态,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2)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组,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机构协调应急救援工作。(3)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立即请示指挥长同意后向上一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4)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立即通知相关应急协调机构,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必要时请求上级专业抢救队伍支援,依靠专业人员、技术专家开展救援工作。(5)各应急救援机构的信息反馈系统,随时保持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的联系。5.3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及向事故调查小组移交相关事项,由事故应急协调办公室协调,结束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做工作总结报告,宣布应急救援结束。5.4信息发布事故发生后,由应急指挥部向有关部门通报或对外新闻媒体发布事故信息。做到对本次事故“不瞒报,不虚报”。事故处置人员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接受媒体采访或对外传播和发布相关信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和损失。 5.5后期处置(1)突发事件善后处置事故应急工作结束后,由相关部门参加,组成善后处置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处置现场清理、人员安置和赔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善后工作。各部门对所负责的善后工作要制定严格的处置程序,尽快恢复事故发生区的正常生产。(2)总结备案及时总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应急处置工作总结的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基本情况,接报和应急处置过程,组织指挥和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应急处置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处置效果,遇到的问题,经验和教训,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措施和建议等。(3)事件调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有关部门牵头组成调查组,具体负责事件的调查并写出书面报告,报厂里有关部门备案。5.6保障措施5.6.1通讯与信息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稳定、可靠、便捷、保密的通讯手段,明确处置突发事件参与部门、单位和有关人员的通讯联系方式,并建立备用方案和通讯录,确保处置行动能够快速、有效展开。负有应急处置任务的部门应建立通讯系统检查、维护制度,定期对通讯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通讯畅通。(相关单位和人员通讯录见附件)5.6.2应急队伍保障按照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重点装备一些骨干应急救援队伍,既作为地方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体系的骨干力量,又作为区级专业应急救援体系的区域救援基地。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集结到位,及时参与处置工作。5.6.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有关部门根据各种职责范围和应急处置实际需要,储备足够的处置物资,并建立紧急情况下处置物资采购、调拨和运输制度。根据处置工作需要,视情组织有加工能力的单位突击生产,确保应急救援的物资需要。(应急物质储备见附件)5.6.4经费保障经费来源,公司按每年的营业额5%,调拨的安全部。使用范围,购置应急救援物质,定期人员培训,突发事件时使用。(专款专用)5.6.5其他保障5.6.5.1制度保障A责任制;B值班制度;C培训制度;D应急救援装备、物资检查、维护制度;E预案演练制度。5.7培训与演练5.7.1培训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人员及参加应急行动的人员应接受适当的专业知识培训。各有关部门应对本部门的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培训。应急救援人员每年培训两次。应用新技术、新办法随时培训。员工应急响应每年培训两次。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经常性进行。5.7.2演练全厂、全过程每年一次。演练准备、演练组织由辽宁富祥源化工有限公司安全部报救援指挥部批准后实施。 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主要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演练过程中,熟悉危险源的现场人员、有关的安全管理人员要一起参与; (2)一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以后,厂里应向所有职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 (3)与危险源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厂里领导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4)每一次演练后,厂里应核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 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 应急组织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 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5.8.奖惩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应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2)防止抢救事故灾害有功,使厂区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3)对应急救援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依法依规,视情节轻重和危害后果,追究相应责任:(1)不按规定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2)不按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害真实情况的;(3)拒不执行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的;(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7)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6附则6.1应急预案备案经厂里应急指挥部批准后,厂区应急办公室对本预案进行编制,评估、修订。完成后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6.2维护和更新为适应事故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应急机构的调整,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期间因人事变动,职责由新人员自动接替。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应急指挥部承担。6.3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厂区应急办公室制定,如果疑问,由应急办公室给予解释。6.4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制定和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化工有限公司专 项 应 急 预 案(装置区)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综合考虑,*化工有限公司装置区,主要事故类型有火灾,爆炸事故,中毒事故。1.1火灾、爆炸事故危害分析 物料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是危险化学品跑、冒、滴、漏;易燃液体溶剂挥发遇明火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危险。1.2中毒危害分析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有设备损坏或操作失误引起泄漏,有毒物质释放,可以导致中毒事故发生。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超前原则事故管理是一种超前的管理行为,效益是“隐性”的,成效滞后。不能因事故出现的概率小,效益“隐性”而掉以轻心,忽视管理。事故管理必须以超前原则加强工作管理,做好各项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2)兼顾融合原则兼顾融合原则是指日常的事故管理工作必须与其他有关的管理融合起来。(3)动态控制原则事故的管理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工作中心,我们的管理工作重点也应作相应转移,以适应形势的相应变化,这就是事故管理的动态控制。(4)刚柔相济原则根据事故管理的特点,我们应该采取刚柔相济的手段,一方面应该依据法律、法规、制度、规程等进行刚性管理;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演练、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等措施进行柔性管理。(5)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切实把保障员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6)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坚持“宜散不宜聚、宜疏不宜激、宜快不宜迟”的原则,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7)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充分发挥单位各部门的作用,依靠员工总体的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3组织机构及职责3.1指挥部应急救援机构指挥部设立综合组、抢险救援组、现场紧戒与紧急疏散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指挥部综合组抢险救援组警戒疏散组后勤保障组指挥长: * 副指挥: * 综合组: * 抢险救援组: * 警戒疏散组: * 后勤保障组: * 成 员: *3.2职责3.2.1指挥部职责1、总指挥决定启动和终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确定现场指挥人员。3、负责人员、应急资源、应急队伍的调动。4、接受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调动。5、组织召开重大救援具体方案的讨论并决策批准。6、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7、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8、组织保护事故现场。3.2.2综合组由生产经营部、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生产经营部主任任组长,办公室副主任任副组长。主要职责:(1) 在发生重大事故时,紧急通知指挥部成员赶赴现场。(2) 根据事故状态,组织研究具体施救方案。(3) 负责指挥部组建,人员签到,保持与各专业组联系,传达指挥部指令,及时收集专业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部报告。(4) 负责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救援工作的重大问题。(5) 根据灾害后果的预测,在指挥部的授权下,向台安县政府、业务单位求援。3.2.3抢险救援组由生产经营部、办公室等部门人员组成,生产厂长任组长,生产经营部副主任任副组长。主要职责:(1) 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2) 负责组织或配合专家组对危险源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技术论证,报指挥部决策。(3) 负责或配合专家组对泄漏物的引流、堵漏方案的论证与审定。(4) 负责或配合有关部门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和转送伤员。(5) 配合消防人员开展救援工作。3.2.4现场紧戒与紧急疏散组由办公室、和销售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1) 根据事故划定的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在总指挥部的授权下,设立警戒或配合有关部门设立警戒。(2) 根据事故划定的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在指挥部的授权下,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危险区内人员的撤离和疏散工作。(3) 负责事故现场摄像、录像,并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4) 配合警戒和疏散过程的宣传工作。(5) 执行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3.2.5后勤保障组由办公室、生产经营部、财务部、汽车队等单位和部门人员组成,综合管理部主任任组长,财务部主任任副组长。主要职责:(1) 负责事故救援期间应急物资的采购。(2) 负责事故救援期间应急物资调拨的组织运输。(3) 负责组织事故救援期间生活后勤和车辆保障。(4) 组织伤亡人员的抚恤、安置,接待伤亡人员家属。(5) 执行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危险源监控方法:对装置区使用可燃气体报警仪进行监测,塔釜采用液位上线报警监测。危险源监控措施: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各类阀门、仪表、流量计的日常检查和维修保养,保证阀门严密不渗不漏、开关灵活,仪表正常运行、流量计保证不破损,保证设备安全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监控。装置区中所配备的各种液位计、仪表及可燃气体报警仪等安全设施配置齐全、运行有效。对危险设备的危险区域予以明显标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对装置区进行24小时监控及巡视。4.2预警行动1事故发生后员工要尽快将情况汇报到上一级的领导,并且逐级上报,以确保有关领导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地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2各级应急救援领导指挥机构及其办公室应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接警人员要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判断报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领导小组办公室值班人员接警后,应初步拟定救援的专业队伍、专家组成人员名单、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同时将以上情况报告区专项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专项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报告领导小组组长。需要启动区级应急预案的,由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启动命令,启动应急程序。4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要及时疏散现场无关人员和群众,设立警戒范围;必要时使用检测仪器对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和浓度进行检测,对警情进行评估;有重大警情的,应通知所在地政府,统一对外发布险情;影响面较大的可以局部中断电视节目,向公众发布险情。及时组织群众转移并妥善安置,公安部门要做好现场治安维护工作。相邻兄弟区县边境地区发生重大警情的,应立即告知相邻区县地方政府。5信息报告程序5.1报警系统程序:报警、接警、处警5.2现场报警方式:采用警报器和响铃报警。电话方式报警。5.3相关部门联系方式:*县政府办公室(24小时值班):*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消防大队:* 119*县公安局:* 110县急救中心:1205.4报警形式,内容及通告:报警形式:可采用固定电话报警、移动手机报警、安排专人报警。内容:向接警单位,简明、扼要、报告事故真实情况,及详细地址。以便接警单位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5.5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方式:主要以电话为主,配备专车待命。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装置区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三级:、一级响应条件物料泄漏,未构成停工停产威胁;、二级响应条件物料管线泄漏、误操作-发生的火灾;造成装置停工;、三级响应条件重大、特大火灾或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6.2响应程序(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立即上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启动本预案,指挥部全体成员进入应急状态,进一步明确各级人员工作职责。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2)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工作组,赶赴现场,参与现场指挥机构协调应急救援工作。(3)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立即请示指挥长同意后向上一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4)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立即通知相关应急协调机构,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必要时请求上级专业抢救队伍支援,依靠专业人员、技术专家开展救援工作。(5)各应急救援机构的信息反馈系统,随时保持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办公室的联系。(6)应急指挥中心根据现场事故发展事态,按以上三级事故响应,合理进行资源调配,后勤保障组及时确保应急物质到达事故现场。(7)当装置区发生火情,警戒疏散组组织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监控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应急响应。6.3处置措施6.3.1装置区规模与现状装置区现有精馏塔2座,塔釜4个,换热器5个。附属有仪表控制间,装置泵房等。主要生产异己烷.正己烷,所需原料为工业级6#.轻质油生产提纯,危险化学品的最大储量为35吨。根据物料性质,装置区是公司监控的重点生产部位。装置区现有操作工9人,分3班三倒24小时连续生产运行。6.3.2装置区储存物料的性质2-甲基烷(异已烷)标识中文名:2-甲基*烷英文名:2-methyl pentane危险货物编号:31005分子式C6H14分子量:86.17UN 编号:1208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液体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已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熔点():-118沸点():60相对密度(水=1):0.66临界温度():224.3临界压力(MPa):3.10相对密度(空气=1):2.97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火灾危险性分类:甲聚合危害:-爆炸极限(V:V%):1.2-7.0稳定性:-引燃温度:():300禁配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消防措施: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LD50:28710mg/kg(大鼠经口) LG50:无资料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接触后出现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保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保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载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后应急处理人员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与贮运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类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时运输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内可设孔隔板以震荡产生静电。严禁化氧化剂、良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中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标识中文名:石脑油英文名:Crude oil危险货物编号:32004成分:烷烃的C4C6分子量:UN 编号:1256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熔点():-2沸点():20-160相对密度(水=1):0.780.97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2建规火灾危险性分类:甲B聚合危害:-爆炸极限(V:V%):1.18.7 级、组别:A级T3组稳定性:-引燃温度:():350禁配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消防措施: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的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毒性:LD50 :无资料 LC50:16000 mg/m3,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保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后应急处理人员载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包装与贮运危险性类别:第3.2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类储运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过错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中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石脑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