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08369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五四学制)D卷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已知x:y=1:2,那么(x+y):y等于( )A . 2:2B . 3:1C . 3:2D . 2:32. (2分)由6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它的俯视图是( )A . B . C . D . 3. (2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 矩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B . 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矩形C . 三边长分别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 .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4. (2分)把方程x2-8x+3=0化成(x-m)2=n的形式,则m、n的值是( )A . -4, 13B . -4, 19C . 4, 13D . 4, 195. (2分)若反比例函数y=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 k2B . k2C . k2D . k26. (2分)下面的等式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 y= B . y= C . y= D . y= 7. (2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2=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下列选项中,函数y= 对应的图象为( )。A . B . C . D . 9. (2分)方程x2=3x的解是( )A . x=3B . x1=0,x2=3C . x1=0,x2=3D . x1=1,x2=310. (2分)如图,“L”形纸片由五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过A点剪一刀,刀痕是线段BC,若阴影部分面积是纸片面积的一半,则BC的长为( )A . B . 4C . D . 二、 填空题 (共8题;共9分)11. (1分)如图,在长8cm,宽4cm的矩形中截去一个矩形(阴影部分)使留下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那么留下的矩形的面积为_ 12. (1分)若x1 , 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3x4=0的两根,则x1+x2=_13. (2分)在4:7=48:84中,4和84是比例的_,7和48是比例的_。 14. (1分)(2017黄石)甲、乙两位同学各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他们抛掷的点数分别记为a、b,则a+b=9的概率为_ 15. (1分)如图,直线l1l2l3 , 直线AC分别交l1、l2、l3于点A、B、C , 直线DF分别交l1、l2、l3于点D、E、F , AC与DF相交于点H , 且AH2HB , BC5HB , 则 的值为_ 16. (1分)(2017连云港)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OAB与反比例函数y= (k0,x0)的图象交于A、B两点,将OAB沿直线OB翻折,得到OCB,点A的对应点为点C,线段CB交x轴于点D,则 的值为_(已知sin15= )18. (1分)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1,a(a1),它能被平行于边的直线分割成4个菱形,则a的值可以是_三、 解答题 (共10题;共60分)19. (10分)解方程: (1)(2)20. (5分)已知方程组 的解x、y都是正数,且x的值小于y的值,求m的取值范围21. (5分)关于x的方程(m2-8m+19)x2-2mx-13=0是否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请证明你的结论22. (9分)随机掷一枚图钉,落地后只能出现两种情况:“钉尖朝上”和“钉尖朝下”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一样大吗?(1)求真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汇总填入下表请补全表格:_,_,_.试验总次数n204080120160200240280320360400“钉尖朝上”的次数 m4123260100140156196200216248“钉尖朝上”m的频率n0.20.30.40.50.6250.70.650.7(2)为了加大试验的次数,老师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试验,将试验数据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图据此,同学们得出三个推断:当投掷次数是500时,计算机记录“钉尖朝上”的次数是308,所以“钉尖朝上”的概率是0.616;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钉尖朝上”的频率在0.61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据此估计“钉尖朝上”的概率是0.618;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当投掷次数为1000时,则“钉尖朝上”的次数一定是620次其中合理的是_(3)向善小组的同学们也做了1000次掷图钉的试验,其中640次“钉尖朝上”据此,他们认为“钉尖朝上”的可能性比“钉尖朝下”的可能性大你赞成他们的说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3. (5分)(2014丹东)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为直径的O与AC边交于点D,过点D的直线交BC边于点E,BDE=A(1)判断直线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的半径R=5,tanA= , 求线段CD的长24. (5分)如图,AB表示路灯,当身高为1.6米的小名站在离路灯1.6的D处时,他测得自己在路灯下的影长DE与身高CD相等,当小明继续沿直线BD往前走到E点时,画出此时小明的影子,并计算此时小明的影长 25. (5分)如图,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BDC是顶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于M,N,连接MN求AMN的周长26. (5分)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轿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两车行驶x小时后,记客车离甲地的距离y1千米,轿车离甲地的距离y2千米,y1、y2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直接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当两车相遇时,求此时客车行驶的时间相遇后,两车相距200千米时,求客车又行驶的时间27. (6分)(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若AC= 8 cm,CB= 6 cm,求线段MN的长;若AC+CB=a cm,直接写出线段MN的值 (2)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 = b cm,M,N分别为线段AC,BC的中点,直接写出线段MN=_cm 28. (5分)已知:y=y1+y2 , y1与x2成正比例,y2与x成反比例,且x=1时,y=3;x=1时,y=1求x= 时,y的值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9分)11-1、12-1、13-1、14-1、15-1、16-1、17-1、三、 解答题 (共10题;共60分)18-1、18-2、19-1、20-1、21-1、21-2、21-3、22-1、23-1、24-1、25-1、26-1、26-2、2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