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123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检测试卷C卷一、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被誉为“中国双孢菇之乡”的莘县,种植的双孢菇闻名遐迩,双孢菇生长所需的条件不包括( )A . 水分B . 适宜的温度C . 有机物D . 阳光2. (2分)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蝗虫的发育阶段没有蛹期 家蚕的发育阶段有蛹期 鸟卵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是卵黄 青蛙进行体内受精和体外发育 哺乳动物的特点是胎生、哺乳A . B . C . D . 3. (2分)大豆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A . 种皮B . 子叶C . 胚芽D . 胚乳4. (2分)依靠风力传粉的植物,它们的花具有的特征是( ) A . 有鲜艳的花冠B . 有芳香的气味C . 有甜美的花蜜D . 柱头上常有分叉和黏液5. (2分)将美国甜玉米的胚和中国老玉米的胚乳嫁接,长出的植株种子是( ) A . B . C . D . 6. (2分)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 线,依次经过哪些结构到达视网膜?( )A . 瞳孔、晶状体、角膜、玻璃体B . 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C . 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D . 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7. (2分)这张试卷是白纸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主要原因是( ) A . 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 . 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 . 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的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 . 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8. (2分)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 ) A . 钢笔“错位”光的折射B .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C . 海市蜃楼光的反射D . 水中倒影光的反射9. (2分)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蓝色玻璃投射在白色的光屏上,在光屏上看到的颜色是( ) A . 白色B . 绿色C . 蓝色D . 黑色10. (2分)对于植物的花来说,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结构是( ) A . 花柄B . 花被C . 花托D . 花蕊11.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体有呼吸、循环等系统B . 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C . 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D . 动物和植物的细胞结构相同12. (2分)下列全部是被子植物的一组是( ) A . 玉米 小麦 水稻 柳树B . 牡丹 玉米 小麦 银杏C . 水稻 小麦 侧柏 雪松D . 菊 玫瑰 槐树 杉树13. (2分)从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看,有的同学上课思想容易开小差的原因可能是 ( )A . 大脑调节的功能不强,对新事物不感兴趣B . 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对学习不感兴趣C . 有贪玩的习惯,安不下心来学习D . 心理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14. (2分)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敲击的方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B . 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C . 向瓶子里吹气也能使其发出乐音,这是因为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D . 用同样的方法向其吹气,从左到右音调依次升高15.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B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 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 . 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说话音调放低些16. (2分)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7.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 .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 . 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18. (2分)下列光路作图及有关说明,不正确的是( ) A . 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B . 舞蹈运动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角尖的像的光路图 C . 物体PQ在平面镜中成像PQ D . 进入玻璃砖和穿出玻璃砖后的光路图 19.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拍照时成的像与平时照镜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 . 在太阳光下红花反射红光,所以呈红色,如果绿光照在红花上,红花呈黑色C . 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D .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20. (2分)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放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浅色,右半部分为深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共8题;共30分)21. (3分)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材料回答: (1)灰喜鹊和松毛虫之间的关系属于_ (2)图是松毛虫个体发育中两个阶段的图片,请据图说出它的个体发育属于_发育;甲图表示的是_阶段 (3)松毛虫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68条,则其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_ (4)在遗传学中,灰喜鹊的长喙和短喙是一对_一对雌雄灰喜鹊都是长喙,所繁殖的后代中却出现了短喙个体,请判断隐性性状是_ (5)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灰喜鹊属于_,马尾松属于_根据材料介绍,写出一条食物链_ (6)_和_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流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22. (6.0分)如左上图为某银行人脸识别时的场景。假设机器上有一凸透镜检测人脸,则人脸在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性质为_。对油菜花繁衍起最重要结构是_(填左下图中序号)。如右上图所示,小明的奶奶看近处的银行卡时感觉很是模糊,看远处油菜花却很清晰,则她的眼睛应和有右下图中的_图相似。 23. (2分)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_;属于从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的是_。 城市禁鸣喇叭; 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墙在高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24. (6.0分)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_而发声,这时鱼会被吓跑,主要是因为_能传播声音;口技表演,从声音的特性来看,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_,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25. (2分)如图,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O点,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A。 (1)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 大致画出该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2)A在水中的像到A的距离为_cm。 26. (6.0分)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1)若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_(选字母)。 (2)眼球中的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 (3)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杀菌物质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7. (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度,折射角等于_度。 28. (3分)如图,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用小棒敲鼓,观察小纸屑的跳动情况,当加大敲鼓力度时,观察到_。此实验说明了声音的强弱跟_有关。上述研究过程中,主要应用了一种叫“放大”的科学方法。下列各项中也用到类似方法的是_。 A温度计内的玻璃管做得很细B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的概念C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三、 作图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共4题;共34分)29. (6分)请在如图所示的甲乙方框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30. (10.0分)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特点是 A . 体内受精B . 体外受精C . 变态发育D . 不变态发育(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 31. (6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小金进行了实验。 (1)小金应选择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作为实验材料之一,以便观察到其后方的蜡烛,更好地确定像的位置等; (2)小金按甲图实验,将蜡烛靠近(1)中所选的材料一段距离,像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3)小金做了三次实验,获得物与像的位置关系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处理是_,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 32. (12分)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课上,某同学想:凸透镜成实像时,焦距大小对所成像的大小有什么影 响呢?于是他利用如图装置开展研究。下表是他提供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次数焦距(cm)物距 (cm)烛焰高(cm)像距(cm)?(cm)1530460.8210304152315304304420304608(1)刚开始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上端。想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心,该如何调节凸透镜的高度?_。 (2)调整好后,进行实验。表格空白处的“?”应填_。 (3)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为_。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共8题;共30分)21-1、21-2、21-3、21-4、21-5、21-6、22-1、23-1、24-1、25-1、25-2、26-1、26-2、26-3、27-1、28-1、三、 作图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4分) (共4题;共34分)29-1、30-1、30-2、30-3、30-4、31-1、31-2、31-3、32-1、32-2、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