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I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023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I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1-2)(II )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共15题;共60分)1. (4分)如图所示,地球上所有的水资源都汇集到一起也只能形成一滴直径约 1384 千米的水珠。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地球公民应尽之责。下列家庭用水习惯中,你认为既科学又经济的是 ( ) A . 洗碗筷时不间断地冲洗B . 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C . 刚买的新车每天都用水冲洗D . 洗菜、淘米、洗衣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2. (4分)下列天气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 B . C . D . 3. (4分)有一组物质:海水、稀硫酸、酒精溶液,下列物质可以和这组物质归为同一类的是( ) A . 牛奶B . 泥水C . 冰水混合物D . 碘酒4. (4分)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测木块长度 B . 测液体温度 C . 测木块质量 D . 测液体体积 5. (4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则硝酸与氢氧化钠也能发生中和反应B . 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C . 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D . 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6. (4分)海南岛长夏无冬,而哈尔滨夏季短冬季长,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B . 海陆分布C . 地形差异D . 季风影响7. (4分)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并做出判断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温度下,某溶液达到饱和,该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 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液组成不变C . 恒温蒸发某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过滤后的滤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不相同D . 固体的溶解性跟溶剂和溶质的性质有关,固体溶解度大小也只与这些因素有关8. (4分)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1030507090溶解度/g27.339.349.054.151.1A . 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 10时,27.7克硫酸镁和72.3克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C . 50时,100克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D . 70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9. (4分)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 ) A . 刮大风时,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B . 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C . 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D . 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10. (4分)如图所示,小丽同学撑一把雨伞在雨中行走,当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得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 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B . 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 . 伞面被向下“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D . 伞面被向上“吸”,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大于下方11. (4分)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是( ) A . B . C . D . 12. (4分)市场上的防晒霜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几个学生邀约徒步旅行,准备利用此机会做一个关于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你认为4位学生中谁的实验方案最好?( )学 生实 验 方 案甲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乙第一天,两只手背都涂上防晒霜;第二天都不涂比较第一天与第二天被灼伤的程度丙脸上涂上防晒霜,两手背上都不涂一天后,比较脸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丁在另一同学的两只手背上都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与另一同学的手背被灼伤的程度A . 甲B . 乙C . 丙D . 丁13. (4分)如图,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去除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实验的步骤是,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 . 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 . 乙实验若按照的步骤进行操作,中称取食盐为 5g,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D . 乙实验中,若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14. (4分)假如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B . 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C . 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D . 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15. (4分)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上述三种物质中A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最大B . 在t1时,130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30gC . 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D . 将比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二、 填空题(本题有8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共8题;共40分)16. (4分)某同学利用自制水气压计(如图)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他拿着气压计从山脚登到山顶的过程中,细管中的水柱将_。由此可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 17. (4分)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 (1)图中“?”是指_; (2)将5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_ 18. (4分)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和溶剂 (1)消毒碘酒:溶质是_,溶剂是_。 (2)硫酸铜溶液:溶质是_,溶剂是_。 19. (4分)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轻很薄)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_,说明盛水的塑料袋排开_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继续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当观察到_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_缘故。20. (6分)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讨论“水”的话题,大家积极参与,话题如下: (1)如图,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地表径流等环节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其中“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水资源“南方多,北方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工程改变水循环中的环节是_(填序号) (2)能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 A . 水的蒸发B . 水的电解C . 水的净化D . 水的蒸馏(3)某同学发现最近家里的自来水有点浑浊,就想着自制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该净化过程中,用到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_等(填一个即可)。通过这个简易装置净化后的水还是不能直接饮用,原因是_。 21. (4分) 2018年2月11日,平昌冬奥会冰壶附加赛在中国和挪威之间展开。如图甲为我国冰壶运动员比赛场景,运动员推动投掷壶从出发点A运动至投掷线B点,之后投掷壶被推出,在冰道上沿着弧线BCD路径到达D点并撞击目标壶,两只冰壶偏离不同方向离开冰道。 (1)两只冰壶相撞后偏离不同方向,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_。 (2)投掷壶在冰道上沿弧线运动,是因为运动员脱手之前对冰壶进行了旋转,这样冰壶在前进时产生了如图乙方向的自转,因此在前进过程中冰壶两侧的空气流速不同,导致冰壶两侧受到气压不同,则图中冰壶两侧的空气流速较大的是_(选填P1或P2 )侧。 22. (6分)氢氧化钙在在20的溶解度为0.165克,表示_. 23. (8.0分)下面是我县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 我市今夜到明天晴到多云,东南风4-5级,明天白天 最高气温为23,最低温度15-16,森林火险等级5级,林区绝对禁止野外用火。试问:(1)气象消息中说明最高气温为23,应出现在_左右; (2)“东南风4-5级”中的东南风是指_方向吹来的风,这是由于空气之间存在着水平压强差引起的。 (3)北京市夜间经常会有雾霾,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本市的气候特征有一定的关系。那么雾霾主要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布中的_层;我市的气候类型是 _。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共4题;共45分)24. (9分)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1)该反应属于_变化。 (2)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看到的现象是_(3)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25. (12分)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有关。 (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N,圆柱体的体积是_m3。 26. (15.0分)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实验一:提纯粗盐并测定纯度”和“实验二:配制5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水溶液”两个实验。 (1)请按需将实验一中“提纯粗盐”操作进行排序:_(填字母)。 (2)实验二中,俯视量取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表一中:粗盐提纯正确说法有_。(填序号,可多选。) 表一序号粗盐提纯说法1D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2E中滤液浑浊的原因一定是滤纸破裂3D中所获食盐比理论低的原因可能是食盐没有充分溶解4A中称量结晶出的食盐时,先把食盐放在左盘,后在右盘加减砝码27. (9.0分)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爆胎。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瘪。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1)信息_(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用如图装置研究“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时,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由压强传感器测得对应体积的压强值。实验完成得到了下表数据。由数据可以得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是:_。 实验1234p(105帕)2.41.20.80.6V(105立方米)1234四、 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其中第28、29题各8分,第30题6分 (共7题;共53分)28. (8分)“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 A .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B .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C .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 .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1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9. (8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从15m深的水底提起底面积为200cm2 , 高2m的圆柱形实心物体,已知该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 力F作用的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50N,问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起时,经多长时间绳子被拉断?(取g=10N/kg) 30. (6分)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2030405060溶解度氯化钠36.036.336.637.037.3硝酸钾31.645.863.985.5110.0(1)30时,将50克硝酸钾放在10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 (2)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克,则x的取值范围是_。 31. (9分)二氧化氯消毒液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强力、安全、高效的消毒剂,它能够迅 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标签如下表。(g取10Nkg)(1)欲配制3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用来消毒,需要多少千克这种二氧化氯消毒液?(2)将一个体积为200cm的铁球浸没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氧化氯消毒液中,铁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32. (9分)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都是50g的五份水中分别加入30g、40g、50g、60g、7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硝酸钾后,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与相应所得溶液的质量的5组数据如下表: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3040506070溶液质量/克8090100105105求:(1)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2)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 33. (7.0分)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他站在水平地面上,一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 求:(1)他对地面的压力。 (2)他对地面的压强。 34. (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制动液汽车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汽车刹车时,驾驶员踩踏板通过刹车管线内的制动液把压力传递到刹车块,刹车块和车轮上的轮毂摩擦,制止车轮转动。车轮制动时候,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会使制动液温度升高。如果温度过高,达到沸点,制动液就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制动失灵。制动液的沸点在遇潮吸水后会下降,因此国家规定制动液的沸点不得低于140,如表所示为某种制动液的含水量与对应的沸点。含水量/%01.002.003.004.005.006.00沸点/210180158142132124120(1)由于制动液具有吸水特性,当汽车长期使用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从而_(填“升高”或“降低”)制动液的沸点。 (2)当含水量约为_%时,这种制动液就需要更换。 (3)汽车制动液是衡量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为适用不同气候条件下汽车的刹车需求,应选择的制动液的特点是_(填字母)。 A . 沸点高、凝固点高B . 沸点低、凝固点高C . 沸点低、凝固点低D . 沸点高、凝固点低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共15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本题有8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共8题;共40分)16-1、17-1、17-2、18-1、18-2、19-1、20-1、20-2、20-3、21-1、21-2、22-1、23-1、23-2、23-3、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共4题;共45分)24-1、24-2、24-3、25-1、25-2、25-3、26-1、26-2、26-3、27-1、27-2、四、 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其中第28、29题各8分,第30题6分 (共7题;共53分)28-1、28-2、28-3、28-4、29-1、30-1、30-2、31-1、31-2、32-1、32-2、33-1、33-2、34-1、34-2、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