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尝试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9098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尝试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尝试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尝试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尝试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共15小题) (共25题;共76分)1. (2分)物理研究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研究方法下面四个研究中,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是( )A . 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B . 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来描述磁场C .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了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D . 探究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时的电路情况,可用一个阻值为2R的电阻来代替2. (2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筒,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B .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C .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D .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可以选择甲、乙两图3. (2分)小星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案是( )A . 把两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B . 让两球置于乒乓桌面上方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C . 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D . 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4. (2分)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量B .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的温度升高得比乙液体的温度多5. (2分)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是否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砝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形变其中可以对比得出结论的是( ) A . 甲和乙B . 丙和丁C . 甲和丙D . 乙和丁6. (2分)以下是小明做的几个验证性实验,其中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 .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玻璃板后的蜡烛换成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B . 向两张纸片之间吹气,发现两张纸片相互靠近C . 在玻璃片上滴上两滴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不见了D . 将长度相同、粗细相同的铜丝和电炉丝串联,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铜丝更热7. (2分)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 .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 .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 .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 .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8. (2分)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华用卡片乙覆盖在开有小孔的卡片甲上,并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边改变小孔形状和大小,边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为了只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仅利用下列器材,如图4所示。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 . 探究连通器的特点 C . 准确地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D . 验让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0. (2分)下列事例中,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用水压比作电压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4)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A . (1)与(3)B . (1)与(4)C . (2)与(3)D . (3)与(4)11. (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为了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而设计的电路的一部分,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1)该电路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2)两烧瓶中分别是等质量的水和煤油;(3)实验是通过“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间接反映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4)将铜丝和镍铬合金丝串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 (1)(2)B . (1)(3)C . (2)(4)D . (3)(4)12. (2分)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2)用水流比作电流。(3)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4)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A . (1)与(3)。B . (1)与(4)。C . (2)与(3)。D . (2)与(4)。13. (2分)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 , 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 由此,他( ) A . 只能验证猜想1B . 只能验证猜想2C .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14. (2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 . 用电吹风将头发吹干 B . 将湿衣物放在烈日下晒 C . 将谷物推开来晒 D . 用保鲜膜盖住水果 15. (2分)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 . 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 . 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 . 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16. (2分)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的部分实验装置图,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段完全相同的液柱从同一高度上升到图示位置,可知电阻_(选填“R1”或“R2”)产生热量多,由此可以说明:_17. (3分)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把两段电热丝A、B分别放在如图19所示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接入电路,在烧瓶中加入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再分别插入相同的温度计。闭合开关通电一定时间,可以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了解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已知A、B两电热丝的电阻分别为RA、RB , 且RARB。这个方案是用来探究_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与_大小的关系。请你应用所学知识推断,实验过程中_(选填“甲”或“乙”)烧瓶内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更快。18. (2分)某物理兴趣小组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比较铝和某种合金材料的导电性能 (1)他们应该选用_和长度都相同的铝丝和合金丝 (2)在两个相同烧瓶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煤油,接通电路后,他们发现甲烧瓶中煤油的温度比乙烧瓶中煤油的温度升高得慢,这说明_丝的导电性能较强 19. (7分)端午假日,小华随父母体验了一次快乐的乡村游。见到如图1所示的一个老式风扇车,颇感兴趣,摇手摇杆产生的风,为什么能将从漏斗中漏下的谷粒与空壳分开呢?小华到家便进行了以下探究: (1)(自制器材) 利用废旧塑料板制成条形漏斗,废旧塑料杯切去杯底并在杯壁裁出缺口;仿照老式风扇车,组装成如图2甲所示的装置;选用质量_的砂砾模拟谷粒和空壳;裁剪快餐盒盖用于收集砂砾。(2)(进行实验) 把快餐盒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上述装置侧壁缺口朝下放在盒盖上方;取一小风扇正对进风口,再开启风扇并将砂砾倒入漏斗;待砂砾漏完,关闭风扇;观察盒盖上的砂砾,比较_。(3)(收集证据)实验结果如图2乙所示,并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论证)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的风速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砂砾不容易被风吹远,其运动状态_发生改变(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即惯性较_(选填“大”或“小”);由此也可以说明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_有关。(4)(交流评估)为了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可以更换不同的物体或改变风速大小重复上述实验。 (拓展应用)如果使用风扇车来分离谷粒和空壳,则在图1中_口可收集到饱满的谷粒(选填“A”或“B”);如图2丙所示,在无风的情况下,农场工人用铁锹将混合谷物斜向上抛洒出去,饱满的谷粒将落在离工人更_处(选填“近”或“远”),从而将谷粒与空壳分离。20. (2分)小林利用定值电阻R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表中U为电阻R两端的 电压,P为电阻R的电功率。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电功率P与电压U的关系:在_的条件下,P = _。21. (4分)如图所示,把质量为1kg、初温为20的水c水=4.2103J/(kg)和煤油放在两个相同的保温(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的容器中,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标有“220V 210W”)分别给它们加热,用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它们的温度 (1)这个实验装置可以研究物质的 ;(填字母) A . 质量B . 密度C . 比热(2)小红同学把热得快接在家庭电路中,记录了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一些数据(见表一),通过对表一中数据进行分析,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所以_不同;根据表一实验数据,计算出煤油的比热是_J/(kg); 表一:时间(min)012345水温()202326293235油温()202632384450表二:时间(min)012345水温()2022.424.827.229.632油温()2024.829.634.439.24422. (5分)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发声的音调可能和弦的长短、粗细、材料以及紧张程度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选择编号为C、D把上面表格补充完整_; (2)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长短有关,她应选择_(2个编号)的琴弦; (3)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粗细有关,她应选择_(2个编号)的琴弦; (4)这个实验中,小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它是_。 (5)小兰在进行这个实验时,运用了科学探究的几个实验步骤: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评估;分析与论证,它的合理顺序应为_。 23. (5分)小李和小红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重物时所需竖直向上的拉力F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不同物体缓慢提起,分别测出物体所受重力G物和所需拉力F的大小,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更换滑轮,重复实验,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二、表三中 表一:G滑轮=1.0牛实验序号G物(牛)F(牛)12.01.522.51.833.02.044.02.5表二:G滑轮=2.0牛实验序号G物(牛)F(牛)52.52.363.02.573.52.884.03.0表三:G滑轮=3.0牛实验序号G物(牛)F(牛)94.03.5105.04.0116.04.5127.05.0(1)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F与G物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中的F与_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缓慢提起重物,物体的重力G物相同,滑轮的重力G滑轮越大,所需竖直向上的拉力F越大 (3)小李同学分析比较各组数据中_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得出结论:使用动滑轮沿竖直方向缓慢提起重物,可以省力 (4)小红同学认为小李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规律,原因在于:_ 24. (10分)小明通过学习得知:一般情况下,水的质量一定时,加入食盐的质量越多,溶液的浓度就越高他想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的猜想是: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13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_(选填“a”、 “b”或“c”) 。(2)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我们所学的实验中,很多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举一例:_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4)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你怎样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5)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_有关。25. (6分)综合开放题 (1)目前,深圳除了各区的公共自行车之外,还涌入了更为便利的摩拜单车、OFO、小蓝单车等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了一些社会问题,请把共享单车设计到的物理知识填入表中 示例较宽的坐垫可以减小压强1_2_3_针对目前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_(2)在打羽毛球时,同学们发现羽毛的断落会影响羽毛球的飞行距离、飞行速度及飞行稳定性等他们讨论后决定从研究羽毛球自由下落这一简单的运动方式入手,探究羽毛断落情况对羽毛球下落速度的影响 他们从球场收集到六只羽毛球,如下表所示:羽毛球ABCDEF品牌燕子燕子燕子江山燕江山燕江山燕羽毛断落根数028048你认为应该选择编号为_的三只羽毛球进行对比实验甲乙两同学正确选择三只羽毛球后,分别设计以下方案:甲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同时从三楼静止释放,比较落地的先后顺序,重复三次乙同学:让三只羽毛球分别从三楼静止释放,测量三只羽毛球落地时的速度请你对甲乙两同学的设计方案作出评价:其中操作上简易可行的是_同学的方案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共15小题) (共25题;共7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8-2、19-1、19-2、19-3、19-4、20-1、21-1、21-2、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25-1、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