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67673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多层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多层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 越来越深 这是城 市建筑大型化 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带来的结果 然而地下室属 于隐蔽工程 如果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水现象 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而地 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虽然造成渗漏的原因有很多种 但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这几种 设计 施 工以及混凝土受温度等原因造成的变形裂缝等主要方面 本方案主要研究地 下室以及在对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所常见的问题 例如地下室墙体产生裂缝 地下室发生渗漏 地下室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何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和 混凝土的变形等等 经过研究本方案提出了如下解决办法 设置后浇带 设置后浇带是为了释放变形产生的约束应力 所以是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防 止温度收缩变形产生裂缝的一种方法 并且是扩大伸缩缝间距或者取消伸缩 缝的有效措施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在混凝土中添加掺量为 0 6 0 8kg m 3的聚丙烯纤维 有效地抑制混凝土早期干缩微裂及离析裂纹 的产生及发展 极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尤其是有效抑制了连通裂缝的 产生 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彼此相粘连的大量纤维起着 承托 骨料的作用 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析水与骨料的离析 从而使混凝土中的孔隙含量大大降 低 可以极大地提高抗渗能力 目 录 摘要 1 1 绪论 6 1 1 工程概况 6 1 2 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6 2 编制依据 8 3 土建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9 3 1 施工测量 9 3 1 1 控制点的确认 9 3 1 2 控制轴线的布设和测设 9 3 1 3 标高控制 9 3 1 4 标高引测 10 3 1 5 结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10 3 1 6 沉降观测 10 3 1 7 措施要点 11 3 2 钢筋工程 11 3 2 1 钢筋翻样 11 3 2 2 钢筋加工 11 3 2 3 钢筋施工流程 12 3 2 4 钢筋连接工艺 13 3 2 5 钢筋的绑扎安装 15 3 3 模板工程 17 3 3 1 模板体系 17 3 3 2 施工方法 19 3 3 3 支模质量要求 23 3 4 混凝土工程 25 3 4 1 材料要求 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要求 25 3 4 3 后浇带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26 3 4 4 混凝土养护 27 3 4 5 混凝土试块制作 28 3 4 6 混凝土质量要求 28 3 5 地下室防水工程 31 3 5 1 防水涂料涂刷 31 3 5 2 防水卷材铺贴 31 3 5 3 质量要求 32 4 针对本工程特点采用的特殊措施 33 4 1 地下室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33 4 1 1 原材料的选择 33 4 1 2 配合比设计 33 4 1 3 钢筋的配置 34 4 1 4 混凝土的浇筑 34 4 1 5 混凝土的养护 34 4 2 地下室止水带施工技术措施 35 4 2 1 钢板止水带 35 4 2 2 橡胶止水带 35 5 质量保证措施 37 5 1 主要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37 5 1 1 测量放线 37 5 1 2 模板工程 37 5 1 3 钢筋工程施工 37 5 1 4 混凝土工程施工 38 5 1 5 其他质量控制措施 39 5 2 成品保护措施 39 5 2 1 防水施工 39 5 2 2 模板工程 39 5 2 3 钢筋工程 39 5 2 4 混凝土工程 40 致谢 41 参 考 文 献 42 1 绪论 1 1 工程概况 本建设工程项目为多层建筑 地下一层地上四层 建筑高度 21 510m 建筑 总面积 43000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 34000 地下建筑面积为 12000 B 地 块停车场约 5000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结构 形式为框架结构 防水等级为二级 配电房为一级 室内外高差为 450 地下层主要功能为汽车车库及设备用房 一层至四层为工艺品商场及管理用房 商品混凝土强度采用 C40 局部采用 C35 钢筋采用 HRB400 和 HPB235 本方案主 要研究地下室以及在对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所常见的问题 例如地下室防水 地 下室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如何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和混凝土的变形 与本建 设工程各有关单位见表 1 1 表 1 1 各有关单位名称 工程名称 扬州市工艺坊项目工程 A B 地块 建设地点 扬州市盐阜路 建设单位 扬州市城建国有资产控股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扬州市城建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质量要求 合格 争创省优质工程 合同工期 240 天 暂定 2009 7 8 开工 1 2 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表 1 2 工程设计概况 结构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下室底板 600mm 等 板厚 250mm 220mm 180mm 150mm 10 mm 等 主 体 主要结 构尺寸 柱截面 mm 600 600 600 800 600 900 600 12000 等 梁截面 mm 250 650 250 700 300 700 300 750 400 650 400 700 400 750 等 抗震设防等级 设防烈度 7 度 结构结构安全 二级 结构抗震等级 框架为二级 基础 底板 C40 防水等级 S8 外墙 C40 防水等级 S8 柱 剪力墙 C40地下室 柱 梁 楼板 楼梯 C40 一层 二层 柱 C40 梁 楼板 楼梯 C40 轴 C35 20 38 二 三层 柱 C40 轴 C35 20 38 梁 楼板 楼梯 C35 四层 柱 C35 梁 楼板 楼梯 C35 屋面 梁 楼板 楼梯 C35 混凝土强度等级 注 地下室底板 外墙 顶板 后浇带混凝土均加微膨胀混凝土添加剂 钢筋 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钢筋 高强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 2 编制依据 1 扬州工艺坊项目工程 A B 地块 施工招标文件 2 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图 3 由江苏省工程勘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扬州工艺坊 A 地 块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 现行施工 检测 验收及质量评定规范和规程 见表 2 1 表 2 1 主要规范 规程 类别 名 称 编 号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 GB50026 国 家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 3 土建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3 1 施工测量 3 1 1 控制点的确认 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基准点 基准线 参照点和参照标高等测量控制点 进行复核 3 1 2 控制轴线的布设和测设 1 放线流程 测设各轴线交汇点 木桩临时固定 闭合验收 向外 引出 测设控制线 复核 按照六点一线的要求引出 浇注混凝土稳 固控制点 打钢管桩保护 插旗标志 2 控制测量使用 SOUTH 灵锐 S82 RTK GPS 和托普康 GTS 602 全站仪 由 我公司专业测量队施测 现场使用两台 J2 JD 激光经纬仪和两台 DS3 水准仪 量距使用长城牌 50 M 钢卷尺 一次购置 4 把 互核后做好记录 1 把使用 3 把备用 3 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的布置 用全站仪测设控制线 网 用木桩标志固 定 全部测设工作完成后 进行闭合验收 控制网按二级导线精度要求 3 1 3 标高控制 1 以建设单位和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 将所定的 0 00 与绝对高程相比 较 换算相对标高 标高用水准仪和塔尺直接引测控制 2 根据测绘院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和水准测量和复核 建立施工 用高层控制观测网络 在建筑物四周基础压力影响范围外 避开道路及施工加 工场地 采用 25 圆钢 顶部磨圆 伸入地下 1 5 米 上部留 0 2 米 浇筑 C25 混凝土墩予以保护 设置各水准点 3 水准点及轴线控制点的布置 应离开基坑边 30m 以上 避开场区主要通 道及作业面 砌砖框浇筑混凝土墩保护 并标有防止水准点 轴线控制点移动 的标志 3 1 4 标高引测 通过底层基准线 从地面的水准基点上用钢卷尺向上量得施工层标高 施工 楼层再架设水准仪操平 将标高打到所需各部位 标高测量严禁层层翻倒 防 止累计误差 均需从地面水准基点上量得 由于本工程平面尺度较大 各点会有不均匀沉降 故应在一层混凝土结构完 成后沿建筑物周边均匀标定三个标高基准点 每层标高从三个点向上引测 取 平均值 3 1 5 结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 表 3 1 结构施工测量精度 项 目 测量标准 测角中误差 10 轴线控制网 边长相对中误差 L 15000 每 层 3 mm 轴线竖向投测 总 高 15 mm 轴线间距离 2 mm 门窗洞口线 3 mm 每层抄平 5 mm 每 层 3 mm 标高竖向传递 总 高 15 mm 3 1 6 沉降观测 1 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置由设计院提供或按照规范要求留设 2 建筑物四周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的构筑要求 1 可以通视 2 高程由国家 地方 水准点直接引测 3 地基牢固 构造在不受干扰的地方或附设在永久性建 构 筑物 上 3 测量要求 1 沉降观测从基础开始 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 主体结构封顶后 每个 月观测一次 竣工后第一年观测 3 4 次 第二年观测 2 3 次 第三年后每 年观测 1 次 直到沉降相对稳定为止 2 水准基点与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相对高程的测量按照水准测量闭 合导线方法要求进行 符合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 并建立测量档案 3 定期测量 填写测量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竣工验收后交 建设单位保管和测定 5 观测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3 1 7 措施要点 1 所有仪器在使用前已送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后 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2 测量仪器必须专人保管 专人使用 轻拿轻放 不得碰撞 3 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真实可靠 字迹清楚 不得随意更改 手续齐全 4 加强自检工作 每层放线均由技术质量部门进行复核后 报监理再复 3 2 钢筋工程 3 2 1 钢筋翻样 1 所有结构钢筋配料都需翻样 翻样时先进行预排 翻样后的构件钢筋满 足设计意图和施工规范要求 并便于施工操作 2 合理安排接头位置 搭接和锚固长度 制作成型的钢筋集中分类堆放 3 在钢筋配料单的基础上 编写钢筋材料表 钢筋工长指导施工 3 2 2 钢筋加工 1 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 油渍 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 铁锈等应在 使用前清除干净 在焊接前 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 钢筋的除锈 一般可 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一是在钢筋冷拉调直过程中除锈 对大量钢筋的除锈较 为经济省力 二是用机械方法除锈 对局部除锈较为方便 还可以采用手工除 锈 用钢丝刷 砂盘 喷砂和酸洗除锈等 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 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 斑点伤蚀截面时 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2 钢筋切断 施工现场使用 2 台钢筋切断机进行钢筋切断 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短搭配 统筹排料 一般应先断长料 后断 短料 减少短头 减少损耗 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 防止在量料中产 生累计误差 为此 要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 挡板 在切断过程中 如发现钢筋有劈裂 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 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 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 查明情 况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3 钢筋弯曲成型 钢筋弯曲前 对形状复杂的钢筋 如弯起钢筋 根据钢筋料单上标明的 尺寸 用粉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 划线时应注意 4 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 见表 3 2 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 长度中各扣一半 表 3 2 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 0 35d 0 5d 0 85d 2d 2 5d 5 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 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 0 5d 6 划线工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 两边不对称的钢筋 也可以从钢 筋一端开始划线 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 则应重新调整 7 施工现场有钢筋弯曲机 2 台 钢筋弯曲成型时对于 HRB400 钢筋不能弯过 头再弯过来 以免钢筋弯曲点处发生裂纹 3 2 3 钢筋施工流程 钢筋配筋下料 成型加工 水平运输 吊装到施工层 现场安装 绑扎 安装保护层垫块 焊接柱插筋 底部支撑钢筋 预埋管 预留洞 加强筋设置 验收 3 2 4 钢筋连接工艺 本工程的结构设计要求 框架梁 柱的主筋直径大于 20mm 时 连接方式采 用机械或焊接接头 1 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 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是建设部重点推广应用的 10 项新技术之一 其利用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后冷作硬化增强金属材料强度的特性 使接头与母 材等强的连接方法 1 滚压直螺纹加工与检验 采用钢筋剥肋滚丝机 先将钢筋的横肋和纵肋进行剥切处理后 使钢筋 滚丝前的柱体直径达到同一尺寸 然后再进行螺纹滚压成型 剥肋滚丝头加 工尺寸应符合表 3 3 的规定 丝头加工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 1 2 其公 差为 2P P 为螺距 表 3 3 剥肋滚丝加工尺寸 mm 规格 钢筋直径 剥肋直径 螺纹尺寸 丝头长度 完整丝扣圈数 22 20 8 0 2 M23 2 5 32 5 9 25 23 7 0 2 M26 3 35 9 28 26 6 0 2 M29 3 40 10 操作工人应按的要求检查丝头加工质量 每加工 10 个丝头用通 止环规 检查一次 经自检合格的丝头 应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 以一个工作 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格验收批 随机抽样 10 且不得少于 10 个 当合格率 小于 95 时 应加倍抽检 复检中合格率仍小于 95 时 应对全部钢筋丝头 逐个进行检查 切去不合格丝头 查明原因 并重新加工 2 滚压直螺纹套筒 滚压直螺纹套筒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加工而成 连接套筒的类型有 标 准型 正反丝扣型 变径型 可调型等 本工程选用了标准 正反丝扣和变 径型 其几何尺寸如表 3 4 表 3 4 标准型套筒几何尺寸 规格 钢筋直径 螺纹直径 套筒外径 套筒长度 22 M23 2 5 33 60 25 M26 3 39 65 3 现场连接施工 连接钢筋时 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必须一致 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应 干净 完好无损 滚压直螺纹接头应使用扭力扳手或管钳进行施工 将两个钢筋丝头在 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 接头拧紧力矩直径 22 25 28 单位 mm 的钢筋 分别为 200 250 280 单位 N m 拧紧后的滚压直螺纹接头应做好标记 单边外露丝扣长度不应超过 2P 4 接头质量检查 套筒供货商应提交有效的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现场检验应进行拧紧力矩检验和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用扭力扳手按要求抽检接头的施工质量 抽检数量 梁 柱构件按接 头数的 15 且每个构件的接头抽检数不得少于一个接头 墙 板构件每 100 个接头作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 100 个也作为一个检验批 每批抽检 3 个 接头 抽检的接头应全部合格 如有一个接头不合格 则该批接头逐个检查 并拧紧 滚压直螺纹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以 500 个接头为一检验批 从 每个批中抽出 3 个试件做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如有一个不合格则加倍复验 2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钢筋电渣压力焊是将两根钢筋安放成竖向对接形成 利用焊接电流通过 两根钢筋端面间隙 在焊剂层下形成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 产生电弧热和电 阻热 熔化钢筋 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 1 电渣压力焊 接头质量检验 取样检查 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进行外观检查 当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 以 300 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为一个检验批 从中随机抽检 3 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电渣压力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 头应切除重焊 a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 两个以上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b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要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 段的长度为 35d 且不小于 500 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 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 50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 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当无法避 开时 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 不应大于 50 c 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 4mm d 钢筋与电极接触处 应无烧伤缺陷 e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 4 f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 0 1 倍 且不得大于 2mm 3 2 5 钢筋的绑扎安装 1 框架柱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 搭接竖向受力筋 画箍筋间距线 绑箍筋 按图样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 先将柱箍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 然后立柱子钢筋 主筋接头的位置依设计要求错开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 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 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 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 扎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 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 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 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柱上 下两端箍筋应加密 加密区长度及箍筋的 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保护层塑料环圈卡在外竖筋上 间距 1000mm 2 梁钢筋绑扎 模内绑扎 工艺流程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放主次梁箍筋 穿主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 定住 穿次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住 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及弯起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牢 绑主梁底层纵向钢筋 穿次梁上层纵向筋 按箍筋间距 绑牢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结点 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 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 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用套扣法绑扎 箍筋弯钩 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 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 50mm 梁端 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 其间距及加密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 均加预制的砂浆保护层垫块 3 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 模板上画线 绑板下部受力钢筋 绑上层钢筋 绑扎钢筋前应将模板清扫干净 用粉笔在模板上画好主筋分布间距 然后按 画好的间距 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 电线管 预留孔等及时配合 安装 绑扎用顺扣 相交点全部绑扎 双层钢筋加马凳 确保上部钢筋位置 马凳直径与板上负筋相同 间距 800mm 绑扎负弯矩钢筋 每个扣均要绑扎 最后在主筋下垫砂浆垫块 4 钢筋绑扎接头及搭接长度要求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钢筋搭接处 应 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在受拉区域内 HPB235 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 弯钩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 且不应小于 25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1 3L L 为搭接长度 反搭接接头中点位 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受力 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 对梁 板 墙类构件 不宜大于 25 对于柱类构件 不宜大于 50 当工程中有必要 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 对梁构件不应大于 50 其他构件可适当放宽 5 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 25 时 其最小搭接长度 应符合表 3 5 规定 表 3 5 钢筋搭接长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类型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光圆钢 筋 HPB235 级 45d 35d 30d 25d HRB335 级 55d 45d 35d 30d带肋钢 筋 HRB400 级 RRB400 级 55d 40d 35d 注 两根直径不同钢筋搭接长度 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2 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 25 但不大于 50 时 其最 小搭接长度应按表中的数值乘以系数 1 2 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 50 时 应乘以系数 1 35 3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根据前述 条确定后 在下列情况下 还应进行修改 带肋钢筋的直径大于 25 时 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 乘以系数 1 1 取用 对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的带肋钢筋 其最小搭接长度 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 0 7 当带肋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搭接钢筋 直径的 3 倍且有箍筋时 其最小搭接长度可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 0 8 对有 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 求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对一 二级抗震等级 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 1 15 对三级抗震等级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 1 05 4 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 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 条的规定确定相 应数值后 乘以系数 0 7 5 在任何情况下 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300 受压钢筋的搭接 长度不应小于 200 3 2 6 钢筋检查验收 1 原材料的质量必须有质量保证书 且必须按规格 炉号 批量进行抽样 复试 钢筋的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按规定抽检 均合格方可使用 2 钢筋的规格 尺寸 数量 间距 锚固长度接头等必须符合设计与施工 规范的要求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因具有不小于 95 的保证率 钢筋的抗拉强度 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 25 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 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 3 3 钢筋绑扎完毕经自检 互检 交接检 合格后通知有关人员验收 并办 理隐蔽验收手续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值符合表 3 6 其合格点率应控制在 90 以上 表 3 6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值 项 目 允许偏差值 mm 检验方法 长 宽 10 钢尺检查 绑扎钢筋 网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 取最大 值 长 10 钢尺检查绑扎钢筋 骨架 宽 高 5 钢尺检查 间距 10 排距 5 钢尺量两端 中间各一 点 取最大值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 梁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保护层 厚度 板 墙 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 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 取最大 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预埋件 水平高差 3 0 钢尺和塞尺检查 1 本工程地下室钢筋直径大于 20mm 的连接均采用钢筋机械连接技术 直 螺纹连接 小于 20mm 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接头连接 各种连接形式不得混用 2 地下室底板钢筋上 下层筋的接头位置按设计要求进行 且宜错开 外 墙板水平筋内层在梁 板处接头 外侧在中间接头 且宜错开 3 基础底板钢筋皮数较多 双层双向 必须设钢筋支架 基础底板采用钢 筋支架来支承底板上层钢筋的重量 基础墙板钢筋用钢管支架固定 4 钢筋必须全部绑扎 不得跳花 钢筋搭接绑扎点不得小于三处 3 3 模板工程 3 3 1 模板体系 1 框架柱 框架梁 板面混凝土所用模板均采用大块胶合板 地下室底板模 板采用砖胎模 2 楼面模板采用 18mm 厚大块木胶合板 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拼缝处粘贴 海绵条 保证模板不漏浆 3 框架柱柱 梁侧模的竖肋 楼面模板的横楞采用 50mm 100mm 的木枋 4 框架柱柱侧模的围檩 脚手 剪刀撑采用 48 3 5mm 焊接钢管 扣件 卡连结 5 梁 板面模板的排架采用 48mm 钢管排架和快速拆模体系定型支撑 3 3 2 施工方法 1 模板采取加工车间集中制作 运至施工现场安装 2 框架柱模板 1 独立柱采用带竖肋木模 2 模板分片运输到施工现场拼装 3 柱模安装 搭设钢管扣件井式脚手临时固定 验收校正后 加设抛撑和 系杆给予稳定 4 柱模采用钢管扣件抱箍 横距 350mm 700mm 从下至上不等距布置 间 距上疏下密 柱边长超过 600 mm 的 中间加一道 14 对拉螺杆 外侧 立面 柱模接头采用 3 厚泡沫双面胶带 3 砼墙模板 砼墙模板使用 1830 915 18 耐水胶合模板 穿墙拉结螺杆固定 地下 室外墙及人防区穿墙拉结螺杆为不可回收螺杆 4 电梯井模板 电梯井模板采用专用制作定型木模 详见图 3 1 图 3 1 电梯井定型木模示意图 5 楼面框架梁板模板 1 楼面模板的支撑 采用 48 钢管排架和快速拆模体系定型支撑 纵 横向支撑间距为 600mm 900mm 为避免对现浇楼板产生附加荷载 支撑应上 下基本对齐 2 为加强楼面顶撑的刚度 除搁栅外 竖向每 1 8 M 设一道纵横水平杆 每 6 M 不少于一道双向剪刀撑 3 楼面模板采用 18mm 厚大块木胶合板板 铺设在 50mm 100mm 次楞木上 次楞木搁置在 70mm 150mm 主楞木上 主楞木搁置在钢管排架或定型支撑上 梁模板 详见图 3 2 图 3 2 梁模板示意图 4 楼面模板编号定位 固定使用位置 保证质量 为提高工效 5 精心处理梁 板交接处的模板拼装 做到稳定 牢固 不漏浆 6 所有模板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拼缝处粘贴海绵条 保证模板不漏浆 7 板验收校正后 纵横方向均加设剪刀撑给予整体稳定 8 楼面模板支撑方法 详见图 3 3 梁板 模板 支撑 示意 图 1000 1000 1000 50 100木 方 300 1800 纵向 间距 800 12对 拉螺 栓18 厚胶 合板 1800 图 3 3 梁板模板支撑示意图 6 模板的维修与保养 1 模板使用后 再次使用前 表面积灰清理干净 涂刷隔离剂 2 每层模板拆除后在楼层集中维修 经配制后重新翻至上层使用 3 木模板架设后 在干燥天气时要浇水保养 7 拆模要求 1 根据本工程柱距 梁跨 楼面结构模板和支撑系统的拆除 必须在再上 层的梁板混凝土浇筑后 且本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时拆除 2 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 先支后拆 先拆非承重模板 后拆承重模板 3 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 应先从跨中开始 分别拆向两端 4 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 拆下来的模板要及时运走 整理 所拆模板 要逐块传递下来 不得抛掷 拆下后即清理干净 板面涂隔离剂 按规格分类 堆放整齐 5 拆模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出具拆模通知单后实施 8 施工现场的模板数量 柱模板一套 楼面模板三套 梁侧模板二套 梁底 模板三套 支撑系统三套 9 砌体拉结筋 构造柱予留插筋均由木工放置 按规定的模数划 弹 线 钻 孔放置 不得偏位遗漏 10 预埋铁件 预留洞口与水电安装部门共同复核后封 3 3 3 支模质量要求 1 模板制作安装的质量和等级评定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 评定标准进行验收评定 2 模板及支撑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3 实测质量偏差符合表 3 7 其合格点率应控制在 90 以上 表 3 7 实测质量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 钢尺检查 基础 10 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 寸 柱 墙 梁 4 5 钢尺检查 不大于 5m 6 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大于 5m 8 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1 墙板全部使用 1830 mm 915 mm 18 mm 耐水胶合模板 100 mm 50 mm 截面木方间距 300 mm 竖围檩 双钢管横围檩 横围檩间距 中距 根据墙高情 况从下至上 450 mm 900 mm 不等距布置 地下室墙板支模方法 详见图 3 4 18 厚耐水胶合模板 M14 螺杆双向 460 50 100 木方 3 厚泡沫双面胶带 3 厚止水钢板 图 3 4 地下室外墙支模示意图 木垫片 中置止水翼片双面满焊定位止水片单面满焊 承台上 300 2 外墙板拉结采用 14 mm 穿墙螺杆 止水环撑头加堵头做法 采用三道 止水片 并在外侧套 60 mm 60 mm 木垫片 穿墙螺杆横向间距 460mm 止水环 与螺栓应满焊严密 两端止水环与两侧模板之间应加垫木 拆模后除去垫木 将螺栓沿平凹底割去 凹坑以膨胀水泥砂浆封堵 3 柱模全部采用胶合模板 打钢管扣件柱箍 柱箍间距从下至上 400 mm 900 mm 不等 本工程柱边长凡大于为 600 mm 的 中间加一道 14 mm 拉 杆 4 顶板模板采用 1830 mm 915 mm 18 mm 耐水胶合模板 模板裁割后均须 上平刨机或手工刨拼缝 梁柱接头模板应预先设计 精心制作 保证板面平整 拼缝严密 5 顶面模板的支撑 采用快速拆模体系定型支撑 纵横向支撑间距为 800 mm 顶板隔栅采用 50 mm 100 mm 截面木方 间距 460 mm 主楞木采用 75 mm 150 mm 截面木方 主楞木搁置在定型螺旋支撑上 3 4 混凝土工程 3 4 1 材料要求 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要求 1 工程结构所用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泵送混凝土 2 混凝土拌和物入模坍落度为 120 20mm 3 工程结构部位的混凝土应使用同品种 同标号的 42 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拌制 4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选用 5 31 5 连续粒级洁净碎石 含泥量控制在 1 以下 吸水率不应大于 1 5 当采用多级级配时 其规格及级配应通过试验 确定 5 混凝土的细骨料 宜采用中粗砂 细度模数 2 4 3 0 其含泥量不应大 于 2 6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对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无影响的洁净水 7 配制混凝土时 根据设计要求掺入适宜的掺加剂 使混凝土产生补偿收缩 或防水效果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8 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有试验室出具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 应保证结构设 计所规定的强度 抗渗等标号和施工和易性的要求 并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 9 严格执行按配比施工 采取电子自动计量装置上料台 3 4 2 混凝土浇筑 1 混凝土的水平及垂直运输选用两台混凝土输送泵 2 混凝土泵管管径用 125mm 并用 48 钢管搭设支架架空 3 浇筑时安排专人接拆泵管 4 混凝土入模处 每处配备 5 只插入式振动器 5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表面洒水湿润 6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模板和钢筋派专人看护 7 浇筑时确保快插慢拔 振动时间以不冒气泡为止 插入间距为 300mm 呈梅 花状布置 插入深度为进下层 50 100mm 8 浇筑过程中拌和物内严禁随便加水 9 墙体混凝土采用分层下料的施工法 每层下料 500 mm 根据各施工段操 作面合理劳动组合安排做到不留施工缝和冷接头 10 为防止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外 在混凝土初 凝前进行二次复振 以减少气泡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楼面混凝土应在终凝前 掌握时间进行反复抹压表面的工作 防止混凝土开裂 3 4 3 后浇带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1 后浇带的留置与处理 1 后浇带按设计图要求进行施工 2 后浇带的留置必须依据设计要求的位置与尺寸 宽度宜为 700 1000 若后浇带位置因施工需要移动 必需经过设计院同意 后浇带砼施工的时间必 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要求 若设计无要求时 应在其两侧砼龄 期 42 天后再施工 但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筑砼 14 天后进行 3 后浇带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满足现行规范和设计要求 4 后浇带的施工必须符合 砼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5 后浇带砼浇筑应留置砼强度检验试块 后浇带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其 两侧砼 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同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后浇带处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 若必须断开 则主筋搭接长度应 大于 45 倍主筋直径 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 并应按设计要求设附加钢筋 7 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两侧砼面上的浮浆 松散砼应予凿除 并 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涂刷砼界面处理剂或水泥砂浆 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时 不得有积水 8 后浇带处的钢筋应进行除锈 已将钢筋调整平直 9 后浇带的模板已封闭严密 且应保证砼施工后新旧砼没有明显的接搓 2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 1 混凝土施工原则上不留垂直施工缝 由于特殊原因需留施工缝时 必 须事先征得设计人员和总监的同意 填写技术措施单后方可留设 框架柱施工 缝的留设 柱下口设在楼板面和基础变截面处 上口设在楼面梁下 50mm 100mm 处 楼层平面不留施工缝 楼梯施工缝留设按现行规范执行 特 殊部位施工缝在施工前与设计部门商定制订具体技术措施后留设 所有悬挑结 构梁一次浇制完毕不留设任何施工缝 停歇缝 2 所有施工缝表面必须凿去表面浮浆露出石子 浇筑前洒水润湿后用与 结构相同级配的水泥砂浆进行接浆处理 3 若在浇筑过程中 由于设备故障而无法连续浇筑时 必须按规范要求 留设施工缝 施工缝位置宜设在次梁 板 跨中 1 3 范围内 4 施工缝必须垂直设置 严禁留斜缝 板面的施工缝 后浇带等处均按 设计图要求进行施工 3 4 4 混凝土养护 1 混凝土浇筑终凝后 即可进行养护工作 2 养护时 夏天采用覆盖麻袋浇水或蓄水养护 雨天采用塑料薄膜和麻袋 覆盖 3 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4 浇筑后的楼面上应控制人流 严禁堆放杂物 混凝土表面强度达 1 2 Mpa 后方可上人操作 3 4 5 混凝土试块制作 1 试块组数应满足每 100 M 3不少于一组 每台班不少于一组 2 试块制作完成后应送入试验室进行标准养护 另外加做不少于 3 组现场 与结构同条件养护 作为实体强度检测依据以及承重模板拆除时强度依据 3 4 6 混凝土质量要求 1 混凝土的质量和等级评定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标准进行验收评定 2 表面无蜂窝 孔洞 露筋 施工缝无灰渣等现象 3 实测质量偏差符合表 3 8 其合格点率应控制在 90 以上 表 3 8 现浇结构实测偏差允许值 项目 允许偏差值 mm 检验方法 基础 15 独立基础 10轴线位置 墙 柱 梁 8 钢尺检查 5m 8 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层高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 钢尺检查 垂 直 度 全高 H H 1000 且 30 经纬仪 钢尺检查 层高 10 标高 全高 30 水准仪或拉线 钢尺检查 截面尺寸 8 5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件 10 预埋螺栓 5 预埋设施中心 位置 预埋管 5 钢尺检查 预留洞中心位置 15 钢尺检查 1 原材料的要求 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的要求 水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减少水泥用量 控制水化热温升 减小温度应力 选用中粗砂 细度模数 2 4 以上 含泥量控制在 2 以下 石子选用 5 31 5 连续粒级洁净碎石 含泥量控制在 1 以下 外掺添加材料 a 掺入一定数量的一级粉煤灰 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可泵性 降低 混凝土的水化热及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b 掺入一定数量的 JM 改进型混凝土微膨胀剂 降低混凝土水灰比 改 善混凝土和易性及可泵性同时起到混凝土缓凝的作用 c 添加掺量为 0 6 0 8kg m 3的聚丙烯纤维 有效地抑制混凝土早期干 缩微裂及离析裂纹的产生及发展 极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尤其是有效 抑制了连通裂缝的产生 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彼此相粘连的大量纤维起着 承托 骨料的作用 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析水与骨料的离析 从而使混凝 土中的孔隙含量大大降低 可以极大地提高抗渗能力 混凝土拌和物入模坍落度为 140 20 mm 2 浇筑 该工程基础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搅拌车运输到现场 由混凝 土泵送入模的全盘机械化的混凝土施工方案 为了加快浇筑速度 不使之产 生施工冷缝 浇筑时采用分段 分层 分条 连续不断地浇筑施工 根据基础平面及现场的施工条件 为充分利用泵车能够展开的工作面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捣各施工段组织班组从两边赶向中间 按后浇带分成几块 进行分块浇筑 混凝土采用分层斜面浇筑 底板基础梁采用逐根分层浇筑的 施工方法 每层厚度不得大于 300 mm 分段严格按流水面控制 确保上层混 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与下层混凝土有良好的连接 根据基础平面及现场的施工条件 采用一台汽车泵车 两台固定泵浇 筑 保证混凝土连续施工 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表面洒水湿润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模板和钢 筋派专人看护 混凝土入模处 每处配备 4 只插入式振动器 浇筑时确保快插慢拔 振动时间以不冒气泡为止 插入间距为 300 mm 呈梅花状布置 插入深度为 第一皮距底板垫层上表面 50 mm 分层插入深度为进下层 50 mm 100 mm 混凝土严格控制配合比 水灰比和坍落度 浇筑过程中严禁在混凝土 内随便加水 严格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 要求混凝土初凝控制在 10h 左右 入泵坍 落度控制在 120 20 mm 混凝土泵送时要求同时后退 泵送管在基础上设 临时支架 本工程地下结构各施工区混凝土采用一次性连续浇混凝土 从技术上 采取措施防止裂缝 墙体混凝土采用分层下料的施工法 每层下料 500 mm 根据各施工段操作面合理劳动组合安排做到不留施工缝和冷接头 外 墙墙板止水坎与底板同时浇筑 并按规定设置留钢板止水带 墙板与顶板 分开浇筑 首次浇至顶板梁下 100 高度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接 头 为防止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初凝前采用二次复振和表面压实 抹平灰以减少气泡 消除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防止混 凝土开裂 3 混凝土试块 除正常混凝土试块外 另适当增加 R3 R7 两组试块 为及时了解混 凝土强度增长情况提供数据 定期抽测混凝土坍落度 每 30 m3不少于一次 根据情况逐车检测 并做好记录 遇有异常情况 应及时调整 防水混凝土按照每 500 m3 留置一组抗渗试块 且每次不少于 2 组 4 混凝土养护 保养是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裂缝极为重要的一环 承台采用蓄热保温加强 混凝土养护 方法为采用二层塑料薄膜夹一层草包覆盖 同时应在混凝土终 凝后浇水或蓄水养护 保护混凝土适宜的温度及湿度 外墙吊模部分两边盖 湿草包 钢筋中间塞湿草包 地下外墙混凝土养护采用外挂草包浇水或淋水 养护 确保混凝土有适宜的温度及湿度 保养时间不少于 14 天 3 5 地下室防水工程 本工程地下防水 底板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CCCW 外墙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 CCCW 防水涂料 弹性涂料 顶板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 CCCW 防水涂料 卷材防水 3 5 1 防水涂料涂刷 1 按 0 3 1 的水灰比 重量比 调配成浆糊状进行涂刷施工 涂料搅拌应 充分均匀 不能有小灰球 用多少拌多少 搅拌好的涂料应在 30 分种内用完 在高温条件下 时间还要相应短些 2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常用施工方法可以用毛刷涂刷 滚筒滚刷 刮板刮 泥夹抹 喷涂喷等方法 也可以采用干粉撒法 涂刷和滚筒方法施工 要分二次完成 两次涂刷的时间间隔为 2 3h 应正反方向来回涂刷 其它施 工方法可一次完成 3 对砼结构表面有空洞 缝隙 蜂窝等现象要进行修补 特别是砂浆滴块 要凿除 应清除基面的泥浆 浮块 油污等各类杂物方可进行施工 在涂刷施 工时要充分保持湿润的基面才可进行涂刷 有时要边涂刷边喷雾 保持基面的 润湿 4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自身有独特的保湿作用 一般要求在施工后 的 6 8 小时内进行喷水保湿养护 每天 2 3 次 隔天再养护一次即可 养护 保湿不能用蓄水养护 3 5 2 防水卷材铺贴 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抹水泥素浆粘结层 卷材铺贴 晾放 卷材收头粘 结 卷材接头密封 节点加强处处理 做保护层 2 清理基面 结构基层表面在铺贴前应先作处理 清理干净 提前洒水 确保基面湿润 无积水 在阴角处 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半径为 50mm 以上的圆角 3 抹水泥浆 水泥砂浆的水灰比要控制好 当水泥浆批到墙面或者屋面时 一定要保证 粘稠 水泥浆厚度一般为 3 5 视基层平整情况而定 如基层不平整 水泥用量相应增加 水泥浆要批均匀 4 铺贴防水卷材 水泥浆批好后 揭掉防水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开始铺贴 卷材之间为平行对 接 对接缝尽量拼严 铺贴好后用刮板刮平 压出卷材底面空气 以两边有水 泥浆挤出为标准 5 对接口密封 采用非焦油聚氨酯涂膜防水涂料作为对接口密封材料 对接口密封时 先 将卷材搭接部位上表面的隔离膜揭除 再涂抹涂料 对接缝涂抹防水涂料应在 卷材铺贴一周后进行 防水卷材在立墙上铺贴时 在卷材收口处应用加厚水泥 浆临时密封 以防止立墙收头处水份散失过快 6 节点加强处理 节点处在大面卷材施工完毕后进行加强处理 3 5 3 质量要求 1 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的质量 性能符合要求 2 防水层的基层应符合排水要求 平整洁净 无起砂 空鼓和松动现象 阴 阳角处应是园弧形或钝角 防水层无积水现象 3 卷材防水层铺贴和搭接 收头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且应粘结 牢固 无空裂 损伤 滑移 翘边 起泡 皱折等缺陷 4 防水层应涂刷均匀 无空鼓 皱折 特殊部位 附加层等做法符合要求 4 针对本工程特点采用的特殊措施 4 1 地下室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的通病 尤其是超长地下室墙体 本建筑物长 114 2m 126m 在两区之间各设置多道 1m 宽后浇带 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强度 C40 施工期正值夏季 诸多因素造成了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不利条件 施工中必 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严格的管理措施 才能防止地下室混凝土温度变形 及混凝土裂缝通病 地下室工程施工的重点是解决地下室混凝土温度变形及抗 渗等施工难题 4 1 1 原材料的选择 1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参照水泥厂的水泥强度历史资料 充分利用水泥 强度的后期发展 尽量减少水泥用量 采用双掺技术 控制水化热温升 减小 温度应力 2 掺入一定数量的一级粉煤灰 烧失量小于 5 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 可泵性 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及减小混凝土的收缩 3 掺入一定数量的 JM 型 抗裂 防渗 混凝土高效增强剂 降低混凝 土水灰比 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及可泵性同时起到混凝土缓凝的作用 4 添加掺量为 0 6 0 8kg m 3的聚丙烯纤维 有效地抑制混凝土早期 干缩微裂及离析裂纹的产生及发展 极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尤其是有效 抑制了连通裂缝的产生 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中彼此相粘连的大量纤维起着 承 托 骨料的作用 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析水与骨料的离析 从而使混凝土中的 孔隙含量大大降低 可以极大地提高抗渗能力 5 选用粒径 5mm 31 5mm 连续粒级的碎石 其含泥量控制在 1 以下 6 选用细度模数在 2 5 以上的中 粗砂 其含泥量小于 2 4 1 2 配合比设计 1 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来自水泥浆 混凝土的配比设计的指导思想是 尽量 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泥水化热和水泥浆的收缩 采用低水灰比 使用复合型 微膨胀高效减水剂 补偿混凝土的收缩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避免裂缝的 产生 2 提前选定材料送试验室进行配比试配 根据试配结果确定混凝土的最佳 配合比 3 商品混凝土选用合适的坍落度 坍落度控制在 140mm 以内 4 1 3 钢筋的配置 与设计单位商议 地下室外墙水平钢筋在不改变配筋率的前提下 加密水钢 筋的间距和有效位置 防止地下室外墙的裂缝出现 4 1 4 混凝土的浇筑 本工程地下结构各施工段混凝土采用一次性连续浇筑 从技术上采取措施防 止冷接头的出现 1 为了加快浇筑速度 避免产生施工冷缝 浇筑时采用分段 分层 分条 连续不断地浇筑施工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采用分层斜面浇筑 底板基础梁采用 逐根分层浇筑的施工方法 每层厚度不得大于 300 mm 分段严格按流水面控制 确保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上层混凝土 墙体混凝土采用分层下料的施工方法 每层下料高度 500mm 连续浇筑到顶 不留施工缝与冷接头 外墙止水坎与底 板同时浇筑 按规定留设钢板止水带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冷接头 2 采用 50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钢筋密集区 墙 柱 梁相交处 采用 35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振捣时做到快插 慢拔 每点振捣时间约需 20 30 秒 振捣间距不大于 500 mm 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约 50 mm 深 对梁 柱 墙相交部位振捣时注意振捣密实 振捣以表面水平不再显著 下降 不再出现气泡 表面泛浆为准 3 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 首次振捣不能沉实到位 振捣时间过长则易产生 过振 必须采用复振的方法以消除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底板须采用复振和表面 抹压的方法以消除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本工程采取初凝前复振 结合搅拌站提 供的混凝土初凝时间和观察混凝土的凝固状况进行复振 表面抹压要反复进行 以闭合收缩裂缝 4 1 5 混凝土的养护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裂缝极为重要的一环 本工程采用下 列措施 1 地下室底板采用蓄水养护 2 外墙吊模盖湿麻袋浇水养护 墙板止水坎采取钢筋中间塞湿麻袋 3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养护采用挂麻袋浇水或使用镀锌花管淋水养护 4 楼面采用蓄水养护 楼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周边用混合砂浆砌一皮标 准砖 蓄水养护 5 保养时间不少于 14 天 4 2 地下室止水带施工技术措施 4 2 1 钢板止水带 1 本工程地下室外墙采用 3mm 厚钢板止水带 2 钢板止水带应平整 尺寸准确 折边准确 弯折 30 表面的铁锈 油 污应清除干净 不得有砂眼 钉孔 3 钢板止水带接头采用搭接焊 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0mm 必须采用双面满 焊 确保无针孔砂眼 4 钢板止水带定位采用在墙板竖向主筋上焊接短钢筋托和短钢筋顶杆进行定 位 所有定位钢筋外端与模板的距离不得小于设计混凝土保护层 5 外墙柱处由于钢板止水带隔断了箍筋 须在钢板止水带上打孔 用长开口 箍筋穿过钢板止水带 在止水带两边进行贴角满焊 然后将开口箍筋用钢筋板 子沿柱主筋弯折成标准箍筋或搭焊成封闭环箍 6 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 外墙根部上翻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可先用手工插 捣 并应滞后进行二次振捣 7 钢板止水带两侧的混凝土表面宜用 T 形螺纹钢筋拍拍实 上部混凝土墙板 封模前仔细检查 用钢錾除去表面浮浆和浮石子 8 本工程加速器室部位位置低 混凝土施工会与相邻部位产生垂直施工缝 此处采用钢板止水带与上下水平钢板止水带满焊 保证钢板止水带的连续性和 不漏水 4 2 2 橡胶止水带 1 橡胶止水带的形状 尺寸及其材质的物理性能 均应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 且无裂纹 无气泡 2 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 接缝应平整牢固 不得有裂口 脱胶现象 3 本工程所有后浇带均有橡胶止水带 所有后浇带 L 形和 T 形部位应订购相 应 L 形 T 形成品连接件 橡胶止水带与其现场电加热硫化粘接 4 止水带安装应牢固 位置准确 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垂直 其中心线 应与结构厚度中心线重合 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 5 止水带在转弯处的转角半径 R 应做成 200mm 的圆弧形 6 止水带的接槎必须在坡道的顶部中央 7 浇筑底板混凝土时 止水带下侧易振捣不实 必须按下述程序操作 1 混凝土浇灌时应首先从侧面浇捣 将止水带下面振实后再浇上面 2 应进行二次振捣 3 振动棒不得触碰止水带 5 质量保证措施 5 1 主要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5 1 1 测量放线 设立专门的测量小组 测量仪器及工具事先检查 定期校正 测量控制的点 是保证建筑物垂直的控制和平面位置的控制 5 1 2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是影响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 本工程拟采用 一次成优 的质 量控制法 以创优质主体结构工程为目标 为装饰工程提供优越的条件 其具 体的施工流程说明如下 1 工程技术人员在工序开工前将各结构构件的模板安装图详细绘出 工人按 图施工 质检员严格按图检查验收 2 认真做好工序交接检查 当钢筋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员组织钢筋 木工班组 长和质检员进行现场交接检查 凡钢筋位置不符合要求的必须整改完成后方可 封模 3 模板安装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拼缝严密 4 楼面模板采用竹胶板 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拼缝处粘贴海绵条 保证模 板不漏浆 5 精心处理墙 柱 梁 板交接处的模板拼装 做到稳定 牢固 不漏浆 6 模板内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不得遗漏 安装必须牢固 位置准确 其允 许偏差均应控制在规范允许值内 7 提高模板施工质量标准 几何尺寸 标高 轴线 垂直度和平整度的允许 偏差均要在规定范围之内 不得突破范围 8 模板拆除后要进行清洁修正 涂刷隔离剂后才能继续使用 9 为保证板缝能满足优良标准要求 在模板安装完毕后 应用胶带纸封堵板 缝 5 1 3 钢筋工程施工 1 钢筋进场后要及时进行材料复试与检验 合格材料方可使用 2 钢筋工施工前要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