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45945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教版九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沪教版九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C . 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D . 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2.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取用液体B . 加热液体C . 稀释浓硫酸D . 蒸发食盐水3. (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铜粉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 A . 铜粉用量要足够B .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 .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 .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4. (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 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 . 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水,边加边搅拌D . 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5. (2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测定液体的pHB . 稀释浓硫酸C . 蒸发D . 称量NaOH固体6.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被点燃,火星四射B . 淀粉与碘化钾溶液混合后呈蓝色C . 点燃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发生猛烈爆炸D . 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7. (2分)下列表示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 A . B . C . D . 8. (2分)下图表示氯酸停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剩余固体的质量B . 生成氧气的质量C .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 . 氯酸钾的质量9. (2分)下列物质有关“一定”和“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B .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C . 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D . 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0. (2分)2018年清明前夕,我省多地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级别。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氮气B . 二氧化氮C . 二氧化硫D . PM2.511. (2分)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 . 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不断运动C . 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D . 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12. (2分)化学实验是我们应用化学知识、拓展化学思维和培养化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认真分析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目的是( ) A . 泥沙水的净化B . 生石灰遇水放热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 制取氧气13. (2分)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 ) A . 质子、中子、电子B . 质子、电子C . 中子、电子 D . 质子、中子14. (2分)李明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先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出体积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 . 等于6mLB . 小于6mLC . 大于6mLD . 无法确定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9分)15. (5分)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_,二氧化碳占_,_占0.94%。 16. (3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_(填符号)。(2)从微观知宏观。 微粒A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微粒C的符号是_。A-E五种微粒所含元素,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填单质化学式)。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7. (4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_,反应的表达式是_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 18. (2分)下列物质:河水 水银 冰水 硫酸铜 液态氧 五氧化二磷锰酸钾人体呼出的气体 属于单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属于氧化物的是_,属于混合物的是_。19. (4分)图中、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若一个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则这个铝原子的中子数是_。 (2)C粒子的符号为_,若D为原子,则X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填序号)。 20. (1分)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检验的操作。 氧气的检验 氢气的检验 (1)操作中,盛氧气的试管管口向上,盛氢气的试管管口向下,其主要原因是_。 (2)检验氢气时,如果_声,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_,则表示氢气比较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点燃时易发生_,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_。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1. (2分)有A,B,C,D,E,F,G七种物质。在常温下A是无色无味气体,它可以由一种暗紫色固体B加热分解制得。C在A中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D能造成大气污染。E在A中燃烧发出白光,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G在A中燃烧会火星四射。(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D_;F_。四、 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22. (4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探究物质组成的实验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探究活动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选用汞、磷、铜等物质均可以完成该实验,选择反应物的主要依据是(填序号)_; A . 反应物是固体B . 在空气中反应且只消耗氧气C . 燃烧有明显现象D . 生成物不是气体(2)用甲、乙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充足、装置不漏气) 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_A都只能在实验结束后,推测出氮气是无色气体B甲中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太慢,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大C乙中瘪气球可以防止燃烧放热使橡胶塞弹出D乙比甲更节约能源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加热使合力反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反应前后各数据及结论如下,请分析后将玻璃管中原有的空气体积填入空格内:玻璃管中原有空气的体积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结论反应前反应后_mL40mL30m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3)探究活动二、探究水的组成 如图1,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此实验可以探究水的组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b两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则a玻璃管连接的是电源的_极(4)还能说明组成水的元素种类的实验是_ (5)探究活动三、探究不同物质的组成元素 为探究不同物质中可能含有相同元素,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2,取少量白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完全烧焦,燃烧匙中所剩物质均呈黑色,由此可知白砂糖、面粉中都有_元素;(6)如图3,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时也可说明碱式碳酸铜中含有与白砂糖、面粉相同的某种元素?_ 以上实验可以用来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试用微粒的观点分析设计这些实验的依据是_23. (6分)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 (4)使用装置B制取气体,装药品前要检查气密性,一种方法是,关闭弹簧夹以后,从长颈漏斗中注水时,漏斗中的液面会上升,你认为漏斗中的液面至b处时,停止注水较好,理由是_。 (5)实验室常用电石固体(主要成分是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剧烈,速度较快,获得平稳的气流,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字母)。 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24. (3分)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方案一)如图1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2)(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20mL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图2、图3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与方案一对比,方案二的优点是_。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9分)15-1、16-1、16-2、17-1、18-1、19-1、19-2、19-3、19-4、20-1、20-2、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1-1、四、 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22-1、22-2、22-3、22-4、22-5、22-6、23-1、23-2、23-3、23-4、23-5、五、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3分)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