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34908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D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6淮安)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 . 铝用于制造铝箔B .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C . 稀盐酸用于除锈D . 液氧用作火箭助燃剂2.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固体B . 过滤C . 稀释浓硫酸D . 倾倒液体3. (2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A . 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B . 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 . 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D . 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4. (2分)(2017常州)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中共有两种原子B . 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C . 图示反应不是置换反应D . 图示反应表示甲烷完全燃烧5. (2分)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现将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从实验获得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棉花具有可燃性B . 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C . 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D . 棉花燃烧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6. (2分)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B . 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 HNO3C . 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D . 在pH=14的溶液中:Fe Cl3、Ba(NO3)2、CaCl27. (2分)根据图示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镁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B . 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C . 当X=8时,该微粒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D . 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等8. (2分)下列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 . 在恒温的条件下,将足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适量的水分B . 向露置在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D . 相同质量的且过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9. (2分)生活中常用湿润的PdCl2试纸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 PdCl2 + X = 2HCl + Pd+ 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为 H2OB . 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C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D . 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10. (2分)(2014本溪)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 . 用木条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B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D . 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二、 非选择题 (共6题;共39分)11. (9分)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现实生活或生产中可谓“美铝如云”。 (1)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由此可知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形成 _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 (2)将纯铝和铝合金(即硬铝)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这是因为铝用来制作高空电缆,说明铝具有_性和_性。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用铝制作高空电览,这是因为_(3)人类在冶炼金属的历史进程中,下列金属距离现代最近的是 A . 铜B . 铝C . 铁(4)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家里用了很久的铝壶很少出现腐蚀,其中的原理是:_。 (5)资料显示:铝与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用112.5g含杂质4%的铝片(杂质对产生氢气的质量无影响)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克。12. (8分)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1)近日,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种叶子放入水中,在太阳光照射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存在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化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整个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化?_“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我国积极改进风电技术,扩大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储能设备“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定供电与煤炭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优点是_ “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在充电时,电池中的VO2+会变成VO2+ , 这个过程中钒元素(V)的化合价由_价变为_价(3)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的大部分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图2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转换前后的变化根据图2所提供的信息,举例说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如何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_气体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里面发生了化学变化请用原子、分子的知识概括化学变化的实质_为了使汽车尾气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专家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_13. (5分)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X 的名称是_,试剂A 的名称是_; (2)上述的净水过程_(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 (3)目前自来水厂常用液氯(Cl2)消毒,其原理是Cl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具有杀菌作用的次氯酸(HCl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4. (8分)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如表是KNO3(硝酸钾)、NaCl(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20406080100KNO3(硝酸钾)13.331.663.9110169246NaCl(食盐)35.736.036.637.338.439.8(1)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_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时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不要求计算)(2)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_(3)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4)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_(5)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的方法提纯(6)对(5)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编号)A . 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B . 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C . 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D .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15. (6分)(2017安顺)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开采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是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开采过程中若甲烷泄漏,会导致严重温室效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那些物质?【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资完全燃烧生成CO2 , 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1)【猜想与假设】 甲 CO2、H2O 乙 CO、H2O丙 NH3、CO2、H2O 丁 CO2、CO、H2O你认为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进行验证: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_(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_,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 16. (3分)(2016市中区一模)在一烧杯中盛有21.2gCaCO3和CaCl2的粉末状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78.8g水,使混合物中的可溶物完全溶解,然后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烧杯中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一条明显实验现象是_;(2)当滴加了20%的稀盐酸制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3)当滴入20%的稀盐酸73g时(即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烧杯中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计算结果精确至0.1g)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非选择题 (共6题;共39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3-1、13-2、13-3、14-1、14-2、14-3、14-4、14-5、14-6、15-1、15-2、15-3、15-4、16-1、16-2、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