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文言文总复习答案.doc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630969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上文言文总复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二上文言文总复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二上文言文总复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桃花源记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便要还家( 通“邀”,邀请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出下列加线词语的古今义。A阡陌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各种交通运输运输的总称通 B率妻子邑人 古义 妻子和儿女 今义 专指男子的配偶 C来此绝境 古义 与人世隔绝的境地方 ,今义 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D无论魏晋 古义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 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E芳草鲜美 古义 (指色彩)鲜艳美丽 今义 指食物味道好、浓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渔人的行踪 逢桃林、访桃源、出桃源、寻桃源。 5、指出出自文中的四个成语 豁然开朗 世外桃源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世外桃源 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环境幽美的地方。 6、用原文语句作答:(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避秦时乱 (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不足为外人道也。 (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 6、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 _桃花源中人不希望外界扰乱他们和平宁静的生活_8、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从未见过外面的陌生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9、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设想 “此人” 说了些什么 ,试概括为三点。_讲社会的动乱,黑暗和秦以后的变迁。_讲桃花源外人民所受的苦难。_讲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酷剥削和压迫。_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动荡而叹惋,为世人饱受战乱之苦而叹惋,同时庆幸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园。10、“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是什么修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借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11、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12、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这期间还写了太守和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有何作用?【写同时代的真实人物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增添神秘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13、a、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桃花源美,美在坦荡如砥,一望无垠的土地。桃花源美,美在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屋舍。桃花源美,美在土地肥沃,庄稼茁壮成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桃花源美,美在静谧祥的气氛。】B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寄寓了作者希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民风淳朴、和平宁静的理想社会。 14、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为什么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 桃花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和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的生活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只是一种幻想,在阶级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1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二、陋室铭1、选文的作者是 唐 代 刘禹锡 本文选自全唐文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斯是陋室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孔子云:“何陋之有? 4、陋室铭中提挈全文大意(主旨句)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画龙点睛句子是 何陋之有 。描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 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 的情趣6、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7、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要自己的乌纱帽,在田间悠然自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饮酒和归园田居系列。他的故事 照应了“惟吾德馨”这句话,只要自己的品德高尚,生活自然就舒适快乐。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示例: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9、调素琴、阅金经分别照应哪句?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阅金经照应无案牍之劳形。10、文章结尾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引用孔子的话,分别有什么作用?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证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并呼应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三、爱莲说作者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本文选自周元公集。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抒情。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甚蕃_多_ 亵玩_亲近而不庄重_ 宜乎众矣_应当_2.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_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3文中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 高尚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说明莲花有什么特点? 答:庄重而高雅。5.“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什么相的品格?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6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7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相同:_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_不同: _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_8、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 这段话将莲人格化,以花喻人,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在这里,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意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10爱莲说与陋室铭都采用了 托物言志 写法,爱莲说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1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意在讽刺 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作者意在感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太少。12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 答:文章第一段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高洁风度三个方面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13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排比修辞,反问句式;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名逐利的思想感情。14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_言之成理即可。(环境与人的成长之间的关系)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环境对人的影响不重要。只要能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人们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_。如: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同意第二种观点,环境对人的成长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如:孟母三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_15“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1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用来比喻什么社会现象?请你结合社会实际就“染”与“不染”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谈谈感想。 答:比喻人在混浊不良的环境中能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的现象。提示:“染”自己私欲膨胀像成史杰那样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而堕落腐败走向犯罪道路。“不染”要不贫不占像汪洋湖那样清正廉洁,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17、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鞭策自己,谈谈做人的道理。 答:提示,做人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正直积极向上。不滋生私欲的枝杈,做益于人民的人。18,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志趣?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高洁而庄重,可让我们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举。19、 作者以(莲)自况;表明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婉曲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21、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答: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9、爱莲说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的态度是否相同?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对前者,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对于后者,作者对它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反对。22、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最喜爱的花是: 喜爱的原因是: 四、三 峡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本文选自水经注。三峡是瞿塘峡、西陵峡、巫峡的总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良多趣味 实在 林寒涧肃 寂静 属引凄异 连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 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从流飘荡 顺、随 负势竞上 凭借或依靠 略无阙处 通“”缺,缺 口 虽乘奔御风 即使 襄上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虽乘奔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理解性默写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文中用“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作者写了(总写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8)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壁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填空:文章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湍急、清澈 等共同特征。写了猿鸣,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凄凉或悲哀或凄清。 。5、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山险水急三峡景;或 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天高地厚华夏情。6、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7、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8、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9、渔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引用,其作用是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三峡秋天凄凉、悲愁的气氛,侧面烘托渔民生活的艰辛痛苦 10、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是: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11、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后写秋天的原因 在于让读者感受三峡寒静肃穆、似含秋思的风致。12、作者写三峡秋景什么最突出: 猿啸 。写哀转的猿声的目的是:使哀愁和悲秋融为一体。13作者写三峡哪些方面的自然景观?写了山和水。写山突出了它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为后文写水作铺垫)。写水突出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的奔放美、春冬的清幽美、秋季的凄婉美)。14、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夏水最为湍急、迅猛,极具特色所以先写。春冬景色相似(清幽),合在一起写。秋季凄清放在最后。1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6试分析一下第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17请你调动想象,用形象的文字将“清荣峻茂”的景色描绘下来。清清的泉水一路跳跃着,闪动着活泼的光;树木茂盛繁密,山峰高而挺拔,野草密密的,好象连风也吹不过。(仅供参考)18请你试着自选角度对文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几句简短的评析。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泉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作者抓住色彩变化的特点来描绘春冬之时的水。19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20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 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五、短文两篇阅读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 答谢中书书( ) 四时俱备( )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 积水空明(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回复信 全、都 消散 坠落 (借代)鱼 考虑,想到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 只 清闲的人 2翻译下列语句。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的时候),猿和鸟儿不住地啼叫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还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山异水的人 庭下如积水空明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水中藻荇交横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一)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南北朝时南朝梁国文学家 ,他号 。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色彩配合之美的是: ,动静结合的描写的是: 陶弘景,号 华阳隐居。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3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4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表达了作者沉醉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5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层:引子,引出写景 ;层:具体写景 ;层:议论、抒情,点明中心。 6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最后一句;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 (二)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本文选自 东坡志林,作者是_朝 ,他才气纵横,文章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作者在“中庭”欣赏到的美景是“_庭下如盖竹柏影也。_。”3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月色美,触景生情。 4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结合有关语句去回答)月夜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庭下如积水空明”发挥奇特想像,用了新奇的比喻和想象; 月色皎洁、空灵。 5文中结尾的“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这里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闲人”是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5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原文中画出)。展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心境是 仕途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旷达 ,所包含的感情是: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6本文所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叙事 描写 议论 核舟记阅读 (一)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以上两段文字出自 写的核舟记,该文的体裁是 ,核舟雕刻 的故事是 。 魏学洢 说明文 “大苏泛赤壁”、第一段说明雕刻人的生活时代、姓名和 ,引出核舟的来历,第二段说明核舟的 和 。 精湛技巧;大小;格局、文中两个“木”字的意思分别是 和 。 木头;树木、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是 。 奇巧5、第一段说明雕刻者的 、 和 ,引出核舟的 ;第二段说明核舟的 和 。 生活时代 姓名 精湛技艺 来历 大小 格局6、画线句子的意思是 ,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列数字 ,作用是 写核舟的体积之小,突出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7、第一段能表现核舟雕刻精致、奇巧的句子是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意思是 8、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9、“闭字和“启”字相应,一启一闭说明了什么? 写出了介绍的顺序: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二)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 ,鲁直居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手执卷端, 手抚鲁直背。鲁直 手执卷末, 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 足,鲁直现 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 膝,诎 臂支船,而竖其 膝, 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在文段“ ”处准确写出所缺的字。2本段层次清晰,作者描写的顺序有 24.ACE A.先总后分 B.先分后总 C.先中间后两边 D.先两边后中间 E.先上后下 D.先下后上 3从选文内找出相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1)突出苏东坡形象特征的句子 ,意思是 (2)写苏、黄二人友好关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情的句子是 (3)写佛印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的句子是 ,意思是 (4)表现雕刻品逼真、雕刻难度大的词句有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左手抚鲁直背;苏黄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3)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4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突出苏东坡的核心地位,体现核舟的主题。5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所选这一语段的内容。 生动描述核舟上的人物姿态和神情,具体说明雕刻者精湛的技艺。6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轻松悠闲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注悠闲 。7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 8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用料体积小 所刻事物繁多 刻物情态毕备 9翻译下列句子。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他)曾经赠给我一个桃核刻成的船,刻的应当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中轩敞者为舱。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苏、黄共阅一手卷。 苏东坡、黄鲁直一起观看一轴手卷。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再刻上一枚篆字印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总计在这一只小船上,刻有五个人物,八扇窗子。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