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99463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D卷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 .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C . 刷过石灰浆的墙壁日久变硬D .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六大基本营养素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 . 水果所含主要物质为蛋白质C . 有机合成材料通常指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D . 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能节约石油资源,并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3. (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能够溶解所有的物质B . 澄清的矿泉水属于混合物C .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D . 我市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4. (2分)竹炭的吸附能力是木炭的五倍以上,其主要成分竹炭纤维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竹炭可用于净化室内空气B . 竹炭纤维属于有机化合物C . 每个(C6H1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D . 竹炭纤维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5. (2分)下列关于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三种不同的碳单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空气污染物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天然气被称为“清洁燃料”,其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馏是煤炭综合利用的常用方法,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碳合金,它们机械性能差 异大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A . 3个B . 4个C . 5个D . 6个6. (2分)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 . 相对原子质量为288B . 是非金属元素C . 核内有115个质子D . 核内有 173 个中子7.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气体气味B . 倾倒液体C . 滴加液体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8. (2分)“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B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所以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D .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9. (2分)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方案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KClO3取样,加入二氧化锰充分加热B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取样,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C除去氮气中含有少量的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D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 . AB . BC . CD . D10. (2分)下图是海水晒盐的工艺流程示意图,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蒸发池中的海水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 . 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C . 结晶池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D . 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不变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3分)11. (9分)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的利用比铜、铁晚是因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_(填字母)有关。 A . 金属的活动性B . 金属的导电性C . 金属在底壳中的含量(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 (3)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图示所有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4)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性”为与FeCl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X。则中X的化学式为_。 12. (4分)目前,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广泛运用于氢能源汽车。如图是一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可以从_中获取;氢气可通过以下反应获取: 其中 的化学式为_。 (2)普通汽车的燃料是_,其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 13. (4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同学们一定见过晶莹剔透的水晶,你知道它的成分吗?其实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很高,硬度很大,不溶于水,常温下二氧化硅能与强碱溶液缓慢反应SiO2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aO反应生成CaSiO3 , 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也不与一般的酸反应,却可以与氢氟酸反应二氧化硅用途十分广泛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此外,二氧化硅还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电子部件等等今后二氧化硅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1)写出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_(答出一点); (2)用氢氟酸将精美的图案刻蚀在玻璃上,该过程属于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X的化学式是_,因此实验室中储存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应用_(填“玻璃塞”或“橡胶塞”) 14. (10分)实验室有一瓶保存不当的试剂(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华等几位同学对此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溶质是什么?(1)(交流研讨)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填酸、碱或盐)。 (2)(查阅资料) 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室温下(20)时,4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溶解度/g361092159.6(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上标注和上表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3)(猜想与实验) 这瓶试剂可能是_溶液;可能是NaOH溶液;可能是NaCl溶液。(4)小亮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1,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对小亮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所得结论,你的评价是_。 A 方法正确,pH正确,结论正确 B 方法错误,pH偏小,但结论正确C 方法错误,pH偏大,结论错误 D 方法正确,pH正确,但结论错误(5)小强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产生大量的气泡猜想正确。步骤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步骤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_(6)(质疑)小华则不同意小强的观点,认为溶液中有Na2CO3还可能有NaOH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探究步骤预计现象结论步骤一:取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溶液并过滤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既含Na2CO3 , 又含有NaOH步骤二:向上述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呈_色15. (6分)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生活中的铝制品和铜器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则需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到底如何呢?(实验探究)同学们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操作片刻后现象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无气泡无气泡几分钟后现象缓慢产生少量气泡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无气泡(讨论交流)分析上述现象,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铝丝插入稀盐酸的实验中,请你分析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现象,并猜测该过程中还发生了什么反应?_。(用文字叙述)(反思改进)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做验证金属的性质实验前,需对金属进行怎样的处理?_。有同学提出“只用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调整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也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金属丝的插入顺序可以为_(填一种顺序即可)。(拓展迁移)将一定质量的铝粉放入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该过程中产生气体时,一定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为_。三、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16. (10分)取石灰石样品20克,加入100克一定质量分数稀盐酸(样品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过程如下图: (1)20克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多少克。 (2)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准确到0.1%)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33分)11-1、11-2、11-3、11-4、12-1、12-2、13-1、13-2、13-3、14-1、14-2、14-3、14-4、14-5、14-6、15-1、三、 计算题 (共1题;共10分)16-1、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