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模拟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584646 上传时间:2020-03-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模拟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模拟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模拟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模拟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1分)1. (2分)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 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B . 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C . 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 . 水分蒸发,金属导电,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 过滤D . 氧气验满3. (2分)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现象或事实解释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C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A . AB . BC . CD . D4. (3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 . 实验室取CO2气体时,很快不产生气泡了使用了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集气瓶中未放入少量水C . 久置空气中的铝条放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冒出铝的活动性在氢之后D .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五分之一体积红磷过量5. (2分)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 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 . 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 .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D . 氯化钾;液氧6. (2分)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 . 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C . 它们的化学性质都比较稳定D . 它们都是原子7.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 A . 铜、金刚石B . 氧气、干冰C . 氯化钠、氯化氢D . 硫酸铜、氨气8. (2分)云南盛产野生菌,误食有毒的野生菌会使人中毒,某些有毒野生菌中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毒素(化学式为C29H46O),下列关于该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B . 由三种元素组成C . 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D .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9:469. (2分)下面是某同学学完化学用语后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 . 2N2:表示2个氮原子B . 2MnO4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C . Fe2+ 中的“2”:表示每个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D . H2O:既表示宏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10. (2分)下列应用,相关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4CO+Fe3O4 3Fe+4CO2 置换反应B . 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Ca(OH)2+CO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C . 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l=AlCl3+3H2O复分解反应D .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K2MnO4 2KMnO4+MnO2+O2 分解反应二、 填空题 (共7题;共39分)11. (5分)同学们通过学习化学,可以知道:(1)石灰水中溶质的名称是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_ ;(3)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_化学符号表示);(4)符号“3SO2”的所代表意义为_,其中的数字“2”所代表意义为_12. (4分)下面是从小玲同学错题集中摘抄的一道填空题,请用化学用语完成填空。题目(用化学用语填空)错解正解(1)2个氮分子2N_(2)1个银离子Hg2+_(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mg +O2mgO2_(4)硫酸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_13. (4分)如图是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氯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氯的元素符号为_,X =_;(2)氯属于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14. (6分)A、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一种其中只有两种物质是氧化物,E是含有三种元素的物质 (1)若D为水时,且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物反应,请回答: 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_、E_;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2)若D为二氧化碳时,请回答: 写出A、C物质的化学式:A_、C_;按照图示所标明的物质关系,写出能生成空气污染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15. (5分)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哺乳期妇女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200mg。如图为某保健品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该药片主要为人体补充_元素和_。 (2)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是_。 (3)每片药片含钙_mg。 (4)假设某哺乳期妇女每天除食物摄入外,还需另外补充600mg的钙,则每天需服“钙尔奇”_片。 16. (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雨产生酸雨的原因主要是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空气中的SO2主要来自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氮氧化物(如NO、NO2)主要来自汽车尾气SO2形成酸雨主要是两种途径:一种是SO2在空气中粉尘的催化下与O2反应生成SO3 , SO3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另一种途径是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H2SO3再被O2氧化为硫酸氮氧化物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NO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NO2 , 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NO酸雨危害较大,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破坏土壤成分等减少酸雨主要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为减少燃煤产生的SO2 , 可向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 , 从而将SO2除掉为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CO和NO转化为N2和CO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 (2)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3)列举酸雨的危害_(4)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_ (5)保护环境,减少酸雨,人人有责作为公民,我们可采取的措施是_ 17. (10分)完成下面的计算: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他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多少?已知空气=1.293g/L, =1.43g/L (2)已知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核外有12个电子,作为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求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的质量 三、 实验探究 (共3题;共19分)18. (6分)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的形如小枕头“蛋黄派”发生了兴趣,如下图所示他们查阅资料获知:这种真空充气包装技术,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_ _ _(2)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_;_;_19. (5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某同学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KClO3580KClO3、MnO2(质量比1:1)350KClO3、CuO(质量比1:1)370KClO3、Fe2O3(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由实验与实验对比,可证明猜想合理;使用催化剂所产生氧气的总质量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3)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 (4)【反思拓展】若要证明氧化铁是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氧化铁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不变; (5)若使用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只要说明一种即可_ 20. (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_(2)若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如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你想制取的气体是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检验该气体方法是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下同),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_(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D收集时,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理由_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7题;共39分)11-1、12-1、13-1、13-2、14-1、14-2、15-1、15-2、15-3、15-4、16-1、16-2、16-3、16-4、16-5、17-1、17-2、三、 实验探究 (共3题;共19分)18-1、18-2、19-1、19-2、19-3、19-4、19-5、20-1、20-2、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