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语文(上)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9662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语文(上)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语文(上)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语文(上)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语文(三校联考)期中试题说明: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屏(Png)屏风 屏障屏弃陋习屏住呼吸 B.数(Sh) 数落 数说 不可胜数数以万计C.谙(n) 谙熟 谙达 不谙水性 素谙医术D.与(Y) 与其 与会岁不我与与人为善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A.临近期中,诸多学子加班加点,为的是争得一个好成绩,不至于深孚众望。B.针对学生中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C.这一黑社会团伙到云南秘密购置了一批武器,如虎添翼,气焰更嚣张了。D.他的作品由于对象不同,所以文风有别:小说平易近人,杂文锋芒毕露。3、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这些高中刚毕业的学生风华正茂,平均年龄都没有超过20岁。B.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的复兴,中国终于可以在国际间扬眉吐气了。C.大革命到来时,许多军阀和政客摇身一变,钻进革命队伍,甚至窃取了革命的领导权。D.目前,教育界担负着培养大批思想品德好并能精通业务的科技队伍的艰巨任务。4、成语填空(4分)不同 响 沧海一 大家 秀 尔 我诈反 自问 改弦易 含辛 苦 集腋成 5、诗文默写填空(8分)(1)真的猛士, , 。.(2)惨象,已使我,流言,。(3)呜呼!以,以,并力西向,则也。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也。6、请给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12字)(2分)据新华社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2005年,中国将在包括港、澳地区的全国各地、各界女性中选拔航天员。 二、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1-4题(10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逾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翻译加点词语(2分)固 举 判 至于 (2)下列加点的“以”字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秦以攻取之外A.以有尺寸之地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D.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3)翻译划线句?3分)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4)本文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3分)、将下列文言短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为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1)是好苦我。(2分)(2)泰然为美莫己若(分)、读王观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下列题目(5分)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解释词语(2分)眼波横: 眉峰聚: (2)说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一句的妙处。(3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1)划线的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表现了怎样的观点?(3分)(2)请分别指出“煤”“木材”“一小块”词语的比喻义(3分)(3)“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中的“其”是指( )(1分)A历史 B煤 C 木材 D一小块(煤)(4)作者文中引用陶潜的诗句有什么用意(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1分)沙 之 聚 张抗抗 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也许最初的创造只是出于一场无意的游戏。千古寂寞,朔风把大山和岩石揉成沙砾,然后又把白灼的细沙重新捏成一座山岩当鸣沙山成为鸣沙山之时,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汉子,壮硕的脸膛上刻着重重深邃而峻峭的线条。绵延的山脊如一道锋利的刀刃,挎于腰间、举过头顶。曾在梦里见过许多回鸣沙山,在这一刻却忽然变得不那么真实曾有过千姿百态的想象,可就是没有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如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 那沙子是如何一粒粒汇拢堆积聚合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呢? 我读不懂鸣沙山。 光脚走上沙丘。沙极细且柔软,有一种温热的暖意,从脚跟缓缓浮起。沿着山脊上坡,瘦削的山顶如地平线在远天呼唤。沙中的脚窝很深,却不必担心会陷落,沙窝似有弹性,席梦思般地托着,起起伏伏,沉沉浮浮,跳着即兴而随意的舞蹈,在自己身后扔下一长串荡逸的脚印,是沙漠之舟 忽然恍悟,沙山原来还很温柔。 沙山的温情别有一种表达的方式。天下也许再不会有比鸣沙山更坦率的山了它从来没有外衣没有包装,没有树林没有青苔,只有金沙连着银沙,一无遮拦地铺陈开去,裸露的身体无需任何一点覆盖,从从容容地展示着它优美的体态和曲线。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冷峻中含着几分柔韧,野性中尚有几分羞怯,从春到冬,永远敞着胸怀,呵护着来往西域的路人。 我惊疑我惶惑。我读不懂鸣沙山的性别。 前来膜拜沙山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要从沙山上带走些许沙子,沙子藏在鞋里衣里头发里,带到山下,带回他来的那个地方。可是,为什么这鸣沙山竟然未被络绎不绝的游人踩塌?它一日日依然如故,巍然耸立,每日里流失的沙子,为什么竟没有使它低矮下去呢? 我仍然读不懂鸣沙山。 有人说,当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游人留在鸣沙山上那一行行凌乱的脚印,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鸣沙山又恢复了原状杳无人迹的雪峰、缎子般的金沙滩。舒缓而坦然,没有一丝波纹和皱褶。 是月牙泉的女神,在黑夜里辛劳而奇巧的创作吗? 是沙漠的精灵,不厌其烦的一个游戏吗? 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是风之手,是人们歇息之时,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痕,又将沙子驱赶回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凝聚、重新整合、重新磨砺。每日每日,风都在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着它手中不朽的雕塑。人们难以察觉风的工作。人们不会知道,沙子也是可以塑造的。不是用强力粘合剂,而就是用这无形无状无色无味的风。当人们发现风儿揉捏了修复了再造了沙山时,风,已飘然而去。在这里,风,已成为聚合物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沙之聚,有自由的风之手。那么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若是一盘散沙,解铃还须系铃人风聚沙,便是一个顺其自然、循序渐变的演进之途。想必是,当风渗透了沙子的心,风的需要成为沙子的需要时,沙子就自己走动起来,舞蹈起来,最后完成它的屹立。()文章三次提到“读不懂鸣沙山”,试分析每一次读不懂的原因。(3分)(2)理解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义。(2分)“当风渗透了沙子的心,风的需要成为沙子的需要时,沙子就自己走动起来,舞蹈起来,最后完成它的屹立。”(3)本文的作者借“沙之聚”的景象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2分)(4)选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很清晰的,先写读不懂鸣沙山,再写理解“风聚沙”,最后写由此而产生的感悟。 B本文为我们展示了鸣沙山奇异的景色,它既然雄伟威武,又温情脉脉,虽不断受损,却依旧巍峨,这一切,全赖风之力。因此,作者写沙,实际上是“借沙写风”借景抒情,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综观全文,虽然作者意在写风聚沙,写人心之聚,但用了很多笔墨写“读不懂鸣沙山”。这是因为鸣沙山是风塑造的,把鸣沙山的奇异之处,令人读不懂之处写出来,其实就是在写风的力量之大,最后再写“风聚沙”就水到渠成了。 D本文寓说理于写景之中,理与景融为一体,含蓄深沉,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E本文的语言如诗如画。这不仅表现在写景的时候作者能写出诗一般的意境,还体现在文章的语言方面,句式工整,字数相同,叠词运用自如,夸张、比喻等修辞生动形象,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三、写作(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90年10月,以美国科学家为首的人类基因计划启动,开始对人类基因进行解码工作。在中、英、日、德、法等国科学家的合作下,1999年工2月,国际人类基因小组宣布,他们完整地破译出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在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在总结成功经验时,他们都将之归功于不带偏见的科学合作。是的,合作,不仅仅科研领域需要,在其他领域也需要,国家间需要合作,个人与个人之间同样需要合作,团体间更需要合作。 关于“合作”,你有什么感受、经历或见闻?请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700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每题2分) 、凡、粟、闺、虞、躬、辙、茹、裘(每空格0.5分) 5、略(每空格分)、中国将选拔女航天员(2分)(标题必须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句子,包括”主体和”对象”两部分”;2005只算一个字;文字超出不得分.)二、(一)1、()本来;全;分清;以致(每一小题0.5分)()B(2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3分)(“然则”“厌”“弥”这些词必须掌握)()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2分)对比论证。(1分)2、(1)这(镜子)使我好痛苦.(2分)(2)还安然自得的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漂亮 (3分) 3、(1) 眼波横:形容眼神闪动,状如水波横流。(1分)眉峰聚:双眉蹙皱,状如两峰并峙。(2分)(2)妙处:前人惯以“眉如远山”“眼如秋水”形容女子貌美,而本词却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不仅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运用移情,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3分)(可以见仁见智,但答出“写法”得2分)(二)1、(1)运用了类比论证方法 (1分) / 鲁迅指出徒手的请愿并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他并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方式。(2分)(2)“煤”指革命胜利的果实。“木材”指革命所付出的代价。“一小块”指取得的一点点胜利果实。(3分) (3)C(1分)(4)鲁迅在文中引用这首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寄托了愿死者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2分)2、(1)第一次:因为“我”没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如此有棱有角如此轮廓分明”,因为“我”不明白“沙子是如何一粒粒汇拢堆积聚合又浑然一体地升高壮大的。” 第二次:因为作者在登山过程中既感受到了它的坚实它的刚硬它的有棱有角,又感受到沙的柔软,女性般的温柔,因而弄不懂它的性别。 第三次:因为“前来膜拜沙山的人,几乎每个人都要从沙山上带走些许沙子”但鸣沙山没有低矮下去。(3分,每“一次”1分)(2)这里的风显然是代表了一种精神,而沙子则代表了人,当一种精神为众人所拥有时,它就会形成一种凝聚力 ,把人心凝聚起来。(2分) (3)即借沙之聚写人心之聚,沙之聚需要风,人心之聚则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精神凝聚人心)。(2分) (1至3题答案意思相同即可)(4)B、D(B项“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不当。D项文中没有夸张的手法)(4分,答对一处记2分,答错不倒扣分)三、写作(40分)(按照会考评分标准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