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31870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秋日撷英山行 清风吟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饮酒)赏析 “悠然”、“见”用词绝妙,表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无意偶见,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学习目标】 目标导航,引领方向。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 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重点、难点)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预习检测】 学会预习,夯实基础。写一写,文学常识知道吗? 山行的作者是 杜牧 ,字 牧之 , 唐 代诗人,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 小李杜 ”, 我们还学过他的 江南春 。山行是 七 言绝句,绝句一般为 四 句,偶数句 押韵 。做一做,生字生词会了吗?塞( ) 衡 阳( ) 嶂( ) 浊酒( ) 羌管( ) 寐( )读一读,诗歌内容懂了吗?【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议一议,诗句意思懂了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研读赏析。 1. 诗中首句用“寒”来修饰“山”,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如果换成“苍”“青”好不好?为什么? “寒山”突出的是萧索清寒的感觉,与下文“霜叶”呼应。不好,因为“青”、“苍”不能突出深秋的季节特点。 2. 有人认为: “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中的“生”应写作“深”,你同意吗?为什么?不同意,“生”字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云升腾缭绕飘浮的状态,而“深”字则没有这种表现力。 3.“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你知道它蕴含的深意吗? “晚”字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使人流连往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枫林喜爱至极。 4. “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中,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红于”更好,因为“红如”意为和春花一样,而“红于”是指霜叶甚于春花,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比一比,秋天诗句知多少?【拓展延伸】挖掘生活,体味美景。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说一说,家乡秋色有多美枫渔火对愁眠。 我的家乡在农村,家乡的秋色非常迷人。远处山上的各种树木,经霜后,变成五颜六色。那黄里带绿的杨树叶,暗红色的槐树叶,尤其是枫树叶,火一样红,远远望去,如片片燃烧的火,连到天边,像灿烂的朝霞。只有那松柏树不怕风霜,叶子还是那么葱绿可爱。秋风吹拂着五颜六色的树叶,像彩蝶在林间飞舞。树底下积了一层厚厚的树叶,踏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地毯一样舒服。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悲秋是我国文学的主题之一,诗人却独辟蹊径,描绘出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表现了山林秋景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考一考,所学内容会了吗?渔家傲清风吟诵: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赏析 诗句极写大漠、长河的平坦空阔,从而描绘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外大自然的景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学习目标】 目标导航,引领方向。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写一写,文学常识知道吗?【预习检测】 学会预习,夯实基础。渔家傲的作者是 范仲淹 ,字希文,谥号 文正 , 宋 代 政治家、 文学 家,著有范文正公集。做一做,生字生词会了吗?词,又叫做长短句、诗余。词都有词牌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渔家傲 。一般分为上、下阙,上阙 写景 ,下阙 抒情 。塞( ) 衡 阳( ) 嶂( ) 浊酒( ) 羌管( ) 寐( )读一读,诗歌内容明白吗?【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议一议,诗句意思懂了吗? 本词通过对肃杀、荒凉的边塞战地风光的描绘,婉转的表达了将军和征夫的爱国激情与浓重乡思的矛盾情绪,抒发了词人沉郁的爱国之情及忧患意识。 【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研读赏析。 1.上阕着重写景,你看见了哪些“景”?根据内容完成填空。我看见了一幅(落日归雁、长烟落日、边声四起、古城落日、归雁孤城、戍边)图,图中有雁去、长烟、落日、边声、千嶂、城闭(景)。 2.这些景是紧扣着“异”字写的,“异”在何处呢? 异寒 异声 异势 3.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渲染出荒凉、萧瑟、肃杀的气氛;让人产生悲凉、寂寞、孤独、思乡之情。 4.下阕侧重抒情,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我从燕然未勒(浊酒一杯、悠悠羌曲、人不寐、白发夫泪)中感受到使命、责任、爱国、忧国(思乡、思亲;无奈、凄凉、别愁;焦虑、苦闷、悲愤、担忧;悲怆、苍凉、壮志难酬、痛心)。 5. 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比较探究】对比阅读,分析异同。同是秋天景象引发的感思,山行的情调是人情赞美、生机勃勃;而范仲淹这首词的基本情调却是“悲壮”的,表达思念家乡、壮志难酬之情。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加深记忆。一切景语皆情语。山行的作者一反自古悲秋的主题,描绘出一幅色彩艳丽、充满生机的山林秋景图;渔家傲反映的是词人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 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抒发了守边将士们忧国思家之情。 考一考,所学内容会了吗?【课堂检测】及时反馈,适时调整。1 默写填空:山行中描写山势高峻、山路弯曲的句子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山行中以浓墨重彩描绘秋天绚丽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名句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渔家傲秋思中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 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限2个字)。上片以“ 异 ”字统领,描写了“ 衡阳雁去 ”、“ 四面边声 ”“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片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二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羌管悠悠霜满地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将军白发征夫泪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抒情,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 反映戍边将士的悲苦,归家之日遥遥无期,将士们的头发都白了,夜深人却不能入睡,思念家乡而暗暗落泪。 天净沙秋思 清风吟诵: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 诗人客游他乡,泊舟北固山下,望见归雁,引动乡思,于是借“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学习目标】 目标导航,引领方向。1. 识记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掌握“散曲”的文体知识。 2. 朗读、背诵全曲,能准确把握这首曲表现出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3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重点、难点) 【预习检测】 学会预习,夯实基础。写一写,文学常识知道吗?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 马致远 ,号 东篱 , 元 代杂剧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 元曲四大家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形式。包括 杂剧 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包括 小令 和散套两部分。这是一首 小令 ,“ 越调 ”是宫调名,曲牌名是 天净沙 , 秋思 是题目。读一读,诗歌内容明白吗?【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凄清的郊外晚景图,抒发了作者羁旅在外的悲凉和思乡之情。 【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研读赏析。议一议,诗句意思懂了吗? 1.诵读前三句,思考以下问题: 前三句描绘了哪些景物?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全是名词,一字一词,一词一景,使本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暮色中形成一幅形象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意境上有何不同?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一、三句凄凉,第二句温馨;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游子的孤独、凄凉和思乡之情。 2.诵读后两句,填空:“ 夕阳西下 ”交代了时间是黄昏,“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游子 孤寂愁苦的思乡 之情。【拓展延伸】挖掘生活,体味美景。说一说,曲的意境有多美? 深秋的一个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的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即将归巢的暮鸦长鸣;溪水畔,小桥边,飘起了晚炊的烟气。日影西斜,等待他的又是一个孤独的长夜,念及此,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加深记忆。 这首小令构思精巧,句法别致;寓情于景,。 秋词 清风吟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赏析 诗人客游他乡,泊舟北固山下,望见归雁,引动乡思,于是借“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学习目标】 目标导航,引领方向。1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2体会诗人独特的“喜秋”情怀,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3培养学生对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重点) 【预习检测】 学会预习,夯实基础。写一写,文学常识知道吗? 秋词的作者是刘禹锡 ,字 梦得 , 唐 代诗人。他和 柳宗元 并称为“刘柳”。做一做,生字生词会了吗?寂寥( ) 春朝( ) 鹤 ( ) 碧霄 ( )读一读,诗歌内容明白吗?【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这首诗运用对比手法,歌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鹤冲云霄表现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研读赏析。议一议,诗句意思懂了吗? 1. 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战国时楚人宋玉曾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可以说开创了“悲秋”之先河。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2. 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天净沙秋思。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 3. 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比一比,它们异同在哪里?【比较探究】对比阅读,分析异同。同:都描写秋景;异:天净沙秋思借悲凉肃杀的秋景表达乡思之愁,侧重抒情;秋词运用对比,借白鹤排云冲霄表现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侧重说理。 【课堂检测】及时反馈,适时调整。考一考,所学内容会了吗?1默写填空。” 1 分(2 分) (2 分)秋词中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喜秋”之情的句子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被中原音韵誉为“秋思之祖”。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思乡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1分,每空0.5分)(1分,意近即可)7最欣赏的句子(2分,句子0.5分,理由1.5分,若赏其他句子亦可。品析言之有理、意准确即可,只选句,不品析不得分)8“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3.欣赏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甲】 乡 愁(节选)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坟墓 、 海峡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家国之思 。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句子: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情。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采桑子 重阳 清风吟诵: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赏析 这是千古名句,常用来那些为情所困而哀愁万分的人。曾有人为后一句诗对了一句下联:“月如无恨月长圆。” 【学习目标】 目标导航,引领方向。1理解诗句含义;2感受毛泽东的非凡气势;领会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难点)3背诵这首词。一、 背景 1929年6月,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后,毛泽东离开了领导岗位,到闽西地方工作。11月份以后,才又回到前委工作。这年秋天,红四军转战赣、粤、闽三省边界,打了几次胜仗,发展了红军,扩大了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写此词,充分表达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朗读 1、听读; 2、自读。 三、合作探究1、“人生易老天难老”有怎样的哲学意味?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明确: “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相对于时间无限的宇宙来说,短暂人生只是流星一瞬,唯其如此,更当奋进,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将宇宙人格化,相对于短暂人生来说,宇宙是时间无限的。一有尽,一无穷,既对立,又统一,揭示了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正因为“天难老”而“人生易老”,所以,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无限伟大的革命事业。这里,体现了词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情绪是奋发昂扬的。 2、为什么词人说“战地黄花分外香”? 明确:红军打胜仗,黄花分外香,这是词人的独特感受,渲染了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抒发了豪迈情怀。3、“一年一度秋风劲”中的“劲”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劲”字,雄悍威猛,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除陈腐的凌厉之势,表现革命形势的锐不可当。4、概括全词主旨。 全词借景抒情,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 四、课堂检测背诵采桑子 重阳登高【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步骤】 清风吟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望岳)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预习检测:学会预习,夯实基础文学常识填空:登高的作者是 ,字 ,客居长安时曾住在少陵,所以世称 。识记字词:猿啸( )渚() 萧( )鬓() 浊酒( )潦倒()三、指导诵读 四、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五、课堂检测背诵登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