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17885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含义:从供水角度讲,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产、生活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2.狭义上: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3.广义上:是指人类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4.水资源的特性,发展趋势特性(1)资源的循环性(2)储量的有限性(3)分布的不均匀性(4)利用的多样性(5)利、害的两重性趋势 (1)水资源模拟与模型化 (2)水资源系统分析多目标化 (3)水资源细细管理系统 (4)水环境理论与技术的先进性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比例(1)农业用水占全部用水的2/3以上 (2)工业用水取水量约为全球总取水量的1/4左右(3)生活用水量占全球总用水量的8左右5.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更加重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6.地表水海洋水量:地球水圈内部水体总储量达13.86108 km3,海洋面积3.61108 km2,占地球总面积的70.8,地表水0.48108km3 ,占地球水量的3.5,其中3.0可用。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仅为0.35108km3,占陆地储水量的73%。便于人类利用的仅为0.1108km3,占淡水量的30.4%7.大小循环:自然界的水文循环,根据循环途径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的循环过程。小循环是指陆地或者是海洋本身的水单独进行循环的过程。8. 更替同期: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 T水的更替同期;q(t)单位时间内水体参与循环的水量;Q(t)某一时刻水体储存的水量9.蒸发径流,人类的影响: 陆地多年水平衡方程:EL=PL-R 依次为: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海洋:E=P+R人类影响:P=R+E+S 依次:降水量=地面地表径流+净蒸发量+人类影响下内径流量变化10. 全球水资源面临问题:(1)水量短缺严重,供需矛盾尖锐(2)水源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突出11. 我国成为世界上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排名第六;人均排在世界的121位。我国人均生活日用水量114L12.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特征: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多冬少空间分布特征:降水和河川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很不平衡。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13. 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3)城市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因地下水开采过于集中,在城市地区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在滨海地区引起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5)水资源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解决措施:(1)为水立法(2)有偿使用或提高水价(3)节约用水整治污染(4)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湖(5)控制人口数量)14. 地表水的定义:为河流、冰川、湖泊、沼泽等水体的总称。15.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16. 年降水量的极值比Ka Ka=Xmax/Xmin Xmax最大年降水量 Xmin最小年降水量Ka值越大,降水量年际变化越大;Ka值越小,降水量年际变化小,降水量年际之间均匀。17. 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 年降水量变差系数值越大,表示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越大,反之就越小18. 我国绝大部分河流补给都以雨水补给为主,这类河流受降水年际和年内分配的影响明显。地下水补给,冰川融雪水补给。19. 表示径流的特征值主要有:流量Qt(m3/s)、径流总量Wt、径流模数M、径流深度Rt,、径流系数。 径流总量Wt=Qtt 径流深度Rt=Wt/1000F F流域面积 径流系数=R/P R某时段径流深度(mm) P-同时段降水量(mm)20.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主要影响因素:气温、湿度、日照、辐射、风速等。21.干旱指数:衡量一个地区降水量多寡、进行水资源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E0/P (年水面蒸发量/降水量)大于1.0,表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偏于干旱,越大,越干旱,反之则越湿润。22.地下水:(1)储存在地表以下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中的水称为地下水。 (2)岩石孔隙: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可溶岩中的溶隙(3)按埋藏条件分类: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按水层的空隙性质分类:孔隙水、裂隙水、熔岩水。23.岩石中的水存在形式:(1)结合水(2)重力水(3)毛细水 ;在空隙中还存在固态与气态水。24.平均径流量MM=Q/36586400A A地下水径流面积km2 Q一年内在面积A上的地下水径流量m325.达西定律(线性渗透定律) Q=K(H1-H2/L)AwQ渗流量m3/dH1-H2 渗流途径L长度上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损失mL径流途径长度mAw渗流过水断面面积m2 K渗透系数 m/d 又可以表示为: v =kj v渗透速度 m/d j水力坡度26.径流还原计算P5427.三水转化 天然水循环中,地下水、地表水和降水是相互转化的。28. 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1)“三水”转化,统一考虑评价的原则(2)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欠”的调节平衡原则(3)考虑人类活动,化害为利原则(4)不同目的和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区别对待的原则(5)技术、经济、环境综合考虑的原则29.开采试验法(原理 v=kj)(1)稳定状态:在长期抽水过程中,动水位达到设计水位降值并趋近稳定状态,抽水量大于等于需水量,停抽后,水位能较快地恢复到原始水位。(2)非稳定状态:在按需水量长期抽水过程中,动水位已超过设计水位下降值,仍未稳定,停抽后有所恢复,但达不到天然水位。任意一时段t下抽水产生的水位下降s,平衡关系如下: As=(Qk-Qb)t Qk-抽水量 m3/d Qb-抽水条件下地下水补给量 m3/d A-水位升或降一米时单位储存量变化值 m230.补偿疏干法补偿疏干法适用于季节性调节型水源地。对于抽水试验的要求是:要求实验始于无补给的旱季,跨越旱季与雨季的连续稳定抽水实验来提供的资料31.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P84 32.锅炉用水水质评价(1)后垢作用 锅垢成分通常有:CaO , CaCO3 ,CaSO4 ,CaSiO ,Mg(OH)2 ,MgSiO3 ,Al2O3 ,Fe2O3及悬浮物质的沉渣。(2)起泡作用 用起泡系数来评价,按钠,钾含量计算:F=62Na+78Ka+ (3)腐蚀作用33.取水工程(1)地表水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1)水量较充沛,分布较广泛,总溶解固体含量较低,硬度一般较小,适合于作为大型企业大量用水的供水水源;(2)时空分布不均,受季节影响大;(3)保护能力差,容易受污染;(4)泥沙和悬浮物含量较高,常需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5)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一般比较复杂。影响地表水取水的主要因素:(1)取水河段的径流特征(2)河流的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3)河床与岸坡的岩性和稳定性(4)河流的冰冻情况(5) 河道中水工构筑物及天然障碍物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1)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和有足够水深的地段(2)取水点应尽量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的河床及岸边,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地段,并有较好的地形及施工条件(4)取水点应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区(5)取水点应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6)取水点应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凌、冰絮、支流和咸潮等影响(7)取水点的位置应与河流的综合利用相适应,不妨碍航运和排洪,并符合河 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8)供生活饮用水的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位于城镇和工业企业上游的清洁河段。(2)固定式取水固定式低坝取水构筑物通常由拦河低坝、冲沙闸、进水闸或取水泵房等部分组成(3)地表井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类型: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和水平渗渠(1)管井用于开采深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300m以内,最深可达1000m以上;(2)大口井广泛用于取集含水层厚度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3)辐射井用于汲取含水层厚度较薄的浅层地下水,它比大口井效率高,但施工难度大。(4)复合井常常用于同时集取上部孔隙潜水和下部厚层基岩高水位的承压水。在一些需水量不大的小城镇和不连续供水的铁路给水站中被较多地应用。(5)渗渠主要用于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浅层地下水,或集取季节性河流河床下的地下水,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应用较多。管井构造:通常由井室(安装水泵,并维护其正常运行)、井壁管(井壁管)、过滤器(保持水井取得最大出水量,延长使用年限)及沉淀管(防止沉砂堵塞过滤器,其直径与过滤器一致)构成大口井的构造:井室、井筒、进水部分 复合井是由非完整式大口井、井底下设管井过滤器组成。它是一个由大口井和管井组成的分层或分段取水系统。34. 城市节水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名节水意识。(2)合理调整水价,运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工作。(3)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4)制动用水量定额,实行用水计划管理(5)保护城市供水水源,实现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35.解决水危机(1)推行清洁生产(2)远距离跨区域调水(3)推广污水回用36.再生水: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称为“再生水”37. 水体污染三要素:污染源、污染物、污染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