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一.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301811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综合复习一唐雎不辱使命 (一)重点字词释义唐雎不辱使命 大王加惠 非若是也 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 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 休祲降于天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 寡人谕矣 逆寡人者唐雎对曰 轻寡人与 故不错意也 布衣之怒使唐雎使于秦 虽然,受地于先王 徒以有先生也 寡人谕矣 (二)重点语句翻译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译: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 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的土地呢? 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 6.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三)阅读理解 1.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答: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 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 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2.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答: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3.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答:“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4.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5.文中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秦王: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唐雎: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热爱祖国。 6.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答: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7.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答: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8.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 答: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重点字词释义委而去之 天下顺之 环而攻之 不以兵革之利 池非不深也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得道者多助 多助之至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二)重点语句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三)阅读理解 1.本文的论点? 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答:“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答: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答: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重点字词释义管夷吾举于士 行拂乱其所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空乏其身 乱其所为 法家拂士 所以 动心忍性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空乏其身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二)重点语句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译: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使他受饥饿、贫困之苦。 4.行拂乱其所为。 译: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没有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人常犯过失,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以后,才会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阅读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要不亡则相反) 3.作者开头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答:从卑微穷困历经磨难而成长为明君贤臣。 4.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 答:想说明造就人才,必须先经历一番忧患磨难。做事实论据。 鱼我所欲也 (一)重点字词释义二者不可得兼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万钟于我何加焉 蹴尔而与之 妻妾之奉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故不为苟得也使人之所恶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乡为身死而不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二)重点语句翻译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呼尔而与之。 译: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5.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三)阅读理解1.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人的本心是什么? 答:舍生取义。 5.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答: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6.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答:舍生取义。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列举奉行“舍生取义”这一行为准则的事例,并简要概述。答: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清末谭嗣同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有人说他愚昧,而事实上,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不是一般人的大义,也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8.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9.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曹刿论战 (一)重点字词释义齐师 伐我 肉食者鄙 又何间焉 再而衰,三而竭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公将鼓之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可以一战 齐师败绩 故克之 既克,公问其故 彼竭我盈 望其旗靡 公将驰之 小惠未徧(二)重点语句翻译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小信用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4.夫战,勇气也。 译:作战,靠的是勇气。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去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7.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8.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根据实情报上。 (三)阅读理解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本文的成语是什么:一鼓作气。 5.“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答:“将鼓”“将弛” 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7.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答: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9.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战前:鲁:浅陋,曹:有远谋;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好处: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10.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