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9196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神奇的氧气(共2课时)第1课时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设计思想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对较熟悉的氧气进行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研究气体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引出氧化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化学概念。设计意图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习得有关知识与技能,以贴近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符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发展规律。此外,在课外让学生通过家庭实验“铝在潮湿的空气中”和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体会氧气的神奇”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落实探究学习,强化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亲近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时,通过对不合理使用氧气会对人类造成伤害这一事实的介绍,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描述,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氧气参与的几个重要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式。(2)了解氧化反应、氧化物、化合反应的概念,会用概念判断有关化学反应类型或物质类别。(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体验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知道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实验现象的仔细观察和描述,逐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氧化物、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四、教学用品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细铁丝、蜡烛、澄清石灰水、氧气若干瓶。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火柴。媒体: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PPT课件。五、教学流程1.流程图2. 流程说明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34通过观察实物并结合生活中获得的经验,逐步认清氧气的物理性质。5师生共同归纳氧气的物理性质。67891011在知道如何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开展化学实验,观察、描述有关实验现象,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式。1213对实验进行小结,形成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概述,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41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反应的共同点,形成氧化反应的概念。161718进一步聚焦搜索点,从更深层面寻找反应的共同点,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1920对生成物作深入研究,发现共同点,形成氧化物的概念。212223依据氧化物概念的要点,按一定规律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认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242526汇总学生生活中对氧气的有关认识,归纳出氧气的主要用途,并通过媒体认识氧气的功与过。27师生共同小结,结束本课。六、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主题引入设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讲解我们周围、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的氧气。我们天天在和氧气亲密接触。设问那么,发现氧气具有哪些性质呢?板书2.2神奇的氧气一、氧气的性质回答:21%。看、想、说。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物理性质设问物质的性质包括哪两个方面?讲解拿出一瓶氧气,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设问密度呢?比空气大还是比空气小。依据是什么?(提示:讲台上的集气瓶瓶口向上,说明什么?)设问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提示: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有根有据,鼓励表扬)板书1.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 g/L,略大于空气;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物理和化学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回答。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鱼等能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强化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化学性质讲解通过观察几个实验来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板书2.化学性质设问如何观察化学实验,观察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媒体观察要点:反应物的状态和色泽;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点;反应条件及现象描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生成物的状态及检验。下发事先印好的记录表,要求将观察结果记录好。(见相关链接)演示实验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1将木炭先在空气中点燃(发出红光)2然后放入氧气瓶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设问为什么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旺?3燃烧停止后在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结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反应式:C O2 CO2演示实验2硫在氧气中燃烧1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在空气中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2将燃着的硫粉伸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讲解这种带刺激性气味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空气会造成严重污染,形成酸雨。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请学生写化学反应式S O2 SO2演示实验3磷在氧气中燃烧将红磷在燃烧匙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火光和浓厚的白烟)设问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怎样?结论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请学生写化学反应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 O2 P2O5演示实验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设问观察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将铁丝用火柴引燃后,迅速伸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讲解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追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提示)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共同解决瓶底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子的目的。结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请学生写化学反应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 O2 Fe3O4演示实验5蜡烛在氧气中燃烧1将点燃的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干燥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壁上出现无色液滴)2燃烧停止后在集气瓶中倒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问题讨论由观察到的现象,可知蜡烛燃烧后生成什么物质?请学生写化学反应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O2 CO2 H2O回想前面学习的知识。知道观察要点。做好观察、记录准备。观察、记录描述现象。思考。石灰水变浑浊。回答:二氧化碳。观察并描述现象。比较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书写。观察并描述现象。白色、固体。书写瓶底有少量水观察并描述现象。认识思考思考:集气瓶可能破裂。知道是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书写描述实验现象:集气瓶壁上有小水珠。石灰水变浑浊回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实验。让学生学习实验报告的填写,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明白化学反应与浓度有关系。学习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使学生知道由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叙述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叙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论讲解:能否对氧气的化学性质下一个定论。(提示: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还是不活泼)师生共同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试一试(见相关链接:课堂练习一)(以抢答形式完成)思考、总结:比较活泼。抢答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巩固所学知识氧化反应讨论以上这些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点?(抓住反应物中都有氧气)讲解在化学上,把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氧化反应。设问物质跟氧与物质跟氧气有什么不同?(引导、比较:氧是指一种元素,氧气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寻找共同点,发表观点。知道氧化反应。认识氧与氧气的区别指导学生学习归纳。化合反应问题讨论碳、硫、磷、铁与氧气的反应中还有哪些共同点?(抓住: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讲解在化学上,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设问蜡烛燃烧是化合反应吗?为什么?追问是氧化反应吗?为什么?追问化合反应是否一定是氧化反应?为什么?(不是,两种反应分类时强调的角度不同,前者强调的是生成物必为一种,后者则强调反应物要与氧反应。)练习(见相关链接:课堂练习二)(及时作出评价,提供反馈信息)观察、归纳,回答。认识化合反应思考、回答:(不是,生成物不止一种。)思考、回答:(是,是与氧气发生反应。)思考、回答。独立完成,大胆发言。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氧化物设问能否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对生成物再作进一步的分析。(提醒)再深入一步。板书在化学上,把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练习判断下列物质中哪些是氧化物?CO、CO2、Ca(OH)2、CaCO3、CuO、Fe3O4、HCl、H2SO4、KClO3、MgO、NaCl、NO2、P2O5、SO2设问能否将氧化物按一定标准再分成两类?(请学生代表回答,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结根据另一元素的种类,氧化物又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追问上述氧化物中,哪些是金属氧化物,哪些是非金属氧化物。开始学习化学以来,我们对物质进行了多次分类,今天来作一个阶段性小结。媒体物质的分类(随学生的叙述,逐一推出)分析:都只有二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认识氧化物。寻找出氧化物。按照自定的标准,尝试分类。修改自己的判断。独立完成练习。回忆学过的物质分类知识,讲出自己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物质分类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成阶段性物质分类知识网络。氧气的用途说一说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氧气有哪些用途?媒体结合学生的叙述呈现出氧气用途的图片。板书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医疗上急救病人,登山、潜水、航空、宇航提供呼吸等;2支持燃烧:炼钢、气焊与气接、液氧炸弹、火箭助燃剂等。议一议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你是否知道氧气的危害?(请学生大胆发表意见,随学生的意见进行小结)氧气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文物腐蚀;金属生锈;氧中毒简单介绍氧中毒(见相关链接)说出自己的想法(相互补充)完整地认识氧气用途。尝试寻找生活氧气危害的痕迹。加深对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感受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小结请学生小结本课主要内容尝试小结学会整理作业布置1 课本P52练习部分P17神奇的氧气(一)2 家庭实验“铝在潮湿的空气中”;实践活动:寻找氧气性质与用途的资料记录巩固、矫正2. 主要板书第二章浩瀚的大气22 神奇的氧气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降温后,可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2化学性质(1)与木炭 空气中:发出红光;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C O2 CO2(2)与硫 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 S O2 SO2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与磷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强烈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P O2 P2O5(4)与铁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Fe O2 Fe3O4瓶底预先放少量水或铺一层沙,防止集气瓶炸裂与石蜡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集气瓶中壁上出现无色液滴 O2 CO2 H2O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3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4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二、物质的分类1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2 物质的分类(略)三、氧气的用途1氧气的功: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2氧气的过:文物腐蚀、金属生锈、氧中毒3. 相关链接 物质和氧气反应的记录表观察内容物质现象反应条件生成物化学反应表达式需要注意的问题反应前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木炭硫铁丝红磷石蜡 课堂练习一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C)在变成无色液体 (D)在变成白色固体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 ( )(A)镁带 (B)红磷 (C)硫粉 (D)铁丝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 ( )(A)氧化铁 (B)三氧化二铁 (C)四氧化三铁 (D)氧化亚铁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是 ( )(A)硫粉 (B)铁丝 (C)木炭 (D)镁带 课堂练习二1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 )(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B)水氢气氧气(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 )(A)水二氧化碳碳酸 (B)氧化汞汞氧气(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D)碳氧气二氧化碳3列下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氨气水氯化氢氯化铵(C)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D)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人类氧中毒主要有两型:肺型与脑型。肺型氧中毒发生于吸入一个大气压左右的氧八小时以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咳嗽、呼吸困难、肺活量减少。肺部呈现炎性病变,有炎性细胞浸润、充血、水肿、出血和肺不张。脑型氧中毒指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间内引起脑型氧中毒(6个大气压的氧数分钟;4个大气压的氧数十分钟),病人主要出现视觉、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劂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死亡。 氧气的用途: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67182.html?si=1 爆炸: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0719952.html?si=2 什么是富氧炼钢:炼钢过程和燃烧有重要关系,燃烧过程就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和氧气化合的过程,所以把燃料送入炼钢炉中去的时候,还要同时送入空气。但按空气成分来说,只约占五分之一(体积分数)的氧气才是炼钢生产所需的,而其余的气体,特别是占空气体积五分之四的氮气,只会耗费炉中的热量,因此,用含有高成分氧气的空气代替一般热空气通入炉内,可以加速燃料的燃烧和钢水的脱碳。往炼铁高炉内吹入富氧空气,可以省去热风炉的装备,提高高炉内温度,缩短冶炼时间,而且改善高炉煤气的成分(降低含氮量)。高炉煤气可用作燃料。 科学界首次有关氧气性质的试验记录:1774年,著名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写了一部名为几种气体的试验和观察的三卷本的书,于1776年出版。在这部书里,他首次详细叙述了氧气的各种性质。普利斯特里的试验记录相当有趣。其中一段有关氧气的叙述,摘录如下:“我把老鼠放在脱燃素气里,发现它们过得非常舒服后,我自己受了好奇心的驱使,又亲自加以试验,我想读者是不会觉得惊异的。我自己试验时,是用玻璃吸管从放满这种气体的大瓶里吸取的。当时我的肺部所得的感觉,和平时吸入普通空气一样;但自从吸过这种气体以后,经过好多时候,身心一直觉得十分轻快舒畅。有谁能说这种气体将来不会变成通用品呢?不过现在只有两只老鼠和我,才有享受呼吸这种气体的权利罢了。”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普利斯特里没有利用氧气(oxygen)这个名称,而从燃素说的角度出发,称它为“脱燃素气”(dephlogisticated air)。 关于演示实验的建议(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最好选用长条片状的木炭,用镊子或坩埚钳夹住,加热到发红,由上而下慢慢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一开始就伸到瓶底,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把瓶中上部的氧气排出,木炭就不能持续剧烈燃烧。鉴定二氧化碳的石灰水,要用新制的饱和石灰水。(2) 硫在氧气中燃烧,硫的用量不宜过多。250毫升氧气所用硫以不超过0.5克为宜。所用燃烧匙可内垫一层石棉绒线或石棉布,防止硫高温燃烧时跟燃烧匙起作用,使燃烧匙腐蚀,实验中要防止二氧化硫的扩散。(3)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也可用很细的铁丝卷成螺旋状,先在酒精灯红焰上加热烧红,然后放入氧气瓶里。(4) 氢、氧爆鸣实验,也可改用去底的塑料瓶,配以带短管的单塞孔,用铁夹夹住瓶颈悬空固定在铁架台上。实验时用导管从颈部通入氢气,估计已经充满氢气,在拔去导管时迅速用食指堵住瓶上管口。然后用火在管口点燃,能清楚地看到混合气体爆鸣时的火光和向下冲的气浪。 为什么要选择红磷?能不能改用木炭或蜡烛做这个实验?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的1/5。实验原理是用红磷将容器中空气里含有的氧气消耗掉,使容器中气体的压强随着氧气的消失而减小,从而使水面上升(或倒流)。由于红磷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占有的体积极小,且极易溶解在水里,可以看作生成物不占空间。容器中的气体,去掉氧气,没有增加新的成分。故水上升的体积或倒流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若改用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水中,大部分留在容器的空间,气体的压强几乎不发生变化(将来我们回学习到,反应掉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一样的),可见液面不可能有明显变化,也就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同理,因蜡烛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还有水蒸气),所以也不宜做此实验。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作适当改进,能不能用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组成?在上题中,我们已分析不宜用木炭做此实验的原因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法被水完全吸收,而大多分散在容器中。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能被液体及时吸收掉,这种液体有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已经知道澄清石灰水很容易吸收二氧化碳。今后我们还会学到一种叫烧碱的溶液,它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实验结束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成分有哪些?粗略的,本实验结束后,容器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但由于液面上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还有空气中原有的稀有气体都不溶于水,所以都还留在剩余的气体中。 液氧炸药利用液氧容易蒸发(1升液氧可以变成800升的气态氧,0,1.01105帕),利用炭粉、木屑、棉花、烟煤粉等可以在氧气中瞬间烧尽,并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未用尽的氧气等大量气态生成物的特征。将液氧跟以上所举易燃物粉末混合,制成液氧炸药。液氧炸药的优点在于原料来源广价钱便宜(制1 kg液氧炸药约需用1.52.5 kg液氧,制出这么多液氧大约耗电4千瓦时的电力),可以就地取材节省运输,可以现用现制。制好的液氧炸药,一般在1520分钟内液氧就蒸发而使炸药失效,给工作带来不便,但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就是其中万一出现有未爆炸的炸药桶,也会在短时间内由于液氧蒸发而自行消失了它的爆炸能力,不再有什么危险,不象一般硝铵或黑火药,只要点火后未爆炸就时刻保留着它的危险性。液氧炸药广泛用于露天爆破工程,但不宜用于有坑气或煤粉尘的矿井。 氧气在医疗方面等的用途氧气对于人体维持生命和活动是必需的。但健康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吸入纯氧的。因为人体内进行的是一种缓慢的氧化过程,能够陆续放出能量,供给体内器官的需要和维持体温(约37)。如果长时间吸入纯氧,体内氧化速度过快,放热过多,正常的生理机制发生紊乱,体温升高,会出现病态。但是,有时病人由于呼吸器官发生障碍,体内缺氧,就需要吸入高浓度的氧作为补充,进行医疗。病人呼吸也不一定用纯氧,而是增加含氧量的空气,含氧量的多少可随病人的需要而定。高空飞行员、潜水员、登山运动员也随身带氧气囊,以便在缺氧的地方进行工作。 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肯定的解释。有的文献认为中间产物是七氧化二锰:2KClO34MnO2 2KCl2Mn2O72Mn2O7 4MnO23O22KClO3(4MnO2) 2KCl3O2(4MnO2)也有的文献鉴于制得的氧气里有氯气的气味,生成的KCL常常有紫红色,认为反应过程如下:2KClO32MnO2 2KMnO4Cl2O22KMnO4 K2MnO4MnO2O2K2MnO4Cl2 2KClMnO2O22KClO3(2MnO2) 2KCl3O2(2MnO2)七、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若与练习部分P26的实验一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机结合,也许是一条较好的途径。既可节约教学时间,又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整理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更具说服力。当然这样进行教学,对教师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但总体感觉本节课的教学用时偏紧,而且对学生在观察、描述、推理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对传统的教学加以改良是必需的。如果是这样开展教学,在做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时,除了教材和实验部分上的几个学生动手实验以外,还可增加氢气的燃烧、加热铜丝的实验,这样可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饱满,对氧气的认识更加充分,更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记录和分析理解实验,在教学中尝试帮助学生设计了一些表格并在课内分发给他们。氧气的物理性质只作简略的介绍。本节的重点是氧气的化学性质,可采用实验讲述法。教师应做好氧气跟各种物质反应的演示实验。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既要细致,又要有重点,提高观察能力。建议可设计一些表格让学生观察后填写。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氧气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放出热量的特点。结合课堂实验的讲解,逐个写出氧气和其他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一方面为后面氧化反应的概念引出作准备,另一方面为下一节学习化学方程式打下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1)未点燃的物质放在纯氧气中,一般不发生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燃烧通常要点燃。(2)物质燃烧时有的有火焰,有的无火焰,火焰的颜色也各有不同。(3)有的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或不能持续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起来,且烧得十分剧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得更剧烈。教师在讲解氧化反应、氧化物概念时,要使学生理解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注意课文中把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而不是说氧气。这是因为化合物里的氧跟物质所起的反应也叫氧化反应。如果这里强调跟氧气起反应,就会给以后的教学带来一定困难。根据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来叙述氧气的用途。使学生明确物质的用途是它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可能的话,可以通过录像或投影来介绍。教材P47页家庭实验“铝在潮湿的空气中”以及实践活动寻找资料活动应该充分利用。但这些活动主要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其它一些媒体开展体验活动,注重的是过程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不必过多追求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