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宁波(五年级)教材说明.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91039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宁波(五年级)教材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我爱宁波(五年级)教材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我爱宁波(五年级)教材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爱宁波(五年级)教材说明第一单元 宁波历代先贤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心学大师王守仁、铁骨大儒方孝孺是宁波历代先贤的代表,了解他们的优秀的事迹和杰出的贡献。2、知道宁波地杰人灵,哺育出许多历代先贤,说出家乡历代先贤的故事。3、缅怀家乡历代的先贤、学习他们的品质。二、单元结构:缅怀历代先贤宁波历代先贤王应麟与三字经心学大师王守仁铁骨大儒方孝孺 第1课 王应麟与三字经 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一代鸿儒”、“蒙学教材三字经”和“诵读三字经”三部分组成。“一代鸿儒” 通过王应麟是“勤奋学习的楷模(笔耕勤奋。治学严谨,阅历丰富)”,是“刚正不阿的忠臣(历事三朝,相继提出屯垦戍边重惩奸党,论功行赏,伸张国法等一系列主张,系国家之忧为己任。)”,是“慧眼识才的百乐(在集英殿应试时,竭力向皇帝推荐文天祥,钦定为黄榜状元。)”以及他“编著大批蒙学读物(先后著有蒙训、小学讽咏、蒙训、小学甜珠、姓氏愈就篇三字经)”的四幅画勾画出王应麟的高尚人品和学术上的成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说说王应麟的人品和学术上的成就。“蒙学教材三字经” 通过不同类别内容的四幅图片,告诉我们三字经是一部集识字、自然常识、历史知识、读书方法和伦理教育于一身的综合性蒙学教材。三字经流传千百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性的启蒙教材而名声远扬,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为人、勤学、处事、交友行为的座右铭。 “诵读三字经” 通过王应麟故里的孩子们在遗址碑前诵读三字经,学生说三字经里“孟母择邻”、“孔融让梨”等故事,启发学生谈自己的读后感受。 二、教学建议:有关王应麟的高尚人品和学术上成就的资料、三字经中的历史古典可在课前布置或课后延伸,让学生自己搜集,并在课堂上交流,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以达到教育目的。三、教学资料:1、王应麟(1223-1296) 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先世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后迁居庆元(今浙江鄞县),淳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学问渊博,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皆有研究,熟悉掌故制度,考证博洽。所著有困学纪闻、玉海、诗考、诗地理考、汉艺文志考证、玉堂类稿、深宁集等。2、三字经的不同版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字经的內容上,不同历史时间皆有所修改或增加。仅目前所见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並出现相关注解本、插图本。如明清時期就有增补三字经、节增三字经和广三字經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是近一个世纪以來流传最广的版本。近些年,国內的儿童图书里出現了新三字经等,也給三字经注入了一些新的內容。2008年6月10日,由光明日报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宁波市鄞州区共同主办的三字经修订版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三字经修订工程总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儒藏工程总编纂、北京大学教授汤一介,三字经修订工程编审委员会主任傅璇琮,光明日报社总编辑苟天林,教育部语用司副司长张世平,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徐岩,宁波市委副书记唐一军,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寿永年,市政协副主席傅丹等领导和专家出席。首发式由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主持。第2课 心学大师王守仁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王阳明“人生足迹”、“趣闻轶事”、“故乡掠影”三部分组成。“人生足迹” 讲述王阳明在浙江绍兴会稽山、贵州龙场、江西南赣、福建长汀、龙溪、浙江宁波余姚等、直到平定广西思田之乱,返回途中病逝江西南安的漂泊一生中,始终坚持读书、讲学的精神。课文选用王阳明在龙场栖身的修文阳明洞、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在南安青龙镇章江河畔的王阳明落星亭三幅照片作佐证。“趣闻轶事” 课文选用王阳明“哭象棋诗”、“平定宁王叛乱”的二个小故事,一幅插图,加深学生对王阳明的认识。“故乡掠影” 讲述余姚人民为王阳明立铜像、建碑亭、保护故居瑞云楼和讲学处中天阁、举办国际阳明学研讨会等形式,来纪念这位心学大师王阳明。二、教学建议: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应放在王阳明一生始终坚持读书、讲学的精神。王阳明心学思想较为深奥,学生只作大概了解即可。三、教学资料:1、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治学不倦,成就卓著。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冲破了旧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在整个封建社会后期占有重要地位,堪称学界巨擘。他的教育思想,敢于反对旧道学的禁锢。他不仅文韬武略,还是一位治世能臣。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2、关于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 :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包含三大方面,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学”对于长期桎梏百姓与士人的“理学”,在精神定位上进行了一次十分彻底的否定;“致良知”学说对被统治者奉为圭臬的养心修性之道,实行了一次根本性的叛逆。这些否定与叛逆,不仅是对传统意识的反叛,而且散发着一股强烈的创新气息。3、关于“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心学的起点,它奠定了王阳明学说的基石,并构建起王阳明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倘若不经此“大彻大悟”,王阳明学说恐怕很难臻于炉火炖青的境界。长期以来,“龙场悟道”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恍然大悟,而忽略了其间许多思想转变及理论形成了重大情节。王阳明学说,并不是产生于他那“水乡泽国”的故乡,而是产生在穷乡僻壤的龙场。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它与王阳明当时的处境和寂然心态有极大关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迸发出来的思想之火。4、关于“王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相同:两者都是属于唯心主义,都产生于明清的封建统治时期,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出现是当时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推崇和发展的,两者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封建统治阶级控制农民阶级的工具。 不同:程朱理学是客观的唯心主义,它把人欲和理学分成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主张人性本恶,人欲是罪恶的;王阳明心学是主观的唯心主义,它把人欲和理学看成是同一个概念,主张自觉控制欲望。在明清后期,王阳明心学最终取代程朱理学,成为处于统治地位的理学。第3课 铁骨大儒方孝孺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浩然正气”、“石镜精舍讲学”、“追寻故乡足迹”三部分组成。“浩然正气” 通过方孝孺因反对朱棣篡权,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被灭了十族人的描述,尽传方孝孺之精神正气。图片“方孝孺在宫殿怒斥朱棣情景”和照片“南京雨花台方孝孺墓区”,展示着方孝孺那种铁骨铮铮、浩然正气的精神风貌。“石镜精舍讲学” 讲述了方孝孺两度在前童石镜精舍讲学布道,历时四年,不但创立了良好的读书风范,培育了大批“读书种子”的弟子,为朝廷选送了有用的人才,奠定了儒乡基础,而且,他还亲自设计前童宗祠,亲自首修前童宗谱,定制度,排辈行,撰文作诗,撰写了童氏族谱序、石镜精舍记等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方孝孺在前童石镜精舍讲学布道,这对前童来说是莫大的殊荣。据统计,前童,仅明清两代荣赝秀才以上功名者202人,现代和当代又有教授、博士、留学生等400多人。 “追寻故乡足迹” 通过照片“方孝孺故里坊”、“方孝孺手植6株古柏”、“方孝孺读书处”“方孝孺纪念碑亭”等来缅怀方孝孺,弘扬方孝孺学识,学习方孝孺刚正不阿的铮铮风骨,来激发学生爱国、爱乡情怀。二、教学建议:教师教学和学生活动应紧紧围绕从方孝孺的为人气节和讲学布道思想影响的这两个方面展开。三、教学资料:方孝孺(1357-1402),宁海人,字希直,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幼聪颖,及长从学宋濂,有小韩子之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荐授汉中府教授。建文初,召为翰林侍讲,迁侍讲学士,更定官制后,改文学博士,总裁太祖实录等书。力主复古改制,创行井田,对建文朝政影响较大。靖难之役中,朝廷诏檄多出其手。曾致书燕世子朱高炽,谋离间燕王父子,以缓燕师,均未成。燕王夺位后,命起草登基诏,坚执不从,被灭十族。著作甚富,有孝经诫欲,宋史要言,帝王基命录等。永乐中禁藏其书,犯者至死。后人辑其所遗成逊志斋集。第4课 缅怀历代先贤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为这一单元的活动课,内容有“访古迹知先贤”、“收集家乡先贤故事”两部分组成。“访古迹知先贤” 介绍余姚龙泉山四先贤故里碑亭。这是后人为纪念汉代严子陵、明代王阳明、明清之际朱舜水、黄宗羲而立。严子陵碑和王阳明碑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5),朱舜水和黄黎洲碑均建于清末。严子陵碑亭额是“山高水长”,赞颂严子陵的品格和巍巍高山,万古长青;如滔滔江水,永不枯竭。王阳明碑亭额是“真三不朽”,赞颂王阳明立德、立言、立功,光耀史册。朱舜水碑亭额是“胜国宾师”,赞颂朱舜水以明朝遗民受到异邦君臣尊重的德行。黄宗羲碑亭额是“名邦遗献”,赞颂黄宗羲是余姚学问精深、著述丰富的先贤。课文提供模式,给予学生示范,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仿照课文王阳明的简介的写法,给严子陵、朱舜水、黄宗羲以及自己家乡的先贤各写一份简历。“收集家乡先贤故事” 通过宁波先贤全祖望勤奋学习的小故事,告诫人们,学习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有收获。仿照课文全祖望勤奋学习,写一个家乡先贤的感人故事。二、教学建议:1、课文的照片为全祖望故居,故居位于洞桥镇沙港村,是清代建筑,故居集江南典型的建筑风格和水乡风貌于一体,是一座具有浓郁文人风格的宅居。有条件的话,可组织学生参观,并请当地人讲全祖望刻苦学习的故事。2、全祖望是清朝乾隆元年的进士、翰林院的庶吉士,为清代浙东知名史学家,开创了清代辑佚学先河。想进一步了解全祖望的生平,请登陆“宁波文化网”中“史海拾贝”栏目中的“历代先贤”。第二单元 宁波文物古迹(一)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它山堰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宁波钱业会馆是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钱庄业的历史文化建筑,宁海古戏台数量众多、结构精巧、装饰华丽,且能很好地留存下来。2、知道宁波是国家历史名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存丰富,遍布宁波城乡。寻找家乡历史文化遗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二、单元结构走 近 宁 波 文 物 古 迹宁 波 文 物 古 迹(一)古代水利工程它山堰宁 海 古 戏 台宁波钱业会馆第5课 古代水利工程它山堰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古水利工程的奇迹”、“完整可靠的水利系统”、“它山堰创建者王元玮” 三部分组成。“古水利工程的奇迹” 课文从它山堰的形状、结构和它山堰古代的四大技术成就这两个方面论来述。它山堰堰体采用多级护埋,更能抵抗江水的冲击,充分显示了宁波先民的智慧和才干。“完整可靠的水利系统” 课文从它山堰灌溉区示意图较为直观的展示它山堰阻咸、蓄淡、排涝、供水、排水和泄洪的功能。“它山堰创建者王元玮” 王元玮兴修水利,为鄮县(鄞县)人民造福,人民世代铭记他的功绩,大约在五代至宋初,当地群众就在它山堰旁建王元玮生祠,北宋咸平四年(1001)在生祠原址建它山庙,宋宝庆三年加封善侯,乾道四年(1160)赐额遗德,淳祐七年(1249)加封灵汇侯,清嘉庆十年(1805)封孚惠侯,这样加封晋级,官越封越大,随之人亦逐渐神化了。现建筑为清代所建,经修缮后辟为水利陈列馆。庙前立建榴香碑厅,碑背面镌刻着记叙了王元玮为官清廉刚正,为人俭约敦厚,关心民间疾苦的不朽功德。“没有王元玮就没有宁波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王元玮建它山堰的赞赏。二、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重点应放在它山堰古代四大技术成就和它山堰的多种功能上。“县令放木鹅”、“十兄弟献身”、“梅梁护堰”等赞扬王元玮的民间传说,版本甚多,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搜集、互相交流。三、教学资料:它山堰 它山堰是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鄞州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唐代大和七年(833年)由县令王元玮主持创建。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可与四川都江堰相媲美。 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在鄞江上游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为支架。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为防止洪水涌入城市。以后宋代(960年1279年)至清代( 1644年1911年)时期都对工程进行维修。 明代嘉庆十五年(1536年),加高堰(坝)顶1尺,清代咸丰七年(1857年)曾进行较大修治。公元1914年清理堰上淤积,使水道通畅。它山堰历经千余年风雨,饱经沧桑,堰体至今基本完好,仍发挥着阻咸蓄淡排涝引灌的功能。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王元玮的庙宇,在宁波市各地有20余座,但有庙会的只有鄞江它山庙。鄞江它山庙庙会历史悠久,在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由王元玮祠扩建为它山庙,建庙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王元玮,定其生日农历十月初十为庙会,进行祭祀活动,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第6课 宁海古戏台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遍布城乡的古戏台”、“精湛的建筑工艺”、“曾经的精神家园”三部分组成。 “遍布城乡的古戏台” 讲叙了宁海古戏台数量多,大多建于明清时期,以宗祠、庙宇戏台为主。现留存下来的有120多处,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宁海古戏台以崇兴庙古戏台、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潘家岙潘氏宗祠古戏台、双枝庙古戏台、城隍庙古戏台、龙宫陈氏宗祠古戏台、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等列为全国文保的十个古戏台是其中的佼佼者。“精湛的建筑工艺” 通过“戏台圆形穹顶”、“古戏台的彩绘”、“戏台的局部雕刻”、“古戏台柱木雕撑拱狮”、“ 古戏台牛腿”这一组保存完好、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照片,形成直观性强的古戏台文化。向人们展示宁海古戏台集上乘的美学构思、雕刻、彩绘于一处,渲染它构造之华美,刻作之细腻,彩绘之绚丽。小知识栏目介绍什么叫藻井,藻井有何作用。“曾经的精神家园” 娱乐教化曾是古戏台的重要职能,遍布城乡的古戏台,似乎能看出宁海人自古对戏剧的偏爱。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作用几乎降到了最低点。同时,古时的宗祠是家族聚会,祭祀和庆典等活动的场所,一座座古戏台,记载了宁海独特色乡风民俗。 二、教学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用投影播放列为全国文保的十个古戏台,让学生自己去推究、发现、总结出宁海古戏台数量之多,建筑工艺之精湛,紧扣课文的中心。三、教学资料:宁海古戏台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海古戏台以崇兴庙古戏台、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等十个古戏台联保的方式名列其中。 宁海古戏台以宗祠戏台、庙宇戏台为主,结构上包含了主台、后台、看楼及藻井等要素,其中部分戏台纵向排列三个或二个不同形式的藻井的建筑方式,为国内所罕见。藻井,古代多用于重要建筑上,也常见于戏台之中。在实际功用上,它起着扩音与拢音的作用,使舞台艺术更臻完美。在建筑施工时,引入竞争机制,由两队工匠沿中轴线分头施工。当地称作“劈作做”,也是十分罕见的施工方法。第7课 宁波钱业会馆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宁波的钱庄”、“宁波钱币博物馆”这三部分组成。“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中西合璧式青砖雕砌的砖木结构建筑,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钱庄业历史文化建筑,已经让人领略到会馆的别具特色。壁画、后花园亭子、屋背吻饰、三块石刻碑记更是记述了旧时宁波钱业辉煌与败落之路。“宁波的钱庄” 通过“宁波钱庄外景”、“钱庄柜台”、“钱庄帐房”、“钱庄库房”、“称银子的天平”一组照片,见证了鸦片战争前后百余年宁波钱庄业的鼎盛。当时的宁波聚集160多家钱庄,成了全国的金融中心。并借鉴了宁波开埠后外国洋行的结算办法,首创了不用现金支付的“过帐制度”,使当时的宁波钱庄业遍布全国。“宁波钱币博物馆” 旨在让学生初识钱币知识,知道宁波钱币博物馆珍藏着南宋金币“隆兴通宝”和浙东鑞质抗币。二、教学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请当地银行工作人员来校上课,讲述当时宁波钱庄业的辉煌,讲钱币的知识,并可组织学生举行集币活动。三、教学资料:1、宁波钱业会馆宁宁波钱业会馆位于宁波的市中心东门口北侧战船街10号。建于1925年。内有记述金融业发展概况及建馆始末的石碑3方。环境幽静,水陆交通方便。宁波钱庄业,始于清初。至光绪二年(1876年)有了很大的发展。钱业会馆是宁波金融业迅猛发展的产物,也是宁波各钱庄同业聚会的议事的中心,也是现今中国钱庄保存较为完好的会馆建筑。它对研究我国金融事业发展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科料。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出资,在此建立宁波钱币博物馆,陈列了最早的日本钱币“和同开珍”和十分珍稀的“皇朝十二品”,最早的越南钱币“太平兴宝”等,累计参观人数已超过10万人次,成为反映宁波金融历史和货币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想更多了解宁波钱币博物馆,请登陆“宁波网”中“天下宁波帮”栏目“宁波的钱币博物馆”。2、隆兴通宝金币直重量只有3.25克、成色18K左右、直径约20毫米的钱币,该金币出土于浙江慈溪龙南柘岙村。南宋隆兴年号仅两年,铸造的金币数量极少,因目前世上仅发现一枚,堪称“国宝”,被定为一级文物。 3、浙东抗币 浙东曾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曾于1945年发行过自己的货币,以反抗日伪的经济封锁。值得一提的是,其他抗日根据地发行的均为纸币,而唯独浙东抗日根据地不仅有纸币,还有锡铝合金的金属币,面值有壹角、贰角、伍角,被国内钱币界称为“浙东一绝”,最有宁波地方特色的重要货币。第8课 走近宁波文物古迹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为这一单元的活动课,有“写出宁波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县(市)区的省市级文保单位。”、“考察家乡的文物古迹”、“举办一个家乡文物古迹的介绍会”三部分组成。“写出宁波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县(市)区的省市级文保单位。” 通过学生搜集的资料,整理后按课文要求正确填写。“考察家乡的文物古迹”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考察、走访有关人士、查阅相关资料等),对家乡的一处文物古迹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写出符合要求的考察报告。“举办一个家乡文物古迹的介绍会” 同学间互相介绍自己最熟悉的家乡文物古迹。介绍时要抓住该文物古迹的特色部分。二、教学建议:1、“家乡文物古迹”可通过询问长辈老人、查阅有关书、报等记载、上网搜索等。2、“家乡文物古迹的介绍会”要避免介绍的文物古迹类同,介绍时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第三单元 海外宁波帮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世界船王”包玉刚、爱国侨商吴锦堂、希望工程的超级富豪赵安中都是海外宁波帮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带领下,无数海外宁波帮情系宁波,为家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了解海外宁波帮漫步天下,闯荡四海,诚信、艰苦创业的精神。3、学习海外宁波帮情系宁波,报效祖国的精神。二、单元结构: 宁 波 帮 情 系 宁 波 海 外 宁 波 帮 世界船王包玉刚 爱国侨商吴锦堂 希望工程的超级富豪赵安中第9课 世界船王包玉刚一、 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世界船王”、“宁波大使”、“包玉刚故乡行”三部分组成。“世界船王” 讲述了包玉刚只用短短20 年,就白手兴家建立庞大的航运王国,雄踞世界十大船王之首的经过和他成为“世界船王”的“独门秘诀”。课文中的照片是包玉刚在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指挥他的海上王国,四海风云尽收眼底。“宁波大使” 讲述了包玉刚在邓小平同志接见,并发出了“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以来,毅然以“宁波大使”为己任,一再表示“宁波的事,就是我的事”。 为家乡的发展,乐此不疲。为开发宁波奔波于香港、北京、浙江之途,为推销宁波形象,往返于欧、美、亚洲之间。频频向各国首脑与实业界人士介绍北仑港的优势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邀请他们到宁波考察投资 “包玉刚故乡行” 讲述了包玉刚故乡镇海庄市人杰地灵,是宁波帮的发祥地之一,涌现出叶澄衷、邵逸夫等众多名人,叶澄衷先生创办的叶氏义庄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弘扬宁波帮的精神,家乡人民在庄市大学城兴建宁波帮文化公园,再现了宁波帮商人发源、发迹、走向世界,报效桑梓的历程。二、教学建议: 让学生自己上网,查询包玉刚先生资料,有条件的同学可参观包玉刚故居、游宁波帮文化公园。三、教学资料:包玉刚(19181991)镇海人。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学校。1937年辍学,供职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后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重庆分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任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1949年初至香港,与人合资开设华人行,经营进口贸易,为大陆装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1955年创设环球有限公司,1970年改为环球航运集团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至1981年底,拥有船只210艘,总载重吨位2100万吨,人称“东方船王”。又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设立10多家子公司、代理公司,还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事及陆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职。包玉刚先生曾于1984年、1987年、1989后先后三次来宁波港考察。 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他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政策,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奉节俭,乐善好施,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又倡设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捐款赈济灾民。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第10课 爱国侨商吴锦堂一、教学内容要点: 本课内容有“艰苦创业”、“造福乡邻”、“魂归故里”三部分组成。“艰苦创业” 讲述了吴锦堂世代务农,家境困难。先后在宁波、上海、南京等地做帮工。1885年到日本,经过几年的拼搏成为大阪、神户地区著名实业家,日本华侨领袖之一。赞扬了吴锦堂恪守信用、谨慎灵活,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造福乡邻” 通过事业有成后的吴锦堂“冒着倾盆大雨,手擎一把特大钢骨洋伞,日夜督造二湖”、“规模之宏敞、师资之充足、校具之精良的锦堂学校”和“捐资创办神户中华同文学校”三幅照片,赞扬吴锦堂热爱和关切祖国的桑梓之请,是爱国侨商。“魂归故里” 讲述了吴锦堂在日本临终前一再嘱咐把遗体送回故里埋葬,并在墓碑的两旁镌刻着他自己生前拟写对联:“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以及一首流传在慈溪歌颂吴锦堂的民谣从中可以得见吴锦堂那一颗热爱故土的殷殷之心和高风亮节的情怀。人民敬重吴锦堂,曾立福乡碑,铸全身铜像,后均湮毁。“文化大革命”中,墓园被毁。1984年,慈溪县人民政府重修。二、教学建议:课后三段赞扬吴锦堂的话,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点,体会吴锦堂是受人民爱戴的爱国侨商。三、教学资料:“办学三贤”吴锦堂 吴锦堂亲眼目睹了近代日本之崛起,深知教育对国家民族之重要,树立了教育救国的理念。吴锦堂一生共投资教育愈20万银元。其与陈嘉庚、聂云台并称当时的“办学三贤”。他曾捐款3000元给宁波教育会及宁波旅沪同乡会用于兴办教育。吴锦堂还捐资创办了效实中学,在家乡慈溪创办了锦堂学校。 吴锦堂在家乡捐资兴办的锦堂学校,被誉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1911年,锦堂学校改名为锦堂农业中学堂,是为浙江职业教育之肇始。书坛泰斗沙孟海、国画大师陈之佛,农学家卢守耕、童玉民、包容等等都是锦堂学校的校友。吴锦堂逝世后,浙江省政府接管了锦堂学校。1994年建立的锦堂职业高级中学,继承了吴锦堂办职业学校的思想和传统。 吴锦堂还资助了很多学生去日本留学。第11课 希望工程的超级富豪赵安中一、教学内容要点: 本课内容有“赵安中的希望之路”、“希望之路洒满爱”、“爱心的感动”三部分组成。“赵安中的希望之路” 讲述10多年来,赵安中先生频频走访全国各地,到过浙江省的角角落落,也到过贵州、河北的贫困山区。他经常是每到一地就慷慨解囊,在慈善事业上乐此不疲。他捐资建造的教学楼分布于浙江、贵州、河北等全国各地,共有100多幢,有中、小学校,也有大学。赵安中先生的捐助不带个人意向,只要对方需要,只要自己力所能及,他就予以帮助。正如赵安中自己所说,投入的是金钱,得到的是“希望”;投入的是现在,收获的是未来。“希望之路洒满爱” 通过亲切而又诙谐的语言“下次我来,如果没有进步,我可要打手心”、“老人拿手绢替学生擦雨水”、“孩子们正在接受赵爷爷送来的精神食粮希望书库”、“在香港赵安中的写字台上,常常堆满了很多学生的来信”这四幅照片,说明在赵安中捐资助学中,处处充满爱心、充满着赵安中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爱心的感动” 讲述赵安中的爱心通过电视纪录片、书籍、新闻报道等媒体传到了祖国各地,受益的同学发自肺腑,感谢赵安中先生。二、教学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看电视纪录片希望之路,阅读赵安中传一书。赵安中传可在网上找。 三、教学资料:赵安中捐资助学二三事 和有些捐资者不同,赵安中一直坚持到贫困地区实地考察后再确定捐赠项目。每次回乡,考察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仆仆风尘,奔波劳顿,日晒雨淋,乃至于颤巍巍地踩着积水中的砖头察看破漏的校舍,对已届耄耋之年的赵安中来说,都是等闲之事。但是看到只要孩子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里安心读书,老先生心里就感到由衷地欣慰。赵安中造福桑样、无私奉献的美德,从他对宁波大学的支持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当赵安中加紧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时,1991年9月,包玉刚去世了。这使得正处于起步发展中的宁波大学遇到了困难。赵安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慨然出手相援,带头在宁大捐建了林杏琴会堂、林杏琴体育台。此举在海外宁波帮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们纷纷解囊捐助宁大。赵安中又卖掉他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房产,筹集1000万资金在宁大设立“杏琴园教育基金”,用于创办国有民办的科技学院。2002年10月,赵安中又将儿子给他换新房的1500万元捐给宁波大学,用于建造现代化的行政会展中心安中大楼。赵安中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处心积虑地培养第二代、第三代对家乡的感情。他多次以后代的名义捐资,并用心良苦地率领祖孙三代回乡参与“希望工程”活动,以期引起后代的归属感,增强对家乡的感情。 浙江省爱乡楷模、宁波市荣誉市民、香港荣华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苏浙沪同乡会名誉会长、宁波旅港同乡会名誉会长、香港甬港联谊会名誉会长赵安中先生因病于2007年11月6日5时13分在宁波辞世,享年90岁。赵安中先生曾为希望工程捐资1.3亿,晚年重病缠身仍心系他的160多项捐赠事业,这位老人的临终遗愿是:将骨灰撒在故乡的四明山上“这里有我牵挂的孩子们,我要亲眼看着他们长大成才。”第12课 宁波帮情系宁波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为这一单元的活动课,有“认识宁波帮”、“宁波帮帮宁波”两部分组成。“认识宁波帮” 课文从宁波杉杉公园一组“三江口送别”的铜雕,告诉人们“宁波帮” 历来有“漫步天下,闯荡四海”雄心壮志和“不敢居人后”的开拓精神,在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宁波帮”的精神可用下面五句话来概括:树高不忘根的赤子情怀;不敢居人后的开拓精神;大海容百川的开明思想;至实而无妄的诚信品德;励业重义理的互助风格。“宁波帮帮宁波” 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知道海外宁波帮对宁波社会、经济、特别对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福利事业的无偿资助,对促进宁波社会进步,改变家乡面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通过召开故事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夸夸家乡的海外“宁波帮”,进一步加深对海外宁波帮的感情,学习他们情系宁波,报效祖国的精神。海外“宁波帮”人士命名的四颗星球:1998年10月5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57年10月31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4651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宽诚星”。1998年10月5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81年11月27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4566的小行星命名为“曹光彪星”。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64年10月8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2899的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6年5月3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根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报,正式批准将该台于1957年10月31日发现,国际永久编号第3812的小行星命名为“李达三星”。二、教学建议:教学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通过召开故事会、举办介绍海外“宁波帮”的手抄报、开展海外“宁波帮”知识竞赛、举行参观访问等等,加深对海外“宁波帮” 情系宁波的认识。三、教学资料:1、我市是著名的侨乡,拥有海外宁波帮数量达35万之众,他们在海外通过艰苦创业,打拼出了自己的事业,也积累了财富。这些海外宁波帮人士情系故里,热心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纷纷向家乡慷慨解囊,向教育、卫生等领域捐资助学。市侨办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市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全国捐赠金额多达72亿元,其中在我市捐赠金额12亿元,用于助医、助残、助困、助教。目前我市有各种类型捐赠的专项基金80多种,总规模达到近1亿元,大部分是来自海外宁波帮的捐助。特别是近5年来,我市累计接受450多名海外宁波籍的侨胞、港澳同胞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共2.8亿元,他们向全国各地捐赠款物达到12亿多元。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海外宁波帮向灾区累计捐款捐物达到1.3亿元人民币,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摘自2008年12月5日东南商报)2、宁波商帮 百年之最 在近代我国主要的经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全世界,宁波商帮都创造了众多称王、称第一的业绩,其行业几乎涵盖了工商系统的绝大部分。无怪乎1934年,浙江兴业银行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全国商业资本以上海为首位,上海商业资本以银行居首位,银行资本以宁波人居首位。”可见当时宁波商帮的实力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现将宁波商帮主要人物所创办的能在当时称为第一的事业汇编如下。1830年,方性斋(镇海)与兄弟方润斋、方仁和在上海南市开设南履和钱庄。1870年,其后人方黼臣、方季扬将南履和钱庄改组为安康钱庄,盈利为当时钱业之冠。直至1950年收歇,是上海影响最大、营业时间最长的著名钱庄。19世纪末、20世纪初,镇海方家以先后开办43家钱庄列为上海九大钱业集团之首,“执上海商界之牛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方润斋(镇海)和四弟方梦香合伙在上海咸瓜街开设方萃和糖行,每年营业额达二、三百万两,为同业之翘楚。1853年前后,翁景和(宁波)在上海开办大丰洋布店,专营英、美进口洋布批发,为清末国内最早的进口棉布批发字号。1854年,费纶志(慈溪)、李也亭(镇海)及盛植管集银七万两,通过上海怡和洋行买办杨坊向英国购买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宝顺”号,并配备武装为商船护航,此为中国用轮船之始。1862年,叶澄衷(镇海)在上海开设“顺记五金洋杂货店”,这是上海第一家华人开设的五金号,后发展到全国各地设立分号38家,联号108家,被称为“五金大王”、“火油大亨”,总资产达800万两白银以上(当时山西晋帮最大财团蕖家总资产据统计为400万两白银)。1867年,许春荣(原籍宁波,后迁至湖州)与宁波翁氏在上海合伙开设大丰洋货号,这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经营进口洋布的华人商号。1870年,叶澄衷(镇海)在上海盘下德商可炽煤铁号,专营进口煤和铁,这是上海最早专营煤铁的商店。1878年,张尊三(鄞县)开设的元记东洋庄,是上海经营日本海产品贸易的创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成上海首屈一指的进口沙鱼翅的大商行,被称为“鱼翅大王”。1881年,方仰峰(镇海)在杭州设立方裕和南北货商店,年销售金华火腿5万余只,该店以质量和信誉成为当时杭州南北货业魁首。1882年,董秋根(宁波)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机器制造厂“永昌机器厂”,修造小火轮,后又制造缫丝车,为此业之嚆矢。 1885年,吴锦堂(慈溪)东渡日本经商,后成为日本“关西财阀”。1887年,严信厚(慈溪,今江北区费市)集银5万两,在宁波北郊湾头开设中国第一家机器轧花厂通久源轧花厂。1888年,顾松泉(宁波)在上海创办“中西药房”,为上海第一家华人开办的西药房。1889年,叶澄衷(镇海)在上海创办鸿安轮船公司,这是我国在甲午战争前仅有的民营华资轮船公司。 1890年,黄楚九(余姚)在沪创办中法药房。1907年又与夏瑞芳等人创办五洲大药房(1911年鄞县人项松茂任总经理)。黄楚九与项松茂皆为新药业中翘楚。1891年,戴嗣源(镇海)在上海成立戴生昌内河官轮局,行驶苏、杭、沪、嘉、湖各埠,以后又扩充航路,轮船多至20艘。是我国最早的内河轮船公司。1896年,江良通(奉化)在上海四川路8号开设和昌洋服店,是中国第一家西服店。1896年,鲍咸昌(鄞县)与其兄鲍咸恩、妹夫夏瑞芳等亲友创办商务印书馆,后发展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贡献卓越、影响深远的大型出版企业,在全国乃至东南亚一度雄居翘楚地位。1897年,由盛宣怀委派严信厚(慈溪,今江北区费市)筹建的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严为第一任总经理,严与叶澄衷(镇海)、朱葆三(定海)参与投资并列九个总董之内。1902年,由盛宣怀委派严信厚(慈溪,今江北区费市)在上海联合商业名流,筹建上海第一个商界团体上海商务会议公所,严任第一任所长。1904年,改为上海商务总会,严任总董。1912年改为上海总商会,会长、副会长基本上都由宁波籍人士担任。1905年,朱葆三(定海),严信厚(慈溪,今江北区费市)等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华兴保险公司。1905年,孙梅堂(鄞县)在宁波创办制钟工场,首创国产时钟。1917年,孙梅堂在上海盘进了原由法国人创办于1860年的亨达利钟表行,先后在11个大城市开设了25家分店。 1919年,庄鸿皋(鄞县)开设了“亨得利”钟表行,在全国各地也有60多家分店,这两家钟表行执20世纪初国内钟表业之牛耳。1905年,张正安(宁波)在杭州创办张顺记洋服店,从事西服制作与销售,为杭州西服店之鼻祖。1906年,何积藩(鄞县)在上海开设的“列丰行”商号,是上海开设最早的一家华商百货西洋庄。1906年,赵孝林(宁波)在沪创办万昌钢铁机器厂,以冷气压缩机及冷气安装工程为主要业务,是上海最早经营冷气安装的企业。1906年,宋炜臣(镇海庄市)在汉口投资既济水电公司,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由华人投资的水电公司。宋先后在汉口等地兴办火柴厂、扬子机器厂、官池口铜煤矿等,被誉为“汉口头号商人”。1908年,叶又新(镇海,叶澄衷之子)与樊时勋(镇海)创办了上海第一家毛纺织厂上海日晖织呢厂。1910年,王才运(奉化)在上海南京路繁华地段创设荣昌祥呢绒西服号,为上海当时最大的西服企业。1911年,红帮裁缝张方诚为孙中山先生创制了第一件“中山装”。1912年,王万荣(鄞县)到上海广告社当学徒,后任上海荣昌祥广告公司经理,因设计电影夜半歌声、“鹅牌”商标的路牌广告而出名,被誉为“广告大王”。辛亥革命后,唐爱陆(镇海,现为北仑区)在汉口创办国货公司,这是中国第一家国货公司。1912年,陈万运(慈溪)、沈启涌(慈溪)、沈九成(慈溪)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毛巾厂三友实业社,所生产的三角牌毛巾畅销全国。1912年,柴宝怀、丁丕山(宁波)等人在上海创办“协大祥绸布店”,这是上海绸布业中最早开设的一家大型绸布商店。1912年,张同孚(鄞县)在上海创办上海协成裕记银箱厂,制造保险箱,1916年购入文仪洋行的全部设备,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齐、产量最多的保险箱专业企业。1912年,方液仙(镇海)在上海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兴办了我国第一家牙膏厂,并生产三星牙粉、三星牙膏、三星蚊香、三星观音粉、三星酱油精、“箭刀”肥皂等产品,被誉为中国日用化工的奠基人。1913年,张石川(镇海,现为北仑区)与郑正秋联合执导了中国第一部无声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再次与郑正秋合作创办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任经理。1922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张石川被称为中国电影之鼻祖。1913年,王生岳(鄞县)在沪创建王岳记机器厂(现上海减速机械厂前身之一),专门代客加工齿轮,是上海最早加工齿轮的工厂。1914年,乐汝成(镇海)在济南创办泰康罐头食品有限公司,1923年迁址至上海。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产销联营大型食品企业。1915年由虞洽卿(镇海,现为慈溪)创办的三北航业集团,是当时我国航运业中最大的商办航业集团,其总吨位91万多吨,约占全国民族航运业总吨位的七分之一。1916年,张石川(镇海,现为北仑区)、管海峰在上海创办幻仙影片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在经济上摆脱外国商人的自立影片公司。1916年,林信昭(镇海)在上海北京路设立上海第一家医疗器械厂林德兴五金工场。1921年,钟章耀(镇海)与表兄胡永年(镇海)在上海创办耀昌医疗器械号(后改为耀昌医疗器械公司),并长期任经理。这两家企业为当时民族医疗器械业的开拓者。1917年,宋汉章(余姚)、盛竹书(镇海)及张公权等人在上海创办银行周报,是我国发行最早、发行时间最长的经济专业刊物。1917年,上海成立钱业公会,朱五楼(镇海,陈果夫岳父)曾任第一、二届会长。1920年公会改造后,由秦润卿(慈溪,今江北区)担任会长,时间长达20余年(除第五届任副会长外)。秦被公认为上海钱业界领袖。1917年,余华龙(奉化)在上海南京东路创办中华皮鞋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上海第一家由华人开设的皮鞋店。1918年宋汉章(慈溪人)担任上海银行公会首任会长。1918年李组绅、李组才(镇海,天津巨商叶星海外甥)在天津拉拢曹汝霖、陆宗舆共同创办利济贸易公司,推叶星海(镇海)为董事长,李组才自任经理,为天津华商对外贸易行之首创。1919年,王宝信(奉化)在上海创办益泰信记厂,为国内制造铝质日用器皿之首创。1919年李安绥(鄞县)在上海创办中国最早的毛绒纺织厂,方椒伯(镇海)任董事长。1919年,姚德甫(镇海)在上海创办华通电业机器厂(今华通开关厂),被称为中国低压电器工业的奠基人。1920年,虞洽卿(镇海,现为慈溪)、盛丕华(镇海)、闻兰亭等人在沪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为上海第一家华商交易所,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证券交易所。1920年,郑源兴(奉化)、郑方正(镇海)创办了上海最大蛋制品出口企业“茂昌蛋厂”,开国人兴办冷冻业之先声,后每年营业额约占全国出口额的五分之一。20世纪30年代,郑源兴曾任中国冰蛋业公会会长、世界蛋业公会理事长。1921年,朱葆三、严信厚(慈溪,今江北区费市)等创办中国第一家信托公司“中易信托公司”。1921年,胡西园(镇海霞浦,现北仑区)研制出中国第一只白炽灯泡,192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灯泡制造厂,是中国电灯泡工业的开拓者。1921年,王伯元(慈溪,现为镇海长石)在沪开设裕发永金号而发迹。后又投资钱庄、银行、保险公司等行业,成为当时著名实业家,被称为“金子大王”。1921年,黄楚九在沪创办上海日夜银行,为近代上海第一家日夜营业的银行。1921年后,项松茂(鄞县)等人在上海组建“五洲固本皂药厂”,后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制皂企业。(资料来源: 浙江在线-宁波网 作者: 沈天祥 )第四单元 宁波文物古迹(二)一、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上林湖越窑遗址我国目前烧造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址。东钱湖南宋墓道石刻群是我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 2、文物古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公民的应尽职责。二、单元结构: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宁 波 文 物 古 迹(二)南国书城天一阁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东钱湖南宋石刻 第13课 南国书城天一阁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范钦创建藏书楼”、“天一阁藏书久而不散”、“历代名人与天一阁”三部分组成。 “范钦创建藏书楼” 天一阁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书楼设计颇具匠心,主楼天一阁,又称宝书楼。 收藏的明代地方志闻名海内外。 原藏省、府、州、县志有435种,现存的地方志中有164种为海内孤本,可见天一阁藏地方志在国内外学术界中的地位。其次是科举录。 范钦一生嗜书如命,每到一地, 就刻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对无法购置到的书,就雇人抄录,对经史百家之书,兼收并蓄。范钦的藏书在当时号称“东南第一”。“天一阁藏书久而不散” 课文选用3张照片,从天一阁的建筑特色、书橱的特点(包括防虫蛀、防湿防霉的措施)以及范钦为后辈制订的许多阁禁等几方面来叙述。“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天一阁是我国著名的藏书楼,向来被视为保守的象征。然而,天一阁的保守又是和开放相依相存的。历史上,天一阁曾多次有选择地向一些真正的大学问家开放。黄宗羲、全祖望登阁和乾隆修书,对天一阁的保护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如果仔细追寻,赵万里、俞宪、徐乾学、寅著、孙中山、蒋中正、郭沫若有那么多名人与一座藏书楼相关,在中国藏书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二、教学建议: 1、关于天一阁的资料甚多,书籍、报刊、影视、网站都有。课前布置学生自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师生共同讨论释疑。2、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天一阁博物馆设固定陈列室7个:现存私人藏书楼陈列、天一阁史迹陈列、天一阁帖石陈列、千晋斋藏砖陈列、秦氏支祠文化陈列、麻将起源地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参观,按参观顺序,详略得当地记叙。三、教学资料:天一阁 天一阁坐落在宁波市月湖之西。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1982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燮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第14课 上林湖越窑遗址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露天青瓷博物馆”、“越窑青瓷千年骄傲”、“重燃熊熊窑火”三部分组成。 “露天青瓷博物馆” 讲述上林湖越窑遗址是中国越窑青瓷文化的发祥地,从东汉到南宋上林湖历经千年之久。越窑分布示意图告诉我们,近200处越窑遗址分布在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白洋湖、杜湖里杜湖、邵岙湖周围,范围之广、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如课文中寺龙口窑遗址、荷花芯窑遗址的照片)、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故称得上“露天青瓷博物馆”。“越窑青瓷千年骄傲” 上林湖越窑青瓷烧制的有碗、罐、碟、壶、盂等,品种繁多,不但纹饰秀丽、且题材广泛:有蝶恋花丛、鸳鸯戏莲、鲤鱼跳龙门、鹤舞云间、蛟龙出水、鸟翔花梢等栩栩如生,引人入胜。釉色有黄鳝青、黄鳝黄、青绿色三大类。并以青翠著称于世。“秘色瓷”为官窑烧制的专供皇室使用的瓷器,其釉色配方,工艺制作至今仍是个谜。上林湖除官窑外,还有民窑,大量烧制民间日用器物,并畅销各地。还从明州港出口,销往日本、高丽、菲律宾、波斯(伊朗)伊拉克、印度、埃及等国。至今上述各国仍有上林湖瓷器遗存,并由此形成海上“瓷器之路”,反映了当时宁波与世界各国的通商贸易。“重燃熊熊窑火” 上林湖越窑青瓷有限公司恢复了中断千年的青瓷生产,2001年1月16日,一件仿制的唐代褐彩云纹香炉(俗称“越王炉”),在我国瓷文化发祥地慈溪上林湖“寺龙口”越窑遗址附近的慈溪市越窑青瓷研究所仿制出炉!这只香炉高66厘米,其工艺、样式和成色均已达到唐代青瓷鼎盛时期水平,标志着上林湖越窑青瓷在沉寂了上千年后终于重放异彩。8月,成功仿制了鸡首壶、八棱瓶、香炉、三脚蟾蜍等精品,送南极中国长城站作永久留念。还研制试烧出了能演奏美妙乐曲的系列青瓷乐器越瓯、仿编钟,并随着慈溪民族乐团出访法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