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基本功培训指南.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88763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教师基本功培训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初中教师基本功培训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初中教师基本功培训指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第二届初中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培训指南教师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胜任自身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完成 教书育人任务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初中教师新课程教学基本功的整体要求如下:品德素养: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包括教育教学与心理学理论、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文件等教学知识; 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理论前沿等学科知识;及适应初中教育的科学、人文、艺 术等通识性知识。 专业技能:一是指初中各学科教师通用的教学专业技能,包括课前教学设计、课 堂教学、课后辅导与评价能力;二是学科特色的教学专业技能及信息技术环境中现代 教育技术的运用。目 录公共部分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培训内容(2)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培训内容(10)通识性知识的培训内容(19)学科部分思想品德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29)语文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31)数学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34)英语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37)物理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41)化学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44)生物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48)历史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51)地理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54)音乐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57)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60)美术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64)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69)劳动技术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71)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内容(74)公共部分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培训内容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教师依法执教的重要依据。与义务教育相关的内容罗列如下: 一、有关国家法律对教师素质和教育工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十二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第三十二条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年3 月18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 年3 月1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 号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第六条 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第七条 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第八条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 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 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十条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 年10 月31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第三条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第三十四条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 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5 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 年6 月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第十九条 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第二十一条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06 年12 月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 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4) 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参考资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教基厅200412 号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内容等规定(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7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三)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参考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 号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8 月 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总体战略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规定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依法治教, 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三)战略目标。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 年提高到13.5 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 年提高到11.2 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 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 年翻一番。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 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四)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章 义务教育(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 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配齐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参考资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培训内容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应基本掌握的教学专业知识之一,是指导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础和依据,涉及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方面内容,其基本要点罗列如下。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一)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青少年身心发展是具有顺序性的,不仅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是如此。例如,就认知过程的发展而言,青少年的发展总是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青少年身心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由低级到高级、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要求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这种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 一是在同一时期,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这种不均平衡的规律, 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视研究不同时期个体成熟状况及其特征,抓住关键期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青少年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是相同的,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或其他条件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具有可变性。这种规律一方面要求教育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可变性,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青少年更好地发展。(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可能不同,二是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质量也可能不同。这种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了解他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和水平,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克服困难,战胜残疾与不足,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身心发展障碍和学习困难的学生,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种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的水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发挥优势,通过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二、课程的概念(一)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比较早、影响深远、比较传统的观点。其基本思想是: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都是从相应学科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是按照学习者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的。作为知识的课程,通常强调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物。其特点是课程体系是以学科逻辑组织的,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二)课程是经验这种观点是在对“课程是知识”观点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形成的,认为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东西,才称得上课程,认为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经验,其特点在于课程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三)课程是活动这是更新的一种观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从活动的完整性出发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三、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特点1. 双边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2. 认知性。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过程。3. 发展性。教学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而且要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之形成健康人格,健康的身心。(二)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 心理准备阶段,主要是引起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一种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认知兴趣。2. 感知知识阶段,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事物(物体、现象等)进行观看、触摸等, 从而获得必要的感性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 理解知识阶段,是在学生上一阶段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 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 巩固知识阶段,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这是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特点所决定的。5. 运用知识阶段,即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各种课业中,用实践检验知识,通过反复的练习活动使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技巧。6. 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阶段,教学过程在上述各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需要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便于改进。(三)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1. 理论联系实际2.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3.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4.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5.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6.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四、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的基本含义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 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下列5 个要素: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评价。(二)几种重要的教学模式1. 程序教学模式。程序教学以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小步,系统地排列起来,学生对每步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反应,确认以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2. 概念获得教学模式,也称“发现学习”教学模式。这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能像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 形成概念,获得原理。该模式的基本程序为:识别概念形成概念验证概念分析思维方法。3.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这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创立的。“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其基本程序为:诊断性评价团体教学单元形成性测验已掌握者进行巩固性、扩展性学习或帮助未掌握者(或未掌握者接受矫正再次测验,予以认可)进入下一单元的循环在一学期结束或几章节全部教材学完后进行总结性测验和评价。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这种教学活动把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把学生的“自主” 看成教学的根本要求,以此来设计教学行为,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我的主导意识。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开放性探索个人或小组评价。5.“合作教育”教学模式。这是前苏联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合作教育学”为思想基础,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深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三)几种重要的教学方式1.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形成解释评价结果表达结果。2. 基于问题学习:是指一种让学生通过解决不一定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的真实性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教学,是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构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教学过程包括:呈现问题情境研究问题重新研究问题交流与汇报反思与评价。3.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教学策略,由2-6 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其基本要素包括: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和小组自加工。五、几种重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的平衡过程。面对一个新刺激,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如果儿童不能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接受或解释刺激, 其认知结构将会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成4 个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通过感知觉和运动来获得经验。2. 前运算阶段(27 岁):能够运用语言,但还不能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没有形成守恒的概念。3.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思维具有弹性,可以逆转,获得了一定的守恒概念, 能够凭借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思维。4. 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思维,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能做一定的概括。(二)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所谓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因此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即材料本身能够与个体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2. 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3.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基础,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 学习者必须将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内容是: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即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习者的已有经验与其主动选择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要涉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利用这些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知识。建构有两个含义:一是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组和重建。(四)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转换和检验。他强调形成学习的内部认知结构,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提倡发现学习。(五)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智能理论过于狭窄,局限于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方面,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其他方面。因此,他提出人至少具有8 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六、几个有关学习心理的重要概念(一)学习迁移1. 含义: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一定义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其中,“影响”一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的含义。2. 分类:从迁移效果上看,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迁移。3. 影响因素: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学习材料的性质(相似、媒介、组织、结构和应用价值等),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年龄特征,智力水平。4. 促进方法: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课内和课外练习相配合,提供应用机会;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二)问题解决1. 含义:问题解决是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过的规则,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2. 特点:问题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新问题,即第一次遇到的问题。问题解决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它将已掌握的概念、原理根据当前问题的要求进行重新转换或组合。问题解决是形成解决问题的原理或规则,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问题解决是高级的一种学习形式。3. 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4. 影响因素: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言语的指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个别差异。5. 培养策略: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问题的难易应适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提供较充裕的时间和适当的自由;鼓励学生验证答案,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七、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一)教育调查研究法的含义教育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法,搜集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调查模式,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搜集有关研究的客观事实材料;二是研究,对所搜集来的事实材料进行整理和理论分析。(二)教育调查研究法的基本步骤1. 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2. 拟定调查计划。3. 做好各种技术、事务和组织准备。4. 进行试探性调查,得到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认识,修改调查提纲及工作方案。5. 制定调查问卷、观察表格、访谈提纲,编制测验题目。6. 事实调查。7. 整理调查资料。8. 写出调查报告。八、教育行动研究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教育行动研究是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和应用。它主要是指教育实践者(主要是教师)在实践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反思,从而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这种研究方式是以教育实践者为主体,可以有专业研究者的参与, 也可以由实践者独立开展,以实践者在教育情境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教育工作的改进为研究目的。(二)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1. 以解决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工作、提高行动质量为首要目标。2. 强调研究与行动的结合,注重研究者与行动者的合作。3. 要求行动者参与研究,反思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三)教育行动研究的步骤1. 计划:在确定具体的问题领域之后,教师需要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审慎地制定行动研究的计划。计划应以充分的勘察为基础,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具有清晰的层次性或梯度,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同时要体现参与者的需要。这种计划一般包括如下9 个方面:陈述问题或研究的领域、确定变量、形成研究问题、说明创新之处、介绍行动小组的成员、列举有必要举行的会议、制定进度表、陈述可以利用的资源、说明资料搜集的方式。2. 行动:教师的行动具有计划性、情境性和开放性的基本要求。3. 观察:由于行动研究赋予教师以研究者与行动者的双重角色,教师不再是一个旁观者,在行动研究中,教师通过观察,获得对行动状态及其效果的认识。这种观察, 既有自我观察,也有合作观察。4. 反思:一是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的系统描述,二是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对研究计划进行修正。九、编制测验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一)编制测验的程序1. 从教育教学目标转换为测验目标。2. 依据测验目标设计测验内容。3. 编制测验活动。4. 测验活动的技术分析和鉴定。(二)制定测验编制计划 1. 确定测量目的。2. 制定编题计划。3. 设计测验蓝图。(三)编辑测验题目的基本原则 1. 题目要能体现测验目的的要求。2. 题目取材要有代表性,应能包括测验的全部内容。3. 题目行文浅显、简短,题意明确,不使受测者发生误解,更不能用生涩怪僻的文字。4. 各个题目必须独立,不可互相牵连,不要出现对一个题目的回答而影响对另一题的回答。5. 题目不应对本题答案或另一题答案具有暗示性。6. 题目应有正确确定的答案,不应是引起争论的答案。7. 题目应避免涉及社会禁忌与隐私。8. 题目内容不要超出受测团体或个人的知识能力所及范围。9. 计分、用时一致。(四)题目分析 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分析,一个是量的分析。对编辑中提出的一般原则、题目的内容、形式、取材的适切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质的分析。量的分析指通过题目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对各种答案的反应情况。1. 难度分析的公式:P=(R/n)100%R 为答对人数,n 为总人数 P=(PH+PL)/ 2用P 值表示难度,P 值越大难度越小,P 值越小难度越大,介于0 1 或0% 100% 之间,但P 值不是等距的,难于指出不同P 值之间差异的大小。2. 区分度分析区分度又称鉴别度,它是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 或学习成绩) 的区分程度。对于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即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在于检验每一个题目是否具有预定的某种鉴别作用,它依外在效标为依据。区分度评价: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1.00 越好。不同题目区分度比较,要控制样本大小及同质性这两个因素。根据经验,区分度指数的评价如下: 区分度指标题目评价0.40以上0.300.390.200.290.19以下非常优良良好尚可,需修改区分度不好,题目需淘汰参考书目: 1.教学论稿 王策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12 月第2 版)(2008 年7 月第20 次印刷) 2.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2 月第1 版)(2007 年11 月第27 次印刷) 3.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陈琦 刘儒德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4 月第2 版)(2008 年5 月第6 次印刷)通识性知识的培训内容一、人文素养(一)考查范围哲学、历史、文学的基本常识。(二)主要内容1. 中国古代“六艺”的内容西周学校教育内容。起源于夏、商。包括礼(礼仪制度、道德规范)、乐(音乐、诗歌、舞蹈)、射(射箭)、御(驾车)、书(文字读写)、数(算法)。2. 儒家、道家的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代表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道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代表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和庄子。3.论语重点章句的记诵和感悟(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等两种西方哲学思潮的基本特征科学主义是一种主张以自然科学技术为整个哲学的基础,并确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哲学观点。盛行于现代西方,它把自然科学奉为哲学的标准,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成果简单地推论到社会生活中来。 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 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是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5. 中国历史朝代名称兹举一种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6. 文艺复兴及其特征1416 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16 世纪资产阶级史学家认为它是古代文化的复兴,因而得名。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德、法、英、荷等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运动提出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于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到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虽是科学、文学和艺术的高涨,但由于各国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不同, 文艺复兴运动在各个国家都带有自己的特征。在意大利,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取得突出的成就,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画家达芬奇,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等。在法国,自由思想和怀疑思想相当发达,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和小说家拉伯雷等。在英国,诗歌和戏剧达到空前的繁荣,主要代表为莎士比亚。乌托邦作者莫尔也是英国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7. 经典唐诗、宋词的记诵和欣赏唐诗:崔颢黄鹤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白将进酒、杜甫登高、张继枫桥夜泊。 宋词: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三)参考资料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第2 版)(吴鹏森,房列曙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7 月版) 二、科学素养一)考查范围科学素养的方面,侧重体现教师个体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并可以应用科学知识来解释科学现象,对相关科学问题得出基于证据的结论;理解作为人类获取知识和探究方式的 科学的特征;关注科技塑造人们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方式;有能力引导学生从事与科学相关的事务,树立科学观念。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常识;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相关的社会生活实践。(二)主要内容1. 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指基本科学概念和理论,涉及物质科学、生命和健康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的重要概念;与科学相关的知识还包括理解人类科学活动的属性、科学知识的作用与局限等。科学素养培训所选择的科学知识内容参考以下标准:一是与现实情境有关;二是选定的知识代表重要的科学概念;三是选定的知识同样适合非科学学科教师的掌握水平。(1)自然科学知识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按原子、分子、细胞、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的顺序排列出大致尺度。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基本和普遍定律。认识能量可以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光能、机械能、内能、电磁能、化学能和势能等。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认识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 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由基因控制的。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 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在植物、动物及其他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地球的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地理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的地理现象。由昼夜交替而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是说明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认识地球仪上的经线与纬线,可以在地球仪上读出某个地点的经纬度,或者就给出的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名。 (2)关于科学的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如半导体与超导体、纳米材料、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新能源、PM2.5 等; 科学家及其成就,如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哥白尼、居里夫人、爱迪生、诺贝尔、钱学森、袁隆平、李四光、王选等。2. 科学能力科学能力的核心是科学探究能力,基础是逻辑推理和批判性分析,重点是获取证据、解释证据并在证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活动的进程。科学能力包括识别科学问题、科学地解释现象,有根据地得出结论的能力。识别科学问题的关键是将科学问题与其他问题区别开来;科学地解释现象是要运用科学知识来描述、解释或预测科学现象的变化,还要识别或确定相关的描述、解释和预测;有根据地得出结论是能表述证据与结论(或决策)之间清晰的逻辑联系,即要评价科学信息并根据科学证据来得出结论、从证据推出各种结论中进行选择、从数据推出结论的过程视角来赞成或反对结论并给出理由、识别结论推导中的假设、思考科学结论的社会意义。教师科学素养培训中侧重关注的科学能力: (1)提出问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提出的问题;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初步判断是否适合探究;知道科学探究始于问题。(2)获取事实和证据:能从多种信息源中选择有关信息;能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和测量;能对获得的事实、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了解科学探究需要事实与证据。(3)解释与评价结果:能将事实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基于经验事实、运用科学推理,尝试对自然和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能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资料,并评价数据的可靠性。3. 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取决于个人对科学的态度及其从事科学相关事务的意愿,态度主要是指对科学有兴趣、支持科学探究、对自然资源与环境有意识地采取负责任行动。测试科学态度的场景,主要选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而不是学校教室、实验室的科学实践或专业科学家的工作。情景主要有三类,即家庭和师生交往(私人情景)、社区(社会情景)及世界(全球情景),重点是个体生活情景。(1)居家生活日常生活中电话、微波炉、电视、网络技术所涉及的电、声、光、磁等基本原理, 自行车行驶和汽车驾驶中所涉及的机械运动和力学原理,尤其是上述用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