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通过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创造性的研究.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211866 上传时间:2020-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通过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创造性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通过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创造性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通过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创造性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题 目: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通过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研究内容提要: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使我校教育真正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发,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力求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相应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主题词: 数学教学 改善 学习方式 创造性 作者单位: 阳区(县)花家地实验小学 作者姓名: 周 爱 红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朝来校区 邮 编: 100012 联系电话 13671280468 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通过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研究一、 课题的提出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他们的创造性。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必须重构,要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以德育为核心,重点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必须以新的理念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学生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向活动式转变,从模仿式向探究性转变,二是教师角色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授者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转变。为此我们提出了“在数学新课程改革中通过改善学习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研究”的课题开展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就是这一研究的初步成果。二、概念的界定1、探究:我国汉语大词典中解释“探究”为:探索研究,即努力寻找答案、解决问题。2、探究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亦菲博士认为:探究学习是学生从学科或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实践能力,获得情感体验的一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则是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学习需要,动机与兴趣,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解决未知问题,从而对人类已有发现、发明的再发现、再发明。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中产生了成功的体验与愉悦,提高了探究发现能力,增强了创造的兴趣与信心,并且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的真正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创造能力:(又称“创造性”)所谓创造能力是产生新颖而有价值的首创性的产品、作品、思想、观点、方法等的能力,及其相应的人格特征。其结果不但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满足,而且也能使他人乃至社会受益。(陶文中2000年)小学生创造能力:是属于自我实现水平的创造能力,即对人类已有发现、发明的再发现,虽然不是人类的首创,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至关重要。数学学习中小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为:1、 在问题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与探索,发现数学概念与规律,形成教学模型的能力;2、 个性化理解数学概念、规律及数学模型的能力;3、运用数学概念、规律及模型及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三、理论依据及遵循的原则(一)理论依据1、教育学理论依据“教育学”认为,教学应以人为出发点,而且首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大胆探索、鼓励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国内外成功的探究教学表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积极主动,多有创见,他们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设计出解决或验证问题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2、儿童心理学、生理学理论的依据儿童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在活动中逐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发现学习能力,还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从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看,学生好奇心强、有探究的愿望,探究性学习本身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求知欲,还能满足学生成为一个成功者、发现者的心理需求。3、创造学理论依据“创造学”理论认为,凡是正常儿童都有创造潜能,在支持的环境和适应的教育的条件下,就可以转化为现实水平的创造力。(二)实验应遵循的主要原则1、主体性原则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的能动作用,才能使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生是教学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任何指导、启发和传授,只有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时,才能产生效用。教学中既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参与中,通过自主的“做”与“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2、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由于每个儿童已有的知识体验,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的不同造成个体差异,使儿童千差万别,及早发现每个儿童的优势智能弥补弱势智能,是遵循差异性原则,发展个性化的需要。3、基础性原则创造离不开个体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应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提高其创造性打好基础。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途径和方法(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而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则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两种不同的状态。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实践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情境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那种问题情境加上其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就往往通过积极情感的促进作用而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在数学教学中,我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一年级数学“统计”一课中我是这样做的:由于“统计”的产生是生活中决策的需要,然而数学传统教材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远离儿童生活,根本不能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价值取向。造成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问题,使学生不知源,只知流,进而造成数学学习困难,和部分学生不喜欢数学的消极态度。为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导入中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再过几天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要到了,老师想买一些气球在过节时把我们的教室打扮得漂亮一些,怎样才能使每个同学都能得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气球呢?”就需要每个同学对气球的爱好。在这个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统计”是生活的需要,是科学决策的依据。在调查完每个同学所喜欢的气球后,我又问大家:“如果老师拿着大家写的这些纸条去买气球方便不方便?”与此同时,老师设计了一个老师买,同学当售货员的情境:“请您拿一个红色气球,一个绿色的,再一个红色的,一个黄色的”同学们再也按捺不住了,都回答说这样买太不方便了,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自己得出调查后还要对原始数据需要分类整理。在分类整理完后再继续问:“同学们用不同的符号记录了需要每种颜色气球的人数,这样买方便吗?”同学们都回答:“比起刚才拿全班调查的纸条方便多了,如果我们把每种颜色的数量数出来就更方便了。”由学生的回答中又引出了统计图、统计表的认识。在这节课中每一个学习环节都由这样买方便不方便引出统计的方法,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数学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结果,都是学生亲历活动过程产生内需后出现的。这样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不仅能体现“新课标”的“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数学”的重要理念,而且使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从中深刻体验学习数学“统计”是生活中决策的需要。为了今后能较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就要学习好“统计”的初步知识,学习需要的产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了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不仅为儿童所熟悉所理解,而且为儿童所喜爱,进而产生学习兴趣,这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一个个小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整节课都兴趣十足地去解决问题。总而言之,数学课学习内容应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就会充满兴趣地去学、去想、去表达,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二)运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激发创造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在成长中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需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化的过程。而在农村小学,多数教师由于观念滞后而低估、漠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独立性不断丧失,养成了依赖教师,懒于思考,学习自觉性差,被动地应付的坏习惯。为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自觉预习,让学生调动多种器官,发展多种思维,强调学生尝试着课前自学,课上与同学、教师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法。例如在学习五年级数学小数混合运算中有这样一道例题:12.55+2.516,在学习时我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听后学生练习的被动学习方式。因为学生已有了小数混合运算顺序和利用加、减、乘、除法各种规律、性质进行计算的知识基础,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于是我把这道例题留作了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能用几种方法做就用几种,做完后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第二天课前就有几个同学对我说:“老师我用了六种方法做”、“我用了三种”,一道简单的小数混合运算题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计算方法:1、12.55+2.516 = 2.540= 42.52、12.55+2.516= 2.52.544= 2.5+104= 2.540= 42.53、12.55+2.516= 2.52.5(124)= 2.52.5122.54= 2.53010= 42.54、12.55+2.516= 2.52.516 = 2.5(116)= 2.517= 42.55、12.55+2.516= 2.52.516= 2.540= 42.56、12.55+2.516= 2.52.528= 2.558= 2.540= 42.5老师依次地把这些方法展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比较几种方法,看哪种方法最简便,学生们认为第二种方法最简便。最后请大家根据比较后得出:在计算合理、正确的基础上如果能简便计算就要简便计算,这样做题会既做得快又做的准确。我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这是对发散思维的培养,能用六种方法计算反映了思维的流畅性,其中第一种和第五种都是根据混和运算顺序基本的计算方法,而第二种和第六种都是根据乘法的结合律计算的,第三种和第四种则是根据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计算的。六种方法分属三类体现了思维的变通性,在进行方法比较时进行集中思维训练,其中第二种方法最简便。这一过程比较好的体现了在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结合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三)运用探究式学习,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每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经历与体验的不同,因而其思维方式、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同龄学生之间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之一。作为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经常为学生提供组织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引导不同的思路在碰撞中擦出火花,给每个孩子以启发,使课堂成为孩子们灵感涌动的空间 例如:以往的图形面积教学无非是讲公式、背公式、套公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同图形的面积为什么那样算,只会照着公式把数带进去死算,因而形不成能力,更甭提创造力的提高了。而新课程标准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努力践行新课程标准,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在课前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12个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对学生提出要求后老师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不同的长方形,并按要求填好表格。每组的同学都兴致勃勃地操作着,摆得快的组还摆出了几种不同的长方形。小组中几名同学分工明确,大家积极动脑共同动手操作,其中一个同学执笔记录填表。在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后,老师引导同学们共同观察表格,先纵向观察每一竖行的数据是每种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得出了每种长方形的长不同、宽不同、面积相同的结论。接着横向观察出每一种长方形的长、宽、面积三个数字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同学们一下看出是“长宽=面积”的关系。当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之后,老师并没急于让学生根据公式进行练习,而是再次让学生用十个小正方形、八个小正方形摆成长方形进一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知道了在初步得出任何可能结论之后都要进一步验证它是否具有普遍性,才能得出最后结论。对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仍然由学生根据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和缩小长方形的长探究出计算正方形面积的公式。一节既枯燥又深奥的面积公式推导课在学生积极操作思考、主动参与中理解掌握了。在课上学生思维活跃,在拼摆中探寻着不同的方法,课堂上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事实证明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以更高的目标来设计教学、看待要求学生,该放手处就让学生充分自主,给足了学生操作、探究的时空,学生就会给我们以精彩。与此同时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了保护,创造潜能得到了开发与释放,学生的创造力也必然能得到真正的培养与提高。(四)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性,在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相关研究与实践都证明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是有效的方式,对他人却未必如此。这就意味着我们提倡转变学习方式,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学习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例如在“学习认识角”的一课中,在要求学生动手制作角的教学环节中,以往教师一般只要求用纸画出一个角,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达到同样的学习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手”。因此我在处理这个教学环节时为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如:各种不同形状的纸、吸管、铁丝、毛线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制作角,在制作后要找到角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同学们在动手制作角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出了很多不同的角,仅用纸这种材料制作角的同学就想出了用剪刀剪出角、用手撕出角、用笔画出角等几种不同的方法。事实证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鼓励他们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创造力的培养也就在其中了。四、研究的初步成效1、 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教师在数学课上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各类数学知识的意义,并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全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与成功的乐趣,因此兴趣浓厚。在研究前全班36名同学有17名同学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占全班总数47.2%,研究后全班有34名同学对学习数学知识感兴趣,占全班总数94.4%,感兴趣的人数增加了41.6%。这种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种成功的体验就是今后继续学习数学的强大内驱力。2、 问题意识有所增强,解题方法形式多样。在数学课堂上提问的孩子越来越多了,问题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些同学还能大胆的指出老师的问题,在解题中学生不再只满足一种解法,很多孩子在课上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不同的想法。这种问题意识与求异思维的发展为儿童今后的发展与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数学课堂上学生能够根据不同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而不乱,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跃起来,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使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合作伙伴。在对问题的研究与争论中发散了各自的思维,提高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与独创性,与此同时也提高创造性人格的水平。学生敢于探索能够有所发现,敢于挑战困难不怕挫折,这种品质对日后真正的创造至关重要。 五、尚存在的问题。由于本班学生借读同学较多,一些孩子基础较差,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有时操之过急,致使他们发展缓慢。因此在今后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总之,小学数学学习中应避免仅由教师灌输知识、教授内容的死板做法,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发现式学习。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并实施教学内容,充满智慧地引导和调节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六、研究的主要结论本研究证实,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运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给学生探究交流的充分时空,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参考文献:1、 郅庭瑾教会学生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3、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数学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