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党建典型事例.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04995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周党建典型事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周党建典型事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周党建典型事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数也能当优势 争取资金谋发展北房镇大周各庄村党支部大周各庄满族村是北房镇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村,地处北房镇东南侧,村域面积1500亩。全村262户、570口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99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0%。近几年,本村党支部、村委会在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下,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为主线,努力拓宽发展思路,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使全村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03年至2011年该村连续9年被评为区级“五个好党支部”;2006年至2011年连续6年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被评为北房镇产业发展先进村。2011年,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47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67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和8.2%。近几年来,大周各庄村充分利用北房镇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村这一优势来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策资金以发展本村产业,采取了以下措施使全体村民共同增收致富:一、采取“筑巢引凤”的模式,加强村级工业园区建设 自2004年开始,该村充分借助北房镇小城镇建设和经纬工业园区建设的辐射作用,整合村级土地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120亩的村级工业小区,通过“筑巢引凤”的模式,进行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北京班奇阀门制造有限公司”等7家工业企业和1家占地60亩的家蓄养殖企业,年产值达3900余万元。工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本村经济的主要支撑,村集体每年收取小区的土地保底收益16万元。小区企业安置了本村50余名劳动力就业。每年获得工资性收入70余万元。二、依托北房农业公园,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2008年起,北房镇按照“设施农业布好点,观光农业穿成串,大众产业连成片”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沿环镇路规划建设了“日”字型都市型农业园区,大周各庄是“日”字型都市型农业园区的重要节点,按照发展规划,该村要建设以满族文化为依托,以现代设施农业为支撑的,集观光、旅游、休闲、体验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发展格局。按照本村发展定位,2008至2010年,村两委班子按照“村级引导、典型示范、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先期通过党员会、代表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对有条件的村民大力引导、鼓励发展设施农业。目前,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共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16栋,种植了鲜花、草莓、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都市型农业建设初具规模。三、把握政策,争取扶持资金大周各庄村积极把握国家对少数民族村扶持的政策,获得了市区民委给予的大力支持。2010年在市区民委的大力支持下,该村申报了鲜切花种植示范项目。该项目由“北京润泽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总投资109万元,共建温室大棚22栋,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种植鲜切花。品种有红玫瑰、白玫瑰、康乃馨等,该项目进展顺利,已初具规模。该项目市场打开后,可联合或带动本村及周边设施农业种植户从事鲜切花产业。4、 合理利用资金,把握产品质量2011年大周各庄村自筹资金90.4余万元,争取到民委扶持资金50万元,共计132.4万元,租用村集体土地20余亩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0栋,自2011年上半年开始陆续栽培食用菌。该项目对北京、河北等地区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参观、考察,基本掌握了食用菌种植生产技术,并选择了杏鲍菇作为示范品种率先培养。该基地邀请了我国著名食用菌种植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杨春华教授为基地技术骨干,传授日光温室食用菌栽培技术。“北京大地富邦菌业有限公司”向该基地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定期到基地对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和业务指导。通过一系列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工作人员均已逐渐摸索和掌握了丰产、稳产、优质栽培的技术。项目加强资金管理,建立了专项资金使用账本。为了便于管理,成立了北京沄清源种植合作社,合作社统一管理,对每笔专项资金的使用都经过合作社的股东们一致同意后方可支付。资金使用管理有章可循,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提高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有力的推动了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特聘请一位技术人员。做到从品种选购到种植、管理、销售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所种植产品杏鲍菇每棚可种植20000棒,每棒产成品0.5斤,每棚每期产10000斤,市场全年平均批发价格为4.5元/斤,每棚每期总收入已达到45000元,每棚收益1.7万元,目前已收获2期。收获的杏鲍菇已源源不断的供应着北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丰富着北京市民的菜篮子。通过种植实践,也使我们深刻体会到,食用菌杏鲍菇的种植,经济效益可观,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可选项目。五、建造新地标,增加知名度,吸引游客及投资者2010年大周各庄村争取到资金400余万元,建造满族文化公园和林下公园。两个公园项目用地原为本村废弃的砂石坑和垃圾场,两个公园建成后,不但提高了该村整体环境水平,而且提升了文化品味,提供了村民休闲娱乐场所,将大周各庄村的民族特色展现了出来,同时也促进了都市型农业的发展。2011年,润泽玫瑰园扩大经营,争取到镇政府支持建造标志性建筑;村两委班子也积极探索更多的满族文化项目,计划将满族文化与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更好地带动本村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大周各庄村的发展,各项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市民委、区民委、镇党委的大力支持,村两委班子表示将针对本村发展的不足继续努力,在实践中改进自己的工作,决心抓住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力争大周各庄村的党建,经济,社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