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019119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65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本课程的性质 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机电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学习 同学们可以了解现代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掌握一些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内容 特别是通过OHSAS18001标准的学习 初步了解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作用 体系建立的过程和实施内容 并了解机械工业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内容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将来从事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和工程技术工作的工科同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期望同学们能深刻地理解安全生产的理念 掌握有关的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工程素质和基础管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的产生及发展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的产生安全与生产自古以来一直是一对矛盾安全问题是伴随着生产而产生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伴随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的产生及发展 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1 国际安全生产形势 由于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步伐的不断加快 致使各类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日益增加 据估计 现在每年有120万以上的员工死于工伤事故与职业病 截止目前已发生的工伤事故有2亿5千万 职业病有1亿6千万 而与其相关的经济损失估计已达世界国民生产总值 GNP 的4 摘自国际劳工组织2001年安全工作通报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的产生及发展 2 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我国每年各类事故频繁发生事故死亡率高于国外同等水平职业病发病率较高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领导安全生产意识薄弱一些员工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对我国职业安全现状不满 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我国每年各类事故频繁发生 我国每年各类事故频繁发生 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2002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分布 截止到2002年11月 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事故死亡率高于国外同等水平 仅就煤矿为例 我国2000年年产煤10 6亿吨 死亡5798人 美国2000年产煤9 6亿吨 死亡仅48人 2000年全国各类职业病发生情况 职业病发病率高 2000年全国各类职业病构成分布 安全生产事故与职业危害的影响直接威胁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损害企业的形象 降低市场竞争力影响国家稳定发展 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 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 1安全生产管理 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的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目的是保证在生产 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以及财产安全 促进生产的发展 保持社会的稳定 2安全生产定义 在 辞海 中将安全生产定义为 安全生产是指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 设备事故 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在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定义为 安全生产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 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 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 安全科学技术词典 中定义为 安全生产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 设备安全和产品安全 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 2安全生产定义 安全生产是指 生产 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范畴 安全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安全管理是安全科学的二级学科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经济生活的一部分 也是管理范畴的一个分支 也遵循管理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 包括系统原理 整分合原理 反馈原理 封闭原理 弹性原理 人本原理 能级原理 动力原理 激励原理等 第三节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 又称劳动保护安全方针 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 它为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思考题 1提倡安全生产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安全生产 3什么是安全生产管理 4安全生产方针 第二章系统安全 第一节安全要素和系统安全安全三要素 人 物及人和物的关系不安全的原因 人的原因 劳动者本身素质 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的失误 物的原因 设备设施的本质不安全性 有毒有害物质及易燃易爆等 环境的原因 第二节系统的本质安全与安全的本质化 本质安全 系统固有的品质特性 系统在预定的条件下执行其功能不产生损伤或危害的能力 绝对安全本质化相对安全本质化 第二节系统的本质安全与安全的本质化 系统安全本质化的主要内容设备安全本质化工艺安全本质化作业环境安全本质化人员安全本质化系统管理安全本质化 第三节设备的本质安全 设备的本质安全 第三章危险源的产生及类型 3 1事故致因理论 二 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 一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二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三 现代系统安全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系是最早提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即伤害与各原因相互之间具有连锁关系 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种因素 1 遗传及社会环境 M 2 人的缺点 P 3 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H 4 事故 D 5 伤害 A 一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一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1 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 上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 可以用5块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加以描述 如下图所示 如果第一块骨牌倒下 即第一个原因出现 则发生连锁反应 后面的骨牌相继被碰倒 相继发生 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 一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 一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该理论积极的意义 如果移去因果连锁中的任一块骨牌 则连锁被破坏 事故过程被中止 海因里希认为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 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 避免伤害的发生 海因里希的理论有明显的不足 如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 简单化 事实上 各个骨牌 因素 之间的连锁关系是复杂的 随机的 前面的牌倒下 后面的牌可能倒下 也可能不倒下 事故并不全都造成人的伤害 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不是必然造成事故 等等 尽管如此 海因里希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促进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 成为事故研究科学化的先导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同样为5个因素 但含义与海因里希的有所不同 2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2 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 3 直接原因 4 事故 5 损失 1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 也不现实 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经过较大的努力 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系统要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完善 十全十美的管理系统不可能存在 由于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致使能够造成事故的其他原因出现 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 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 行为动机不正确 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 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 设备 材料不合适 存在温度 湿度 粉尘 有害气体 噪声 照明 场地 如打滑的地面 障碍物 不可靠支撑物 等有害作业环境因素 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这种原因一直是安全管理中必须重点加以追究的原因 但是 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 不能停留在其上 要追究其背后隐藏的管理缺陷原因 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事故这里的事故被看做是人体或物体与超过其承受阈值的能量接触 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的接触 于是 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 可以通过对装置 材料 工艺等的改进来防止能量的释放 或者训练工人提高识别和回避危险的能力 佩带个人防护用具等来防止接触 损失人员伤害及财物损坏统称为损失 人员伤害包括工伤 职业病 精神创伤等 集中型 多种各自独立的原因在同一时间共同导致事故的发生 如下图所示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复合型 既有一般的连锁 也有集中的连锁 相互交互 复合引起事故的发生 如下图所示 事故 复合型因果关系 a 事故 b 人类利用能量做功以实现生产目的 利用能量做功必须控制能量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 能量在各种约束和限制下 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 转换和做功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 发生了异常或意外的释放 则称发生了事故 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转移到人体 并且其能量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 则人体将受到伤害 吉布森和哈登指出 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 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的释放 二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1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 能量转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 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人员伤害 除了与能量大小有关以外 还与人体接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 能量的集中程度 身体接触能量的部位等有关 1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概念 用能量转移的观点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是 首先确认某个系统内的所有能量源 然后确定可能遭受该能量伤害的人员 伤害的严重程度 进而确定控制该类能量异常或意外转移的方法 3 能量转移理论的意义一是应以对能量源及能量传送装置加以控制作为防止或减少伤害发生的最佳手段 二是依照该理论建立的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分类 是一种可以全面概括 阐明伤亡事故类型和性质的统计分类方法 2 分析事故致因的基本方法 能量转移理论的不足之处是 由于意外转移的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 是造成工业伤害的主要能量形式 这就使得按能量转移观点对伤亡事故进行统计分类的方法尽管具有理论上的优越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上却存在困难 它的实际应用尚有待于对机械能的分类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以便对机械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分类 二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应用能量意外转移理论的安全措施有 二 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2 限制能量 3 防止能量蓄积 4 降低能量释放速度 5 开辟能量异常释放的渠道 6 设置屏障 7 人与能量时空隔离 8 设置警告信息 以上措施应综合使用 尽早使用 1 用较安全的能源替代危险大的能源 三 现代系统安全论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现代系统安全论认为 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防止事故就是消除 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 系统中存在的 可能发生以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主要包括人 物和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 3 2危险源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分析 危险源 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职业病 财产损失 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本质 存在能量和有害物质 能量和有害物质失去控制失控的原因 设备故障 人员失误 管理缺陷 人 物 制度 3 3危险源的根源分析 物的不安全状态 能量和有害物质 设备故障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应做的做了 不该这样做而这样做了 应该做的却没做 管理及环境缺陷 加剧 诱发 甚至于直接 3 4危险源产生的因素和事故之间的关系 投入劳动保护生产过程产出 能量物质控制屏蔽能量作功有害物质达标排放产品 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因果连锁图 3 4危险源产生的因素和事故之间的关系 能量有害物质 控制屏蔽失效 能量意外释放有害物质超标排放 事故 设备故障 环境缺陷管理缺陷 人员失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系统安全论的事故因果连锁图 3 5危险源的分类 一 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第1类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2类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3类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4类 心理 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5类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6类 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3 5危险源的分类 二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 物体打击7 灼烫2 车辆伤害8 火灾3 机械伤害9 高处坠落4 起重伤害10 坍塌5 触电11 透水6 淹溺12 放炮 3 5危险源的分类 二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3 火药爆炸19 瓦斯爆炸14 锅炉爆炸20 其他伤害15 容器爆炸16 其他爆炸17 中毒和窒息18 冒顶片帮 3 5危险源的分类 三 参照职业病范围分类生产性粉尘 毒物 噪音与振动 高温 低温 辐射 其他等七类 思考题 1海因里系因果连锁理论内容2能量意外转移理论内容3何为危险源 其本质是什么 4危险源的根源是什么 5危险源如何进行分类 第四章机械工业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源 4 1机械工业行业特点 工艺复杂 存在大量能量及有毒有害物质制造技术及装备水平高低并存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涉及的生产领域广泛 4 2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源 一 机械伤害 能量释放和机械运动1 按运动形式分 1 静止危险 刀刃 凸部 毛刺飞边 光滑平台等2 直线运动的危险 机床运动的撞击和挤压3 旋转运动的危险 卷入 打击 绞轧 旋转零件 风叶 飞轮等 4 摆动5 飞出物打击6 坠落物的危险7 组合运动的危险 4 2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源 2 按伤害形式分1 挤压和咬入 如压力机 啮合齿轮2 碰撞和撞击 往复运动部件 飞来物3 接触 夹断 剪切 割伤和擦伤 卡住或缠住 4 2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源 二 起重伤害失落事故挤伤事故坠落事故触电事故机毁事故其他 4 2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源 三 车辆伤害碰撞碾轧倾翻重物坠落人员跌落火灾与爆炸夹挤与刮碰触电伤害 4 2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源 四 电气伤害 触电 雷电 静电五 灼伤六 火灾与爆炸伤害七 粉尘与烟尘伤害八 有毒有害物质伤害九 噪声伤害 听觉 神经 心血管 消化系统十 振动伤害 听觉 神经 心血管 骨骼肌肉系统 免疫系统十一 辐射伤害 神经 血液等 思考题 1噪音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 2振动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 3按运动形式分机械伤害有哪几类 第五章机械工业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源控制技术 第一节机械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一 设备的选用1 一般要求2 机床结构3 夹持装置4 平衡5 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标志 第一节机械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6 控制系统7 动力系统二 防护措施切屑形状切屑流向碎屑预防切屑清理 第一节机械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三 安全操作熟识设备正确使用工艺装备工作前检查安全操作装卸安全 第二节起重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一 选用本质安全的起重运输机械1 金属结构 受力构件达到一级焊缝 司机室结构按标准规定2 金属结构的报废 主要受力构件的失效3 主要零部件 吊钩 钢丝绳 环形链 卷筒 滑轮 制动器 第二节起重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二 常用简易起重设备的危险源控制技术1 桅杆 中心线偏差 连接结构2 地锚 埋设地条件3 缆风绳 连接 安全间距4 卷扬机 5 手拉葫芦 支承 承载能力6 千斤顶 第二节起重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三 安全防护装置1 限制器类 超载 超位2 显示器类 幅度 偏斜 水平仪3 保护装置 联锁 定位 防护罩等4 报警装置 第二节起重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四 安全操作要求1 安全操作一般要求 检查 报警 结束2 安全操作技术要求 不应操作的情况 操作时遵守的要求 3 多台同时操作时的操作要求 同步4 主副钩的操作要求 不应同时开动5 起重工一般安全要求 第三节车辆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一 厂内道路运输 装卸作业基本安全要求1 按工艺流程合理安排运输 装卸作业2 运输 装卸设备的设计 改装3 运输 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管理 制度建设 维修保养4 操作人员培训 资格认定 健康检查5 劳动保护 第三节车辆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二 道路运输安全技术要求1 道路2 车辆3 装载4 行驶 限速要求5 装卸场地和堆场6 装卸作业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1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绝缘屏护间距2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保护接地 保护接零 加强绝缘 电气隔离 不导电环境 等电位联结 安全特低电压 漏电保护等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一 绝缘 用绝缘物把带电体隔离起来1 绝缘材料 气体绝缘材料 空气 氮气 二氧化碳液体绝缘材料 矿物油 硅油 聚丁二烯等固体绝缘材料 绝缘纤维 绝缘胶 云母 层压制品 电工塑料 电工橡胶 玻璃制品等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2 绝缘的破坏击穿 当施加于绝缘材料上的电场强度高于临界值时 会使通过绝缘材料的电流剧增 使绝缘材料发生破坏或分解 完全失去绝缘性能 电击穿 绝缘材料所能承受的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 某些部位会发生放电而击穿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其他击穿 热击穿 电化学击穿 放电击穿等其他破坏 老化 绝缘材料长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而发生一系列绝缘性能不可逆转的物理化学变化 这种不可逆转的过程称为老化过程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3 绝缘性能指标 绝缘电阻泄漏电流介电强度介质损耗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4 绝缘加强基本绝缘 施加于带电部件对电击提供基本防护绝缘附加绝缘 万一基本绝缘失效 为了对电击提供防护而施加的除基本绝缘以外的独立绝缘 双重绝缘 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构成的绝缘系统 加强绝缘 提供等效于双重绝缘的防电击等级而施加于带电部件上的单一绝缘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5 电器器具分类 0类器具 仅靠基本绝缘防护0 器具 至少整体具有基本绝缘并带有一个接地端子的器具 但其电源软线不带接地导线 类器具 不仅靠基本绝缘而且包括一个附加安全防护措施的器具 导电部件连接到布线中的接地保护导体上 类器具 提供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 没有保护接地 有 回 形标志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6 不导电环境地板和墙都用不导电材料制成的场所 二 屏护采取遮栏 围栏 屏障 护罩 护盖 闸箱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 这种措施称为屏护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三 间距1 线路间距架空线路 与地面 与建筑物 与街道 厂区树木的最小距离接户线和进户线2 用电设备安全距离 车间常用电器距地面距离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3 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4 检修安全距离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四 安全电压 50V以下等级 42 36 24 12 6V五 漏电保护器1 分类 按检测信号 电压动作 电流动作 交流脉冲按脱扣形式 电磁脱扣 电子脱扣按动作灵敏度分 高灵敏度 30mA 中灵敏度 低灵敏度 100mA以上 按动作时间 快速型 小于0 1s 延时型 0 1 2s 和反时限型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2 主要参数 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3 漏电保护器的常用形式和使用范围漏电开关 漏电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插座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六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1 保护接地正常接地 工作接地安全接地故障接地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保护接地及作用保护接地 不直接接地的电网内 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金属外壳同大地连接起来的安全措施 接地电阻 4 如 电机 变压器 照明灯具等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2 保护接零概念 1KV以下变压器中心点直接接地的电网内把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紧密连接起来 作用 设备发生接地短路时 短路电流很大 使开关跳闸或熔断器熔断 切断电源 应用 380 220V三相四线制或三相五线制电网 对地电压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保护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七 用电设备安全1 环境条件及电气设备选择干燥场所 明线敷设 开启式或保护式电气危险场所 潮湿 相对湿度 75 高温 金属占有系数大于20 等 明管布线 防尘开关柜 防爆防尘设备特别危险场所 相对湿度接近100 腐蚀性气体 导电积尘 潮湿导电地面 明暗管 封闭式电气设备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2 固定式用电设备安全防护装置 开关 接线盒 插座 标志线路上有短路保护环境因素3 移动式用电设备安全环境接地 接零保护电源开关 第四节电气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4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 类 加接地 加漏电保护器 绝缘防护 类 不接地 一般场合 类 安全电压 锅炉 金属容器 管道内 第五节灼烫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一 焊接与切割灼烫控制技术设备选用焊接作业过程安全控制防护 第五节灼烫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二 电热设备灼烫控制技术1 电热设备种类2 控制技术表面最高温度工作温度不能对电气和机械性能产生影响导线连接部位不能过热电热装置使用条件 第五节灼烫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三 表面处理灼烫控制技术隔离防护 标志设备防腐槽液配制程序槽液防护 标识作业过程防护 喷淋 喷涂 喷砂 第五节灼烫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四 铸 锻灼烫控制技术设施 设备的防护人员防护 第六节火灾与爆炸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一 防火 防爆的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清除着火源 第六节火灾与爆炸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二 危险性分类生产危险性分类 生产物料的理化性质和火灾爆炸的危险程度 分甲乙丙丁戊五类 危险场所的等级 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后果 分三类八级 第六节火灾与爆炸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三 电力装置安全技术要求电气设计的布置电气线路的机械防护电气设备的极限温度和极限温升的规定不同场所的等级所采取的电气安全措施 第六节火灾与爆炸伤害危险源的控制技术 四 仓库 锅炉 焊接与切割火灾1仓库防火 防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