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996690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应急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卫生应急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卫生应急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应急培训 2015年10月 1 内容 一 疾病监测二 传染病监测三 疫情报告与管理1 传染病疫情报告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2 中国疾病监测发展史 30年代陈志潜教授在河北定县进行小范围的流行病学监测1950年建立全国疫情报告系统1978年何观清教授提出建立综合疾病监测点 收集人口 出生 死亡 包括死因 传染病以及计划免疫措施等资料 试图通过监测点资料来确定疾病模式 发现主要卫生问题 全国共71个监测点1989年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重新组建监测系统 称全国疾病监测系统 全国共145个监测点 3 中国疾病监测发展史 80年代以后相继建立了单项传染病监测系统 如流脑 出血热 钩体病 流感等 1995年建立了脊髓灰质炎监测系统 1986年建立了医院监测系统 90年代建立和完善了慢病监测系统 2004年建立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4 疾病监测的概念 疾病监测 也称公共卫生监测 是指长期 连续 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 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给一切应当知道的人 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为公共卫生服务 5 国际疾病监测传染病 WHO将疟疾 流行性感冒 脊髓灰质炎 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等五种疾病列为国际监测的传染病 我国根据具体情况又增加了登革热非传染病 包括出生缺陷 职业病 流产 吸烟与健康 还包括营养监测 婴儿死亡率监测 社区和学校健康教育情况监测 围产期监测以及食品卫生 环境 水质和医学气象监测等等 6 监测目的 估计人群中疾病发生的频率与人 时 地分布动态监测疾病的发展趋势通过长期监测资料分析 通过现患率 发病率的变化 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找出某病的高 低危人群组 为制定措施提供依据估计疾病蔓延 尤其是传染病蔓延危险因素验证传染病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 从而更准确地预测为制定控制策略确定优先突破点为充分地社会服务 制定合理干预措施和为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信息 7 监测方式 有2种人群监测还是哨点监测主动监测还是被动监测 8 疾病监测的几个概念 被动监测 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 和资料 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 称为被动监测 passivesurveillance 如法定传染病报告被动监测 主动监测 根据特殊需要 上级单位亲自调查收集或者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 称为主动监测 activesurveillance 如传染病漏报调查 以及按照统一要求对某些重点防治的传染病进行的疫情搜索 则属于主动监测的范畴 主动监测的质量明显优越于被动监测 9 常规报告 指国家和地方的常规报告系统 主要由基层卫生人员开展工作 如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特点报告的病种多 报告的范围广 覆盖面大 漏报率高 监测质量低 但作为一种很普遍的监测技术 常规报告仍然能够获得一些重要的 有价值的信息 10 传染病监测图例 11 哨点监测 为了达到特定目的 在经过选择的人群中用标准的内容和方法开展监测 称为哨点监测 它具有成本低 效率高的特点 是根据某些疾病的流行特点 由设在各地的监测哨点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 定时 定量的监测 如我国的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 对吸毒 性病门诊就诊人员 长途卡车司机等高危人群进行监测 可以大致了解我国艾滋病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 12 症状监测 也称症候群 综合征 监测 是指通过连续 系统的收集和分析特定疾病临床症候群的发生频率的数据 及时发现疾病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异常聚集 以及对疾病 生物恐怖袭击 新发传染病 原因不明疾病及其他聚集性不良公共健康事件 暴发进行早期探查 预警和快速反应的监测方法 是诊断前症状的信息 不是疾病诊断 早期预警系统 前驱症状监测 暴发探查系统 生物监测系统 健康指征监测等均属于症状监测 13 二 传染病监测 14 传染病监测 surveillanceforcommunicabledisease 是公共卫生监测的一种 它是指在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过程中 系统 连续的收集与传染病相关的资料及影响因素 并将这些资料应用到传染病防治及防疫措施评价的过程 传染病监测制度是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的监测可以使人们及时掌握传染病发生及发展趋势 可以在其流行前及时制定 采取应对措施 减少传染病带来的危害 为进一步的预防控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5 传染病监测工作的范畴 监测人群的基本情况 即了解人口 出生 死亡 生活习惯 经济状况 教育水准 居住条件和人群流动的情况 我国综合疾病监测点的优点在于此 搞清这些基本情况后 可为监测各种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奠定基础 监测传染病在人 时 地方面的动态分布 包括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亚临床感染调查 监测人群的易感性监测传染源 宿主 昆虫媒介 传染来源的情况 监测病原体的型别 毒力及耐药情况 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传染病流行预测 16 17 监测信息保密 除国家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法发布传染病监测信息外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 不得泄露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 18 三 疫情报告与管理 19 疫情报告是对疾病发生的客观事实所产生的资料通过加工产生数据 再对数据汇总 综合形成信息 并对信息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成为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抽取和提炼后形成的报告 20 疫情信息来源 医院系统的报告公共卫生系统的信息政府及其它部门的信息大众传播媒介老百姓国际组织其它 科研单位 部队主动搜索的信息 要有敏感性 追踪各种信息 21 一 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报告管理 22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采供血机构 卫生检疫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 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23 报告病种 法定传染病甲类2种 乙类26种 丙类11种其他传染病水痘 非淋 尖锐湿疣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传染病菌种 毒种丢失 24 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即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疫情就是发生传染病的情况 按照流行病学的概念 应当包括发生传染病的人 地 时的内容 因此 对于法定传染病不管是暴发 流行还是发生散发病例 均应报告 如果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对部分法定传染病实行监测报告 则应当对监测情况进行报告 25 其他传染病暴发 流行 法定传染病以外 还有许多传染病 但是由于其在我国的发病水平低或者没有发现其在我国有发生 同时 也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传染病控制能力 并没有将这些传染病列入法定传染病 即非法定传染病 对非法定传染病不是出现疫情就要报告 只是在发生暴发 流行时才按规定的程序报告 这种规定 即考虑到了我国疾病控制的能力 又能够使有关部门及时掌握非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 当非法定传染病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卫生部可以根据其暴发 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 列入乙类 丙类传染病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 对未列入法定传染病的传染病的发生 并不是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26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突发 是指在没有掌握其发生的前兆因素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在我们的监测系统中没有发现相关的因素 或者从相关因素中没有分析出相应的结果 原因不明 是指某些传染病发病早期 其原因往往是不明确的 有可能是新发的传染病 由于没有相应的预防控制经验 人群没有相应的抗体 医疗机构没有治病经验 突发不明的传染病往往给人群和社会造成重大伤害和损失 因此 对于这些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必须按照规定报告 这种报告 既包括群体性的 也包括个案的 27 传染病菌种 毒种丢失 传染病菌种 毒种丢失属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之一 但在传染病防治法中也规定了相应的制度 28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 统一格式 用A4纸印刷 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内容完整 准确 字迹清楚 填报人签名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 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它暴发 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9 30 病例分类与分型 传染病报告分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炭疽 病毒性肝炎 梅毒 疟疾 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 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 乙型 丙型 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 二期 三期 胎传 隐性和未分期六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 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 仅培阳 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 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鼠疫 霍乱 脊髓灰质炎 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也应报告 31 具体填写操作要求 1卡片编号 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 便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 格式为 年份 4位数字 科室代码 2位数字 自行编号 顺序号 4位 如 2010 01 0001 直报时不需录入 由系统自动生成 2报卡类别 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 初次报告 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 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 必须再次填报 标识 订正报告 其中 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 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 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32 3患者姓名 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 4家长姓名 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5身份证号 应尽可能填写 6性别 填写社会性别 7出生日期 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 公历 新生儿不填写出生日期 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 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 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 大于等于1个月 不满1周岁的 按月龄填写 年龄单位选择 月 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 年龄单位选择 日 33 8工作单位 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 含农民工 学生 托幼儿童 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 托幼机构 及班级名称 无 工作单位 者填写 无 联系电话 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 以便追踪 核实和随访 34 9病人属于 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 居住时间 6月 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 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本县区 指病人为本地 县 区 常住居民 本市其它县区 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 区 的常住居民 本省其它地市 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 市 的常住居民 其它省 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 港澳台 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 外籍 指病人为外籍居民 10现住地址 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 可以是家庭地址 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 旅店 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 门牌号 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 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 病例统计以现住址为依据 35 11职业 在相应的职业名前划 选择职业的目的是为了在卡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高发职业 以便管理 若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 选择原则是 选择主要职业 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 如食品厂工人 熟食店售货员都应填写餐饮食品业 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服务 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 其他 项中 如警察 飞行员 军人等 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 和尚 道士和乞丐等 虽不属职业 也可填写在 其他 项中 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 选择相应的职业 为配合儿童保健管理工作 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 出生场所为医院时 住院分娩 选择 其它 出生在其它场所时 住院分娩之外其它方式分娩 选择 散居儿童 此项分类仅仅为了区分婴儿出生场所 无其它统计学意义 36 12病例分类13发病日期 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 不明确时 填就诊日期 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 14诊断日期 初次报告时 填写初诊的日期 订正报告时 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 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 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 如肺结核由 未痰检 订正为 菌阳 时 填写确诊的日期 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 仍填写初诊的日期 诊断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 15死亡日期 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 16疾病名称 在做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37 17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指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 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 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 其它暴发 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填写该病种名称 网络直报时 疾病名称选择 其他传染病 并在备注栏填写该病种名称 18订正病名 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 19退卡原因 因报告卡填写不合格需退卡时 填写其原因 20报告单位 填写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 21报告医生 填写做出诊断医生的姓名 22填卡日期 填报本卡的日期 23备注 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 如说明传染途径 传染病病例 含疑似病例及病原携带者 订正为其它疾病的病名等 38 慢性传染病的报告遵循以下原则 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 肺结核 艾滋病 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 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 则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告 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 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 包括复发病例 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 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更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 39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定义和疫情报告1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同时具备以下4条 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1 发热 腋下体温 38 2 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 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 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 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 5天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2006版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详见附件2 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2 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由县及县以上医院专家诊断并在大疫情上报告病种选择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40 非典疫情报告1 首先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县及县以上医院诊断 在大疫情报告中报告 2 非典预警病例 市级专家组诊断 县医院在专报系统上报告 3 非典疑似病例 省级专家组诊断 县医院在专报系统上报告 首例4 报非典确诊病例 国家专家组诊断 县医院在专报系统上报告 首例 41 人禽流感疫情报告1 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县及县以上医院诊断 在大疫情报告中报告 2 人禽流感医学观察病例 市级专家组诊断 县医院在专报系统上报告 3 人禽流感疑似病例 省级专家组诊断 县医院在专报系统上报告 首例4 人禽流感确诊病例 国家专家组诊断 县医院在专报系统上报告 首例 42 传染病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 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43 报告方式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 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 在规定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本行政区域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向地方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 发现传染病疫情时 应当按照规定向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4 乡村医生 个体开业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时 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报由当地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实后 按规定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实行专病管理的传染病 除传染病报告卡规定外的其它信息 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收集和报告 45 报告时限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 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其它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 也应及时报告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以最快方式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46 报告时限 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 伤寒副伤寒 痢疾 梅毒 淋病 白喉 疟疾的病原携带者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 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尚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以最快方式寄送传染病报告卡 47 报告时限 对丙类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 卫生部决定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 其它暴发 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应在24小时内报卡 并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录入报告 无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48 重大疫情实行双线报告制度 当发生重大疫情时 含传染病暴发或异常增加病 除通过网络报告外 一定要通过电话等通讯方式逐级上报至疾病控制机构 49 医疗机构和其它责任报告单位责任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其他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建立健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 建立传染病诊断 报告和登记制度 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相关知识培训 建立传染病诊断和报告登记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辖区内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报告管理 采供血机构及医学检验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 应按要求进行登记和报告 50 疾控机构定期检查考核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 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每周1 2次定期到辖区内医疗机构主动搜索疫情 并进行传染病防治检查和技术指导 传染病流行期间 增加检查指导频次 内容包括 传染病疫情报告 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 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 安全防护 消毒 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等 对二级以上医院还应检查和指导考核感染科设置及工作制度 感染性疾病就诊流程执行情况 51 资料保存 各级各类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应将传染病信息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 1 电子数据的保存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 应按月将报至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的传染病卡片导出后保存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按相应的时间将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中的传染病卡片 以及生成的日 周 月 年的统计分析表导出后保存 2 纸质资料的保存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 应按有关规定保存 传染病报告卡 及传染病报告记录 保存期限3年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 应对报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登记备案 登记备案记录保存3年 52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 53 定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54 55 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正在发生的事件已经发生的事件潜在发生的事件 在重大自然灾害或社会动乱发生后 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可能还没有发生 需做疫情监测 生态环境调查 专业预防措施 社会大卫生动员等现场工作 目的是为了发现和清除隐患 以达到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5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 1 传染病 1 鼠疫 霍乱 非典 人禽流感 肺炭疽 2 其它乙 丙类传染病暴发或死亡 3 新发或再发传染病 4 不明原因肺炎 5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5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 2 食物中毒 1 中毒人数超过30人及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 2 集体单位发生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例以上 3 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例以上 5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 3 其他 1 职业中毒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1例 2 其它中毒 3 环境因素事件 4 意外辐射照射事件1例及以上 5 传染病菌 毒种丢失 6 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7 医源性感染事件 8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周 集体单位3例及以上 9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分四级 特别重大 级 红色重大 级 橙色较大 级 黄色一般 级 蓝色分级原则危害第一原则 区域第二原则 区域性质 范围大小行政区划第三原则 行政管理体制 国家 省 市 县 6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来源 内部信息各类疾病与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行政部门领导指示与部门信息交流外部信息国际通报社会举报 媒体检索 6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可能发生 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 单位及个人 62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l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 l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l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l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l其他有关单位 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单位 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机构 如检验检疫机构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环境保护监测机构 教育机构等 l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 个体开业医生 63 报告时限和程序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县 市 区 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同时事发地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 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并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卫生部和省卫生行政部门 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尽快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省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64 报告事件的信息内容 事件的名称 发生地点 时间 发病人数 死亡人数 首例病人发病时间 末例病人发病时间 主要症状和体征 年龄 性别和职业分布 事件波及人口及范围 地理分布 发生原因 采取措施 现状和趋势等 65 报告方式与过程 初次报告 事件发生后的首次报告 只收集初次报告必须要报的内容 其它暂时可不报的内容全部归在事件的进程报告中 具体内容的核心是强调及时 不求全面 但事件名称 发生地点 发生时间 波及人群或潜在的重大影响 联系人等要素要填清楚 进程报告 根据现场调查和采取措施情况 及时做出进程报告 如是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按上级指示 增加进程报告次数 结案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 要做出结案报告 6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实行双线报告制度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 除通过网络报告外 一定要通过电话等通讯方式逐级上报至疾病控制机构 资料保密 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