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7984151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教案1、理 想 一. 素质教育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课文中抒发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含义。学习诗中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学习本诗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培养朗读兴趣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揣摩感情基调。通过启示、点拨和讨论等方式,分析诗歌抒发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含义,把握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和修辞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二.学习方法导航 1.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与本课有关的常识。如作者流沙河的人生经历、诗歌的朗读技巧等。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抒发的真情和深意。3.通过评论、讨论交流等方式,加深对人生理想的认识。4.通过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三.聚焦重点难点1.体会诗中抒发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含义。2.本文是如何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的?3.本文是如何用形象来概括历史事实和现实生活的?4.培养朗读兴趣与能力。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流沙河诗集、课文朗读带、录音机、投影片、投影仪。五.教与学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第一课我们学习了在山的那一边这首诗,诗中说“在山的那一边,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理想。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有了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百折不回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二)整体感知著名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主要借助比喻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诗歌共12节,第16节从正面歌颂理想,第78节写理想的复杂性,第911节写要坚持理想,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理想,最后一节以“理想开花”、“抽芽”、“春色正好”、“太阳正晴”等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重新获得理想之后的欢快心情以及要为理想而奋斗的昂扬意志。整首诗回环起伏,具有动人的旋律。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关于作者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再在课堂上汇报、补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出生于成都,1935年迁回金堂槐树街老家。幼习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高中部,转习新文学,1948年始发表作品。1949年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写作愈勤。1950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编辑、星星编辑。1957年后在成都从事多种劳作,工余研读诸子百家。1966年押回金堂老家,劳动糊口,共12年。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年底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编辑。1985年起专职写作。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2.关于生字词的意义学生通过自读,在文中圈点批示,自查工具书,小组内相互讨论、补充、订正生的读音缀(zhu) 舶(b) 脊(j) 倔强(ju jin) 濯(zhu)寂寥(j lio) 玷(din) 蜕(tu) 诅咒(z zhu)词的意义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洗濯:洗 。 寂寥:寂静;空旷。绝处逢生:当走不通,没有出路时又出现了生机、转折。玷污:弄脏。 庸人:指能力平常或能力低的人。功勋:指对国家、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立下的特殊功劳。 诅咒:咒骂。3.范读课文 播放朗读带,出示朗读节奏投影。学生边听读,边注意节奏。 理 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灯,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引导/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4.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同时揣摩朗读的感情基调。 第节,注意读出明朗坚定的语气,要有夺人的气势,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力。第节,要读出悲壮、沉思的语气。第节,要读出劝告、警醒的语气;最后一节要读出欢快、奋发的语气。5.赏析课文。投影讨论题,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订正。 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 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喻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第2节诗是说,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年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 理想有时代性,有层次性。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节的标点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号,句号只有两个,两个句子是从两个角度来说的,饥寒、温饱、文明,是从生活状况来说的,离乱、安定,是从社会秩序来说的。 第3节的意思怎样理解?跟第2节有什么联系? 第2节讲,人类的理想步步提高,从温饱到文明,从安定到繁荣,具有历史性;第3节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理想,把理想比作珍珠,人类理想有如珍珠链。为什么它又是历史的脊梁骨呢?因为正是一代一代的理想,使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理想是人类不断奋斗的精神动力。“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这个“照”字,既承接“莹莹光”,又照应第1节诗里“照亮”的“照”,先辈理想照亮了子孙前进的道路。概括地说,这节诗的意思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第4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 重点在后两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与第1节第三句“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都说理想使人明确方向。第1节第四句说“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来的,这种理想是必然能实现的。第4节说了另一种情况:“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这里说的是,理想的实现,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或者不像预期那样切近,起初对长期性估计不足,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 第5节的大意怎样概括为好? 先要理解每一句诗。“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这是说,理想使人乐观。“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这是说,理想使人充满斗志,顽强不屈的奋斗。“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这是说,理想使老年人的心理年龄非常年轻,他壮心不已,奋斗不息。这节诗的大意是:理想给人力量。 第6节怎样理解?这里说的“牺牲”是不是指黄金梦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决不是什么黄金梦。一个人想发财,即便是通过正当手段发财致富,也不是诗人所说的理想,更不必说,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钱财了。为崇高的社会理想奋斗,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其他个人利益。 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有酸辛?制造某种物品时附带产生的物品叫副产品。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寂寥,就是寂静、空旷。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而尚未觉悟的人,总以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奋斗者的处境当然陷入寂寥。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另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6.板书设计: 石 温饱 珍珠 闹钟歌颂 火 文明 罗盘 肥皂 有理想生活才有意义理想 灯 安定 获得 路 繁荣 船舶 牺牲 理想 第二课时 (一)课前导入有理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人生才有意义。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理想这首诗。(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第8节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这一节意思侧重在后一句,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2.第9节是什么意思?跟上一节有什么联系? 这一节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有理想,即是罪人,一旦树立了理想,也可以获得新生;即是浪子,一旦树立了理想,也可“回头”。罪人之所以为罪人,是因为丧失了灵魂。树立了理想,就恢复了良知,恢复了正常人的灵魂,就能重新做人。“理想是慈爱的母亲”,是指,理想能引导着浪子走上正轨。 3.第10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十年浩劫,“四人帮”推行他们那套假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被糟蹋了,玷污了。因为他们的糟蹋和玷污,有些人的信念动摇了,也就是理想被扒窃了。妖魔玷污了理想,你能不能识别真假,对真正的理想坚信不移,这是一种考验,所以说“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4.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可笑”? 上一节说“被扒窃”,这一节说“失去”,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观的,有层进关系。与第8节又构成正反对比,“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而“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两相对比,更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不立新功,座吃老本,当然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却不愿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付出,当然可笑。 5.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有什么象征意义? “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为理想而不懈奋斗,必然会取得丰硕的收获。“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的形势。6.探究脉络 学生讨论,说出各节大意,然后把相近的归并列在一起,分别用一句话作概括。 开头一节总说理想的意义;2、3节相近,分说理想的历史意义;4、5、6、7节相近,分说理想的人格意义;8、9、10、11节相近,分说理想的人生意义;最后一节激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 7.朗诵比赛个人、小组或男女之间开展比赛,相互纠正,相互评价,评出优胜者。8.拓展延伸以“我的理想”为题,举行一次演讲赛9.板书设计平凡的人因理想而伟大坚持理想不能放弃春色正好,太阳正晴10.资料采撷谚语摘抄没有血色人苍白,没有理想人无采。彩虹,经过与雷电激战后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才能诞生。没有崇高的理想,青春就将枯萎;没有伟大的志愿,生命就将暗淡无光。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攀登高峰要不畏艰险,实现理想要勇于斗争。伟大的一生,就是在战斗时实现青年时代的理想。 2、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一、课题:短文两篇二、教学目的: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三、教学重点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四、教学难点:1. 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五、课时:2课时。六、课型:综合新授课七、教学方法:讲读讨论八、教具: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行道树(一)看导语,默读行道树。(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贪婪 堕落 点缀 自豪 冉冉 苦熬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多姿多彩(三)朗读。(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方法。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2)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4)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5)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老师点拨:(1)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2)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3)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4)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在行道树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5)“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关键词是“神圣”“痛苦”“深沉”。 (五)合作研讨。研讨方式:同桌二人切磋。(六)总结: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学习第一次真好(一)默读第一次真好(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雏形 丰硕 稀疏 珍重 累累 低回 沉甸甸眼巴巴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回味无穷 不可磨灭(三)朗读练习。(四)内容研讨1.学习方法引导。探究的收获,首先取决于探究什么问题,问题有价值,探究才有价值。你认为阅读这篇短文,提出什么问题最有价值?如果问题是“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这样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具体一些,但是思考价值不太大,因为只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集中起来就有了答案。“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说的都是“好”,“好”就是指这些。“愿你珍重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珍重”的含义是什么,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2.合作研讨。(1)文章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2)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3)“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4)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5)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3.全班交流小结。(三)语言应用1. 只是一种点缀。2.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3. 冉冉升起。4.一 硕大的 沉甸甸垂吊在枝头。5. 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6. 值得低回品味。7. 给 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8. 玲珑剔透。9.第一次看到 ,但觉 。10. 使人回味无穷。11.愿你珍重 。(四)作业1.“研讨与练习”一。十、板书设计:行道树张晓风关键词:神圣 痛苦 深沉行道树 原始森林同伴奉献者形象 沉浸在夜生活欢乐中的市民第一次真好周素姗柚子树结出累累果实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的感觉(新鲜刺激,回味无穷)十姊妹孵出小鸟 惊喜十一、课后小结:3、人生寓言学习目标: 1、 1、 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2、 2、 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 3、 3、 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含义; 学习文章精美的表达。课前准备 1、 1、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2、 2、 预习课文内容,思考寓言的含义。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整体感知: 1、 1、 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2、 2、 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3、 3、 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4、 4、 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体味感知: 这则寓言的语言很精美,你认为哪个词语你最有感触,认为用的最好?请找出来,并谈出自己的感受。 探讨研究: 1、 1、 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2、 2、 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 3、 3、 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拓展延伸: 1、 1、 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 2、 2、 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 3、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4、 4、 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正确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不仅如此,我国有句俗语“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注定要与困难同行的,甚至要与挫折和灾难打交道。因此,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另一则寓言故事落难的王子,我相信同学们会有一种别样的收获。 整体感知: 这则寓言故事写得很深沉,不仅在主题思想上令人发省,而且在情节安排上也值得我们学习,具有普遍的意义。通读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思考品味: 1、“我”在情节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2、“天哪,太可怕了,这件事落到我的头上,我可受不了!”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过三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有什么意义? 问题探究:1、 1、 王子落难前后性格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 2、 王子是怎样落难的?作者这样便偏故事情节有何用意?王子落难你认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3、 3、 “我”是王子落难的见证人,然而,当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这说明了什么? 4、 4、 文章结尾给人怎样的启示?5、 5、 只有落难后才会变得坚强,才能战胜脆弱,这是一条定律吗? 拓展延伸:与白兔和月亮进行比较阅读。 1、 1、 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 2、 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 3、 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体验反思: 1、 1、 人生在世,或福或祸,可能不期而至,对我们应怎样对待? 2、 2、 从自己的经历中举出实例,说说你怎样面对困难,使自己坚强起来? 3、 3、 实际上人的一生挺平淡,大悲大喜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我们应当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坚强的意志?教师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两则寓言,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很多人生启示。我们知道了不计较得失是最大的“得”;不计较得失的人是最理智的人。我还要告诉你们,“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愿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远离欲壑,健全人格;藐视困难,直面人生。 巩固训练: 1) 1) 完成“研讨与练习” 2) 2) 作文训练:居安思危、在逆境中成长课后记: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两项创新性学习:一由同学们自编自演课本剧,加深学生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组织学生进行小范围内的辩论赛,辩题是逆境一定成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们快速反应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4、我的信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固执、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获益匪浅”等词语。2、理解“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的含义。能力目标1、学生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2、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3、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德育目标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磨练意志,学生会生活,热爱科学。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教学难点从三个方面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方法1、朗读梳理法。本文是居里夫人晚年所作的,对自己的性格、为人和理想、信念的总结与回顾,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品味真诚、质朴的语言文字,从而全面把握课文内容,朗读中要引导学生筛选、梳理文章蕴含的丰富信息。2、讨论探究法。居里夫人思想品质的根本、全文的核心是献身精神,围绕这一点,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警辟、关键的语句,从而理解其含义,并摘抄积累,得到有益启示。搜求整理和阅读居里夫人的资料,如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等,拓展延伸,深层体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按逻辑顺序梳理课文内容,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和真诚、质朴的语言表达,并联系人生体验,深入思索,激活思维。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居里夫人因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的伟大科学功绩而两次荣获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那么令爱因斯坦所钦佩的伟大人格是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功绩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的信念一文则是向世人敞开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情告白。(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1、听读课文,学生标注各自然段序号,并画出难字生词,初步感知文中居里夫人对自己理想、信念的揭示。2、疏解字词:给加点字注音。问心无愧(ku) 闲暇(xi) 奢望(sh)侈 蹂躏(ru)呵责(h) 猝然(c) 琐事(su) 获益匪浅(fi)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损害。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匪,非、不。猝然:突然。 奢望:过高的希望。3、学生自由朗读。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讨论: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年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一句,你是怎样理解的?“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在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为什么?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居里夫人至真至善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信心。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作者追求的是宁静的工作环境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没有宁静的科研环境和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其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作者以质朴、简约的文字,回顾了自己一生的人生追求,表现了作为一位科学家的至真至善的人格美。其一,她热爱科学,对科学研究有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这个信念是她“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其二,她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而且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在近50年里矢志不渝地研究科学,探讨真理,以科学上的艰辛跋涉和创造发明来诠释自己的人生价值。其三,为了科学事业,她在生活上“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在“现实的人”与“人类的梦想家”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等。所有这些便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是她取得瞩目成就的关键所在。学生归结,教师明确: 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自由宗旨 环境 安静 沉醉于科学之美 时间 目标工作 信心 坚忍不拔 勤奋努力请学生就文中所展示的居里夫人的性格和思想情操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三、课堂小结用心去读我的信念,所发现的是一位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竟然把自己看得如此平凡。但她身上那种以科学研究为念,不图名利,但求自由与宁静,目标始终如一,勤奋努力的高洁志趣,却是这样闪亮。科学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理想与信念便是永不褪色的撑托未来的脊梁,担承起这份革命便由此开始。四、布置作业课外阅读艾芙 居里的居里夫人传,并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资料,经过梳理后,存入自己的学习材料库。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献 宗 旨 沉醉于科学之美 身 自 由 精 环 境 安 静 时 间 神 目 标 工 作 信 心 坚忍不拔 勤奋努力5、论语十则 一、教学目标 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二、教学思路 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三、创新意图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 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用于学习态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用于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用于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用于人生感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用于日常生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第二单元 漫游语文世界一、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分成不同的小组(也可单独一人),在家庭里、校园里、社会上,学习运用语文。(一)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比如,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成员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之间口语交际所使用的最新鲜、最活泼的大众化语言;过年时家家户户的春联,村镇上的集会、广播、布告所使用的语言;校园里的标语牌、宣传栏、墙报以及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所使用的语言;社会上的电影电视、标语广告、商店匾额、商品说明书、企业公司招牌、报纸刊物、互联网所作用的语言,有哪些新鲜用语,有哪些不规范现象,如此等等,都在搜集之列。思路导引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客观存在形式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也就是说话。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地域、年龄、职业、性别的不同也会导致语言的不相同。语言,又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论工作、学习,还是合作、交流,都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某一时期,总会有一些语言消失,又总会有一些新的语言产生。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语言现象,会用错一些语言。同学们,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研究,你会发现不少有趣的语言现象,把它们搜集整理起来,对你语文能力的提高一定会大有裨益的!习作练习1、精彩言论(1)上帝在赐给我们青春的同时,也赐给我们青春痘。美好也有缺陷。(2)干部离我们一尺,我们离干部一丈。活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来描述干群关系。(3)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对生活有如此感悟。(4)永远不要回头看,有些人可能会瞬间超过你。美国最负盛名的棒球手佩奇对儿子的告诫。(5)聪明的人总是用别人的智慧填补自己的大脑,愚蠢的人总是用别人的智慧干扰自己的情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的划分。2、名人名言(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2)真理多走一步,就会变成谬误。列宁(3)知识给人以份量,行为给人以光泽。卡莱尔(4)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车尔尼雪夫斯基(5)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6)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事的人是不幸的人。高尔基(7)没有理想,就达不到目的;没有勇气,就得不到东西。别林斯基(8)真正美的东西必须一方面跟自然一致,另一方面跟理想一致。席勒(9)想象是灵魂的眼睛。茹贝尔(10)既然冬天已经来了,难道春天还会远吗?雪莱3、标语口号(1)森林是个宝,生存发展不可少。某村爱护山林口号(2)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九年义务教育宣传标语(3)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某校校训(4)雕塑岁月 导航青春。某报应征获奖主题词(5)新北京,新奥运。北京申奥口号(6)宁可千日防,不可一时疏。交通宣传口号4、短信平台(1)以感谢为圆心,以真诚为半径,送你一个圆圆的祝福。(2)烦恼是暂时的,快乐却是永远的!一个微笑,将瞬间改变一切!看着前方,美好的未来在向你招手。(3)思念是一季的花香,漫过山谷,笼罩你我;而祝福是无边的关注,溢出眼睛,直到心底。(4)永远我都会记得,在我肩上的双手,风起的时候,有多么温热;永远我都会记得,伴我成长的背影,用你的岁月换成我无忧的快乐!(5)天气变得真快,气温变得真坏,出门外套要带,睡觉被子要盖,多吃水果青菜,好好保持心态,这是对你关爱。(6)叶落要归根,无论漂流到哪里,无论停靠在哪里,家,永远是最温馨的港湾!(7)爸爸是年轻的,像长青树;爸爸是幸福的,像口香糖;爸爸是快乐的,像开心辞典。长青树,让我品味青春的色彩;口香糖,让我咀嚼幸福的甘甜;开心辞典,让我快乐直到永远。(8)凡是有阳光普照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祝福;凡是有月亮照耀的地方,就有我深深的思念。(9)累了,才放慢脚步;错了,才想到后悔;苦了,才懂得满足;伤了,才明白坚强;醉了,才知道难忘;笑了,才体会幸福;所以开心就好!(10)在错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一场伤心;在对的时间遇上错的人,是一生叹息;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一生幸福。5、对联轶事(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友无从以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2)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3)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4)某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鹜。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5)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联曰: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廊。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6)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在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7)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之上,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薄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8)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这时,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的对联一看,写着: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道:“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三字,怎么能对得住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呢?”文人听了“哧”地一声笑了起来,说:“对了,袁世凯就是对不住中国人民!”(9)半副对联摄群魔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文艺节目介绍,在“议和”会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你们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声。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话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惶惑不安,头晕眼花。这时,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位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魑魅魍魉”是传说中的妖魔鬼怪,这里指八国联军像“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其他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10)我国民间流传着一段关于诸葛亮妙联战周瑜的传说。周瑜嫉妒诸葛孔明的才智,总想找个借口杀他。于是,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之前,他俩之间爆发了一场妙联之战。在一次宴会上,周瑜故意对诸葛亮说:“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诗你来对,对得出,有赏;对不出,以杀头为罚,如何?”诸葛亮从容一笑道:“君子无戏言,请都督先说。”周瑜大喜,开口念道:“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了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鸡。”诸葛亮笑笑,开口吟答:“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了棋边木,加欠便名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周瑜听罢大怒,但碍于有言在先,不便发作,便又出一句:“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了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得一个妞。”诸葛亮知道周瑜这话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长得丑,便立即回应道:“有木也是桥,无木也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二娇。周瑜知道这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怒发冲冠,几次都想发难,幸好鲁肃在一旁说了一句:“有木也是槽,无木也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话音刚落,众人击掌喝彩。周瑜、诸葛亮一看势均力敌,有人又人中解围,便见好就收。确定和好联合破曹。(二)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编成各种小册子。,比如,有代表性的人名、对联、公司名、店名、精彩的广告匾额、说明书等,可以分别编成“集锦”;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低劣广告等,可以分别编成“举隅”;新词、新流行语、新外来语,可以分别编成“荟萃”。给这些小册子各取一个恰当的名字,放在教室里展览。思路导引 语文学习的提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留心,注意观察思索。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比比皆是,有规范的,有通俗的,也有错误的。请你把自己平时所见所闻的一些有价值的语文方面的知识记下来,整理、归纳、摘抄在专用的本子上。这样,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语文能力自然会相应地得到提高。同学们,睁开你明亮的双眼,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广阔的语文天地间尽情地享受语文带给你的魅力吧!习作练习1、对联集锦:(1)春联 五湖四海家家乐 万紫千红处处春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风和日丽春到山乡处处喜 人杰地灵喜到农家户户春鸟语花香春风送福大地 龙飞凤舞旭日报喜人间(2)喜联 海誓山盟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双飞幸福生活春常在 革命夫妻情谊长患难伴侣情深似海 白头偕老志同道合男女并肩为锦绣山河添异彩 夫妻携手为伟大祖国献青春(3)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八月秋高仰仙桂 六旬人健比齐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近百年犹如赤子 天延长寿喜看玄孙(4)挽联革命精神永在 凛然正气长存高山仰止 音容宛在美德常与天地在 英灵永垂宇宙间舍已为人当仁不让 赴汤蹈火见义勇为(5)名人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2、广告集锦(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奥柯玛广告(2)聪明的妈妈会用锌。酸锌口服液广告(3)自讨苦吃药店广告(4)路路佳,拖鞋专家,舒服专家。拖鞋广告(5)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钻石广告(6)分享此刻,分享生活。柯达胶卷广告(7)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丰田汽车广告(8)世上仅此一颗,今生与你相伴。钻石广告(9)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10)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人头马广告(11)享受清新一刻。可口可乐广告(12)你理应休息一天。卖当劳广告3、店名集锦(1)元丰商行多多挣钱(2)上上网吧激人进门上网(3)两姐妹餐厅亮明老板身份(4)家乡人酒吧凝聚乡情(5)新世纪饭店与世纪同步(6)王朝家俬宫廷气派(7)华联商厦联销全国的购物天堂(8)可儿数码城惹人怜爱的数码世界(9)日兴隆商行天天兴隆(10)八方购物广场喜迎八方宾客的购物中心4、报刊病句举隅(1)目前医学界对爱滋病爱莫能助。应在“爱滋病”后加“患者”,或者把“爱莫能助”改为“无能为力”。(2)刘易斯早已是百米名将近十年来,很少有人能够同他争风。应把“争风”改为“争锋”或“争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