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质量管控.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814774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过程质量管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生产过程质量管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生产过程质量管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1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意识篇 第一阶段为质量检验阶段 在这一阶段 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 就是说通过严格检验来控制和保证转入下道工序和出厂的产品质量 1 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二十世纪以前 产品的质量检验 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者的手艺和经验 对产品的质量进行鉴别 把关 2 工长质量管理 1918年 美国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的 科学管理运动 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 于是执行质量管理的责任就由操作者转移到工长 3 检验员的质量管理 1940年 由于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这一职能由工长转移到专职检验员 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了专职的检验部门 配备有专职的检验人员 用一定的检测手段负责全厂的产品检验工作 专职检验的特点就是 三权分立 即有人专职制定标准 有人负责制造 有人专职检验产品质量 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在产品中挑废品 划等级 这样做虽然对保证出厂产品质量方面有一定的成效 但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 其一 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扯皮 推委 缺乏系统的观念 其二 只能事后把关 而不能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 控制作用 待发现废品时已经成为事实 无法补救 其三 对产品的全数检验 有时在技术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破坏性检验 有时在经济上是不合理 不合算的 如检验工时太长 检验费用太高等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这些缺点也就越来越显得突出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思考 我们怎么改变 第二阶段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军需品的特殊需要 单纯的质量检验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 因此 美国就组织了数理统计专家在国防工业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数理统计专家就在军工生产中广泛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生产过程的工序控制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保证和改善了军工产品的质量 后来又把它推广到民用产品之中 这给各个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工序间进行质量控制 预防产生不合格品并检验产品的质量 在方式上 责任者也由专职的检验员转移到由专业的质量控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这标志者事后检验的观念改变为预测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观念 由于这个阶段过于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 使人们误认为 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 是统计学家的事情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普及推广 第三阶段为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最先起源于美国 后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 六十年代后期 日本又有了新的发展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 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 把专业技术 经营管理 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 生产制造 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 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 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基本核心是强调提高人的工作质量 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达到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基本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预防和改进为主 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 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出来 抓住主要矛盾 发动动员 全部门参加 依靠科学管理的理论 程序和方法 使生产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 基本要求 要求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范围是产品质量产生 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 是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应是多种多样 它是在统计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它重视人的因素 强调企业全员参加 全过程的各项工作都要进行质量管理 它运用系统的观点 综合而全面地分析研究质量问题 它的方法 手段更加丰富 完善 从而能把产品质量真正地管起来 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当前世界各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在结合各自的特点运用着全面质量管理 各有所长 各有特点 什么是质量ISO9000中规定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首先有两种含义第一 产品的质量 即合格与否第二 生产产品过程的质量 即生产过程是不是合理 是不是与企业设定的管理基准进行实施 广义的质量包括工作质量 服务质量 信息质量 制程质量 部门质量 人的质量 包括 工人 工程师 管理者 制度质量 公司质量 目标质量等 生产质量 把如何得到满足顾客所要求的质量 当成产品的目标 做实际的质量 能做好的质量 又称为合适质量 指公司产品的质量标准 什么是质量意识 质量意识是管理人员对品质的一种感知度 要做好质量 第一是对产品的熟悉程度第二是对质量异常的敏感程度第三要善于总结 它和制度的区别就在于 质量意识 使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犯错 制度 使想犯错的不敢犯错 质量意识的提升是教育问题 制度的问题 质量管理大师朱兰博士说过 质量 始于教育 终于教育 什么是质量意识 我们自己生产的产品 我们敢用叫质量意识 什么是质量意识 我们自己负责的岗位 我敢说我负责叫质量意识什么是质量意识 我们所在的班组 公司 我们会向亲戚朋友说这是我值得待的地方 救火 自掘坟墓之理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就是质量控制观念的前提 错误在所难免 这一观念已根植于人们的心中 管理层的思维和态度要转变 共同担负起对质量管理的责任零缺陷才是工作执行标准 班组长该有怎样的质量意识 错误的质量意识 养成良好的品质意识 生产现场人员要注意些什么呢 1 不要踩踏产品 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 2 不要让不合格品流入下一工序3 不要抛扔产品4 不要把产品直接放在地上5 不要不按操作规范作业6 不要无首检作业7 不要乱摆放产品8 不要一味追求速度9 不要机器带病作业10 不要 知情不报 质量是由人做出来的 取决于人员的质量观念和态度 如果人员的质量观念和态度发生偏差 则质量体系再完善 质量控制方法再先进也没用 如果有正确的质量观念 则在工作中把质量放在首位 相反 就会反感 忽视质量工作 更谈不上把质量放在首位 态度决定一切 思想决定行动 企业流程的研究学者佩帕德和罗兰说 绝大多数是管理者和工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生产作业的状况 1 如果你接受事情总会出差错的观点 那么问题一定会出现 2 如果你认为你的产品从本质上生产成本就低不了 人为这是常有的情况 那么事情定会如你所想 抓质量的四铁精神 铁的要求铁的标准铁的手腕铁的纪律 质量管理的四个等级 预防 设计与制造针对品质技术相互促进 完美 全员品管 精于细节 客户声音 保障 通过制程工序能力控制以保障品质 检查 由品质检查员专检 员工自检互检 卓越质量之路 通向世界级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执行篇 生产过程的质量要求 1 坚持按标准组织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 是实现管理规范化的需要 不讲规矩不成方圆 企业的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实际上是从管理标准中分离出来的 是管理标准的一部分 技术标准主要分为原材料辅助材料标准 工艺工装标准 半成品标准 产成品标准 包装标准 检验标准等 它是沿着产品形成这根线环环控制投入各工序物料的质量 层层把关设卡 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在技术标准体系中 各个标准都是以产品标准为核心而展开的 都是为了达到产成品标准服务的 2 强化岗位检验生产工人不能只管生产 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己要先进行检验 要实行自检 互检 专检三者相结合 3 抓住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设置质量管理点或质量控制点 质量管理点 控制点 的含义是生产制造现场在一定时期 一定的条件下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 关键部位 薄弱环节以及主要因素等采取的特殊管理措施和办法 实行强化管理 保证规定的质量要求 一 员工对生产工序的影响员工的熟练度差异操作习惯不同员工有没有依照操作标准作业员工的工作场所及使用工具变化员工的体力与情绪变化对员工的控制对策 二 生产控制的关键 1 标准及SOP 岗位操作规范 的执行不允许出现偏差2 杜绝生产过程中的混淆或交叉污染3 生产现场人员的严格管理及控制4 领料按照领料单内容定量领料及中转 并做好标示记录5 原料及生产过程中异物的管控6 设备的清洗及维护7 对员工不间断的培训和监督检查 并予以纠偏8 车间原始记录书写的完整性 准确性 及时性 如包含所装产品的酒度 颜色 搭赠的赠品等 三 生产过程监控的检查要点 1 对关键操作和关键工艺参数的监控 关键管控岗位及关键点 2 对生产环境 设备 卫生的监控3 对生产过程中不符合工艺规程的操作的处理4 对生产中物料 中间产品的监控5 对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及偏差的处理6 对不合格品的处理7 对原始记录填写的监控8 对产品首检 末检的监控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改善篇 生产异常的由来1 不了解产品标准 不能分辨质量2 不了解作业标准 不能实现质量3 不了解前后过程作业标准 不能协作4 不关心产品质量 不反馈质量5 不指导操作者 不发挥作业指导书6 不积极解决问题 不限期改进质量其他 如人为破坏 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常用的分析工具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调查表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头脑风暴法 分层法 数据分层法 概念分层法又称分类法 即 把收集来的原始质量数据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 以便分析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目的 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加以归类汇总 使其增加可比性 显示规律性 使之能确切地反应客观事实 原则 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 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 如 按人员分层 按班次分层 按设备分层等 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 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 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因为在实际生产中 影响质量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果不把这些因素区别开来 难以得出变化的规律 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 按不同时间 不同班次进行分层 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 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 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 按检查手段进行分层 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 等等 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如 分层直方图法 分层排列图法 分层控制法 分层散布图法 分层因果图法等 为寻找较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施改善提供途径 使用注意事项1 实施前 首先确定分层的目的 不合格率分析 效率提高 2 检查表的设计应针对所怀疑的对象而设计3 分层时 要考虑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层 4 分析原因时 要采取层层推进的方法 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5 分层所得结果与对策相连接 并付诸实际行动 排列图法 80 20法则 通过20 范围问题的解决 减少80 的问题原因 概念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 柏拉图 由两个纵坐标 一个横坐标 几个直方块和一条折现所构成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层A B C三类 ABC法则ABC法则将各种因素根据数量和价值划分为A B C三个等级 其中 A类因素数量居少 价值却为多数 B类因素数量居中 价值为中等 C类因素数量居多 价值为少数 目的 以找出出现的问题项目 对问题事项的顺序位置和比率 能够一目了然 问题的大小一目了然 具有说服力 图标表现出累计占有率 可以知道各问题的占有率 使用注意事项制作排列图的注意事项1 分类方法不同 得到的排列图不同 通过不同角度观察问题 把握问题的实质 需要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已确定关键的少数 这也是排列图分析方法的目的 2 抓住关键的少数 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 在0 80 间的因素为A类因素 主要因素 在80 90 的因素为B类因素 次要因素 在90 100 之间的因素为C类因素 一般因素 3 如果 其它 项所占的百分比很大 则分类是不够理想的 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调查项目分类不当 把许多项目归在了一起 这时应考虑采用另外的分类方法 使用排列图注意事项 1 排列图的目的在于有效的解决问题 基本点就是要求我们只要抓住 关键的少数 酒可以了 如果某项问题相对来说不是 关键的 我们希望采取简单的措施就能解决2 排列图可用来确定采取措施的顺序 一般的 把发生率高的项目减一半要比发生问题的项目完全消除更为容易 因此 从排列图中矩形高的项目着手采取措施能事半功倍 3 对照采取措施前后的排列图 研究各个组成项目的变化 可以对措施的效果进行验证 利用排列图不仅可以找到一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而且可以连续使用 找出复杂问题的最终原因 因果分析图法概念 也叫特性因素图 鱼刺图 石川图 是整理和分析影响质量 结果 的各因素之间的一种工具 形象地表示了探讨问题的思维过程 通过有条理地逐层分析 可以清楚地看出 原因 结果 手段 目标 的关系 使问题的脉络完全显示出来 基本格式 由特性 原因 枝干三部分构成 首先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大原因 然后寻找到大原因背后的中原因 再从中原因找到小原因和更小的原因 最终查明主要的直接原因 目的 1 帮助确定问题或质量特性的根本原因2 促进小组成员的集体参与3 图形整齐有序 简明易懂4 显示过程偏差的可能原因5 增强过程的知识6 识别收集数据的范围 因果分析图编制步骤 1 明确调查问题的特性2 由左向右画一宽箭头 指向质量问题3 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可能原因4 在主要原因基础上分析第二 三层原因检查各个要因是否有错误5 标明各个要因的重要程度6 一般因果分析图是与措施对策表结合使用 因果分析图法注意事项1 确定的质量问题尽量具体 明确 有针对性 必须是一个问题2 集思广益 确定时通过大家集思广益 充分发扬民主 以免出现疏漏3 原因分析要紧扣问题 针对性强4 容易产生大 中 小原因混乱 归类混乱的现象5 质量特性有多少 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图6 质量特性和因素尽可能量化7 量化 调查表法概念 调查表法是利用统计表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原因分析的一种方法 也叫检查表法或统计分析表法统计分析表是最为基本的质量原因分析方法 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 经常把统计分析表和分层法结合起来使用 这样可以把可能影响质量的原因调查得更为清楚 需要注意的是 统计分析表必须针对具体的产品 设计出专用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和分析 调查表法常用类型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 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用来调查生产现场不合格品项目频数和不合格品率 以便用于排列图等分析研究 缺陷位置调查表 可用来记录 统计 分析不同类型的外观质量缺陷所发生的部位和密集程度 从中找出规律性 为进一步调查原因或找出问题的办法提供事实依据 质量分布调查表 计量值数据进行现场调查得有效工具 它是根据以往的资料 将某一质量特性项目的数据分布范围分成若干区间而制成的表格 用以记录和统计每一质量特性数据落在某一区间的频数 直方图法概念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 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 从而找出数据变化规律 以便测量工序质量的好坏 通过直方图来分析质量状况 一方面可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总体 生产过程 的正常或异常 进而寻找异常的原因 另一方面可与质量标准 公差 比较 判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情况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 应立即采取措施 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几种常见直方图 图标 a 正常型 b 折齿型 c 左缓坡型 d 孤岛型 e 双峰型 f 绝壁型 直方图的作用1 显示质量波动的状态2 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3 直方图可以非常清楚地刻画出整批产品的情况 并直观地表示出数据分布中心位置及分散幅度的大小 从而确定在什么方向集中力量进行改进 直方图应用注意事项 1 抽取的样本数量过少 将会产生较大误差 可信度低 也就失去了统计的意义 因此 样本数不应少于50个 2 组数选用不当 组数偏大或偏小 都会造成对分布状态的判断有误3 直方图一般适用于计量值数据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适用于计数值数据 这要看绘制直方图的目的而定4 图形不完整 标注不齐全 直方图上应标注 公差范围线 平均值的位置 不能与公差中心点相混淆 散布图法概念 散布图 相关图 是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数据的关系 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用相关图法 可以应用相关系数 回归分析等进行定量的分析处理 确定各种因素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 如果两个数据之间的相关度很大那么可以通过对一个变量的控制来间接控制另一个变量相关图的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肯定或者是否定关于两个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假设 两个变量的相关类型在相关图中 两个要素之间可能具有非常强烈的正相关 或者弱的正相关 这些都体现了这两个要素之间不同的因果关系 一般情况下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类型主要有六种 强正相关 强负相关 弱正相关 弱负相关 不相关 非线性相关 如图 5W2H法What 什么问题 主要问题 Why 为什么要这样做 目标 明确目标 消除不必要的步骤Where 在哪里 完成到什么地方了 地点 When 什么时间是最佳的 何时开始 结束 时间 选择顺序Who 谁去执行 谁负责 人 How 如何完成 是否有其它的方法 方法 将工作简化Howmuch 完成到什么程度 成本多少 程度 成本 4M1EMan 人Machine 机器Material 物料Method 方法Environment 环境 常用质量改善方法 PDCA是英语单词Plan 计划 Do 执行 Check 检查 和Adjust 纠正 的第一个字母 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 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1 P plan 计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 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 D Do 执行 根据已知的信息 设计具体的方法 方案和计划布局 再根据设计和布局 进行具体运作 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 C check 检查 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 分清哪些对了 哪些错了 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 4 A Adjust 纠正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 并予以标准化 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 引起重视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 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 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 一个循环完了 解决一些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 这样阶梯式上升的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 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 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PDCA循环不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运用 也适用于一切循序渐进的管理工作 PDCA 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称为智力激励法 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 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 他把一个班组的全体成员都组织在一起 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念 既不怕别人的讥讽 也不拍别人的批评和职责 是一个使每个人都能提出大量新观念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条基本原则 1 排除评论性批判 对提出观念的评论要在以后进行2 鼓励 自由想象 提出的观念越荒唐 可能越有价值3 要求提出一定数量的观念 提出的观念越多 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观念 4 探索研究组合与改进观念 除了与会者本人提出的设想以外 要求与会者指出 按照他们的想法怎么样做才能将几个观念综合起来 推出另一个新观念 或者要求与会者借题发挥 改进他人提出的观念 质量管理 口诀 一个总目标如期如数的产出符合客户及法规要求的产品 不断的朝零缺点靠近 二个重点首件检查要彻底 避免错误再补救制造过程要重视 发现异常 停线处置排除继续生产三不政策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放过不良品四大作法参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 了解本身岗位的要领参照规范 标准未做先检查 首件检查 做完再确认 五大观念满足客户的要求 品质没有折扣品质不是检验出来的 而是制造 设计习惯出来的主动的自检效果胜过无数次的被动检查一次就做好的事情不要让不断的修理 返工来影响品质差不多 大概 好像是品质最大的敌人六SIGMA原因找不到 不放过责任分不清 不放过纠正措施不落实 不放过纠正措施不验证 不放过有效措施不纳入 不放过最常用的IE七大手法为 防错法 动改法 流程法 五五法 人机法 双手法和抽样法 思考 结合所讲内容 写出对本岗位质量管控缺失项的改善方向和措施 品质 90 来自观念 10 来自知识 所以做好品质 最基本 最有效的是从心态 观念的改进做起 是品质观念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