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94443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超声与次声 同步练习(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装置甲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B . 装置乙可探究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C . 敲动装置丙中的瓶底时烛焰会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D . 装置丁可以探测海底深度,所用的原理是超声波的回声定位2. (2分)“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仪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 . 声音太小B . 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 .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D .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3. (2分)下列声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 倒车雷达C . 超声波清洗机D . B超诊疗4. (2分)如图所示,其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A . 小孩对着山壁喊话B . 蝙蝠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C . 工人用电钻钻墙D . 敲击编钟发声5. (2分)(2016贵州)下列关于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 . 公路两旁的绿化带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 距离发声体越近,音调越高6. (2分)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是可听声,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A .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 .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 .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次每秒D .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7. (2分)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 A . 声呐探测鱼群B . 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C . 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 . 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8. (2分)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 .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9分)9. (2分)(2014徐州)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 10. (6分)(2016福州)2016年5月8日,福州地铁1号线南段(一期)开通试运营,标志福州正式进入地铁时代。(1)列车流线型车身可以减小行使过程的_;车轮加装阻尼环降低噪声,使噪声在_处减弱车体采用轻量化铝合金制造,是利用了铝合金密度_的特性;(2)车厢内的电视通过无线网络播放节目,无线网络是利用_(选填“电磁波”或“声波”)传递信号;车内LED显示屏的核心元件是二极管,制作二极管的材料属于_(选填“导体”或“半导体”);(3)列车采用再生制动方式,将刹车时损失的能量,转化为车站内照明等用电设备使用的_能。11. (2分)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声波获得信息12. (2分)看图说理:(1)观察图甲,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2)观察图乙,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13. (4分)小红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如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如果小红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的琴弦;如果小红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的琴弦;我们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实验研究分析归纳提出问题(或猜想)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14. (3分)说出下列成语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大; (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好; (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高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15. (6分)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_(填“调大”、“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_(填“大”、“小”),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_(填“大”、“小”),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_(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2)小明从家中找出下列一些材料开始探究:一张报纸、一件羽绒服、一个薄塑料袋、一些包装家电泡沫板,小强认为小明选择的这些材料中存在一个明显问题,不能有效地说明这些材料的隔声性能请指出这个明显的问题:_(3)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材料报纸羽绒服塑料袋泡沫板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8475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16. (5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D.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_(选填字母)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_(选填字母)说明_(选填字母)说明_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9分)9-1、10-1、10-2、10-3、11-1、12-1、13-1、13-2、14-1、14-2、14-3、三、 实验题 (共2题;共11分)15-1、15-2、15-3、16-1、1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