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五(第五单元弹力)(II )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782535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五(第五单元弹力)(II )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五(第五单元弹力)(II )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五(第五单元弹力)(II )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五(第五单元弹力)(II )卷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李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注意校零,指针的示数为0.2N处,他测量时指针的示数为3.6N,则实际拉力的大小为( )A . 3.8NB . 3.6NC . 3.4ND . 无法确定2. (2分)甲、乙两车的功率相等,都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相等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比为4:5,则( )A . 甲、乙两车做功之比为4:5B . 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5:4C . 甲、乙两车受到阻力之比为5:4D . 甲、乙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13. (2分)如图所示,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两物块的材料已在图中标明,四个图中上下物块的质量均相等,则四个图中两物块接触处的弹力大小和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的判断:乙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可能最大;四个图中的两物块间弹力一样大;丁图中地面支持力最大;四个图中地面支持力一样大,乙、丁两图中的弹力一定相等,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关于形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发生形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B . 物体发生形变只有弹性形变C . 用力压在桌子上,桌子是坚硬物体,不会发生形变D . 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发生弹性形变5. (2分)铁架台上悬挂一根弹簧,如图所示,分别用6次大小不等的力拉弹簧,测得弹簧伸长记录如下表格,则用这根弹簧制成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 )A . 03.0NB . 02.5NC . 02.0ND . 01.5N6. (2分)下列不具有弹力的物体是( )A . 自然状态的弹簧B . 被压弯的竹枝C . 拉开的弓D . 拉长的橡皮筋7. (2分)为了研究受到拉力时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选取弹簧和测力计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控制不变的量是( )A . 弹簧长度B . 弹簧材料C . 弹簧伸长量D . 拉力8. (2分)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B . 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C . 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越长D .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9. (2分)有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使用前要注意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B . 使用时弹簧和指针都不能和外壳摩擦C .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能超过其刻度的最大值D .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悬挂,不能水平使用或倾 斜使用10. (2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进行校零B . 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量程,分度值要符合准确度要求C . 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定与拉力的方向一致D . 读取示数,视线应与刻度盘正对,垂直11. (2分)(2012衢州)比较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 粒子从大到达小:分子原子质子B . 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海洋水湖泊淡水冰川水C . 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铜铝铁D . 宇宙空间由小到大: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12. (2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相同材料制成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相连,下面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2m和3m。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同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 ) A . 质量为3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4F/7B . 质量为2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2C . 轻绳对m的拉力为2F/7D . 轻绳对m的拉力为F/213. (2分)某弹簧秤中的弹簧断掉了一小段,如果重新安装并调零以后继续使用,测量值与原来的测量值相比较( )A . 测量值偏大B . 测量值保持不变C . 测量值偏小D . 前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14. (2分)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 . 地球对秒表的引力B . 地球对秒表和测力计的引力C . 秒表对弹簧的拉力D . 弹簧对秒表的拉力15. (2分)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 . 手对弹簧的拉力B . 弹簧对手的拉力C . 墙对弹簧的拉力D . 以上说法都正确16. (2分)下图中,所表现的力不是弹力的是( ) A . B . C . D . 17. (2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轻质弹簧A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并竖直放置,质量为m的物块压在弹簧A上,用一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m相连,另一端与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B相连。现用手握住弹簧B的右端使其位于c点时,弹簧B恰好呈水平且没有形变,将弹簧B的右端水平拉到d点时,弹簧A恰好没有形变。已知:k2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甲和乙, 甲和丙 甲和丁 乙和丁23. (8分)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_。测量时,应先提住上端的圆环,使弹簧测力计自然悬垂在_方向上,观察指针是否指在_刻度位置,然后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末端的挂钩上。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量程是_,最小刻度值是_,物体对弹簧测力汁的拉力为_。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_与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4. (2分)如图所示是小科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弹簧缩短了,则电源的左端是_(选 填“正极”或“负极”),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 b 端移动,则弹簧会_(选填“伸长”或“缩短”)。25. (2分)(2012杭州)如下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处于静止状态。图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图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X1 _X2 , X2_X326. (2分)实验课上,茗茗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1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4cm,现在茗茗和墨墨两人分别用1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是_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三、 分析、探究题 (共3题;共18分)27. (6分)小东学习了弹力后,回想在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他发现拨动钢尺用力越大,钢尺的形变越大,钢尺振幅越大(如图),他猜想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与钢尺的形变大小有关。(1)请你再提出一个猜想: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还与_有关; (2)针对上述猜想,请你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28. (9分)小帆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她先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1)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_N若此时她将一个3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_3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_N(3)小娟想要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除了需要如图丙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进行实验后记录数据如表,表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_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弹簧伸长量L/cm00.40.81.71.62.02.4(4)由图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_(5)若将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更_(选填“易”或“难”)拉伸,则两根同样的弹簧并排使用做成的弹簧测力计比一根同样的弹簧做成的弹簧测力的量程_(选填“大”或“小”)(6)选取A、B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将A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A的右端;在B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当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时(如图丁),此时弹簧的长度LA_L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9. (3分)小强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关系,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钩码质量(千克) OO10.20.30.4弹簧受到的拉力(牛) 00. 981.962.943.92 弹簧的长度(厘米)10 12 14 16 18(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98牛,弹簧伸长_厘米。 (2)从数据可以看到弹簧受到的拉力增加一倍,弹簧伸长量也增加一倍,从而可得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是成_。 (3)这项研究在实际中有何应用?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简答题 (共6题;共17分)21-1、22-1、23-1、24-1、25-1、三、 分析、探究题 (共3题;共18分)26-1、26-2、27-1、27-2、27-3、27-4、27-5、27-6、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