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版毛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723405 上传时间:2020-03-24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7.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新版毛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18新版毛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2018新版毛概第七章科学发展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在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 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发展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第三节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一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条件1 现实依据2 实践基础3 时代背景二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过程1 酝酿提出2 正式形成3 发展成熟 一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 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 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 资源节约 导致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结构失衡 社会发展滞后 能源 资源日趋紧张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以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 失业增加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 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 顺应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人类是怎样重新审视发展问题 最终形成新的发展理念的呢 1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6 31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持续雾天 而这里却是硫酸厂 钢铁厂 炼锌厂的集中地 工厂排放的烟雾被封锁在山谷中 使6000人突然发生眼痛 咽喉痛 流鼻涕 头痛 胸闷等不适 其中20人很快死亡 这次烟雾事件主要由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和金属微粒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 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了这些有害气体 以致酿成大灾 2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 8日 伦敦城市上空高压 大雾笼罩 连日无风 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取暖期 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 使许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 眼睛刺痛 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 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 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 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3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从20世纪40年代起 已拥有大量汽车的美国洛杉矶城上空开始出现由光化学烟雾造成的黄色烟幕 它刺激人的眼睛 灼伤喉咙和肺部 引起胸闷等 还使植物大面积受害 松林枯死 柑橘减产 1955年 洛杉矶因光化学烟雾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 这是最早出现的由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事件 4 日本水俣病事件 从1949年起 位于日本熊本县水俣镇的日本氮肥公司开始制造氯乙烯和醋酸乙烯 由于制造过程要使用含汞 Hg 的催化剂 大量的汞便随着工厂未经处理的废水被排放到了水俣湾 1954年 水俣湾开始出现一种病因不明的怪病 叫 水俣病 患病的是猫和人 症状是步态不稳 抽搐 手足变形 神经失常 身体弯弓高叫 直至死亡 经过近十年的分析 科学家才确认 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是 水俣病 的起因 汞被水生生物食用后在体内被转化成甲基汞 CH3HCl 这种物质通过鱼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后 会侵害脑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 引起脑萎缩 小脑平衡系统被破坏等多种危害 毒性极大 在日本 食用了水俣湾中被甲基汞污染的鱼虾人数达数十万 5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19世纪80年代 日本富山县平原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实现现代化经营 成为从事铅 锌矿的开采 精炼及硫酸生产的大型矿山企业 然而在采矿过程及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却直接长期流入周围的环境中 在当地的水田土壤 河流底泥中产生了镉等重金属的沉淀堆积 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 首先引起肾脏障碍 逐渐导致软骨症 在妇女妊娠 哺乳 内分泌不协调 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 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 叫痛痛病 也叫骨痛病 重者全身多处骨折 在痛苦中死亡 从1931年到1968年 神通川平原地区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258人 其中死亡128人 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 6 中国三江源头生态环境恶化事件 玛多的悲剧 思考与讨论 1 为什么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出现这些公害事件 2 公害事件对人类发展观念带来哪些冲击 到底什么是发展 恩格斯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 一系列充满死亡气息的公害事件 促发了人类的大反思 1962年 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 卡森出版的一本读后令人毛骨悚然的作品登上了美国畅销书的排行榜 寂静的春天 对杀虫剂DDT破坏大自然危害生命的行径进行了尖锐谴责 从而提出了人类如何同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后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 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 又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观的一个中心问题提了出来 7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 佩鲁在他的著作 新发展观 中 对此作了系统的论述 1972年 罗马俱乐部发表的研究报告 增长的极限 轰动了世界 1968年 意大利富商帕塞伊请一些科学家 经济学家 工商界人士组成一个被称为 罗马俱乐部 的研究团体 对人类目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 其中 以梅多斯为首的一个小组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方法研究了人口增长 粮食供应 资本投资 环境污染 资源消耗等五个方面问题 于1972年发表第一份报告 增长的极限 提出零增长模型 又叫世界末日模型 这个报告进一步把经济增长 城市化同人口和资源等环境问题联系起来 提出了全球性的生态 人口 环境 资源等等问题 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 而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 经济增长也就会到极限了 于是产生了 发展 经济增长 自然生态 的发展极限论 他们把自然生态纳入到整个发展系统 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 对于帮助人们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种种误区中走出来 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展极限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发展观 但其自身也存在诸如忽视科技进步的作用 忽视人的积极能动作用等多方面不足 1974年 罗马俱乐部对该报告进行了修正 指出人类若能处理好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就可以维持有机的 持续发展 之后 发展必须顾及环境问题的思维从此走进了全球政治 经济议程的中心 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了 人类环境宣言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主持的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 里约环境和发展宣言 等文件 表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可持续发展概念开始逐步确立 与此同时 对于人的关注不断得以在新的发展理念中体现出来 产生了 发展 经济 自然 社会 人 的综合发展观 和 以人为中心 的发展观等等新的发展思想 综合起来看 相对于传统发展观 新的发展观念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大的转变 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 增长第一 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 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 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 环境 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 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人们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 以人为中心发展 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得以在实践中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所推崇 二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和实践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 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4 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同时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 缩小城乡 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 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日趋旺盛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 多变性 差异性明显增强 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7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同时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形式 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 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1 酝酿形成阶段 2003 2004 1 2003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2 2004年9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 蓬勃发展阶段 2004 2006 3 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 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 2006年3月 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指出 十一五 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3 完善成熟阶段 2007 2012 5 2007年10月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科学内涵 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二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4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发展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就是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人 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在当代中国 就是以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 就是出发点 落脚点 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的全面发展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 要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 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和连续性 我们不要不计代价 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 统筹规划 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 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五个统筹的思想 1 统筹城乡发展 解决好 三农 问题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以城带乡 以工促农 城乡互动 协调发展 2 统筹区域发展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 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更加注重社会发展 加快科技 教育 文化 卫生 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 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4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处理好经济建设 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 既利用外部有利条件 又发挥好我们自身优势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 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 实现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区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变化 从过去的梯次推进 非均衡发展到现在的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前 实行均衡发展战略 改革后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开始实施东部沿海开放战略 区域发展向非均衡方向转变 七五 计划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 中 西三大地带 按照 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的地区经济发展构想 东 中 西梯次推进 继续突出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一直到 十五 计划 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日渐扩大 进入新世纪 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了调整 2000年1月 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十五 计划更加明确地提出了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 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 2003年颁发了 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2004年 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促进中部崛起的决策 2006年2月 制定了 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至此 全国逐步形成了东 中 西 东北 四大板块 齐头并进的格局 为缩小区域差距 从 十五 计划到 十一五 规划 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中国区域政策的主旋律 提出了推进四大板块互联互动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即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3 可持续发展 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 资源 环境相协调 保证世代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二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六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道路 01 02 03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形成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 工农互惠 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 城乡关系 四 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理念变革 模式转型 路径创新的综合性 系统性 战略性转变 3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实施驱动发展战略 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2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道路 4 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制 多党合作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法律体系的统帅 宪法 法律体系的主干 法律 法律体系组成 行政法规 地方法规 具体法律 宪 民 行 经 社 刑 诉讼 法制建设基本要求或基本方针 核心有法必依 前提有法可依 关键执法必严 保障违法必究 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是我跟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也就是说 凡是打上人的印记的存在均为文化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的 与经济 政治并列的 有关人类的各种精神现象或产物 如思想理论 文学艺术 风俗习惯 伦理道德 思维方式 知识学问等 三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功利主义 拜金主义思潮的蜂拥而至 导致了我国当前社会文化混乱的现状 1 所谓的 行为艺术 文化 如芙蓉姐姐 凤姐等 2 恶搞文化 2005年11月11日晚 北京奥运吉祥物出炉 出现22个被篡改 福娃 版本 3 三俗文化 低俗 庸俗 媚俗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 视频 诚信 你眼中的和谐社会是怎样的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想中的和谐社会 什么是和谐社会 所谓 和谐 现代汉语词典 的解释是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所谓 和谐社会 是指社会结构均衡 社会系统良性运行 相互协调 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 相互帮助 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 人 自然 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是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二 保障和改善民生 1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 健全促进创业就业体制机制 3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5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第二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实施政社分开 推进社会组织发展 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信访制度 评估机制 保障机制 调解体系 诉求表达 心理干预 矛盾调处 权益保障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司法调解 第四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生态文明总体要求 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五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 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 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 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感恩之情 报恩之意 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 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自然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和价值 2 生态文明理念 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 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 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 人的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 防止违背自然规律 3 生态文明理念 保护自然 保护自然 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 要求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 要呵护自然 回报自然 保护自然 避免生态灾难 多还旧账 恢复元气不欠新账 休养生息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2 坚持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 3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 4 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六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科学发展观强调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二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一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 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 二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 重点与非重点 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 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昭示我们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 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 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 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理论 不仅是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 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 实践充分证明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