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课件 鲁教版选修5.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7671620 上传时间:2020-03-2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课件 鲁教版选修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 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课件 鲁教版选修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地理 3.2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课件 鲁教版选修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我国自然灾害的地理背景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 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运用地图 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目标阐释 1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 2 掌握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区域及形成原因 3 以我国某一区域为例 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一 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地理背景1 自然地理背景 1 气象灾害严重 东临太平洋 面对世界最大的源区 受环流控制 气候条件复杂多变 时空分布不均 台风 季风 降雨 2 地质灾害严重 广布 地势起伏 受板块俯冲和板块碰撞影响 地壳运动活跃 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震带之间 3 生物灾害严重 地域辽阔 多种多样的 土壤和植被 山地 丘陵 大 太平洋 印度 地中海 喜马拉雅 气候 2 人文地理背景 1 长期积累的对自然的 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2 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和防御能力低下 3 我国和经济密度高度集中在自然灾害多发 易损的地区 加剧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过度利用 承受能力 人口 东部 我国自然灾害严重的原因下图为我国某段时间的渍涝风险预报和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图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说出A B两地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并简要分析A地多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2 在B地区有 地上河 之称的是长江的 河段 简述该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 答案 1 A地多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B地多洪涝等气象灾害 A地位于雪峰山地区 为我国地势第二 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稀疏 地表破碎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 荆江荆江上游流域面积大 降水多 来水多 荆江河段河道曲折 河床淤积 排水不畅 我国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1 疆域范围 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环境条件复杂 几乎所有的自然灾害类型都有发生 是世界上灾害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 2 地理位置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因此 陆地灾害与海洋灾害都有发生 3 气候特征 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典型的国家 夏季风影响我国东南半壁 冬季风则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 降水的年内与年际变化大 导致干旱 暴雨 洪涝等灾害经常发生 冬季的寒潮大风天气则容易导致低温冷害 冰雪灾害等 4 地质地貌 我国境内的板块交会地带 地壳运动频繁 是世界地震 火山带的重要分布地区 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 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布 表层岩体破碎 土层瘠薄 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刻 植被覆盖程度低 滑坡 泥石流 水土流失等灾害极易发生 5 社会经济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 经济水平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 全国的大多数城市和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 这里经济相对发达 但洪涝 暴雨 台风 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 是我国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 迁移应用1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 分布地域广 发生频率高 造成损失重 结合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多发区 这种自然灾害可能是 A 洪涝B 沙尘暴C 台风D 寒潮 2 图中阴影区 涉及的省区的简称分别为 试分析阴影区易形成该自然灾害的共同原因 3 目前我国石漠化危害涉及8省区460个县 市 区 近2 2亿人口 主要集中于岩溶地貌分布区 以图中字母代表的三个省区为主 它们分别是 其中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南端所在省区是 填字母 4 图中阴影区 的石漠化现象不是很明显 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案 1 A 2 豫鲁皖苏降水多且集中 地形平坦 排水不畅 3 a 云南省b 广西壮族自治区c 贵州省a 4 该区为河流冲积平原 地形平坦 土层深厚 石漠化现象不明显 解析本题以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我国行政区划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 石漠化的成因和人口分布密度等相关问题 二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1 自然因素与灾害分布 1 气候决定了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 干旱 两季 西北和华北 洪涝 夏季 区 台风 风暴潮 东南沿海地区 季风 春秋 东部季风 2 条件及其与气候条件叠加控制地质灾害的分布 地震 台湾以及西南 西北和的活动构造带 滑坡 泥石流 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原区交界的山地 3 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的地区差异 东部季风区 以 暴雨 地震等灾害为主 西北干旱区 以干旱 盐渍化等灾害为主 青藏高寒区 以低温冷害 等为主 地质地貌 华北 西南 旱涝 风沙 冰雪灾害 2 人文因素与灾害分布 1 原因 等人文环境因素的分布 2 表现 中国最严重的灾害集中于 其次为中部 西部很少 人口 经济 东部 三 自然灾害多发区案例分析1 自然灾害多发区 1 形成原因 受地质构造 气候带和等自然要素分布规律的控制 区域性特点 自然带之间的地区 灾害群发 天气系统 过渡性不稳定 2 表现 华北地区 洪涝 干旱 地震 农作物病虫害等灾害多发区 东南沿海地区 和风暴潮灾害的多发区 川滇等西南地区 地震 滑坡 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台风 泥石流 2 案例 广东省的自然灾害 1 灾害类型 暴雨 最常见 低温冷害 干旱 生物灾害也常发生 2 环境特点 地处过渡带 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洪涝 台风 海陆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原因气候及其异常变化往往成为许多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 读下面的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回答问题 1 地霜冻灾害比 地频繁 试简析原因 2 地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但局部地区仍时有洪水发生 其原因是什么 3 地是我国滑坡 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地区 与这里的哪些气候特点有关 4 危害 地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生物灾害是什么 原因有哪些 答案 1 与 地相比 气候湿润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农作物播种面积大 地与 地相比 纬度更高 更靠近冬季风源地 降温强度更大 初霜开始更早 终霜结束更晚 2 受气温升高影响 4 5月 春季 形成融雪洪水 7 8月 夏季 形成融冰洪水 3 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降水集中 多暴雨 4 蝗灾 这里的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干旱少雨年份或者旱季 河湖退水区适宜雌蝗产卵 雨季多雨利于蝗虫幼虫生长 解析第 1 题 与 纬度相差不大 所以应从湿润情况与农田分布上考虑 与 地纬度差异大 同时考虑离冬季风源地的远近 第 2 题 洪水有暴雨洪水 融雪洪水和融冰洪水 地虽气候干旱 但存在融雪洪水和融冰洪水 第 3 题 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夏季降水集中 多暴雨是该处滑坡 泥石流灾害多发的气候诱因 第 4 题 地降水变率大 适于蝗虫的繁殖和生长 1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分布及原因 2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类型及原因 方法技巧 1 西南地区灾害成因分析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地震 滑坡 泥石流 而这些灾害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再加上气候和地形的特点 就造成了这里多种地质灾害的群发性特点 2 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因而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学习时 要结合自然灾害的成因及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 找出规律 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 滑坡 泥石流都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 主要分布在山区 西南地区 青藏高原东南部 沙漠化的形成与干旱气候有密切关系 因此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高原 宁夏 河西走廊 东北平原由于纬度高 又紧靠冬季风源地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 气温低 因而都成为低温冷害的多发区 迁移应用2 读 某年7月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事件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根据图中信息 概括描述该年7月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2 简析江南 华南等地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并指出由此形成的次生灾害 3 从位置和降水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 除上述两个因素外 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究淮河流域洪灾频发的原因 答案 1 灾害类型多 发生频率高 分布地区广 具有关联性 生命 财产损失重等 2 副热带高气压 或反气旋 在江南 华南地区长时间停留 形成晴热干燥的高温天气 干旱 或伏旱 3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 具有北方降水集中 降水变率大和南方暴雨持续时间长 强度大的特点 其他原因 地形特征 水系特征 植被状况 水文状况 人类活动等 东部灾害带是我国重灾区的原因1 东部灾害带是洪水 暴雨集中地区 这里地势低平 有大面积的内涝区 2 东部沿海受台风 暴雨 大风影响较多 北部有旱灾和虫灾 3 东部灾害带灾害种类多 4 人口稠密 受灾体脆弱 灾害群发 教材P55活动提示干旱分布和洪涝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季风的强弱变化关系密切 在东部季风区 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夏季风强则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则南涝北旱 同一地区往往是旱涝交替出现 我国干旱最严重的是黄淮海地区 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南地区也较严重 我国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其次是黄淮海地区 东北地区也较严重 教材P57活动提示西海固地区地处黄土高原 由于黄土岩性疏松 再加上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夏季一旦出现暴雨 水土流失严重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成为一个典型的自然灾害多发区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当地一方面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 另一方面注重在沟道中修筑 淤地坝 用以拦截泥沙 使泥不出沟 最后形成坝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