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 附解析.doc

上传人:xian****812 文档编号:7401944 上传时间:2020-03-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模拟试题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 )。 A.儿童、教材、活动 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 D.教师、经验、教材 2、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 )。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动作记忆D.情景记忆3、初中生小黄热爱班集体,学习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小黄的这种性格特征属于( )。A.态度特征B.理解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4、一个国家的人口( )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模的基础因素。A、数量B、增长率C、质量D、分布5、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6、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 )。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7、主张以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8、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9、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A、课程目标B、课程实施C、教学任务D、课程评价10、“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个体发展上的(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活动论11、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2、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3、掌握学习是由( )提出的。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艾里斯14、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是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15、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始终,它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段性 D.生产性16、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7、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 A班级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社会公益活动 18、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的理论是(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19、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A.劳动B.模仿C.学习D.本能20、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 C.有目的地培养人 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 21、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这说明了(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C、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发展与改革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根据过度学习的规则,学习时复习的次数越多越好。2、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3、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4、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2、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3、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1)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个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再也不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1)你认为弗兰克为什么会有上述反应?(2)为了鼓励弗兰克,昆特女士应该怎么做?2、学生张琼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相貌,但她认为自己长相难看,不被人喜欢。看到同学聚在一起咯咯的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在寝室里,若听到同学在谈论某某长得漂亮,会以为是在影射自己;上课未被老师点名发言,也会认为老师嫌自己难看不愿意点自己。所有这一切致使她郁郁寡欢,不愿意与同学沟通交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问题: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C2、B3、A4、答案:A5、A6、【答案】D。解析:个案调查法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采用各种方法,广泛系统地收集有效、完整的资料,从而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7、C8、A9、答案:B10、答案:C11、B12、B13、C14、【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15、答案:A永恒性16、C17、C18、B19、B20、C21、答案:B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熟以后的附加学习。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l50时,记忆效果越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而且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2、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教育的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也就是说教育对人的影响有积极的,有消极的,并不总是积极的。所以题干的说法是不正确的。3、正确答案:(正确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它是行为的原因,不是行为的结果;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4、【参考答案】。解析: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从本质上讲,知识属于认识的范畴,而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领域。知识与能力是互动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会更好地促进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但能力又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知识是能力转化的基础与前提,没有知识的吸收与积累,能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机械地说知识与能力成正比,说法有失片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1)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全面性和概括性;(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丰富性和矛盾性;(3)自我调控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薄弱性。2、参考答案:(1)明确识记任务,提高学习的目的性(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利用记忆术(4)进行组块化編码(5)适当过度学习(6)及时复习3、(1)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安静;其次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一方面,要经常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如课堂提问。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意志品质。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如上课之初教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节课上来,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使学生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学生的表现与他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按照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而且比较复杂。他们通常完全以自己的立场,观点分析看待事物不考虑事物的客观性。过分地关注自我,过多反省,自我封闭,孤芳自赏。体验敏感,多疑。导致老师公开读他的作文时,有了种种不情愿的表现,在该同学的眼里自己的文章是一种隐私,尽管写得好也不希望拿出来公开读。显然,老师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心理特征,引起了他的反抗和淡漠,害怕自己的文章再被公开读,从此不再想写好作文,表现为不再积极上进。(2)应该争取到他的同意,可以在课堂上说:“同学的作文这次写得很好,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找他借来欣赏一下。”这样既尊重了学生本人的意见,又不会使他觉得有压力,还可使大家欣赏到他的美文。并且还能激发他的写作动机,有助于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激动而且混乱的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特殊的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疾风骤雨式的千变万化,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材料中张琼的典型心理问题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已的轻视或嘲笑。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要求迫切,产生了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惧,造成神经过敏、多疑,最终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对怀有自卑感的人,应摆脱孤立无援,独自苦恼的状态,将自己的困惑向周围人诉说,帮助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其苦恼心情,争取周围人及家属的“共鸣性理解”,对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同时,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制订一个逐步训练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提高语言技巧及社交手段.也可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发觉别人也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十全十美,对自己又并无歧视之意,也就不再“自惭形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