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7289936 上传时间:2020-03-1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 社会心理学 12 陈舜文清华大学通识教育 生活中什么事情最会使你感到快乐 赚大钱身体健康实现自我潜能良好的人际关系 许多研究发现 有亲密社会连结网 包括朋友 情侣 同事 家人等 的人 比孤立的人更快乐满足 身体健康且寿命较长 什么因素使两人互相喜欢 人际吸引 进而发展成长期关系 友谊或爱情关系 亲密关系有哪些形式 人们又是如何维持这些关系 要点了解影响人际吸引与第一印象的各项因素亲密关系与爱情的类型和成分探讨亲密关系之发展的各项论点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时空接近性 proximity 或熟悉性 familiarity 我们愈常见到或互动频繁者 愈容易成为朋友 宿舍安排研究 Festingeretal 1950 p 411 随机分配MIT学生住进十七栋公寓 每栋十户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时空接近性 proximity 或熟悉性 familiarity 宿舍安排研究经过一阵子 要求每户列出最要好的三位朋友 60 住户提到的是住在同一栋的人41 提到隔壁邻居22 提到同一层隔两 三家的邻居10 是住在两端的住户住在楼梯口与邮筒附近的住户 比同层其他住户 拥有更多其他楼层的朋友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时空接近性 proximity 或熟悉性 familiarity 近水楼台 见面三分情从宿舍安排研究可知 接近效果不单取决于物理距离 心理距离或功能距离更为重要 单纯曝光效应 mereexposureeffect 一再接触或见到某对象 便会对该对象产生好感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时空接近性 proximity 或熟悉性 familiarity 单纯曝光效应 mereexposureeffect 上课出席实验 Moreland Beach 1992 请实验同谋在不同课堂中出现 但不发言也不作其他行动 只是安静地坐在第一排 每门课的出席次数不同 期末时请各课堂其他同学判断有多喜欢此人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时空接近性 proximity 或熟悉性 familiarity 对于单纯曝光效应的刺激对象 一开始必须至少是中性态度 若一开始就讨厌 那么重复出现只会更讨厌 计算机网络为接近性或熟悉性提供了新的管道 你认为藉由网络所建立的关系 和一般生活中形成的面对面关系是否相同呢 每天以网络讯息打招呼聊天 是否也具有单纯曝光效果 也可增加熟悉感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当更加了解对方之后 除了接近性或熟悉性之外 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好感 我们会比较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或是与自己不同的人呢 人会比较喜欢 好先生 或 坏先生 相似性 similarity 人们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的看法 价值观 社会背景或人格特质相似的人 物以类聚 臭味相投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相似性 similarity 为什么我们会比较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 与态度或信念相似的人在一起 可以使我们觉得自己是对的 感觉自己受到支持 如果你和某位认识不久的朋友从未谈论过政治议题 最近你知道他的政治立场和你截然不同 你会怎么想或怎么作 人会倾向维持态度间的一致性 若喜欢某个人 却又与他在重要议题上意见不同 心理上会感到不舒服 因此会降低对他的好感 或者也可能反过来 夸大了自己与朋友之间意见一致的程度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相似性 similarity 在爱情关系中 如果一开始并未想要发展长期关系 则可能会偏好不相似的对象 反之 若想发展长期关系 会选则较相似的对象 Amodio Showers 2005 在长期关系中 我们可能以为自己与对方相似 即使实际上并非如此 Montoyaetal 2008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互惠或回报式喜欢 reciprocalliking 若我们感受到对方喜欢我们 我们也会比较喜欢对方 自证式预言当我们认为某人喜欢我们时 便会以较友善与随和的态度对待他 这会使对方也用友善亲切的方式回报 并且更喜欢我们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大部分研究显示 外表吸引力是影响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 外表吸引力的性别差异是男性或女性较重视对方外表 有些研究显示两性同样重视外表吸引力 也有研究显示男性比女性更重视对方外表 后者可能是因为男性较愿意表达自己重视外表 而在实际行为上 两性对于外表吸引力的反应相当接近 Feingold 1990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外表吸引力的文化差异美或帅的判断或标准具有文化差异吗 或者全人类具有一些普遍的相似特性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某些吸引人的外表特征似乎具有跨文化相似性例如 大眼睛 娃娃脸 五官左右对称等你认为为什么会如此 生物演化因素 娃娃脸使人联想到婴儿 对称代表健康社会价值建构 大众传播媒体灌输 形成相似标准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 以貌取人 带来的效果外表吸引力可以显著地预测婴儿之后的健康状况 预测力高于出生时的身体健康条件 Badr Abdallah 2001 为什么会如此 外表吸引力高于平均者 比吸引力低于平均者之平均收入多出10 至15 Mobius Rosenblat 2006 选举时 候选人的外表吸引力可显著地预测得票数 尤其是针对女性候选人 Poutvaaraetal 2006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刻板印象 美就是好 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 长得较好看的人 常也被认为具有其他正面特质 例如 较会交际 较外向 较快乐或有主见 大众媒体常见形象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 美就是好 是真的吗 好看者受到较多他人的注意与预期 因此可能表现出良好的社交技巧 自证预言的结果 然而 外表与大部分人格特质都没有关连 也不保证能健康 快乐或具有高自尊 Dienetetal 1995 Feingold 1992 Langloisetal 2000 长期而言 外貌与婚姻或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很小 Berscheid 1972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外表吸引力 美就是好 的文化差异个人主义文化vs集体主义文化不同文化中对于正面特质的判准不完全相同 因此外表会连结至不同特质 美国与加拿大 外表好看者被认为较坚强 强势 有主见 韩国 外表好看者被认为较会关怀他人 大方 正直 敏感 Wheeler Kim 1997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综合上述各项人际吸引因素 根据人们经验回忆报告 Aronetal 1989 在爱情关系中 回报式喜欢和吸引力 包括外表和人格特质 较重要 相似性与接近性则次之 在友谊关系中 相似性 接近性 回报式喜欢和吸引力都一样重要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亲密关系长期或亲密关系较难从事科学方法研究 因为无法采用实验法 不能随机分配参与者 亲密感觉也很难测量 爱情的成分与类型爱情能定义吗 许多心理学家尝试用不同方式分析爱情的类型或成分 并建立各种爱情类型量表 亲密关系的性质 两类爱情类型 Hatfield 1988 狂热式爱情 passionatelove 强烈渴望伴随生理或情绪激动 当对方有所回报 会感到满足与狂喜 若对方无回报或拒绝 则感到悲伤难过 较常出现于爱情关系初期 亲密关系的性质 两类爱情类型 Hatfield 1988 友谊式爱情 companionatelove 具有安全信任与深切关怀的稳定情谊 自我揭露程度较深且广 但不必然带有激动或狂热的感受 较常出现于爱情关系后期 狂热式爱情量表 p 429 亲密关系的性质 爱情三元论 triangletheoryoflove Sternberg 1986 此理论认为爱情具有三项基本成分或元素 这些成分可互相组合 形成不同类型的爱情 爱情的三项基本成分 亲密 intimacy 温暖的情绪 亲密感 分享感受激情 passion 生理或性的吸引力承诺 commitment 对关系的理解与维持 亲密关系的性质 爱情三元论 亲密喜欢 浪漫爱 迷恋激情 虚幻之爱 空洞之爱承诺 友谊爱 圆熟之爱 亲密关系的性质 爱情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中 人们所重视的爱情类型或成分 是否有所不同 美国情侣较重视狂热式爱情 华人较重视友谊式爱情 Gao 1993 华人所谓的 恩爱 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所重视的 浪漫爱 意义相同吗 日本文化中的amae 撒娇 表示一种正向情绪状态 是指成为被动的爱的对象 被对方纵容 照顾 像是母亲与婴儿间的关系 英文中最接近的概念是dependency 依赖 但在西方文化中 成人的依赖通常被认为是心理或行为不适应的现象 亲密关系的性质 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为何如果你并不爱某个男性 或女性 但对方具备所有其他理想特质 你会愿意与这个人结婚吗 询问美国学生 1967年时 35 男性与76 女性回答愿意 1986年时 14 男性与20 女性回答愿意 Simpsonetal 1986 当代跨文化比较显示 只有4 美国人 5 澳洲人 8 英国人答愿意 表示他们普遍认为爱情在婚姻关系中相当重要 而有49 印度人与51 巴基斯坦人 愿意在上述没有爱情的情况下结婚 Levine 1995 亲密关系的性质 爱情与婚姻的关系为何个人主义文化 如美国社会 强调浪漫爱 爱情是个人的强烈情绪经验 婚姻是当事双方自行决定的事 集体主义文化中 如东亚社会 恋爱双方常必须考虑彼此家族的期望与看法 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 甚至常是由双方家庭所安排 你觉得我们社会中对于爱情的观念或价值是否在改变 当决定是否结婚时 你会考虑什么条件 无论如何 爱情或许具有某些全人类共通的特性 但这样的状态如何被体验 表达 记忆与受重视的程度 则受文化价值或社会规范所影响 亲密关系的性质 亲密关系的发展演化心理学对爱情的观点生物的fitness是以 生殖成就 作为判断标准 亦即将基因传递至下一代的能力 对雌性而言 繁殖需要付出许多时间精力 为了达到最佳生殖成就 她们必须仔细盘算何时及与谁繁衍后代 但对雄性而言 繁殖付出成本较低 因此会尽力频繁与许多雌性配对 依此观点解释人类在择偶时采用的不同策略 女性会寻求能够供给后代所需资源与支持的男性 因此较看重男性的经济与事业成就 男性则会寻求最能成功繁衍后代的女性 因此较看重年龄 健康与外貌 爱情 则是有助双方繁衍与照顾后代的副产品 你同意上述解释吗 为什么 pp 435 437 亲密关系的发展 依附型态理论 Attachmentstyletheory Ainsworthetal 1978 此理论原本是探讨儿童对于主要照顾者的行动方式 并予以分类 后来引申作为分析成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感受与行动方式 依附型态理论默认 我们在婴幼儿时期所学习到的依附型态 将伴随我们至成年 扩展至其他亲密关系之中 三类依附型态 安全型 逃避型与焦虑矛盾型 亲密关系的发展 以下哪个描述最能描述你的感觉 21 19 焦虑矛盾型依附 anxiety ambivalentstyle 我常担心我的男 女 朋友不是真的爱我 或不是真的想跟我在一起 我很想跟人完全融成一片 这想法却常把对方吓跑 23 25 逃避型依附 avoidantstyle 我有时候觉得跟别人亲近不太舒服 我觉得很难完全信任他们 我也很难依赖他们 当别人跟我亲近时 我会感到紧张 而且我的男 女 朋友常会要求亲密到使我感到不舒服 56 56 安全型依附 securestyle 我觉得跟人亲近很容易 我容易依靠别人 也容易让别人依靠我 我不担心被抛弃或跟别人走得太近 大学生 报章读者 亲密关系的发展 安全型依附 securestyle 儿童 陌生环境中 父母在场时会探索环境 父母离开时会焦急 父母回来则高兴 成人 可以与他人亲近且舒适地交往 不会忧虑遭抛弃或害怕关系亲密 此类型者最能维持长久稳定的爱情关系 逃避型依附 avoidantstyle 儿童 父母在场时不理会父母 父母离开时不会难过 父母回来时也不在意 成人 他人亲近时感到不舒适或紧张 难以信任他人 焦虑矛盾型依附 anxiety ambivalentstyle 儿童 父母在场时黏着父母 父母离开时大声哭泣 父母回来时表现生气或轻视成人 担心遭到伴侣抛弃 要求极度亲近 有时可能反而吓到对方 亲密关系的发展 探讨儿童期与成年依附型态关联之研究 大多采用相关法或观察法 而且因为对于过去儿时事件的回忆很容易有误 因此不能肯定儿时经验与成人关系之间 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针对成年时期的依附型态 安全型依附者的亲密关系维持最久 对关系满意度也较高 矛盾型依附者很快便进入浪漫关系 但维持时间最短 逃避型依附者最不可能形成浪漫关系 Campbelletal 2005 焦虑矛盾型女性 与 逃避型男性 虽不十分满意 却也可能维持关系 Kirkpatrick Davis 1994 因为符合性别刻板印象 所以可以互相容忍 亲密关系的发展 每个人的依附型态可能因关系进展以及社会经验而改变 人可以从经验中 习得如何运用较健康的方式来建立关系 人们表现出的依附型态 主要是源自关系对象之行为以及双方共同建立之关系类型 换言之 个人可能在某一段关系中表现出安全依附 却在另一段关系中表现出焦虑矛盾依附 Simpsonetal 2003 亲密关系的发展 社会交易理论 Socialexchangetheory 人际关系的经济学模型效益主义的预设 人在与他人交往时 基本动机是以最小 成本 获得最大 酬赏 成本和酬赏不一定是具体有价物 可包括任何导致快乐或不快的事物 例如 赞美 爱情 劳务 地位等 社会交易理论预期 人对于成本愈低且酬赏愈高的关系 满意度愈高 可用于解释友谊或爱情关系的维持与改变 亲密关系的发展 影响特定关系之承诺的三项因素 比较基准 comparisonlevel 个体预期在特定关系中 可能获得的得失结果 高比较基准者对关系的期望较高 希望获得的较多 低比较基准者对关系的期望较低 希望获得的较少 替代比较基准 comparisonlevelforalternatives 个体预期在其他关系或生活方式中 可能获得的结果 若有更好的替代关系 则对当前关系的承诺较低 若其他替代关系不好或更差 则即使对当前关系不满意 也较不会离开 投资 investment 到目前为止对于关系已经付出且无法回收的成本 亲密关系的发展 承诺的投资模式 investmentmodel 替代比较基准 投资 承诺程度 最近我遇到一个很棒的女生 但想一想我和阿美已经认识两年 她这么了解我 我还是会继续和她在一起 亲密关系的发展 承诺投资模式的检验 Rusbult 1983 p 445 针对大学生情侣 分别测量满意程度 替代比较基准和投资程度 用这三个变项来预测数年后关系维持或结束 亲密关系的发展 人际关系中只追求最大效益 不讲 公平 吗 公平理论 equitytheory 此理论认为 人们在 公平 的关系中 才会觉得最快乐满意 关系也才会最稳定 不公平 时 关系双方都会对此状态感到不舒服 公平 是指 自己的酬赏和成本之比例和对方相同或差不多 受益过多者 会感觉依赖对方或罪恶感 受益过少者 会感觉怨恨或被占便宜 通常也比 受益过多者 更不满意 依据此理论 人会倾向选择与自己各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对象做为婚姻对象 包括外表 能力 身家背景等 亲密关系的发展 公平理论 equitytheory 根据公平理论 我们的人际关系可分成两大类 交换式关系 exchangerelationships 此类关系中 人们会严格要求并期望公平 强调有来有往 例如 这次你请我 下次换我请你 生意往来 不太熟的朋友 同事 共有式关系 communalrelationships 在共有关系中 人们较重视对方的需求 不会计较一时公平与否 但仍可能在意长期的公平性 家人 要好朋友 夫妻 男女朋友 亲密关系的发展 公平理论 equitytheory p 446 亲密关系的发展 当亲密关系出现问题 可能损害关系的沟通模式情绪恶性循环 彼此一来一往地表达负面感受 极易损害关系 表达负向情绪常引发对方相同响应 尤其是双方关系已经不佳 或使用非语言行为 要求vs退缩的互动模式 关系中总是某一方提出批评 质疑与要求 而另一方总是逃避 沉默 拒绝沟通或否认 亲密关系的发展 有助减少负向情绪的方式增加关系中的满意感若在某件事上发生冲突 双方可设法在另一件事上进行补偿 互相给予对方酬赏 思考整合式冲突解决法 尝试了解对方的观点愈能体会对方的感受与了解对方想法 愈能减少冲突并增加满意感受 运用同理心 亲密关系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