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十七课 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设计 (1)教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6762334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第十七课 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设计 (1)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第十七课 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设计 (1)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第十七课 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设计 (1)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七课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毛浴古镇建筑的美,运用线描的方式表现老房子的特点和美感。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和调查毛浴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感悟老房子的艺术内涵。通过观察、对比,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老房子的历史,感悟毛浴古镇通过战争的洗礼,能完整保存下来的不易,增强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激发学生热爱、保护家乡老房子的思想感情。2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有过多次对人物、植物、景物进行写生的经验。他们的观察能力逐渐增强,善于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现所见所感,也学习了一些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在本课教学中,地域性与民族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对家乡都会有特殊的情感。而他们乐于发掘这些古老记忆背后的乐趣。通过观察身边的老房子,以及欣赏视频、图片资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实践中,景物写生的机会还很少,因些,会在构图取景方面出现问题。所以,为了使构图达到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可采用将主题偏离中心的方法,然后加以细节描写来平衡画面。此外,还可以分析景物的透视现象,通过对比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构图方式 的多样统一。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了解毛浴古镇的建筑风格,感悟革命年代中的红军精神,从而感受红色文化与古镇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教学难点:观察房屋的结构特征,学习表现老房子的构图取景方法,以及场景的营造与细节的刻画。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 欣赏繁华的大都市与宁静的乡间古镇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已经被人们逐渐遗忘的乡村老房子。活动2【讲授】欣赏图片、理解构造、教师示范 二、感受了解出示课件介绍毛浴古镇的历史文化。毛浴古镇位于川陕苏区首府通江县,城北12公里,它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好似蛟龙的舌头,因此,在唐朝称龙舌镇。明朝称毛浴镇一直沿用至今。自古是水陆交通要道,商贸云集,极为繁华,有“小重庆”之美称。提问:毛浴古镇为什么能保存下来?1.从地形上看,它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形若半岛,从军事上讲,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形。2.红军在这里建立了根据地。保护了这座古镇。提问: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的方式来保护毛浴古镇呢?宣传、绘画等三、理解构造1.明确学生观察路径,按照整体局部细节的观察方法。了解毛浴古镇房屋的的布局及特点。(1)整体:修建这座古镇的是用的什么材料?毛浴古镇上的老房子的造型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整座古镇的房屋一间紧挨着一间好似长廊。系典型川东北的民居房屋,穿斗结构。(2)引导学生理解房子的透视关系:近宽远窄,近高远低,(3)局部:从屋顶向下到地面观察一间房屋的结构。屋顶:青灰色的瓦片一阴一阳排列,屋檐到屋脊由基本等距排列的木板与梁十字交叉连接。墙体:可见分两层,上层分五格,中间开窗;下层是四开门。基石:不规则的石头整齐排列。(4)细节:窗以木条穿插排列;门以几何形状组成;部分柱头有雕花。2.引导学生观察房屋结构,用手指空画所看到的线条,以及线条的组合等。感受线条的转折、穿插变化与疏密关系。四、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用线描的方式,选取合适的角度表现房屋的步骤和要点,以及黑白灰色调的安排。示范过程:1.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先勾出外形,画出大体轮廓。2.从上往下观察,将最能体现房子的特点的部分作为重点,从屋顶的灰瓦开始画,尽快确立黑白灰关系。增加细节,在需要的地方画出墙面的砖缝,木头上的纹理,增加画面的灰色。几点提示:1.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自然长线画,要有疏密变化。2.画面要有取舍,破坏画面的部分可不画出。3.画出自己眼中的老房子,依据自己的想法完成。活动3【活动】艺术实践 1.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和构图方法进行创作。2.用线描表现老房子,注意细节的表现,以及黑白灰关系的处理。3.可以通过想象添加人物及场景。活动4【活动】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或选一件喜欢的作品,和大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2.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3.点评要点:构图是否合理,线条是否疏密得当,黑白灰关系处理得是否协调。活动5【作业】探究老房子的历史文化 课后探究毛浴古镇以及家乡老房子的故事和它背后的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