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doc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693038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一、导入1.复习中国古典诗歌欣赏策略之一: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讲授法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感受特定诗歌作品的意蕴美和情感美。2. 古典诗歌欣赏的第二层境界,中国古典诗歌欣赏策略之二: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和品位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二、置身诗境(一)何为“置身诗境”?讲授法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想象的世界中,从而得到审美享受。1. 概念理解: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例: 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 白居易长恨歌 (抽学生读古诗卡片,展示选句的全诗面貌,帮助进入例句联想。)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今宵酒向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北宋 柳永雨霖铃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北宋 苏轼江城子意象: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意象是“意” 和“象”的统一。 以“梧桐”为例: (动图示范过程)解析: 时至初秋,梧桐落叶最早。因此诗人常有梧桐叶落而天下知秋的怀想。“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晏殊清平乐)平淡幽细的描绘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柳永玉蝴蝶中有“梧叶飘黄,谴情伤”之句,渲染出秋的萧疏、清幽和衰飒。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把梧桐与秋联系得最好,秋的味,秋的落寞以及无穷的艺术美尽情显现。 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希冀飘零,心绪零落,最易想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和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哀情。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引用已较为成熟。“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酸恻动人的意象婉转地描述了杨玉环死后唐太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景中有情,情景浑涵,合成一片,不露痕迹。以梧桐表闺怨的集大成者应是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意象不断叠加,意境逐步沉郁,写景议论自然交融。梧桐秋雨滴落,声声催人断肠。以秋声来衬托寂寞,更能突现心境孤独。“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只是一滴雨露,不知多少离愁,声声叶叶,离愁到明也难以释怀。 梧桐雨除表怨情外,还在怀友人,述矢志,叙飘零中时有闪现。姜夔写给友人的八归中有“疏桐吹绿,庭院暗雨乍歇”。刘过在贺新郎中道“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贫士的失职之悲在秋风秋雨中真正愁煞人。 经过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染笔,后人听到秋风吹拂梧桐,秋雨打梧桐,就产生凄凉的况味。意境: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换言之,是由一系列意象构成的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讲授法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意境:清新、幽静(提问、讨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 王维山居秋暝 说明: 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黄昏美景。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2. 积累:(1)意象: 说说下列意象是什么意味?杨柳 圆月 落叶 春风 大海 流水 古迹 梅花示范:如何积累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以“杨柳”为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诗经采薇今宵酒向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 柳永雨霖铃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以“杨柳”表示“惜别”小结: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练习法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 ( 布置学生自行收集积累)提示:通过不同诗歌中出现的同一个物象,感受诗人的情意,归纳此物象表达的情意。注意积累中国古典审美意象,如:望月则怀远、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2)意境: 说说下面诗句表现的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意境:雄奇壮丽)唐 王维使至塞上 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意境:沉郁孤愁)唐 孟浩然宿建德江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意境:和谐静谧)唐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意境:开阔苍凉)北宋 范仲淹渔家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高远辽阔)唐 王勃的 滕王阁序 (抽学生读古诗卡片,展示选句的全诗面貌,帮助理解例句的意境。)提示:知人论世,理解全诗,在此基础上,注意积累中国古典诗歌名句所构建的意境,积累描述意境的词汇,提高对诗歌意境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二)如何“置身诗境” 1、借助自己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 练习:借助自己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置身下面诗句的环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发挥联想与想象力,调动视觉、听觉与触觉,尽量构想出诗人所描绘的奇幻世界。 练习法练习:发挥联想与想象力,调动视觉、听觉与触觉,构想下面诗句所描绘的奇幻世界。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唐 白居易长恨歌二、缘景明情(一)何为“缘景明情” 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二)如何“缘景明情” 1.将诗中的意象连缀起来,就可以形成一幅画面,然后,从这幅画中去感受诗人的情思。示例:枯藤老树昏鸦,讲授法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动图示范过程)讲授法解析: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孤独凄苦的天涯断肠人面对秋色,所见物象既是眼中物,又是心中物。一系列意象叠加构成的画面里,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天涯孤旅、苍凉愁苦的意境感人至深。2.抓住诗中跳跃的意象,用联想和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使之形成完整的意境,再去体会诗人感情。示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 贾岛访隐者不遇 (动图示范过程)解析: 本诗呈现的山峦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隐者之神逸,仿佛云中游龙,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恍惚迷离之感。一方面表现了隐者不与世俗、孤傲高逸的生活情致,另一方面流露了诗人由失望而希望,由希望转更失望,流露出终不可及的深深惆怅。3.抓住诗中的写景佳句,品味其中的精妙。讲授法示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 王维 使至塞上 (动图示范过程)解析:写景是王维最擅长的技巧。出使边塞,途中所见,诗人即景叙事,一笔两到。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4.对以景结情的尾句,要仔细揣摩、感悟其中蕴含的诗情。示例: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动图示范过程)讲授法解析: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忽然宕开,切入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画面: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这是怎样的情味?是无限乡愁?是建功雄心?是对现实忧怨?丰富难言,情不可尽。三、课堂小结(动图示范过程) 四、作业: 预习-读诗歌春江花月夜,体会意境和情感。提示: 1.找意象; 2.意象组合,构想画面(置身诗境); 3.体味意境,领会情感(缘景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