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媒介与媒介理论.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6647542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AA媒介与媒介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AAA媒介与媒介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AAA媒介与媒介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媒介研究之 媒介与媒介理论 媒介与媒介理论 1 2 3 媒介及其比较研究5 1 01 02 03 传播学中的媒介是指为接受者传递或运载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即载体 媒介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即组织意义上的媒介和技术意义上的媒介 组织意义上的媒介指复杂的单位组合体 是从事信息的采集 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 即传播机构 主要指报社 出版社 电台 电视台等 技术意义上的媒介指信息流动的载体 渠道和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主要指电话 报纸 期刊 书籍 广播等 01 媒介的概念 组织意义上的媒介是在近代随着新闻事业的兴起而出现的 技术意义上的媒介媒介则源远流长 大致经历了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技术 网络媒介等几种形态 无论哪一种意义上的媒介都是都是社会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要素 媒介 一词 最早见于 旧唐书 张行成传 观古今用人 必因媒介 这里的 媒介 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英语中 媒介 media 系 medium 的复数形式 它大约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指使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介质或工具 媒介概念的历史演变 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可以是万物 万物皆媒介 所有媒介均可以同人体器官发生某种联系 媒介无时不有 无时不在 凡是能使人与人 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德弗勒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 媒介概念的历史演变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概括起来说 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 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 渠道 中介物 工具或手段 第二 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 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 即传播机构 邵培仁 浙江大学教授 媒介 就是指 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 传递 延伸特定符号和信息的物质实体 它包括书籍 报纸 杂志 广播 电视 电影 网络等及其生产 传播机构 传播媒介 大众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简称大众传媒新闻传播工具 newsmedia 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 报纸 通讯社 广播 电视 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 西方称为新闻媒介 Newsmedia 或大众传播媒介 Massmedia 传播媒介 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 传递 延伸 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载体 具有实体性 中介性 负载性 还原性等特点 大众媒介 大众传播使用的 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报刊 广播 电视 互联网被称为大众传播的四大媒体 媒介 报刊 诉诸人的视觉 逻辑化 抽象化 广播 诉诸人的听觉 感受信息时 听觉不如视觉灵敏 电视 调动视觉与听觉 刺激人的几乎全部感应系统 提供具体的 生动的画面场景 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02 02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 电视比报刊和广播传播威力大很多 施拉姆 视听媒介在传播一定数量的有关某种主题的信息上 要比单纯的听觉或视觉媒介更为优越一些 媒介 媒介 意义 主要不在于探明不同媒介的优劣 利弊 而在启发 启发 人们对媒介不能简单用推测来妄加评判 同时对于其他一些未经检验的说法奉为真理的人来说 这项研究是重要制约 PS 生活中也一样 我们对待任何事情 不能仅仅靠主观想象 臆断或推测来判断 遇到一些多数人趋之若鹜的观点或做法 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验明事实真相再做判断 意义 启发 媒介 03 注 这里说的媒介指 信息传递的载体 渠道 中介物 工具或技术手段 不是传媒机构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4种方式 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 媒介 1 最初的传播方式 人际间或团体间的口头传播 可取之处 人体是最天然和最有效的传播媒体 局限性 记忆能力有限 不同人有很大差别 因此 传播在准确性和容量上受到很大限制 不能长久保存 传播范围有限 2 文字和纸的发使新闻传播媒体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以报刊为主的新闻媒体诞生可取之处 弥补人记忆方面的缺陷 基本不会走样 传播速度和范围大大提高和扩展 局限性 只是经过记者和编辑经过取舍 转化成文字的东西 真实性打了折扣 媒介 4 电视媒体的出现 3 无线电广播和录音机的出现 突破了过去一切由传播者代言的局限 可取之处 使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进一步提高和扩展 而且使听众第一次有可能听到信息源或新闻源当时 当地 当事人的真实的声音 突破了过去一切由传播者代言的局限 局限 这种声音还是经过了编辑 记者的选择 使再现信息源和新闻源的真实情况有了质的飞跃 不仅能听到当时 当地 当事人的声音 而且能让观众看到新闻源的几乎全部情况 叙述人 的主观干扰大大降低 尤其是实况转播中 媒介 关于电视的 全信息 特征 释义 全方位再现当时的所有信息 电视较之于报刊 广播等媒体 它所载的信息是最全面 最具体 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最真实的 它是电视新闻中记者和编辑的主观干预降低的原因 通过比较辨别认识电视的 全信息 报刊新闻只是把记者的所见所闻用文字记录下来 广播主要通过声音 记录下的都是经过 过滤 后的场面 而电视新闻则可以用声音和画面 再现新闻事件包括各种细节在内的几乎全部细节 保留了同期声和真实镜头 从这个意义 更能理解麦克卢汉的 媒介即讯息 比其他媒体更具直接感 例 足球世界杯 伊拉克战争的直播 申奥成功时的场面等 媒介 电视媒体的直接感 世界杯 日食直播 北京申奥成功 伊拉克战争直播 PS 媒体涵盖人类感官功能的趋势 声音 图像 动画 不知以后会不会有媒介能传达气味和味觉 媒介 5 互联网的开通使新闻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媒体 被称为报纸 广播 电视之后的 第四媒体 信息或新闻的传播渠道大大扩展 当其成为新闻传播渠道后 提供了两个可能 1 新闻获得渠道的多样化网上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布者 独家新闻越来越少 新闻透明度空前提高 有利于人们更真实的了解新闻事件 2 因特网的交互性 使每个受众都可能成为进行 采访 的 记者 互联网成为新闻传播渠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新闻传播更加真实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而网络的虚拟性也对现实真实性有一定程度的颠覆和解构 大众媒介的社会功能5 2 01 02 03 从 三功能说 四功能说 到 五功能说 四功能说 查尔斯 赖特 CharlesWrightMills 从社会学角度补充了 娱乐 功能1959 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 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1948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TheStructureandFunctionofCommunicationinSociety 五功能说 三功能说 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传播的某些特定功能 传播有三个明显的功能 1 监视环境 2 联系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对环境做出反应 3 社会遗产的代际关系 监视环境瞭望哨的作用协调社会在有分工合作的社会各组织之间进行协调的统一传承文化继承和创新使得社会得到发展 拉斯韦尔 四功能说 CharlesWright 一 警戒外来威胁 满足常规性社会常规活动的信息需求 二 信息传播是为了引导和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三 传播知识 价值和行为规范 四 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五功能说 斯拉姆的功能观 1 政治功能 施拉姆将监视环境 协调社会 传授文化遗产归入政治功能范畴 2 一般社会功能 他把社会控制 规范传递娱乐归入一般社会功能范畴 3 经济功能 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 提供和解释 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斯拉姆的重要贡献 1982 人 讯息 媒介 拉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任何一种问题 意见 商品及至人物 组织或社会活动 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 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 求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大众传媒通过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诸于世 能唤起普遍的社会谴责 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 从而起到强制遵守社会规范的作用 拉氏和默顿认为 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功能 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当中 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他们在读 看 思考 但他们把这些都当作行动的代替物 人们的精力由以前的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转变为现在的消极认识社会事件 大众媒介的负面功能 1 大众传媒持续不懈的宣传会使人们几乎丧失辨别力 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 进而实现统治者维护自己统治的意志 无思想的划一主义 取消个人的多样化和独立思考 实际上是一种趋同 趋同和传播有很大的关系 即传播的增加会更容易形成趋同 群体之间也是这样的 两个群体增加接触 它们就会更加相近 反之则共同点就减少 与趋同相关联的 还有一个主流文化的现象 媒介传播的主要是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可的东西 就使整个社会的基本意识趋同 因此 有种说法 新闻是对主流意思形态的复制 大众媒介的负面功能 以上情况能够存在主要原因是媒介霸权的存在 媒介霸权 mediahegemony 理论 葛兰西 Gramsci 该理论认为 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 大众媒介被视为受统治阶级控制 帮助那个阶级控制社会其他人的工具 不论社会性质如何 都程度不同的存在媒介霸权问题 大众媒介的负面功能 肥皂剧 这是央视引进台湾的最长电视剧 长达526集的 意难忘 但它依然比不过世界上最长的肥皂剧 美剧GuidingLight 截至2008年2月29日已经上演15 381集 56季 2 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大众媒介的负面功能 3 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施拉姆曾做了一个形象的概括 媒介就像 thethiefoftime 只要看看在电视机前一座不起的人就知道了 多少代以来 人们为争夺跟多的自由时间而进行斗争 但是现在他们在自由时间里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节目打交道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每天又画多少时间在网络上 也许在聊天 在偷菜 游戏或别的什么 大众媒介的负面功能 4 麻醉精神thenarcotizingdysfunction 最关键的一项媒介负面功能 是拉扎斯菲尔德的对媒介功能问题所在的最深刻 最有意义 最富独创性的分析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 让人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中 二 由此剥夺人的行动能力 媒介的麻醉功能就是使人以为只要对事情了解了 认识了 议论了 就等于亲身参与了 就算是采取行动了 用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话来说 与日俱增的大众传播品可能无意中使人们的精力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 大众媒介的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现实环境与 拟态环境 新闻媒介为世人提供的 拟态环境 电视节目为世人提供的 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拟态环境 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显性功能 看得见的功能 大众媒体的四种功能或五种功能属于显性功能 大众媒体的正面 负面功能也属于显性功能 隐性功能 不易察觉 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但有确实存在的功能 例如 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电视人 等 从呈现的方式 李普曼 舆论 PublicOpinion 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中 一为现实环境 一为拟态环境 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 后者是媒介营造出来的与客观世界有所不同或非常不同的 世界 拟态环境 pseudo environment 的含义 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 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拟态环境 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 现实环境和 拟态环境 理论 对拟态环境的理解 1 由于看不到媒介对环境的加工 人们易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 2 对于无法直接感知的外部世界而言 未被媒体报道过的 对很多人来说 就是不存在的 暂不考虑哲学 3 在制约我们思想和行为方面 拟态环境 常常比现实环境更加重要 4 世人所看到的 拟态环境 不同于真实的现实世界 多是由于媒体的倾向性引起的 平壤凯旋门 百慕大 伊拉克战争 外媒扭曲3 14事件 新闻媒介为世人提供的 拟态环境 一 新闻媒介不会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我们 不会也不可能不带任何偏见 新闻媒介不可能完美的反映现实 新闻的作用是突出的表明一个事实 汶川地震中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二 中西方媒体在报道 性 星 腥 方面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倾向 不过在把握所谓正面报道或负面报道方面 却有所不同 西方倾向揭丑新闻 中国媒体更强调 正面报道 纽约时报揭露美军虐囚 中国特色 电视节目为世人提供的 拟态环境 无论新闻媒体还是娱乐报道 都没有为世人提供准确 全面的关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真实世界的情况 例如暴力报道或电影 要么夸大事件本身 要么夸大卷入暴力的可能性 超现实枪战 有几个像任贤齐一样的倒霉蛋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强调的是 拟态环境 对真实社会的影响 拟态环境 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我们生存的环境本身 主要包含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和 电视人 一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是日本藤竹晓于1968年提出 他认为许多 拟态事件 如语言 观念 价值等最开始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 但一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 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 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 二 电视人 是林雄二郎于1973年提出 电视人 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 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 是注重感觉的 感觉人 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 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拟态环境 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一 拟态环境 与人类的认识活动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人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媒体来观察和认识世界的 大众媒体并不是镜子式的反应现实 因此通过大众媒体所认识的世界 往往并不等于客观世界本身 同时认识的世界也不一定是完整和全面的 二 拟态环境 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客观环境 拟态环境 人类相应的反应 实践活动 三 拟态环境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两难选择 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通过媒体塑造的 拟态环境 来实现 媒体为我们提供的这种 拟态环境 不等同于客观世界 我们若按此去行动 易于出错碰壁 再找不到更好方法的情况下 我们该怎么做 媒介理论 所谓媒介理论 主要指关于媒介自身效果的理论和人们对于媒介的认识 即剖析媒介在心理 社会和文化上对人们的影响 一种传统的认识 认为媒介只是传播内容的外壳和信息运载工具 传播效果最终取决于传播内容 而媒介对传播效果并无决定性的意义 另一种是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观点 认为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能产生巨大作用 甚至能在许多情况下决定传播效果 由媒介本身所形成的文化 能超越传播内容本身去影响受众 媒介理论 01 02 媒介理论 马歇尔 麦克卢汉 MarshallMcLuhan 1911 1980 被誉为信息社会 电子世界的 圣人 先驱 和 先知 他是20世纪名副其实的传播学大师 是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 我们现在常把 地球村 这个说法挂在嘴边 但出处未必知晓 始作俑者 就是麦克卢汉 他所言的媒介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 不仅包括文字 口语 印刷 漫画 报业 广告 电报 电影 收音机 电视等 还包括纸张 道路 数字 衣服 房屋 货币 时钟 车轮 汽车 飞机 照片 游戏 打字机 录音机 甚至还包括武器 不一而足 一 媒介即讯息 1 媒介即讯息 被认为是 麦克卢汉最核心的洞见 也是最广为人知的 却最难理解的断语 2 理解媒介 中 麦克卢汉对 媒介即讯息 的解释是 任何媒介及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产生的 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他认为传播中最本质的事情不是内容 而是媒介自身 一切媒介对人类的心理都会产生影响 而这个影响和媒介传达的外在信息没有关系 是媒介本身在改变着人类社会 3 事实上 媒介即讯息 是麦克卢汉的一种极端化的 夸张的表述 目的就是希望在当时的理论界引发大家对媒介本身的重视 对于媒介的内容 他并没有完全抹杀它的价值 1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麦克卢汉认为 技术的任何进步都会使人类更有效地生活和劳动 媒介具有有机体的性质 它的任何发展都能够延伸人类的五官功能 媒介发达已使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全球村 麦克卢汉是较早地提出这个观点的学者 他认为电子媒介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 空间距离与时间差异不复存在 整个地球在时空范围内已缩小为弹丸之地 整个人类结成了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无法静居独处的紧密的小社区 而人再也不能只专精于一门 人的感知系统不再只偏重视觉 人不再是分裂 残缺不全的人 二 媒介即延伸 1 在 理解媒介 一书中 麦克卢汉始终强调对媒介性质的重视 到底什么是媒介的性质 麦克卢汉指出 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 它们对人及其环境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这样的延伸是器官 感官或曰功能的强化和放大 2 电子媒介是麦克卢汉考察的重点 3 媒介与人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 反过来对于人的感知有强烈的影响 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感官起作用 书面媒介影响视觉 使人的感知成线状结构 视听媒介影响触觉 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 服装 延伸的皮肤望远镜 视觉的延伸电话 耳朵的延伸扩音器 嘴巴的延伸车轮 腿脚的延伸游戏 人的延伸广播电台 部落鼓录音机 没有墙壁的音乐厅 时钟 时间的气味货币 穷人的信用卡报纸 靠透露消息的政治电报 社会的激素唱机 使国民胸腔缩小的玩意电影 拷贝盘上的世界 2 媒介就是讯息 讯息指的是经过人加工 制作的信息 即具有人格化的传播内容 他在 传播工具新论 中对各种媒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他认为每一种媒介发出的讯息 都代表着或是规模 或是速度 或是类型的变化 所有这些都会介入到人类的生活中 因而这里的讯息 即从技术的特征上看 甚至会显得比内容更重要 因而他大胆地提出 媒介就是讯息 这一核心观点 三 热媒介与冷媒介 麦克卢汉用 高清晰度 和 低清晰度 将媒介分为 热媒介 和 冷媒介 他将收音机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话之类的冷媒介区别开来 把电影之类的热媒介和电视之类的冷媒介区分开来 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 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 又总结来说 热媒介有排斥性 冷媒介有包容性 当然 热媒介和冷媒介面对热文化和冷文化的时候又有所区别 似乎带有参与性的艺术形式是热的 抽象的 高度偏重文字形式的成为了冷的 而麦氏对齐冷热又有独到的区分 3 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指信息量大 清晰度高 受众参与度低的媒介 如报纸 杂志 广播 电影 照片 冷媒介则相反 指信息量小 清晰度低 受众参与度高的媒介 如电视 电话 谈话 漫画等 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评析 1 在他的理论中 媒介技术是社会变革和发展唯一的决定性因素 这就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2 在过度重视技术的同时 没能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3 其理论立足于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技术性影响 并试图以此来解释人类全部行为 也是片面的 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 20世纪80年代 美国传播学家梅罗维茨出版 空间感的失落 电子传播媒介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书 提出了他的媒介理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 在现代社会 媒介的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 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必然导致人类行为的变化 其中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对社会变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令人瞩目 因为它能更有效地重新组织社会环境和削弱自然环境及物质 场所 间一贯密切的联系 因此 梅氏声称 他提出新的媒介理论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 研究媒介影响和社会变化的新方法 以解释和说明人类传播活动中过去的 现在的和未来的这类变化现象 观点一 应把情景视为信息系统 情境就是信息系统 构成信息系统的是 谁处在著名地点 什么类型的行为可被谁观察到 即情境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们允许某些人听到或看到其间发生的交流活动 而不让其他人听到和看到这些传播活动 故媒介造成的信息环境同人们表现自己行为时所处的自然 物质 环境 具体的地点如卧室 大礼堂 公园等 同样重要 而在确定信息环境与物质场所的界限时 接触信息的机会是判断和辨别的一个关键因素 观点二 每种独特的行为需要一种独特的情景 梅罗维茨认为 对于每个社会情境来说 人们都需要一种明确的界限 因为人们需要始终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不同情境的分离使不同行为成为可能 他提醒说 人们在探讨情境的界限时 往往倾向于从 谁和什么处于某一特定情境之中 这方面去考虑问题 梅罗维茨在分析情境时说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情境重叠时 这种情况会混淆不同的社会角色 令人们感到困惑 不知所措 例如 某位冷静的 医术高明的医生发现需要动大手术的病人竟是他多年未见的亲属 他可能会感到自己难以在施手术时保持镇静 这样 由他主刀就不适宜 观点三 电子媒介促成了许多旧情景的合并 在对上述观点的论证中 梅氏又提出第三个观点 他指出 随着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 由于他们的传播代码的简单性 情境形式正在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 印刷媒介的传播要求受传者具有基本的读写技巧 电子传播媒介则与此不同 电视的电子记号展示日常生活的 视 听形象 人们不必先学会看简单的然后才能看复杂的电视节目 由于电子媒介代码的简单性 它们能将来自不同经验世界的视听形象显示给许多不同的受众群 造成了不同阶层的受众群对信息的更大程度的分享 从而促成许多公众领域的合并 他还认为 由于电子媒介的传播具有具体 生动和体现事件进展这一性质 公共经历和私人经历的界线有时变得比以往难以确定得多 甚至不可能确定 通过电视 人们可以观察到别人的私人行为 原来的私人情境成了公共情境 情形若任其发展 人将会成为日本传播学者所形容的 透明人 每个人都没有隐私 都处于被公众观察之中 结论 梅罗维茨最后得出结论 由于电子传播媒介造成的社会情境形式的变化 人们的社会角色也在发生变化 以往界限分明的社会角色现在却变得模糊和混淆不清了 对媒介情境论的思考与评价 梅氏理论在某种意识上超越了英尼斯 麦克卢汉的理论 成功将其二人与戈夫曼的理论融合在一起并取其精华 与前人的理论相比又更前进了一步 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将媒介研究和社会研究有机结合 以动态和可变的眼光分析情境与行为的关系 将受众的概念纳入到媒介情境的分析之中 提出了一系列 情境合并 的论点 缺陷 一 科技决定论者 过分夸大了媒介科技社会环境和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 几乎将媒介描绘成引起社会变化的唯一原因 同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如出一辙 二 这一理论还只字不提社会制度和媒介制度的关系 看不到社会意图对媒介管理和内容等的影响 三 将媒介与信息甚至是情境混淆在一起 有时又不恰当的人为将媒介与内容分割开来 缺乏连贯性 Theend thankyou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