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544889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 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主张:1. “仁” 仁者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如何实现仁?必须遵循“忠恕”之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克己复礼 (礼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周礼)具有保守性2. 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3. 哲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把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人本主义思想)4. 教育主张:教育原则“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管教限制)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学习态度“实事求是”“当仁不让于师”影响: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大一统之后不断改良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 复礼思想具有保守性,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所以并未受到太多重视。3. 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重要意义。(“礼”的观念,德治)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道德经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法道自然。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主张“守静”)政治思想:“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无为不是不作为)(小国寡民)(惠民政策)影响: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是我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第二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社会背景:1. 经济:铁器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封建经济迅速发展2. 政治:宗法分封制的原则被破坏。3. 思想文化: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提供舆论阵地。(得益于孔子办私学)4. 阶级:“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促进文化的觉醒。5. 根本原因: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思想主张:“仁政”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影响:1.孟子称为四书之一2.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荀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之一思想主张:1.“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2. 主张“性恶论”3.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影响:1.被视为儒家异端2.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3.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墨家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思想主张:1.“兼爱”(没有等级差别的爱)“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共处)2. 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影响: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道家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主要代表。思想主张:1.“齐物”2.“逍遥”的人生态度3.天与人“不相胜”必须顺应自然法家韩非子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思想主张:1.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影响:1.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2. 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兵家孙膑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式重视人的作用。军事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百家争鸣局面的影响1.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最后是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 儒家思想,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3. 道家思想,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o4. o法家思想,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5.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三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西汉初的黄老之学原因:1.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2.适应休养生息的政策。内容:治身(养生),治国特点:“无为而无不为”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1.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2. 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适应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3. 汉的强大使其统治者不满足于“无为”推崇“有为”而治新儒学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内容:1.认为春秋推崇的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天人感应”学说。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3. 施政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三纲五常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影响:1.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2.限制君主权利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的目的3.被汉武帝所采纳确立了儒学在中国的统治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1.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2. 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 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4. 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5.消极:儒学主流地位的确立导致其他学派逐步衰落第四课宋明理学背景: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已经无法控制人心2.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教徒儒学出现危机3. 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各个领域4. 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以儒学为主吸收和融合佛道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5. 宋代重文,学术氛围活跃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理学含义: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唐宋儒家学者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理学体系开创:“二程”程颢 程颐 集大成者:朱熹(南宋)内容:1.“理”是世界的本源2. “理”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3. “格物致知”实现“理”4.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压抑了人性)统治地位确立过程: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2. 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3. 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4. 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陆王心学内容:南宋陆九渊1.提出“心即理也”2.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进行内心的反省)明中期王守仁3.“致良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4.知行合一影响:消极: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消极影响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同异之处?相同:1.都属于理学是儒学的继承和发展2.承认“理”的存在3.本质相同,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不同:4.本原不同,程朱理学本原是“理”陆王心学本原是“心”5. 实现途径不同,程朱理学是“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是“发明本心”以求理 “致良知”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异端”思想家李贽背景:1.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社会矛盾尖锐,人民起义风起云涌3.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陈腐不化的习气,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博(李贽代表工商业者的利益)思想主张:1.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绝对权威。2. 反对儒家道德伦理,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主张男女平等)3. 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根本上否定了“天理”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理论基础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王夫之(船山先生)哲学观。船山遗书读通鉴论思想主张:1.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强调“理在气中”(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中)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2. 政治:反对君主专制3. 经济:提出厚商兴商思想黄宗羲(梨洲先生)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思想主张:1.反对君主专制(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认为君对辰的关系不是奴仆而是平等的师友)2. 提出种种限制王权的理论和设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3. 提出“工商皆本”(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亭林先生)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思想主张:1.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2. 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 主张“经世致用”3. 反对君主专制4. “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影响:1.实事求是,博学考据考证学术之风气2.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进步思潮的影响1.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2.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3.具有早期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四大发明1.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2.印刷术: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刻版印刷品金刚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后传入朝鲜欧洲。3.火药: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五代,宋:广泛应用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1.造纸术:推动了欧洲文化史的普及和推广。2.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思想武器。3.火药:有利于摧毁封建制度4.指南针:为地理大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天文学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数学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东汉:九章算术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四大农书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完整的农书(总结生产经验,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总结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试验)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总结农业和手工业;反映工业因素萌动时期。医学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者的需要2.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3.中国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治者的支持2.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3.重视交通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文艺书法艺术1.汉字起源和演变:商甲骨文(最早成熟的文字)-商周金文-西周大篆-秦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2.书法艺术发展秦汉小篆、隶书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兰亭序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 文征明绘画艺术南北朝:宗教画;唐宋:人物、山水;明清:花鸟起源:新石器时代 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木刻版画;年画等文学1.诗歌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汉赋:司马相如班固(铺成排比文采华丽)唐诗:李白(诗风飘逸豪放)杜甫(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流畅平易近人)2.宋词,豪放派:苏轼(词风意境开阔,雄浑壮观。)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沉郁悲凉)婉约派:北宋柳永(市民情趣,市井生活,委婉含蓄)李清照。3.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4.小说:明清小说(由宋元话本脱胎而来)章回体裁小说。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代表作,明朝“四大奇书”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水浒传(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西游记(神魔小说的典范)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社会风尚变迁的世情小说经典之作)晚明短篇小说“三言二拍”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百科全书式巨著)蒲松龄聊斋志异(“孤愤之书”)吴敬梓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明清小说的特点:章回体裁小说首尾相连。通俗化反映市民的生活。5.戏曲汉唐:傩戏(源头)唐:梨园两宋:南戏(形成)元代:元杂剧(成熟)明朝:昆曲(百戏之祖)清乾隆:京剧(繁盛)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一背景:1.政治:希腊城邦民主高度发展,公民相对自由2.经济:工商业发展,要求肯定人的价值3.文化:公民社会生活丰富,文化繁荣,思想活跃4.外交:与亚非文明的交流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二理性精神的觉醒(自然哲学-社会领域-人) 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1. 代表: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第一位自然哲学家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的泰勒斯2. 特点:a怀疑神性,主张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b关注自然界本身3. 意义: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三人文精神的觉醒1.公元前5世纪: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2.智者学派:(1)代表: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2)思想内涵: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3)特点:把讨论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认识社会(4)评价:积极:强调人的主题意义,否认神或命运,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尊严;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四苏格拉底(1)思想:“知识就是美德”“认识你自己”(2)特点:关注重点在认识人自己;将知识与道德相结合(3)影响: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其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4)地位: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五亚里士多德:(1)贡献:创立逻辑学(2)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3)理念: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中庸之道(4)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现代很多科学门类奠定基础其理性精神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六.柏拉图:理想国;理念论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背景政治:意大利政治分裂,思想相对自由;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经济: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要求扫除发展障碍文化:封建制度及神学统治使人长期生活在精神黑暗中历史原因:古希腊精神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源泉直接原因:黑死病蔓延促使人们反思生命二1.时间: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三.过程1.兴起文艺复兴前三杰(14世纪中后期)(1)薄伽丘作品:十日谈思想:倡导人文主义,抨击天主教会,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2)但丁作品:神曲思想:歌颂现实生活,揭露教会腐朽(3)彼特拉克:极力主张复兴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2.全盛文艺复兴艺坛三杰(15世纪)(1)达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思想:歌颂人和人性(2)米开朗琪罗:作品大卫摩西;思想:歌颂人的美及精神(3)拉斐尔:作品:西斯廷圣母;思想:强调表达人性,反对神性(4)影响:开创了现实主义艺术(客观精细的再现生活)的新时代3.扩展莎士比亚(16世纪)(1)国籍:英国(2)作品:哈姆雷特(3)思想:歌颂人的伟大和高贵,体现人文主义精神(4)评价: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4.影响: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反封建教会,促成宗教改革出现;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1 背景1. 必要性:政治:教权大一统,干涉各国内政思想:教皇树立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禁锢思想经济:教会掌握大量地产,征税搜刮大量钱财社会:教会的仪规贯彻教民得始终2. 可能性:西欧向近代化过渡生产关系: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并发展阶级关系:封建地主阶级走向没落,出现资产阶级新贵族和新兴市民阶层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冲击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导火线:教会兜售赎罪券二.过程1.兴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标志: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发表(2)思想:因行称义(教会)因信称义(马丁),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3)意义: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宗教改革开始;(4)影响:新教成立,基督教三足鼎立2扩展: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思想:信仰得救反对等级观念否定教会统治权,否定封建主特权先定论基督教原理(2)意义: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节约简化教仪,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3.同:挑战教会权威,主张圣经是唯一信仰依据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异:加尔文更激进三.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不是思想解放)四.作用1.削弱了教权,加强了世俗王权,促进了近代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2.解放了人性,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4.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第14课理性之光一.1.背景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政治:欧洲处于封建专制,天主教的腐败统治,以及法国森严的社会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宣扬人文主义精神科技:现在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社会: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理性传播创造前提2.含义:是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3.内容: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把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二.代表人物时间:17世纪出现18世纪高潮以法国为中心1.孟德斯鸠思想:三权分立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首次时间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著作:论法的精神2.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思想: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天赋人权,开明的君主制影响:“18世纪时伏尔泰的世纪”3.卢梭思想:“人民主权”,“主权在民”,用暴力推翻暴君(革命有理),彻底否定君主制,创立民主共和国著作社会契约论3.康德思想:人非工具(与人为本),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哲学加以分析)影响: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四影响:是欧洲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发展了人文主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迅猛发展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2.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在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二.背景:中世纪末期,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仍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三天文学1.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观点:“日心说”影响: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2.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成就: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影响: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4 牛顿经典力学牛顿(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 成就: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还是微积分创始者之一2. 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 意义: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还为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5 达尔文与进化论1.19世纪中叶,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2.1859年,发表划时代巨著物种起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3. 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人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与围攻6 瓦特与蒸汽机1.18世纪80年代瓦特改良出新的蒸汽机2.影响: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开始用煤做燃料驱动火车轮船和机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七爱迪生与电的应用1.背景:1831年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电力能源的开发:1867年,德意志西门子发电机。不久,比利时格拉姆电动机3.“发明大王”美国爱迪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电气方面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4.电气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5.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最直接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随着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还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和戏剧一.(18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年代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欧洲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2.概况英国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被喻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特色: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创作特点: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拜伦式英雄”(特点)英国雪莱西风颂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特点)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法国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呼吁人道主义(特点)3.特点: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崇尚民主自由4.影响: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作品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尽管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改变世界的愿望落空,但仍给人鼓舞为欧洲文坛树立一面光辉旗帜二.(18世纪)批判现实主义1.背景: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赤贫化,资本主义带来的社会罪恶现象惊人增加(道德沦丧,物欲横流)文学上人们不满足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要求描写现实生活2.概况:法国巴尔扎克(法国社会的“书记员“)人间喜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特点)俄国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展现俄国广阔的生活画面(特点)法国司汤达红与黑英国狄更斯双城记3.特点:真实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追求人道主义理想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热衷于塑造与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4.影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19世纪中叶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资产主义社会矛盾尖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美好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直接行动俄国社会矛盾尖锐,工人运动高涨2.概况:俄罗斯高尔基母亲(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歌颂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特点)四、(20世纪5.60年代)现代荒诞派戏剧1.背景: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文明发展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纪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面对世界大站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梦幻中惊醒,深深陷入怀疑迷茫和苦闷之中。文学艺术领域在深刻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2.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夸张、怪诞(特点)3.特点:反传统,反理性;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侧重表现现代社会中人的苦闷、迷茫的精神创伤第18课音乐与美术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18世纪-19世纪之交)1.背景: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工业革命文化:启蒙运动2.代表作品:九部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欢乐颂等3.艺术特征: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4.思想内涵:追求进步、民主、自由、反封建5.主要贡献: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乐的新形式;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6.乐坛影响: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二印象派(19C)1.印象派美术:(1)背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照相机技术对传统美术的冲击(2)代表性:莫奈,其代表作: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3)艺术特征:强调个人感受强调光和影强调色彩变化2.印象派音乐:(1)代表:法国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2)艺术特征:强调响度和音色;强调人对外部的瞬间印象3.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4.现代艺术兴起美术:主要变化: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现代派(表现方法:夸张、变形、抽象)特点:以新的视角描绘客观世界(包括光和空气氛围)后印象派: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法国高更现代派:荷兰凡高“扑向太阳的画家”;西班牙毕加索现代派主要代表人物(抽象画作)(4)成就:以新的视角描绘世界,为绘画领域开辟新方向四现代美术派(二十世纪以来)1.代表:毕加索2.艺术特征: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方法,并大胆运用新材料五发展趋势:向自由化、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第19课电影与电视一背景1.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发展2.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对娱乐等精神需求增加二.概况1.电影背景:物质,技术基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技与生产力发展(1)电影发明:时间:1895年发明:卢米埃尔兄弟(2)电影制作:代表:美国格里菲斯导演地位:“现代电影之父”“电影界的莎士比亚”(3)电影艺术:代表:卓别林(默片时代)作品: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特点:夸张、生动;反映工业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2.电视20C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1)发明:1926年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2)发展:二战后,电视迅速普及(3)特点: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4) 功能:传播资讯;开展远程将于的重要手段;娱乐;展示世界各点的优秀艺术作品(5)影响: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扩大十页,提高素养;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成为经济支柱之一,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推动社会进步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中国近现代史时间线索: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19世纪50-90年代:洋务派“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1905年:孙中山“三民主义”1915年: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1918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4年:新三民主义1925年:毛泽东思想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理论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背景:政治: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统治者愚昧无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加剧(鸦片战争)和中西联系的扩大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先进知识分子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2.代表人物:地主开明派,抵抗派(1)林则徐内容:编译四洲志命人翻译各国律例意义: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开了近代有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精神。(2)魏源内容:编撰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意义:是放眼世界的先行者3.特点:没有具体实践,停留在著书上,但是具有启迪作用二.第一阶段: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文化主张)“自强”(政治)“求富”(经济)2.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3.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4.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代表:王韬、郑观应)5.意义:积极: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局限:指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三.第二阶段:维新思潮(19世纪90年代)1.早期维新思想(1)时间:19世纪60年代(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3)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支持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从器物之学转入制度之学)(4)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2.维新(1)时间:19世纪90年代(2)背景:政治:甲午战败,列强开始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朽落后经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文化:西学的进一步传播(3)代表人物: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把西学中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典相融合意义:积极:传播西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局限:软弱性和保守性梁启超主张: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专制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废八股,开学校,育人才谭嗣同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级制度及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严复主张:用进化论阐明中国顺应“天演”的规律,实行变法就会由弱变强,否则亡国灭种(4)意义: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们的觉醒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背景: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统治下的中华民国名存实亡,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一战)文化:袁世凯实行“尊孔复古”,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概况1.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刘半农、蔡元培3.思想阵地:新青年4.活动基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目的:鼓励各种学术发展与新思想的产生5.核心内容(旗帜):民主、科学6.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陈独秀敬告青年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儒家传统道德):“打倒孔家店”、陈独秀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现代小说奠基之作)、我之节烈观*不足:全面清算过于偏激,全面否定了传统文化;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绉议4)平民教育思潮: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如平民教育演讲团,白话小说和散文大量涌现,文学新形式7.影响:性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形成了空前的思想解放进步性: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局限性:脱离广大群众,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一.背景政治:中国半殖半封程度加深,民族危机加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失败,清政府腐朽落后经济:民族自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的扩大文化:经济:单税社会主义,资本论政治: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法国:“自由、平等、博爱”;美国:“民有、民治、民享”;大同思想(中国);科学:进化论二.历程1.1894檀香山兴中会2.1905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1)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 机关报:民报(首次提出三民主义)3)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核心)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心分配问题,平均地权(最具特色)4) 实践:指导了辛亥革命;指导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 评价: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对帝国主义和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软弱性。3. 新三民主义1)背景:孙中山的多次挫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2)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大区别是:明确的反帝要求)3)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4)全新内容: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等5)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6)作用: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核心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具有鲜明的民主革命的内容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民族特色4.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的民主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背景: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理论基础:受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制度,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不同点:侧重点:维新派和革命派侧重于民主制度的建设;激进派侧重于民主思想的建设。方式: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激进派则在思想文化领域对专制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效果:“百日维新”,在变法中并未实现政治主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是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历史背景: 1、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实践基础:毛泽东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和实践, 共同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萌芽: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7) (1)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观点:分析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指出农民问题是革命中心问题。2、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 (1)著作: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 (2)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1)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2)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3)中共七大:1945.4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4、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人民民主革命理论形成 著作:1949年 七届二中全会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 思想: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意义:为人民政协制度和新中国成立奠定理论基础 (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思想:1953中共定“一化三改”方针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四)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特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共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精髓是”实事求是”2、作用: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指导民主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创造性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 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五)毛泽东的个人错误晚年犯有严重错误:在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上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急于过度在阶级斗争问题上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辨析】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集体的结晶,而毛泽东晚年的思想错误是毛泽东个人思想的一部分,不同于毛泽东思想。 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一.邓小平理论1.历史背景:社会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基础: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国际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主要内容:(总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体为:酝酿:文革(1975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一国两制”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主要意义在于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战略三步走”思想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背景:国内形势:1992年初,中国的改革走到了关键时期;国际形势:A1991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内容:阐明社会主义本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中心思想: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3.发展概况:产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原因: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过程: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形成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目的:纠正左倾错误;结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实质:是否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成熟1992年“南方谈话”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十五大”4.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5.性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6.指导意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指导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历史背景: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形势: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治党治军经验,提出新思想2. 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确立为指导思想:2000年江泽民第一次完整概括三个代表的思想;2002年“十六大”4.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5.主题:重点解决把中共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6.指导意义: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旗帜。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7. 性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建党理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三.科学发展观1提出:首次:2003年,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明确: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对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进行阐述;2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按照统筹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绅有力的体制保障。3关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影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的轨道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一.相对论1.背景:19C,科学进步愈发显示出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政府重视,支持科技教育发展社会需求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2.时间:20C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3.内容: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论原理4.领域:宏观世界5.影响: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扩展列物理学的应用领域打破了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提醒人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二量子理论1.时间人物:德国普朗克(量子的假说)2.基本原理:辐射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3.发展: 德国爱因斯坦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玻尔原子的量子理论4.领域:微观世界5.影响: 是二十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多个学科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带来划时代的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总结:量子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描绘了一共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粒子世界,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对整个人类的思维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一背景(20世纪40-90年代)政治: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军备竞争经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交流频繁科技: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