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液氨用作制冷剂 B. 明矾用作净水剂C. 氢氟酸蚀刻石英制艺术品 D. 铁质容器盛放浓硫酸【答案】【解析】【详解】A项,液氨用作制冷剂利用了液氨气化吸热的性质,为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A项;B项,明矾在水中电离出Al3+,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可用作净水剂,涉及化学变化,故不选B项;C项,石英成分为二氧化硅,氢氟酸与二氧化硅能发生反应,因此刻蚀石英制艺术品涉及化学变化,故不选C项;D项,用铁质容器盛放浓硫酸时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涉及化学变化,故不选D项。正确选项A。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 H2S的电离方程式:H2S=2H+S2- B. 用于考古测定年代的碳原子:146CC. CO2的电子式: D.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Cl-O【答案】【解析】A. H2S是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H2SH+HS-,A错误;B. 用于考古测定年代的碳原子:146C,B正确;C. C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C错误;D.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OCl,D错误,答案选B。点睛:选项D 解答的易错点,书写化合物的电子式或2时,应注意原子间的连接顺序,确定原子间连接顺序的方法是先标出各原子的化合价,然后根据异性微粒相邻,同性微粒相间的原则确定,如HCl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其结构式为HOCl,电子式为。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B. 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0.5NAC. 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D.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答案】【解析】【详解】A、0.2molFe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8/3mol,A错误;B. 粗铜中含有铁 锌等杂质,铁、锌先于铜失电子,所以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定小于0.5NA,B错误; C. 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28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其中-3价N元素全部被氧化,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占生成氮气N原子物质的量是5/8,所以转移电子数目是1mol25/83NA=3.75NA,C正确;D.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为氧气发生还原反应,消耗22.4L(标准状况)氧气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2.4L/22.4L/mol4NA=4NA,D错误;正确选项C。4.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 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 3517Cl与3717Cl得电子能力相同【答案】【解析】同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故A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Cl、S2的还原性不同,故B错误; S2、Cl、K、Ca2半径逐渐减小,故C错误;Cl与Cl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得电子能力相同,故D正确。视频5.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 “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Fe2+、Cl-、Ca2+、H+B. pH=2的溶液中:NH4+、Na+、Cl-、Cu2+C. 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K+、NH4+、Cl-、S2-D. 无色溶液中:K+、CH3COO-、HCO3-、MnO4-【答案】B【解析】【分析】Fe2+能被次氯酸钠氧化为Fe3+;pH=2的溶液显酸性;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 含有MnO4-的溶液显紫色。【详解】Fe2+能被次氯酸钠氧化Fe3+,所以“84”消毒液的水溶液中Fe2+不能存在,故不选A;pH=2的溶液显酸性,NH4+、Na+、Cl-、Cu2+在酸性条件下不反应,故选B;加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e3+与S2-发生氧化反应,故不选C;含有MnO4-的溶液显紫色,所以无色溶液中不含MnO4-,故不选D。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B. 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鉴别C. 水泥、玻璃、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 D. pH值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A正确;B并不是所有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鉴别,B错误;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C错误;D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D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胶体和溶液鉴别、焰色反应、硅酸盐以及酸雨等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一可表示模拟铁的腐蚀 B. 图二可表示无催化剂(b)和有催化剂(a)时反应的能量变化C. 图三可表示需加热的放热反应 D. 图四可表示中和热的测定【答案】【解析】【详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反应热的图像表示,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关键进行分析。详解:A.铁的腐蚀通常是在有碳做正极和有电解质溶液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本实验形成了原电池,可以模拟铁的腐蚀,现象为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下降,表示试管中气体减少,故正确;B.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影响反应热,故b为使用催化剂,故错误;C.该铵盐为吸热反应,故错误;D.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温度计放在小烧杯中,故错误。故选A。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Fe3+3H2OFe(OH)3+3H+B. NaHCO3溶液与过量的Ba(OH)2溶液混合:2HCO3-+Ba2+2OH- BaCO3 +2H2O+CO32-C. 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4Br-+3Cl2 2Fe3+2Br2+6Cl-D.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Al3+4NH3H2O AlO2-+4NH4+2H2O【答案】C【解析】【分析】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生成的不是氢氧化铁沉淀;NaHCO3溶液与过量的Ba(OH)2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Fe2+、Br-完全被氧化;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详解】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生成的不是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方程式是Fe3+3H2OFe(OH)3(胶体)+3H+,故A错误;NaHCO3溶液与过量的Ba(OH)2溶液混合: HCO3-+Ba2+OH-BaCO3+H2O,故B错误;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 Fe2+、Br-完全被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C正确;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故选C。【点睛】NaHCO3溶液与过量的Ba(OH)2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钡、氢氧化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HCO3-+Ba2+OH-BaCO3+2H2O;NaHCO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生成碳酸钡、碳酸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HCO3-+Ba2+2OH-BaCO3+2H2O+CO32-。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做法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B. 将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C.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 定容时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几滴水到标线【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没影响,错误;B、将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将会有一部分的溶质没有转移到容量瓶中,导致浓度偏低,错误;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因为光线要通过刻度线,还要通过凹液面的最低点,因此加的水少了,导致结果偏高,正确;D、定容时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几滴水到标线,导致水的量加多,使浓度偏低,错误。考点:考查物质的量。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具有相同数目分子的气体必具有相同的体积B. 等质量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D. 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答案】【解析】A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相同数目的分子物质的量相同,则体积相同,故A正确;B假设质量都是1g,n(O2):n(H2)=mol:mol=1:16,故B错误;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不一定不等,还与气体摩尔体积有关,故C错误;D根据PV=nRT知,同温同体积,R是常数,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故D错误;故选A。11.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 = 2RO4n- +3Cl- + 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4 C. + 5 D. +6【答案】【解析】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n2,O元素是2价,所以R的化合价是+6价,答案选D。视频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D. 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反应方程式为,故A错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氨气,故B正确;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C正确;,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氮的循环。13.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 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 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 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答案】【解析】NaHCO3NaOH=Na2CO3H2O,由于NaOH适量,A项正确;Na2CO3CO2H2O=2NaHCO3,通入CO2可以将少量的Na2CO3转化为NaHCO3而除去,B项正确;2Na2OO22Na2O2,在空气中可以将少量的Na2O转化为Na2O2而除去,C项正确;Na2CO3Ba(OH)2=BaCO32NaOH,Na2SO4Ba(OH)2=BaSO42NaOH,D项错误。14.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CaONH3H2OB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C稀硝酸CuNO2H2OD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A. A B. B C. C D. D【答案】【解析】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中的导管应改为短进长出,故A错误;B浓硫酸可以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SO2气体能与氢氧化钠迅速反应,所以吸收装置中要防倒吸,图示收集装置和完全吸收装置都合理,故B正确;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产物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氧化钠不能吸收一氧化氮气体,故C错误;D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时需要加热,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气体的制备)、实验装置、仪器的使用。注意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收集方法及尾气吸收方法,该考点是高考的热点。本题的易错点是D,注意二氧化锰制备氯气需要加热。视频15.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正极的电极方程式为:O2+ 2H2O + 4e- 4OH-B. 将石墨电极改成Mg电极,难以观察到铁锈生成C. 若向自来水中加入少量NaCl(s),可较快地看到铁锈D. 向铁电极附近吹入O2比向石墨电极附近吹入O2,铁锈出现得快【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在钢铁的吸氧腐蚀中,Fe是负极,C作正极,正极的电极方程式为:O22H2O4e=4OH,正确;B若将石墨电极改成Mg电极,由于金属活动性MgFe,Mg作负极,首先被腐蚀,所以难以观察到铁锈生成,正确;C若向自来水中加入少量NaCl(s),由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所以可较快地看到铁锈,正确;D向铁电极附近吹入O2比向石墨电极附近吹入O2,铁锈出现得慢,错误。考点:考查钢铁的吸氧腐蚀原理的知识。16.CO2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3 :5 ,则参加反应的CO2和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 :5 B. 1 : 2 C. 8 : 11 D. 18 : 8【答案】【解析】设所得产物中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分别是3mol、5mol,参加反应的CO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根据原子守恒可知3+5x、32+5y,因此x:y=8:11,答案选C。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碘水中加入少量汽油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紫红色B.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雾C. 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将阴极气体产物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D. 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答案】D【解析】【详解】A、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烃,与碘发生加成反应,使碘水褪色,所以溶液下层为无色,选项A错误;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了棕黄色的烟,选项B错误;C、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阴极产生氢气,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溶液不变蓝,选项C错误;D、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则溶液中有液溴生成,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溶液振荡,由于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大,且水与四氯化碳不互溶,所以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选项D正确,答案选D。18.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含I2的淀粉溶液A. B. C. D. 【答案】【解析】二氧化硫和品红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硫酸,高锰酸钾溶液被二氧化硫还原而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溴水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还原性;二氧化硫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导致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和含I2的淀粉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I而使含有碘的淀粉溶液褪色,该反应体现二氧化硫还原性;通过以上分析知,其性质相同的是,故答案为C。19.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B. 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能按照上述转化关系直接转化的可以是硫元素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答案】B【解析】【分析】A沉淀可能为AgCl,且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B、依据物质的性质,结合转化关系分析判断,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C、常温下铜与浓硫酸很难反应;D、根据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是否有干扰离子存在。【详解】A可能有Ag+、SO32-干扰,则原溶液中可能有SO42-,选项A错误;B、若为S,则有SSO2H2SO3Na2SO3或NaHSO3,选项B正确;C、浓H2SO4虽然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能与Cu发生反应,常温下不反应,选项C错误;D、SO42-的检验,应该先加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否则会受到银离子等其他离子的干扰,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氯化银沉淀,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离子的检验、物质的转化、浓硫酸的性质等,把握离子的检验及物质的转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各种元素的单质在氧气、水等物质的作用下转化的关系进行判断。20.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或气体的量如图所示,其中与所述情形相符的是A. 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B. 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C. 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D. 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盐酸【答案】【解析】A、因向HCl和AlCl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时,先发生HCl+NaOHNaCl+H2O,再发生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图象与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故A错误;B、因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2,先发生Ca(OH)2+CO2CaCO3+H2O,再发生CO2+NaOHNaHCO3,最后发生CaCO3+H2O+CO2Ca(HCO3)2,图象与反应符合,故B正确;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先发生Al3+3OH-Al(OH)3,再发生NH4+OH-NH3H2O,最后发生Al(OH)3+OH-AlO2-+2H2O,铵根离子消耗的碱与氢氧化铝消耗的碱应为1:1,图象中横坐标中的量与化学反应不符,故C错误;D、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Cl,先发生HCl+NaOHNaCl+H2O,再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未生成气体时消耗的酸与生成气体时消耗的酸的物质的量应大于1:1,而图象中为1:1,则图象与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故D错误;故选B21.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CCO2CO SiSiO2H2SiO3饱和NaCl(aq)NaHCO3Na2CO3Mg(OH)2MgCl2(aq)无水MgCl2NH3NONO2HNO3A. B. C. D. 【答案】【解析】C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C高温生成CO,转化能实现,故正确;SiO2与水不反应,转化不能实现,故错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转化能实现,故正确;MgCl2(aq)加热发生水解最终得到氢氧化镁,得不到MgC12,转化不能实现,故错误;氨气的催化氧化会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得到硝酸,转化能实现,故正确;故选A。22.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B.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C.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D.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OH、CO32-【答案】【解析】【分析】A离子还原性I-Fe2+Br-,同一氧化剂与不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时,先与还原性强的物质反应;B同一还原剂与不同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反应时,先与氧化性强的物质反应;C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D用假设法判断,H+最先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与溶液中OH-反应生成AlO2-。【详解】A、溶液中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Fe2+Br-,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时发生的反应分别为:2I-+Cl2=2Cl-+I2、2Fe2+Cl2=2Fe3+2Cl-、Cl2+2Br-=2Cl-+Br2,所以参与反应的离子先后顺序为:I-、Fe2+、Br-,选项A错误;B、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H的氧化性弱于Cu2+而强于Fe2+,所以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粉,反应的先后顺序Fe3+、Cu2+、H,选项B正确;C、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则反应的先后顺序为Ba(OH)2、KOH、K2CO3、BaCO3,选项C错误;D若H+最先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与溶液中OH-反应生成AlO2,则反应顺序为OH-、AlO2、CO32-、Al(OH)3,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等,难度较大,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发生的本质与物质性质是关键,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23.如图,C、D、E、F、X、Y都是惰性电极,A、B为电源。将电源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显红色(1)若用CO、氧气燃料电池作电源,电解质为KOH溶液,则A为_极,A电极上的反应为_,B电极上的反应式为:_。(2)若甲中装有100ml 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此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甲中D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_。ACuO BCu2(OH)2CO3 CCu(OH)2 DCuCO3(3)通电后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反应一段时间后(用CO、氧气燃料电池作电源)铜制品质量增加43.2克,理论上消耗氧气的质量_克。(5)工作一段时间后,丁中X极附件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件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说明_在电场作用下向Y极移动。【答案】 (1). (2). (3). (4). (5). (6). (7). (8).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和电极反应是关键。详解:(1)电解食盐水时F极附近显红色,说明F为阴极,则对应的B为负极,A为正极。若用CO、氧气燃料电池作电源,则氧气在正极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一氧化碳在负极反应,电极反应为: CO-2e-+4OH-=CO32-+2H2O。(2) 若甲中装有100ml1 molL-1的硫酸铜溶液,说明首先电解硫酸铜生成铜和氧气和硫酸,然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0.1mol硫酸铜完全电解生成0.05mol氧气,则假设电解水有xmol氧气生成,则同时生成2xmol氢气,有2x=x+0.05,解x=0.05mol,则D上产生0.1mol氢气,标况下体积为2.24L。 要想溶液恢复原来的成分和浓度需要加入0.1mol氧化铜和0.1mol水,或对应的物质,故选C。(3)通电后乙中为电解食盐水,生成氯气和氢气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2NaCl+2H2O 通电 2NaOH+H2+Cl2。(4)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反应一段时间后(用CO、氧气燃料电池作电源)铜制品质量增加43.2克,则说明析出43.2克银,即43.2/108=0.04mol银,则理论上消耗氧气0.01mol质量为3.2g。 (5)一段时间后X极附件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件的颜色逐渐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则说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带正电荷。24.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10 mL,分别向A、B中通入不等量的CO2,再继续向两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的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曲线A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_,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3)曲线B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最大值为_mL。(4)硝酸厂常用催化还原方法处理尾气。CH4在催化条件下可以将NO2还原为N2。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89.6 kJmol1N2(g)2O2(g)=2NO2(g)H67.7 kJmol1则CH4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1). 0.75mol/L (2). NaOH与Na2CO3 (3). 3:1 (4). 112mL (5). CH4(g)2NO2(g)= N2(g)2H2O(g)CO2(g) H-956.3 kJmol1【解析】【详解】(1)加入75mL盐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达最大,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氯离子、钠离子守恒,所以n(NaOH)=n(NaCl)=n(HCl)=0.075mL0.1mol/L=0.0075mol,所以c(NaOH)=0.75mol/L;(2)CO2与NaOH反应为CO2+NaOH=NaHCO3,CO2+2NaOH=Na2CO3+H2O,当n(CO2):n(NaOH)1,反应按进行,等于1时,CO2、NaOH恰好反应生成NaHCO3;大于1时,生成生成NaHCO3,CO2有剩余;当n(CO2):n(NaOH)1,反应按进行,CO2、NaOH反应,无剩余,生成物为NaHCO3、Na2CO3;当n(CO2):n(NaOH),反应按进行,等于,时,CO2、NaOH恰好反应生成Na2CO3;小于时,生成Na2CO3,NaOH有剩余;由曲线A可知从60mL到75mL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所以n(NaHCO3)=n(HCl)=(0.075-0.06)L0.1mol/L=1.510-3mol,根据C原子守恒,所以n(CO2)=n(NaHCO3)=1.510-3mol,由(1)可知,n(NaOH)=0.0075mol,所以n(CO2):n(NaOH)=1.510-3mol:0.0075mol=1:5,小于1:2,所以反应按进行,NaOH有剩余,溶液中溶质为Na2CO3和NaOH。根据C原子守恒,所以n(Na2CO3)=n(CO2)=1.510-3mol,再根据钠离子守恒,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075mol-1.510-3mol2=0.0045mol,所以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45mol:1.510-3mol=3:1; (3)由曲线B可知从25mL到75mL为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所以n(CO2)=n(HCl)=(0.075ml-0.025ml)0.1mol/L=0.005mol,所以CO2气体体积为0.005mol22.4L/mol=0.112L=112mL;(4)已知:CH4(g)2O2(g)=CO2(g)2H2O(g) H1889.6 kJmol1;N2(g)2O2(g)=2NO2(g) H267.7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由-得反应:CH4(g)2NO2(g)= N2(g)2H2O(g)CO2(g) HH1H2889.6 kJmol1-67.7 kJmol1=-956.3 kJmol1;则CH4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4(g)2NO2(g)= N2(g)2H2O(g)CO2(g) H-956.3 kJmol1。25.四氯化钛是生产金属钛及其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利用下图装置制备四氯化钛(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资料表明:室温下,四氯化钛为无色液体,熔点:25 ,沸点:136.4 。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在650850 下,将氯气通过二氧化钛和炭粉的混合物可得到四氯化钛和一种有毒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2)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_。(3)写出D装置中物质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四氯化钛在空气中发烟的化学方程式_。(4)E处球形冷凝管的冷却水应从_(填“c”或“d”)口通入。(5)F装置中盛装的物质是_。(6)该实验设计略有缺陷,请指出其不足之处:_。【答案】 (1). (2). (3). (4). (5). (6). (7). 【解析】【详解】(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整个装置要形成密闭体系,通过液柱的升降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在B装置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的下端,关闭活塞b,微热A装置中的烧瓶,若导管a中的液面上升一定的高度,则气密性良好(或在B装置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的下端,F装置处连接导气管并将尾端放到水槽中,微热A装置中的烧瓶,水槽中导气管的尾端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倒吸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等合理即可);正确答案:在B装置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的下端,关闭活塞b,微热A装置中的烧瓶,若导管a中的液面上升一定的高度,则气密性良好(或在B装置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的下端,F装置处连接导气管并将尾端放到水槽中,微热A装置中的烧瓶,水槽中导气管的尾端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倒吸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等合理即可)。 (2)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同时,一旦气体发生堵塞,还能起到安全瓶的作用;正确答案:洗去Cl2中的HCl气体;用作安全瓶(或用作平衡气压的安全装置,或用作防堵塞的安全装置)。(3) D装置中,氯气通过二氧化钛和炭粉的混合物可得到四氯化钛和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TiO22Cl22CTiCl42CO;根据信息可知,四氯化钛在空气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钛固体和氯化氢,看到发烟现象;化学方程式:TiCl42H2O=TiO24HCl;正确答案:TiO22Cl22CTiCl42CO ;TiCl42H2O=TiO24HCl。(4)为保证冷凝效果,采用逆流原理,冷凝效果好;E处球形冷凝管的冷却水应从 c口通入;正确答案c。(5) TiCl4与水易发生水解,反应剩余的氯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因此F装置中盛装的物质既能吸水,又能吸收氯气,因此该试剂为碱石灰;正确答案:碱石灰。(6)在制备TiCl4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CO,不能被碱石灰吸收,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正确答案:没有对CO进行尾气处理。26.有机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通过如图所示路线合成。A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H的分子式是C7H8。已知:请回答以下问题:(1)A的结构简式是_。(2)H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CD的反应类型是_,IJ的反应类型是_。(4)两个E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一种环状酯的结构简式是_。(5)满足以下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含F)共有_(填数字)种。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分子中有-COO-结构 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测定有5个吸收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答案】 (1). CH2=CH2 (2). (3).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4). 取代反应 (5). 氧化反应 (6). (7). 12种 (8). 【解析】【分析】A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CH2=CH2,由转化关系可知,B为CH3CHO,C为CH3COOH,结合G的结构可知F为,H的分子式是C7H8,不饱和度为=4,H含有一个苯环,故H为,由J的结构可知I为,I发生氧化反应得到J,J发生水解反应得到E(邻醛基苯甲酸),E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F,据此解答。【详解】A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且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知A为CH2=CH2,由转化关系可知,B为CH3CHO,C为CH3COOH,结合G的结构可知F为,H的分子式是C7H8,不饱和度为=4,H含有一个苯环,故H为,由J的结构可知I为,I发生氧化反应得到J,J发生水解反应得到E(邻醛基苯甲酸),E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F,(1)由上述分析可知,A的结构简式是CH2=CH2;(2)HI的反应方程式为:,B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3)CD是CH3COOH中-OH被-Cl取代生成CH3COCl,属于取代反应;IJ是中甲基被氧化为-COOH,属于氧化反应;(4)两个E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一种环状酯的结构简式是;(5)满足以下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含F),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红外光谱等方法检测分子中有如结构,可能含有酯基、可能为羧基;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为-OH、-COOCH3,或-OH、-OOCCH3,或-OH、-CH2COOH,或-OH、-CH2OOCH,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12种(含F),其中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说明含有-COOH,且核磁共振氢谱测定有5个吸收峰,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难度中等,注意根据有机物结构进行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