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402737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II)考试说明: 1.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涂卡。 2.考试完毕交答题卡和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80分)1据吕氏春秋记载,纣之父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有人指出“有妻之子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这段记载反映出商代实行A王位世袭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A功绩 B品德 C血缘关系 D才能3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等级制度森严 B宗法色彩浓厚C文化生活丰富 D法律制度严苛4“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段文字描述的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5唐宋期间,中国古代立法呈现出从律令格式到敕令格式的转变,也就是皇帝命令文书的敕和赦文(皇帝的赦免诏书)具有了立法意义。这反映了A法律体系得到了完善 B皇帝成为最高立法者C国家立法走向制度化 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6秦汉时期,官僚制度确立,监察、谏议制度也随之确立起来,以监督皇帝言行和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形成了足以制约行政体系的强大力量,但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了。当时,监察御史经常出外巡查,监察范围广泛,甚至负责接受老百姓的诉状,平反冤狱。这说明监察、谏议制度能够A平衡王朝权力结构 B制约皇帝无上权力C杜绝官僚腐败现象 D控制地方司法诉讼7“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就会想起那些缔造这个帝国的人们。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就像为她的节日所能奉献的最美好的礼物。”这体现出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A法律至上 B权力制约 C平民政体 D公民意识8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词”。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9“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这主要反映了A抽签选举的局限 B多数人暴政的实质C轮番而治的危害 D直接民主制的弊端10梁启超曾对古代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国体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之处最多。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在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11罗马法原论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A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C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12有人认为,罗马法“实质上属于市民阶级,而且,他们本身所学的、所教的和所应用的法律,按其性质来说,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其意在表明罗马法A创立者是早期资产阶级 B主要针对封建势力C与欧洲中世纪格格不入 D后来成为反封建的武器13罗马的万民法和中国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产生了相似的作用。它们都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14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光荣革命”的胜利C权利法案的颁布 D两党制的形成15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载:“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材料反映出麦迪逊主张美国实行A联邦制分权制衡 B人民主权轮番而治C邦联制分权制衡 D内阁制差额选举制16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当国会将参众两院所通过的一项立法议案送交总统时,总统必须在10天之内做出反映:或者签署这项法案使之生效;或者否决这项法案,把它连同反对意见一起退回到国会下院;或者不采取任何行动,使此项法案在10天后自行生效。由此可见A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B总统可以制约国会的权力C总统与国会彼此制约 D总统的立法权是形式上的17“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材料反映出A英国君主大权在握 B德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C美国国会形同虚设 D法国共和之路艰难曲折18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19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A德、英、法、美 B英、德、法、美 C法、美、德、英 D美、英、法、德20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21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22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定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23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这一规定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是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有利于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D日本建立起对中国的经济控制24三字经自宋代问世以来,随时代发展而增改,以下为节录部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其中“革命兴”“立宪法”分别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B维新变法运动、钦定宪法大纲C义和团运动、中华民国宪法 D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5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圣库制度: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入国库,有婚嫁弥月、疾病荒灾等开支,全由国库支给。该制度A满足了农民渴望平均的愿望 B成为太平天国上层建筑的基础C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模式 D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2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这段材料反映了A太平天国后期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 B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C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 D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27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调集军队南下镇压。河南一些卜卦的人,见有清兵来问卦,故意说南下不宜,以动揺军心。一些火车司机故意撞向运送清兵的火车,致使清军无法到达武汉。这反映出A北方具备发动革命的群众基础 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清廷失去对地方势力的控制 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空前严重28“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这一条款的根本目的在于A限制袁世凯 B维护共和制 C扩大内阁权力 D反对封建专制29梁启超在谈论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A义和团运动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30.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实践过程是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 开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A B C D31.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 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 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 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32美国人威廉莫尔伍德形象地说:“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埃德蒙兹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如果没有长征,中国今天就不是共产党的天下。”两位所指的是A. 肯定长征锻炼了革命力量 B. 长征使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C. 长征使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 D. 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33xx9月,中俄双方将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国还将首次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阅兵。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B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C国共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D美国出兵中国东北,牵制了日本绝大多数兵力34民国十二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国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此后国共两党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C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国内和平建国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联合政府35xx8月,国民党党史馆举行了第七次搬迁。有趣的是,党史馆乘机“秀”出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当时毛泽东每月支领120元大洋,约为当时北大、清华教授一个月的薪资。在名单上还有向警予、邓中夏等共产党人。毛泽东领取国民党的薪水应该是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3619371941年,中国独立抗击了100多万日军,到抗战胜利时,日本230万海外派遣军中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战场消耗了日本全部战争开支340亿美元中的120亿,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9万多人。这说明抗日战争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D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37据有关资料统计,1946年的铁路运送旅客达12 358.5万人次,比之前的最高年份高出7300多万人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B国民政府政治中心迁回重庆C政局稳定,各地交流频繁 D抗战胜利后民众向收复区回流38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391949年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大战役指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A B C D40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反攻的开始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A B C D第卷(20分)41近代史上,列强凭借着强大的经济 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材料三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材料四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次战争后留下的残迹?这场战争中,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这次战争对 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6分)(2)材料二中这首诗写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之后?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5分)(3)材料三的“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是在什么事件爆发之后?举例说明日本全面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罪行?(4分)(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5分)汽车区六中xxxx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80分)12345678910BCADDADADD11121314151617181920DDBCABBCBD21222324252627282930BCCDDDDBCB31323334353637383940ADDAACDAAA第卷(20分)41. (1)(6分)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2分)影响:这次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2分)(2)(5分)这首诗写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2分)“四百万人同一哭”的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惨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3分)(3)(4分)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2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2分)(4)(5分)是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为中国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或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了国家主权(或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