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86161 上传时间:2020-02-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的人们认为,黑、白、红、青、黄五种色彩分别对应北、西、南、东、中五个方位,以下是某古城四座门楼上的“镇门神兽”,位于北门的应是( )A. 青龙 B. 白虎 C. 朱雀 D. 玄武2.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 A. 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 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 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3. 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4.“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材料主要体现出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 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 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5.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儒法并用成为汉晋时期的主流观念 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儒家经典保证了可法的公正性6.唐朝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26.98%。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50%以上。安史之乱后,淮南道、江南道水灾频次记载明显增加,史书中还多次出现江南西道暴雨山洪的记录。据此可知( )A经济严重衷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经济重心南移 D政府管理失控7.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户籍制度不合理 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C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D移民制度的僵化8.下表为古代中国实行的几种形式的授田法。据下表可知 ( )时期 规定曹魏 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形式编制起来,分给耕地,用官牛耕种,以收成的6/10为地租。 西晋 占田制:农民可分到不交租的占田和交纳地租(粮食、绢和帛)的课田。 北魏 均田制: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 唐代 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受田者交纳粮绢布麻。 A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到了削弱9.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10.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 A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B专制制度日益衰落C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D社会风气渐趋败坏11.“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许多相通的地方”应包括( )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B宣扬理性主义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 D强调个人自由12.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曾说:“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这说明当时罗马( )A法律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B践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C皇帝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D法律形成了完备的体系13.有学者统计,1618世纪从美洲流入西欧的白银总量达10万吨,但同时有3.2万吨被分流到亚洲,1.1万吨被分流到了东欧和西亚,美洲白银在西欧的实际存量只有5.7万吨。材料中的“分流”现象( )A. 缓解了欧洲货币过剩问题 B. 加速了欧洲物价的上涨C. 导致了欧洲对外贸易衰落 D. 不利于欧洲经济的稳定14.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B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C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15.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 B工业革命与科技的进步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 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要16.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议会成了许多人升官发财的终南捷径,所以议员席位的价格也不断增长。在一个地方,1689年8磅6先令8便士可买得一个议员席位,但到1727年,一个伯爵为买这个席位却花了900磅。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 君主立宪有名无实 B. 议会为贵族所控制 C. 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D. 议会权力得到增强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的程序是()A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B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18.“中世纪基督教所谓的生活是为来生做准备的人类形象,已经不再适用。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把人推向科学和艺术关注的中心。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普及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的教育。”这一新思想的实质是()A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C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 D否定一切外在权威19.在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欧洲人首先要做的是()A推翻王权统治 B宣扬人文主义C否定宗教神权 D注重内心反省20.史学家陈垣以某人考订杨贵妃年岁为例,指出三项缺失:一、册寿王妃(杨贵妃原为寿王妃)年月,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是谓无识;二、杨贵妃卒时年岁,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三、考史至引乩语,是谓遁入魔道。陈垣以此为例,说明研究历史问题,应该重视( )A.具有问题意识 B.得到历史真相 C.广泛搜集史料 D.运用可信史料二、非选择题:共60分。第21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4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5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右图描绘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绘着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7分)(2)根据所学知识,从政府管理商贸活动的角度,分析宋、清时期的不同,这对海外贸易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22社会流动指的是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的过程。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史学家王乃耀提出英国自16世纪“封建贵族阶级在来势猛烈的圈地运动中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18世纪期间,就整个世纪平均数而言,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加入了无产阶级,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材料二:1850年,普鲁士政府颁布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法,允许农奴以高额赎金赎免劳役和其他封建义务。这时期新发明的农业机械日益使小规模的经营变成一种过时的、不再有生命力的经营方式。到了19世纪的最后20年,美洲和印度的廉价粮食充斥整个欧洲市场,全欧洲的农业经营方式在竞争下失败了。摘引自张新光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历史终结及其启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16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流动的表现。(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英国社会流动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德国农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5分) 23. 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美国选举权的改革年表时间情况或改革措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有选举权的)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指黑人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自由人总数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1920年国会批准第19条修正案,赋予妇女选举权。1970年国会批准1869年提出的第15条修正案,赋予各种种族肤色公民平等的选举权。1971年通过第26条修正案,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获得选举权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美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以来美国选举资格的规定变化的原因。(9分)(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第242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4.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传统户籍制度是与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综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 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在秦汉以后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9分)2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42年6月4日,美国提前发觉日本海军计划,并伏击日本舰队,取得中途岛战役的重大胜利。以上材料数据引自二战巅峰战役之经典大海战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并指出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胜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战役的影响。(6分)2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伏尔泰(16941778年)实际上是启蒙运动的化身,他用各种各样的文学形式对广泛的主题进行评论。伏尔泰最大的成就可能是在先前笛卡尔主义盛行的法国支持了英国式的经验主义。这不仅意味着他鼓动法国思想家接受牛顿的得到经验证实的科学体系,而且也意味着他鼓助他们在知识倾向上减少些抽象的和理论的东西,更多地解决日常问题。 伏尔泰致力于评论当时的问题,是公民自由的热心代言人。在这方面他的战斗口号是“清除丑行”,所谓“丑行”指各种形式的镇压、狂热、偏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认为“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弄”。因此,他在给一个反对者的信中写道:“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后来一直被作为个人自由的最高原则。在所有的偏执中,伏尔泰最痛恨宗教偏执,因为它完全建立在愚蠢的迷信基础上。伏尔泰也常常抨击世俗国家实行专制统治。特别是他认为英国的议会制度比法国的专制制度更可取,同时国家的政策导致无意义的战争时,这些国家的行动就是犯罪。 伏尔泰作为乐观主义启蒙原则的宣传家使他的思想通过“清除丑行”使人类迅速向前发展对那一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思想的影响。(6分)xx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历 史1.【答案】D【解析】根据五行学说,青龙代表的方位是东、左,代表春季;白虎代表的方位是西、右,代表秋季;朱雀代表的方位是南、上,代表夏季;玄武代表的方位是北、下,代表冬季。东为青色,西为白色,南为红色,北为黑色,中为黄色。故选D项。2.【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可知,诸侯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A项符合题意。据材料信息“至而无寇”可知当时无战事,只是周天子烽火戏诸侯,故C、D两项错误;B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3.【答案】A【解析】“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A;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B;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4.【答案】C【解析】由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行政体制,故不选A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标志是郡县制的建立,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这在材料中不能体现,不选B项;由材料得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只是秦朝中央三公和地方郡守、郡尉、郡监等机构官员,不能体现机构臃肿,故不选D项。5.【答案】D【解析】“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属于儒家的经典之作,“上下尊卑”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说明司法审判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正确;西汉时期主要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A错误;儒家经典难以保证司法公正性,故B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法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没有提及判案的随意性,故C错误。6.【答案】C【解析】主要考察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要求学生结合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历程和材料信息来共同分析解答A自然灾害的爆发并不能证明经济衰退B自然灾害的爆发客观上是天气因素,实际上也反映出,土地开发程度较高但看不出土地政策的调整C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南方的水灾明显增加,说明当时南方土地在大量的开发,结合史实,我们可知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自然灾害的频发与政府的管理失控没有必然联系故选C7.【答案】A【解析】虽然“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却是“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政策的制定和违反都说明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与今天的高考移民类似,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对科举制政策的违反,而不是客观上反映了科举制本身的“弊端”,故B项错误;户籍制度是古代有效的管理措施,科举考试中出现“冒籍”,主要与科举制度实施有关,不能以此否定户籍制度,偷换概念,故C项错误;“冒籍”不等于“移民制度”,故D项错误。8.【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曹魏、屯田制;把流民以军队的形式编制起来,分给耕地,用官牛耕种,以收成的6/10为地租”“唐代、均田制:口分田一般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一定条件下都可出卖;授田者缴纳粮捐布痳”,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材料体现了政府为了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的政策,再现了政府将农民的部分福利制度化的史实,故B符合题意;A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两项所述材料无体现,排除。9.【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也推算日月行星方位,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推算方法,但从根本上并不以发现天界运行规律为目标,也不相信存在这样的规律,而是“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礼仪需要,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注重“天时”“农时”,A项排除;C项表述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中国古代天文学并没有与生产实际脱离,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10.【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可知,反映的是市民文化的兴起,体现市民价值观念变化,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孔子强调道德的力量和重视教育;古希腊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故二者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A项正确。B项中的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宣扬的核心思想,不是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排除。C项符合苏格拉底,孔子则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排除。强调个人自由也不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共同之处,排除D。12.【答案】B【解析】材料中“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说明皇帝也遵循法律,体现出罗马法律至上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中查士丁尼的话表示皇帝也遵循法律行事,材料体现不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查士丁尼的话表示皇帝也按照法律行事,不是超越法律,故C项错误;法律形成完备体系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故D项错误。13.【答案】B【解析】西欧白银通过商品交换和殖民掠夺被分到东亚和西亚,可以有效缓解欧洲白银过剩的危机,故B选项是正确;A选项是新航路开辟价格革命作用;C选项中与材料反映现象相反;D选项不稳定不符合材料经济信息。14.【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条件,体现了“应战”的特点,故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经济基础和背景,故也能够体现“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这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葡新航路开辟并未促进国内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大量财富没有用于生产领域,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5.【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重点发展重工业,而重工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所以,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只可能是因为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故D项正确;A是新航路开辟时代,不符合材料时间;B和C项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16.【答案】C【解析】英国议会是限制君权体现民主的权力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购买议员席位的价格上涨,不能反映出贵族控制议会,故B项错误;议员席位价格上涨,人们愿意出高价购买反映出议会权力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有钱即可购买议员席位,不能反映出封建地主地位下降,故D项错误。1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大权独揽,可以直接宣战,排除ABD;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权力较大,有权对外宣战,但是,需要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所以选C。1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反映出这一新思想是近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故A项正确; B项属于启蒙运动主张,故B项错误;C项属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故C项错误; D项属于启蒙运动主张,故D项错误。19.【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材料的描述可以判断出中世纪的 “纱幕”就是指占支配地位的基督教神学,所以要想揭开“纱幕”而实现“人”的解放,首先必须要否定宗教神权,才能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故本题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20.【答案】C【解析】据材料“据外传误文,不据唐诏令集引外传不引正史,是谓不知轻重考史至引乩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传与乩语都不是正史,可信度不高,这说明在史学考证时陈垣强调运用可信史料,故C项正确;证据有真伪之分,有可信度高低之别,材料强调运用可信史料,故A项错误;B项未在材料中体现;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广泛搜集史料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21(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7分)【答案】特点:范围广;政府加强管理;贸易品种多;私营贸易为主。(2)根据所学知识,从政府管理商贸活动的角度,分析宋、清时期的不同,这对海外贸易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答案】宋朝的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对外贸易兴盛;清朝时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这使中外贸易渐趋萎缩。22(1)根据材料一,指出1618世纪英国社会阶层流动的表现。(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英国社会流动的原因。(4分)【答案】(1)表现:封建贵族日趋没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崛起;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工人,自耕农消失。(6分)原因:新航路开辟;圈地运动开展;工业革命发展;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或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4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德国农业变化的因素有哪些?(5分) 【答案】因素:政府颁布法令废除农奴制;工业革命的扩展;农业机械化的推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5分)23.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美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6分)【答案】变化:美国黑人印第安人等有色人种从没有或没有与白人平等的选举权到与白人拥有平等的选举权;美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选举资格的年龄限制放宽;(每点2分,共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以来美国选举资格的规定变化的原因。(9分)【答案】原因:政治方面: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权而斗争,如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启蒙运动和马列克思主义的影响。(每点3分,共9分)选考题:请考生从第242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4.(1)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在秦汉以后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答案】原因:中国封建王朝加强统治的需要;科举制度发展的推动。(2)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9分)【答案】特点:源远流长(或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同封建政治体制相结合;以家庭为本位;社会功能多样;与科举制紧密结合;不断发展完善(或不断改创新)。25(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并指出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胜的原因。(9分)【答案】背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处于相对有利的态势;日本试图解除美国军舰队对日本的威胁。原因:掌握情报,精心部署;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美国综合国力强大。(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战役的影响。(6分)【答案】影响:日本海空军力量损失惨重,进攻的势头得到遏制;美国取得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成为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26. (1)根据材料,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9分) 【答案】思想:提倡自由;崇尚科学,反对宗教迷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3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强化;英国启蒙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的进步。(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思想的影响。(6分)【答案】影响: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